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章末综合检测(两套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065342       资源大小:3.63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章末综合检测(两套含答案解析).docx

    1、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测评(两套)第一套1第二套12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完成12题。1.材料显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2.材料反映的地理环境具有的特征是()A.差异性B.均衡性C.整体性D.稳定性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第2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

    2、境的整体性特征。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制约性D.平衡性4.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A.气候B.土壤C.生物D.水文答案:3.B4.C解析:第3题,当一个地理要素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据图可知,森林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故体现了整体性,B项正确。第4题,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要原因是滥伐森林,故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生物,C项正确。下图是以元代马致远的著名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作的画卷。读图完成56题。5.画中美景最可能出

    3、现在()A.华北平原B.松嫩平原C.太湖平原D.宁夏平原6.画卷中小桥、流水、民居等地理要素协调一致,这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差异性B.整体性C.开放性D.联系性答案:5.C6.B解析:第5题,画中美景是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景色,可能出现在太湖平原,C项正确。第6题,画卷中小桥、流水、民居等地理要素协调一致,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B项正确。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78题。7.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8.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一性答案:7

    4、.C8.A解析:第7题,漫画反映的主题是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化严重。第8题,植被与云量和降水关系密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图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要素的单向性影响和变化B.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C.多种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才能影响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D.地理环境的独立性10.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当地农作物产量下降B.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使当地耕地面积减少C.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并使之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D.造成长江中下游

    5、河道淤积,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威胁答案:9.B10.D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而水土流失可引起水文、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的变化。这表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第10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流大部分属于黄河水系,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会造成长江中下游河道淤积,D项错误。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1112题。1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1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

    6、D.武夷山九曲溪边答案:11.D12.B解析:第11题,“滴水叶尖”现象常年出现的地区应常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最易出现该现象。第12题,我国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滴水叶尖”现象在此出现较为普遍。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1314题。13.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地形平坦B.地下水丰富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14.此景观所在地以及由北京到该地体现的分异规律,正确的是()A.华南地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西北地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西藏地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华北地区垂直分异规律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该地植物矮小,却有发达的根系

    7、,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第14题,此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为西北地区,北京到西北地区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完成1516题。15.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A.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16.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5.B16.D解析:第15题,甲地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带。第16题,自

    8、然带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势起伏的影响,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体现。下图是秦岭东段南坡某山峰垂直带谱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导致图中和自然带不同的直接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18.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荒漠带B.草原带C.针叶林带D.冰雪带答案:17.B18.C解析:第17题,图中和自然带都在温暖地带,两者热量差异不明显,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半干旱性和半湿润性,故导致两自然带不同的直接因素是水分。第18题,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与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故自然带最有可能是生长在较高纬度、蒸腾作用较弱的针叶林带。下

    9、图为非洲自然带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921题。19.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一致的一组是()A.丙B.丁C.甲D.乙20.非洲南部,与相同的自然带向南北延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洋流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21.图中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9.B20.B21.A解析:第19题,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东部,处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凉爽,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一小部分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

    10、带;北坡山麓自然带仍与该山所在地区水平自然带一致,为热带草原带。所以北坡山麓丁位置自然景观与处自然景观一致。第20题,非洲南部,与相同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向南北延伸主要是受到寒流影响。第21题,非洲大陆上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读图,完成2223题。22.“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A.反映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2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该现象反映了()A.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从沿海到内陆水

    11、分条件的差异C.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答案:22.A23.B解析:第22题,五原与长安(今西安)纬度位置不同,诗句反映了两地由热量差异造成的自然景观差异。第23题,玉门关在甘肃境内,属于非季风区,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水分条件较差。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2425题。24.地自然带的名称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25.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答案:24.B25.B解析:地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12、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自然带是森林草原荒漠,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二、综合题(共50分)26.(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5年910月,该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形成了“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在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2)说出图中甲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成因。(3)结合材料,分析2015年910月阿塔卡马沙漠出现“沙漠花海”的原因。答案:(1)该地区

    13、年平均气温较高,年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致使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土壤贫瘠;自然地理环境总体表现为干旱。(2)热带雨林带。纬度较低,地处热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受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降水增多;充足的水分和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解析:第(1)题,阿塔卡马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较高,年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这对该区域的植被、河流、土壤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总体表现为干旱。第(2)题,甲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原因主要从纬度、

    14、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2015年910月,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雨水下渗和当地的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27.(11分)读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码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水土流失鸟类、兽类减少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

    15、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答案:(1)图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2)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3)热带雨林解析:滥伐森林产生许多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生态失调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主线。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28.(13分)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图乙非

    16、洲三地气温、降水量图(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角度,分析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3)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答案:(1)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四周高中部低,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3)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

    17、加斯加暖流流经,因此地自然带类型与两地的相同。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答题时需要具体说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第(3)题,考查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原因。29.(11分)读南美洲地形图(图1)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河流域的陆地自然带为,河上游的植被若被破坏,将对下游造成的环境问题有。甲河段(填“东”或“西”)岸(仅考虑地球自转)沉积明显。图1图2(2)图1中三个区域都位于沿海,但自然带有明

    18、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3)图2中时期隆起的安第斯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填“挤压”或“张裂”)形成的。该区域从至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具有特征。(4)实地考察发现,图2中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热带雨林带泥沙淤积,河道淤塞等东(2)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热量(3)南极洲美洲挤压整体性(4)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量大。解析:第(1)题,图1中河为亚马孙河,该流域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带;河流上游的植被若被破坏,将会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道淤塞等;从图1中可看出,甲河段所属河流发源

