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ppt

    • 资源ID:1065584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ppt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哲学教研部 讲解内容 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 实践意义 问题解答 导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当时这个提纲只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公开发表。现在收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 马克思在1945年写这份提纲,是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一)(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迫切需要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迫切需要 1919世世纪纪三三十十四四年年代代,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

    2、命,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加剧;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给予总结和指导;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由于存在历史局限性,均不能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武器。所以,当时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在理论上的错误,阐明革命实践的重大作用,进一步论证和宣传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面临的历史任务,给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二)为了批判地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制定新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早年信仰过黑格尔哲学,后来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于1942年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革命的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在此基础

    3、上,他们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批判地吸取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开始了制定新世界观的创举。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而作。新世界观诞生的真正标志是马恩于1945年秋到1946年春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从正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二、内容提要二、内容提要 提纲共11条,1500多字。它以社会实践为主线,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思想,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指明了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任务。全文字数不多,但是言简意赅,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整个提纲按内容可分为总论,分论和

    4、结论三个部分。总论(第1条和第2条):马克思从总的方面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这是全篇的纲。分论(第3条和第9条):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上,宗教问题上和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述了这几个方面的唯物史观。这部分是对第12条的展开和具体化。结论(第10条和第11条):马克思从阶级性和实践性上对比新旧唯物主义,阐明新哲学的历史使命,给提纲作了总结。(一)、总论(一)、总论(1 12 2条)条)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

    5、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第一条 马克思分析了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单凭感性直观消极地认识事物的错误。第一,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当作认识对象,而不把它看作实践和被改造对象,因而抹杀了认识的能动性。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对象、改造对象去认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第二,唯心主义由于离开了实践,抽象地发展了人们认识的能动作用。“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唯心主义同旧唯物论一样,也是“不知道真正

    6、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即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它们只把人们的能动性看成为意识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看作实践活动。第三,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思想客体”,作为认识的客观对象。费尔巴哈“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要把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二条第二条 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

    7、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就是说,“人的思维”即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不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是在思维和理论范围所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就是说,应当在社会实践中证明人们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并能正确地指导人们去改造现实世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实践是检验

    8、真理的惟一标准,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和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人们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这个问题只能用实践来证明,离开实践来争论这个问题,就会像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那样,只是玩弄概念。(二)分论(二)分论(3 39 9条)条)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和人的真正本质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和人的真正本质 第三条 马克思批判了一些旧唯物主义者由于夸大教育的作用,而陷入英雄史观的错误,提出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第一,革命实践改变环境,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马克思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是18世纪

    9、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一种观点。在这种学说看来,人的思想、认识、理性、道德品质等精神面貌,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所以要想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人的思想,首先必然改变环境和教育。这种学说在当时是有一定合理因素的。但是,“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它片面地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忘记了社会革命实践的作用。他们认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不是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而是取决于个别英雄人物的天才发现。所以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是这样。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

    10、共同基础。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环境的改变过程是人们革命实践活动的过程,人们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第第四四条条 马马克克思思分分析析了了费费尔尔巴巴哈哈的的宗宗教教观观,揭揭露露了了宗宗教教存存在在的的社会根源。社会根源。第一,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世界是从现实的人的世界“异化”出来的,人们把自己的本质、形象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从地上搬到天上,从而创造了宗教。由此,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于人的本质,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否定了上帝和宗教世界的存在。第二,费尔巴哈没有找到宗教产生的

    11、最终根源。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基础是对的。但是“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要否定想象的宗教世界,不仅要看到它是从世俗基础“异化”而来的,而更重要的是应当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世俗基础会“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只有正确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宗教产生的最终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产生了宗教,人们之所以会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神的本质,主要是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低,人们受自然力的摆布;在阶级社会,被压迫阶级在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来世,而被统治阶级利用。第三,社会实践是宗教

    12、消亡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基于以上认识,得出结论说:“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从社会自身矛盾和社会阶级斗争中去理解,把它看成为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改造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使世俗基础“革命化”。总之,费尔巴哈由于只发现了宗教是世俗基础二重化的结果,因而把自己哲学的任务仅仅限于对天国和宗教的思想批判。马克思由于进一步发现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第五条第五条 马克思分析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分析了费

