1、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52.编制原则73.编制范围7第二章 工程概况81.工程规模及工程环境82.设计概况10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184. 主要工程量20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技术难点及对策22第四章总体施工部231.总体目标232.总体施工组织及流程243.总体施工部署254.施工方法26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8第六章 施工降水291某车站292某某区间373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41第七章竖井施工441.竖井施工原则及步骤442.竖井施工方法443. 竖井施工技术措施48第八章车站暗挖施工491.车站总体施工原则及区段划分492
2、.临时施工通道(通风道)施工方案513.车站主体施工方案544.出入口施工方案595.换乘通道施工方案616.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647.暗挖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678.二衬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73第九章区间暗挖隧道施工811.区间暗挖隧道总体施工原则及施工段划分812.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823.竖井转入横通道、横通道转入暗挖正洞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14.迂回风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15.隔断门防护段施工926.施工通道的封堵927.区间暗挖隧道施工运输93第十章出入口明挖段施工951.车站出入口明挖工程总体施工安排952.主要项目施工方案97第十一章防水工程11
3、21.防水工程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1122.车站与区间暗挖隧道防水层施工1153.车站明挖隧道防水层施工1164.结构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处理1175.防水结构施工1196. 明挖与暗挖接口防水处理1207.风井与暗挖隧道交接马头门处防水处理1208.区间暗挖隧道与车站接口处防水处理1219.换乘通道与既有环线站台底板交接处防水处理12110. 穿墙管、穿墙螺栓孔防水处理122第十二章 施工监测和施工测量控制1231.施工监测的目的1232.施工监测设计1233. 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1264.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1285.信息化监测1296.监测质量控制1297.控制地面下沉、防止管线及构筑物下沉开
4、裂措施1298.施工测量130第十三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1331.雨期施工措施1332.冬季施工措施134第十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计划管理1361合同工期与目标工期1362 目标工期保证措施138第十五章工期及质量保证措1411.工期、质量保证组织管理机构及责任1412.工期保证措施1442.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47第十六章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及措施1581.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总目标1582.安全防范重点1643.主要项目安全措施1644.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167第十七章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70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1702.实行封闭、半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703.
5、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1704.加强监控量测,确保环境安全1715.环境保护具体措施1716.地下文物的保护1727.粉尘与有害气体的综合防治172第十八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741.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1742.现场平面布置1753.现场管理措施176第一章 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1 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1.1.1 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初步设计图纸;1.1.2 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配套设计说明文件;1.1.3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补遗书;1.1.4 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1.2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图集1.2.1土建工程1.2.1.1地下铁道设计