    19、于西南部山区。该河段向北汇入亚马孙河;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位于南半球的河流左岸侵蚀严重,右岸沉积明显,故该河段东岸沉积明显。第(2)题,图1中三地都位于沿海地区,其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种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第(3)题,图2中时期隆起的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该区域从至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第(4)题,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等有关,该山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第二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地球表面四个圈层

    20、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13题。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2.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C2.B3.B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水圈,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圈层

    21、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经风化、流水侵蚀,后经过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第3题,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图1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2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45题。图1图2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B.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C.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D.导致了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的不同5.图2地貌的形

    22、成对应图1中的()A.B.C.D.答案:4.D5.A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是气候对水文的影响。黑土退化主要是不合理的耕作造成的,A项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B项错误;喀斯特地貌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C项错误;黄河与长江所处的气候区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D项正确。第5题,图2景观为沙丘地貌,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即对应图1中的。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

    23、产量下降B.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C.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D.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7.关于图示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反映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不一样的C.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D.某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答案:6.C7.B解析:第6题,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判断,注意各要素间的因果联系。C项正确。第7题,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4、。“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据此完成89题。8.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9.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5、的引进外来物种时,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B.C.D.答案:8.C9.A解析:第8题,桉树需水量较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第9题,该案例反映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会使整个环境发生改变。这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引进外来物种时,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读漫画,完成1011题。10.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

    26、的B.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11.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答案:10.B11.A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草原的沙漠化,即草原的退化。第11题,我们要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完成1213题。12.景观图

    27、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海绵的多孔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13.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A.B.C.D.答案:12.A13.B解析:第12题,猴面包树的树木高大、树干粗壮,说明其生长迅速,生长期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28、,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读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完成1415题。14.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15.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气温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答案:14.A15.C解析:第14题,胡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该地区冬冷夏热、光照充足;乙地景观属于亚寒带针叶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对青藏地区的描述;我国海南

    29、的典型土壤为砖红壤;黄山所处区域流水侵蚀作用强,风力侵蚀作用弱。第15题,甲地植被根系发达,是因为当地水资源不足,植被向土壤深处寻找水源;乙地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该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丁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读我国部分城市市树分布图,完成1617题。16.各城市市树树种的南北差异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7.根据香樟的分布区域推测其生长习性为()A.耐旱B.喜盐碱C.耐寒D.喜温湿答案:16.A17.D解析:第16题,各城市市树树种的南北差异,是随着纬度更替

    30、的,能反映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项正确。第17题,读图可知,香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推测其生长习性为喜温湿,D项正确。下列为某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读图,完成1819题。18.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B.C.D.19.该山地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B.祁连山脉C.长白山脉D.台湾山脉答案:18.D19.D解析:第18题,读图,枫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杉树属于针叶林,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位于高山草地,海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分异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第19题,该山地山麓地带

    31、植被是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位于台湾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脉的山麓地带植被都是温带植被。读图,完成2021题。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20.自然带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性分异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C.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21.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答案:20.D21.D解析:第20题,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大量的降水,加之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2、,这种分布属于地方性分异。第21题,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由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的,故选D项。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23.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22.B23.A解析:第22题,此绿色工程大体上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的交界地带,因而水分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第23题,此绿色工程基本上沿纬线方向延伸,南北有一定的宽度,因而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

    33、的分布。读图,完成2425题。24.图中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5.决定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降水量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答案:24.A25.A解析:第24题,位于5 000米以上,应为积雪冰川带;以下是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故是高山草原带。第25题,决定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二、综合题(共50分)26.(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

    34、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材料二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2)疏勒河流域先后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等水利设施,有学者认为在该地区发展大型灌区弊大于利。试分析在疏勒河沿岸修建水库的弊端。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35、多戈壁、荒漠;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少。(2)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河流下游水量减小;下游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解析:第(1)题,根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从气候、水文、土壤、地貌、植被等方面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第(2)题,在疏勒河流域修建水库,发展灌区,一方面会使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耕地面积扩大,过度引水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小,进而造成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27.(11分)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这里

    36、年降水量,气温日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地貌呈现景观。(2)请从环境要素关联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3)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答案:(1)少大少(或低)戈壁荒漠(2)黄土高原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过度开垦,植被破坏严重;黄土土质疏松。(3)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植被发育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地貌呈荒漠景观。第(2)题,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降水)、土质、植

    37、被状况分析地貌特征。第(3)题,第(1)题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统一演化;第(2)题体现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受外界影响,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即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8.(16分)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B是带,E是带。(2)E自然带所在的地区,其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3)图中自然带ABC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条件变化所引起的。(4)图中自然带EAD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答案:(1)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

    38、林(2)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3)干湿度地带性水分(4)纬度地带性热量解析:第(1)题,B自然带位于温带大陆内部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E自然带所在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第(3)题,图中自然带ABC的更替是东西方向的更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很大,所以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第(4)题,图中自然带EAD的更替是南北方向的更替,纬度的差异使得热量条件差异很大,所以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

    39、规律,其主导因素是热量。2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局部区域图。材料二我国四处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图。(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属于材料一图中的A、B、C、D四座山脉,那么应属山脉,应属山脉,应属山脉,应属山脉。(填字母)(2)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C.针阔叶混交林D.落叶阔叶林(3)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山地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4)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5)山地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分异规律。山地基带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分异规律。答案:(1)BDAC(2)C(3)南坡降水丰富(4)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5)热量纬度地带性水分干湿度地带性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可知,A为阿尔泰山,B为阴山,C为太行山,D为秦岭。第(2)题,山地为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带,故M处应为针阔叶混交林带。第(3)题,山地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其主要与降水有关。第(4)题,山地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5)题,基带大都与当地的自然带相同,故山地基带变化体现了由热量引起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山地基带变化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章末综合检测(两套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