6、规范(GB50157-92);1.2.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2.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1.2.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2.1.5混凝土结构筑设计规范(GB50010-2 );1.2.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2.1.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 );1.2.1.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2.1.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1.2.1.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1.2.1.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2.1.1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95);1.2.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 );1.2.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 );1.2.1.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 );1.2.1.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 );1.2.1.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 );1.2.1.1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8、-2 );1.2.1.20工程测量规范(GB5 6-93);1.2.1.21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 (京建科1999230号);1.2.1.2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2.1.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2.1.2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2.1.2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1.2.1.2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1.2.1.27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2 );1.2.1.2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BJ01-61
9、-2 )。1.2.2暖通空调工程1.2.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2.2.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2.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2.2.4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 );1.2.2.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 )。1.2.3电气工程1.2.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2.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3.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2.3.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
10、7-94);1.2.3.5地下铁道照明标准(GB/T16275-1996);1.2.3.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2.3.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1.2.3.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1.2.3.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2.3.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 )。1.2.4给排水工程1.2.4.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3-87);1.2.4.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2.4.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2.4.4室
11、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3-87);1.2.4.5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 ).1.2.5 其他相关现行国家及北京市规范、规程、标准及参考图集。1.3 施工管理文件1.3.1 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3.2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1.3.3 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3.4 公司ISO14001环保体系文件。2.编制原则2.1 确保实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2.2 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施工难点。2.3 充分发挥公司技术实力、施工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项目管理优势。2.4以总体施
12、工部署、进度计划安排、主要施工项目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保证措施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3.编制范围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招标范围为某车站、某区间土建工程及施工降水工程,不包括建筑装修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1.工程规模及工程环境1.1工程规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正是为有效解决这一突出矛盾而兴建的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地铁五号线工程南起丰台区宋家庄站,北至昌平区太平庄北站,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线;本工程为地铁五号线某车站及某区间段工程。某站位于某内外大街、某东西大街和某西街五条道
13、路交汇路口地下,呈南北走向,车站起点里程为K6+840.900,终点里程为K7+043.800,总长度为202.9 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6+960。本车站形式为端进式,两端两层、中间局部单层,总面积14932 m2,站台型式为双层双柱暗挖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120 m,宽14.0 m。本车站主要由站厅层、站台层及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风道、风亭等附属建、构筑物等构成。某区间为地铁五号线工程5标段区间,该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沿某外大街下布设,起点里程为K6+159.19,终点里程为K6+840.90,区间总长681.71 m,区间隧道采用双洞单线马蹄型断面形式。本区间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车站端
14、头迂回风道2处、联络通道1条、施工竖井1座及其横通道1条。本工程某车站、某区间段具体平面布置形式详见附图。1.2工程环境1.2.1地理位置概述本工程地处某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拟建的某站横贯某东西大街,周围有某饭店、北京新世界中心、哈德门饭店、同仁医院、某菜市场等重要建筑物,在交叉路口的东北、东南两块区域为待改造的旧城区,车站南侧某区间南起某站北端,北至某站南端;该地区商贸发达,人流、车流集中,交通繁忙,环境制约因素多。1.2.2地下管线及障碍物1.2.2.1地下管线状况(1)某内外大街与某东西大街交叉口处路段地下管线密集交错,主要有热力沟、上水、DN1800雨水、污水、电力沟、煤气、
15、电信等管线,埋深较深,在车站范围内最深的管线达7.3 m,改移困难,对于横穿车站及临近管线需预先埋设注浆管,在监控量测的指导下采用分层注浆法加固地基,确保现况管线安全和控制地面沉降。根据车站初步设计有关内容,需改移或废弃的管线如下表所示。位置废弃管线新做管线管内底埋深单位数量(废/新)处理方法东南出入口DN500雨水管4.8mm24废弃东北出入口700400热力管700400热力管1.5mm16/26永久改移西南出入口2.22 m电力管2.22 m电力管4.8mm79/79永久改移DN900下水管DN900下水管4.8mm110/100永久改移西北出入口下水管4.1mm26废弃DN400、 D
16、N800煤气管DN400、 DN800煤气管约4.1mm30/35永久改移施工竖井DN400、 DN800煤气管DN400、 DN800煤气管约1.9mm15/31临改/恢复(2)某区间部分根据本工程区间设计说明书显示,由于该区间隧道埋深大,故区间范围内地下管线对隧道施工基本没有影响。1.2.2.2地下构筑物(1)在某站车站设计范围内路面下存在盖板河及既有的环线区间,且在盖板河和既有的环线区间之间有规划的一条从某至某站的铁路直径线,埋深为10.8m。其中,盖板河位于拟建车站结构南半部,截面尺寸为95005200 m,板底结构标高为34.60 m,结构外皮埋置深度约8.50 m;暗挖车站双层断面
17、与其正交穿过,净距不足1 m,施工时拟采用大管棚处理;如探明盖板河内有流水时,则采用隧道两侧围挡处理。既有的环线结构底面与车站暗挖单层断面距离为2.858 m;施工时首先在车站隧道开挖接近既有区间时由洞内向前上方注浆加固,使之形成一个2m左右的竖向加固体,并利用车站双层断面于既有隧道底部夯进600空心钢管法进行处理,以托起既有区间,限制其竖向位移。(2)某区间隧道经过地段有3座地下通道及泵站,根据本工程区间设计说明书显示,地下通道泵站的平面位置与隧道平面位置不冲突。1.2.2.3地面交通现况某车站所在路口有某内外大街、某东西大街及某西街五条城市交通干道在此交汇,同时,有30多条公共汽车的车站设
18、在这里,公交车与地铁换乘客流大,故该地段车流量大,交通繁忙。该地区规划大的框架比较成型,重要建筑物较多;某车站西邻某饭店和某菜市场,东侧为哈德门饭店、北面与同仁医院相望;某区间地处某区招商引资重点地段,在建和筹建项目多,紧邻北京新世界中心和哈德门饭店;因此,该地段商贸发达,人流量非常集中。1.2.3综上所述,本工程具有规模大,制约因素多,政治影响大的特点,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因此,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工程质量作为控制重点,优选施工方案,科学部署施工,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和安全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成为本次施工组织的重点。2.设计概况2.1某站2.1.1建
19、筑设计概况2.1.1.1某车站形式为端进式,两端双层,中间局部单层,与既有环线车站采用“L”型循环换乘,既有环线车站在上,五号线某车站在下,采用暗挖法施工。该车站总面积14932 m2,外包尺寸为202.9 m24.2 m,车站南端双层结构长度84.9m,北端双层结构长度55.7 m,中间单层结构长度62.3 m;车站顶板覆土厚度:双层为88.65 m,单层为12.01 m;站台型式为双层双柱暗挖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120 m,宽14 m。2.1.1.2本车站设计建筑等级一级,有效站台中心(K6+960)处轨面绝对标高为21.805m,站台中心里程(K6+960)处的站台装修面相对标高为0.
20、00,本车站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77m。2.1.1.3车站主体主要由站台、设备机房、控制室、配电室、站厅、管理用房、泵房等组成,南、北两端一层层高4.85 m,二层层高7.574 m,中间站台结构总高度为11.067m。2.1.1.4站厅层被规划的铁路直径线、环线区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南端站区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非付费区设置一部楼梯和两部自动扶梯,以满足正常客流和紧急疏散需要。2.1.1.5站台层设有两组楼扶梯、一部直升电梯。其中,南、北站区各有楼梯一座,自动扶梯两座;直升电梯位于北站区内,供残疾人使用。2.1.1.6附属结构主要包括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风道、风亭等构筑物。(1)
21、本车站共计四个出入口,其中,东南角出入口设置在哈德门饭店前,与既有过街人行道相连;东北角出入口设置在东城区黄城根小学门前;西北角出入口设置在新桥饭店前;西南角出入口设置在某饭店前;车站四个出入口均匀布设在交叉路口四个象限,能够分散、便捷地吸纳各方位的客流。(2)车站进、排风道均按五级人防设防,东南、东北风道水平段内设防护密闭门各一道。(3)本车站设置风亭两组,南端风亭位于哈德门饭店绿地内,北端风亭位于新桥饭店绿地内,风亭口距建筑物直线距离均大于10 m,可满足防火要求;同时,在南端风亭顶部设有冷却塔。2.1.1.7人防及防火防烟设计(1)根据设计要求,本站台工程火灾危险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
22、级,按五级人防分段隔绝式防护要求设防。(2)人防工程设计地下车站在通向地面的各口部,均设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车站靠近综合控制室位置设有人防集中信号室一间。(3)防火防烟设计本站台共分三个防火区:北站厅、南站厅、中间公共区及站台层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各为一防火分区(6646 m2),南站厅设备区(910 m2),北站厅设备区(430 m2);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和设施。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4h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控制室、机房、变电所等受气体灭火保护的重要设备房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分隔,隔墙上均采用甲级
23、防火门。车站公共区防烟分区之间与楼扶梯口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通道口采用结构梁实现挡烟功能。2.1.1.8防水工程设计地下车站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1)车站、出入口通道防水等级一级,内衬表面不得有渍;风道及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在侵蚀性介质中的混凝土耐蚀系数不应小于0.8。(2)暗挖结构防水设计防水夹层采用400g/m2无纺布+1.5mm厚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工艺,结构拱、墙、底全包。二次衬砌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0。全包防水板与初支之间纵向设两条100软管,纵向每间隔10m左右设50横向泄水管引排入隧道内
24、侧沟。沿隧道纵向每间隔3m于初支拱部预设3根注浆短管,跟随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在二衬内亦设置23根预埋注浆管,注浆管固定于防水层表面,以利于后续注浆堵漏处理。(3)两缝防水设计1)变形缝防水设计本工程车站主体在单层结构与双层结构交界处设有诱导缝,在车站与风道、出入口、区间衔接处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20mm。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缝间充填双组份聚硫橡胶和聚苯板,在变形缝内侧设预留槽,槽内涂刷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并用EVA砂浆封口,变形缝处设接水槽。同时,在变形缝处沿隧道环向设置封闭的背贴式止水带,将车站与区间隧道的防水区域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防水区域。2)施工缝部位除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25、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根据设计要求,结构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均采用背贴式止水带进行加强防水;设有背贴式止水带的部位,在其两翼均固定注浆管进行后续填充注浆,以保证止水带与模筑混凝土之间的密贴。(4)穿墙管件防水设计穿墙管件穿过防水层的部位需进行防水密封处理,采用止水法兰和双面胶带以及金属箍进行处理;止水法兰焊接在穿墙管件上,然后浇筑在模筑混凝土中,同时,在止水法兰根部粘贴遇水膨胀腻子条,以确保该部位防水效果。(5)防水板的保护为保证PVC防水板在施工中不被破坏,在底板防水层内侧铺设50 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2.1.1.9车站装饰装修工程具体设计标准详见相关设计图纸要求。2.1.2结构设计概
26、况2.1.2.1本车站衬砌结构按8度地震烈度设防,建筑等级一级,火灾危险等级一级,结构耐火等级一级,人防设计等级五级。2.1.2.2根据设计要求,车站主体结构在1617轴、2526轴处设有变形缝,同时,在风道、通道、区间与车站连接处及结构断面尺寸变化大的部位均设置变形缝。2.1.2.3本车站暗挖法施工,结构形式为“端进式”中间三跨单层、两端三跨两层联拱复合衬砌结构;衬砌结构支护初期拱部采用32小导管(L=2.7 m,环向间距300 mm)超前注浆加固地层。其中,中间三跨单层在有效站台中心(K6+960)处结构外皮截面尺寸宽高为24.2011.067m,初衬厚度350 mm,二衬厚度600950
27、 mm;两端三跨两层联拱结构公共区结构外皮截面尺寸宽高为24.2014.185m,初衬厚度350 mm,二衬厚度500950 mm;设备区结构外皮截面尺寸宽高为24.2015.674m,初衬厚度350 mm,二衬厚度500950 mm。2.1.2.4本车站柱网尺寸主要为6.007.20 m、5.507.20 m两种,圆柱直径为1000mm;柱间连梁截面尺寸为1200700 mm,净跨主要为6.00 m、5.50 m两种;南、北两侧二层楼板厚度400 mm。2.1.2.5主要复合衬砌结构工程材料(1)初期支护:C20喷射混凝土;(2)二次衬砌:C30防水钢筋混凝土(车站抗渗等级S10,通道、出入
28、口抗渗等级S8);(3)钢筋及钢制品初期支护格栅采用HRB335钢筋(钢筋);初期支护临时支撑采用I22a工字钢;钢筋网采用HPB235钢筋(钢筋);纵向连接筋采用HRB335钢筋(钢筋);模筑衬砌钢筋采用HPB235(钢筋)、HRB335钢筋(钢筋);(4)防水层:400g/m2土工布+1.5mm厚ECB防水板。2.1.2.6车站附属结构设计(1)车站风道设计本车站设东南及西北两个风道,内设风机房、人防段等,两风道均为单跨双层拱形结构,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外皮宽高为9.70 12.7m,结构初衬厚度350 mm,二衬厚度500mm,在风道端部设有风井,东南风井结构外皮尺寸为7
29、.9011.60m,埋深24.30 m,西北风井结构外皮尺寸为6.2011.40m,埋深23.844 m。(2)车站出入口、紧急疏散口设计本车站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出入口,所有出入口均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拱形结构。在北侧换乘通道中部设有紧急疏散口一处,亦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拱形结构。车站各出入口与车站间设有11.00 m长人防段,结构初衬厚度共计300、450mm两种,二衬厚度共计400、450、500mm三种。西北出入口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高为6.505.80m和7.406.80m两种,总长度约85m;西南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高为8.007.00m和5.855.3
30、0m两种,总长度约114m;东北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高为7.409.96m,总长度约72m;东南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高为8.107.00m,总长度约85m。东南及西南出入口与既有过街人行道相连,其中,东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现况地面最大埋深为20.50 m,西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现况有地面最大埋深为19.82 m。东北与西北出入口单独设置,其中,东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地面最大埋深为20.50 m,西北出入口通道底部距地面最大埋深为19.45 m;紧急疏散口通道底部距地面最大埋深为17.90 m。(3)南、北换乘通道设计本车站共设南、北两条换乘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拱形结构。结构初衬厚度共计
31、250、300mm两种,二衬厚度共计350、450、600、900mm四种。结构转角处设加固圈梁连接。南、北换乘通道结构主要外皮宽高为7.106.30m和5.305.30m两种,北换乘通道总长度约183m;南换乘通道总长度约145m。根据设计要求,在既有环线车站区域施工时,在破除既有混凝土底板后,沿开洞方向设置500钢管临时支撑,间距3.00m,钢管两端设千斤顶支顶牢固。2.1.3暖通空调系统设计2.1.3.1地下车站暖通空调系统按封闭式系统设计,空调系统设计按远期2031年高峰运营条件考虑。2.1.3.2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暖通空调系统独立设置。2.1.3.3地下车站公共区空调冷源采用车站内
32、设置的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设备管理用房空调机房位于车站南、北两端集散厅内,共设6个通风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采用上送上回式。2.1.3.4隧道通风按闭式系统设计,在正常运行时,利用列车活塞风作用带来的车站气流冷却隧道;车站两端对应每一隧道设一个机械事故通风道,风道内设有一台隧道事故风机,与车站送风机(或排风机)合用。车站两端设机械通风井,大系统与小系统共用一个送风井和排风井,两端共四个,每个风井净面积均按约14m2计算。2.1.3.5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为双风机系统,车站送排风机与隧道风机合用,通风空调设备均布置在车站两侧风道内,车站上层风道为送风道,下层为排风道;送风道内设有可自动开启式大
33、型表冷器,并利用车站送/排风道及其内部的送/排风机、自动清洗式空气过滤器、消声器、组合风阀等组成空气处理系统。2.1.3.6空调水系统设计冷源采用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车站公共区选用两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设备冷量为810KW,冷水供水温度为70C,回水温度为120C;设备管理用房采用一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设备冷量为135KW。2.1.3.7冷冻水系统设计 空调冷冻水温度:供水70C,回水120C;冷却水温度:供水320C,回水370C;冷冻水系统设计为闭式机械循环、定水量系统、一次泵系统。2.1.3.8防排烟系统设计(1)本车站设备管理用房与公共区分别为独立防火分区。(2)公共区站台有两个防
34、烟分区,站厅有两个防烟分区;大系统回/排风机兼作排烟风机,排烟量为19104m3/h。(3)设备管理用房设有两套排烟系统,排烟系统1由排风机EF-I-承担,计算排烟量为13800m3/h ;排烟系统2由排风机1HPF-I承担,计算排烟量为12450m3/h。2.1.4动力照明系统设计2.1.4.1车站通风、空调设备及各层设备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设备,由通风空调电控室集中配电,其中,送风机、排风机等一级负荷,冷却泵、冷却塔等二级负荷;冷水机组等大负荷由变配电所低压柜配电。2.1.4.2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FAS系统、BAS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用电设备的配电自成体系。2.1.4.3
35、环控设备及动力设备控制方式采用两级控制,即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2.1.4.4地铁车站照明分为工作照明、节电照明、应急照明、设备管理用房照明、安全照明等,在车站两端的站厅、站台各设一个照明配电室,每个车站照明配电室内设两个总照明配电箱,电源分别由降压变电所不同低压母线供电。2.1.4.5车站与区间照明配电箱均为单母线接线方式。2.1.4.6环控电控室0.4KV开关柜采用抽出式低压成套开关柜;安装于泵房、隧道内的配电箱采用防潮、防霉、湿热型电气产品,防护等级为PI54。车站照明灯具光源以荧光灯为主;所有动力电缆均选用低烟、无毒、阻燃型,所有照明回路电线均选用阻燃型,应急照明电源电线选用耐火型电线。
36、2.1.4.7车站设置综合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所有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地下金属管线与接地PE线相连。2.1.5给排水与灭火系统设计2.1.5.1车站的生产、生活给水管接自车站消防给水管,给水管上设水表、阀门以便计量;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及冷却塔一对一设置,三台冷却塔布置于车站南端风亭上,选用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2.1.5.2车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冲洗废水、消防废水和地下结构渗漏水。污水泵房设于公共卫生间旁,泵房内设两台80WG型卧式污水泵,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工作参数为Q=32m3/h,H=32 m ,N=11KW;车站的冲洗及消防废水经泵提升至地面
37、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废水泵采用两台4LP-20A2型立式排水泵,一用一备,其工作参数为Q=5480m3/h,H=35 m ,N=15KW;车站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2.1.5.3车站采用生活、生产及消火栓单独给水系统,车站设一路DN150消防给水引入管,由车站北端风亭前门东大街给水管引入。2.1.5.4车站消火栓箱间距不大于30 m,地下区间消火栓箱间距不大于50 m,站内设有消防泵房,系统采用气压消防给水设备,包括两台100DLX-202型消防泵、两台40LGX-154型稳压泵。车站管网灭火系统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2.1.6环控自动化系统(BAS
38、)设计2.1.6.1本系统由Soft GOT监控工作站和PLC终端控制设备及其它传感器等设备组成;系统I/O点总数为1275个,其中,DI点数为785个,DO点数为278个,AI点数为152个,AO点数为42个。Soft GOT监控工作站与PLC终端控制设备之间采用RS-485标准通信接口实现环形总线通信。2.1.6.2车站环控自动化系统(BAS)功能为:综合管理、控制全站环控系统设备,配合FAS系统、消防系统,实现有效的消防救灾作业,使灾害降到最小程度。2.1.6.3车站BAS系统主机是全站分布式微机系统的核心设备,系统通过PLC机的开关量输入功能和环控系统的合理接口,有效采集各受控设备的工
39、作状态(开启/停运)和各类门、阀的开/闭状态。2.1.6.4系统设有各类传感器、探测器等设备,对车站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的运行参数不断监测,通过PLC终端设备的模拟量输入端口(AO)将测量参数送系统主机。2.1.6.5全线BAS系统设中心、车站两级管理和中心、车站及就地三级控制。BAS系统控制室设备主要包括Soft GOT监控工作站、主控制机、21”高分辨率CRT显示器、控制台、电源设备、接地装置等。BAS系统现场设备主要包括现场控制箱(柜)、温湿度仪、压力检测仪、液位控制器、限位开关等。2.1.6.6本工点由供电系统设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本系统与FAS系统共设接地盘,接地母线
40、引自综合接地系统。2.1.7火灾报警系统(FAS)设计2.1.7.1本车站FAS系统采用海湾安全技术股份公司研制开发的报警、联动一体化系统JB-QT-GST8000火灾报警控制器设计。2.1.7.2本系统实现灾害报警和联动控制功能。通过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消防联动报警装置、报警按钮等实现自动报警;通过液位控制器实现水位自动报警功能。在受到报警讯号并确认后,本系统自动或通过BAS系统实现对防、救灾设施的联动控制。2.1.7.4车站控制室FAS系统设备配置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工作站主机设备、19”高分辨率彩色及系统所需的各种配套软件、与FAS系统联网的网络设备、21”高分辨率彩色监视器
41、、智能型消防电话主机、供电电源设备和接地盘(与BAS系统共用)等。车站现场FAS系统设备配置主要包括点式智能感烟探测器、点式非编码感烟探测器、点式智能感温探测器、点式红外线感烟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I/O控制模块等设备。2.1.7.5系统干线电缆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其它支线电缆采用穿15钢管敷设。FAS系统为级用电负荷,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2.1.7.6本工点由供电系统设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本系统与BAS系统共设接地盘,接地母线引自综合接地系统。2.2某某区间2.2.1本区间隧道衬砌结构按8度地震烈度设防,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一级,结构耐火等级一级。2.2.2本
42、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沿某外大街下布设,起点里程为K6+159.19,终点里程为K6+840.90,区间总长681.71 m(双线延长米),区间隧道采用双洞单线马蹄型断面复合式衬砌;隧道标准横断面结构外皮尺寸宽高为5.806.20 m.。2.2.3区间线路平、纵断面线型较好。其中,平面线型位置为某站出站后,左右线为平行直线,线间距14.80 m,左线在进入某车站前有转折角度很小,半径为2000 m的曲线,进入车站前间距渐变至16.80m,;线路纵断面为从某站出站后,形成3上坡接7的上坡,在进入某站前转为3下坡。2.2.4本工程区间主体土建结构工程包括区间隧道正洞2条,附属土建结构工程主要包括车站
43、端头迂回风道2处、联络通道1条、施工竖井1座及其横通道1条。2.2.5本区间隧道衬砌结构支护初期拱部1200范围内采用42小导管(L=3.5 m,环向间距333 mm,每2m一环)超前注浆加固地层;初期支护为格栅、网喷混凝土,初衬厚度250mm,二次衬砌采用模筑防水混凝土,设计厚度300mm,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有防水层。施工横通道、迂回风道亦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为格栅、网喷混凝土,初衬厚度200300mm,二次衬砌采用模筑防水混凝土,设计厚度300400mm,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有防水层。2.2.6竖井结构支护衬砌参数为:竖井平面尺寸长宽为11.47.40m,初期支护平面采用型钢
44、支撑封闭成环,竖向间距0.75m,加设竖向连接钢筋,配合网喷混凝土,初衬厚度300mm,二次衬砌采用模筑防水混凝土,设计厚度400mm。2.2.7主要复合衬砌结构工程材料2.2.7.1初期支护:C20喷射混凝土;2.2.7.2二次衬砌:C30,S8防水钢筋混凝土;2.2.7.3钢筋及钢制品级钢筋fy=fy=210Mpa,级钢筋fy=fy=310Mpa,钢材采用Q235钢。2.2.8人防工程设计本工程区间建设以交通为主,兼顾人防为原则,防护等级为五级。2.2.9防水工程设计区间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防水材料采用EVA
45、防水板及橡胶止水带;区间(含永久竖井)防水等级二级,结构不允许渗漏水,临时竖井二次衬砌不考虑防水。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控制在0.2 mm以下。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3.1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地形基本平坦,孔口地面标高为43.50m左右。拟建场地现状为闹市街区,空中有电线、电缆,地下埋有电缆、煤气、暖气、雨水、污水管及上水管等。本工程场地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3.1.1人工堆积层 粉土填土层:局部为杂填土1层及炉灰2层,厚度为1.208.10m,层底标高为33.0041.05 m。3.1.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粉土层:夹粉质粘土、粘土1层,细粉砂2层
46、,厚度为2.009.80m,层底标高为27.70 34.00 m。粉土1层、中粗砂3层,厚度为1.807.10m,层底标高为23.50 30.00 m。3.1.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3.1.3.1卵石圆砾层:粉细土2层,厚度0.47.10m,层底标高为22.9027.47m。3.1.3.2粉质粘土、粉土1层:夹粉土1层,中细砂土2层,厚度3.6012.30m,层底标高为13.9722.82m。3.1.3.3卵石圆砾层:厚度1.007.00m,层底标高为11.5515.99m。3.1.3.4粉质粘土、粘土层:夹粉土1层及细中砂2层,厚度1.856.50m,层底标高为8.8014.8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