    13、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认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说法是宗教创世说的哲学解释,是对超世界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的残余。所以,要通过批判神学发现真理,必须“诉诸感性的直观”,诉诸直观的唯物主义。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不是看作实践对象,“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第第六六条条 马马克克思思集集中中批批判判了了费费尔尔巴巴哈哈的的人人性性论论,提提出出人人的的本本质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的论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4、”。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这是对的。但是,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生来就有的所谓意志、理智和感情,这显然是错误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不是每个孤立的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亲属与民族关系等所有一切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主要就是人的阶级性。费尔巴哈从生物学的意义来理解人的本质,从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他脱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孤立地看待和谈论所谓宗教感情即人的友谊、爱情等,把这些东西理解为超社会、超阶级、超历史的东西

    15、;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人们看不到、听不见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第第七七条条 马马克克思思进进一一步步批批判判了了费费尔尔巴巴哈哈关关于于人人的的本本质质的的错错误误观点。观点。费尔巴哈由于离开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条件,从生物学的意义上,孤立地、抽象地观察宗教感情,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然的生理上的共同性。所以,他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的,在阶级社会主要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第第八八条条 马马克克思思阐阐明明了了

    16、社社会会生生活活的的本本质质,指指出出社社会会实实践践是是社社会意识的基础。会意识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说,实践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生活只能通过实践才能产生,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巩固和发展。实践终止了,社会生活就会立即崩溃和毁灭。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基础。一切社会意识,包括错误的、神秘的、荒谬的思想和理论,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都可以从社会实践中的找到根源,得到说明。所以,“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找到正确的答案。第九条第九条 马克思揭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揭

    17、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不从实践的观点观察理解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及人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本质,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关系)的“单个人的直观”,只能把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作为孤立的个人来考察;只能说明个人的动机、意识,而不能揭示其社会经济根源;只能看到个人之间的交往,而看不到阶级的关系;只能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偶然的个别事实的堆积,而不能发现其发展规律;只能看到个别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而看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所以,他们不可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只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三)结论

    18、(三)结论(10101111条)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历史使命 第十条马克思指明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第十条马克思指明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里所说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产阶级社会。旧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所以是真正的全人类的社会。“人类”和“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及其代表,是全人类的解放者

    19、,是为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领导者,所以是“社会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辩证唯物论的立足点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点。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认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就是费尔巴哈这样一个杰出的哲学家,也“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而不是为了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现存的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理论和实践有机

    20、地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三、实践意义三、实践意义 提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它第一次明确宣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公开声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劳动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科学的实践观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现在,我们学习它,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标准都是我们必须时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理。四、问题解答四、问题解答 1 1怎样理

    21、解怎样理解提纲提纲是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的提纲是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在此之前,1844年马克思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意识到要制定新的世界观的科学体系,必须研究政治经济学。1844年4月8月,马克思写了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和异化劳动的实质;1844年9月1845年2月,马恩合写了神圣家族,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基础”,但还有费尔巴哈影响的痕迹。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十一条提纲,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

    22、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扼要地表述了新世界观的要点。1845年9月1846年4月马恩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提纲中观点的展开和发挥,第一次全面地制定了唯物史观,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立了崭新的科学世界观。而提纲写于手稿、神圣家族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所以,恩格斯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 2提纲提纲第一条是如何分析旧唯物主义缺点的?第一条是如何分析旧唯物主义缺点的?马克思首先指出,旧唯物主义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虽然坚持反映论观点,但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容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

    23、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直观被动的反映,把客体只看作是认识的对象。他们不了解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不懂得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改造和被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不理解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在旧唯物主义看来,主体和客体之间仅仅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只看到人在客体面前消极被动一面,而没有看到人改造客体的积极能动作用的一面。所以,他们把认识的主体即人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没有主观能动作用。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提出了“实践”范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是实践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改造世界的活动。3 3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24、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总是一定社会历史中的人,没有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单个人。马克思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应当从社会方面来认识人的本质。第一,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联系决定的。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完全在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一个人的本质之所以不同于另一个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特殊的社会生活联系。离开社会联系,不具有社会性的人,就不是社会的现实的人。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

    25、真正的社会联系。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联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联系即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必须把握住最根本最主要的联系。第三,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决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历史的、具体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原始社会中,人的本质就不具有自私性、阶级性,而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就主要表现阶级性。4 4为什么说为什么说“宗教感情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这里所说的“宗教感情”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宗教感情”,是指人天生就有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等人类的共同的理性,而不是指宗教徒对宗教信仰的感情

    26、。既然“宗教感情”是指人人都具有的理性,那么,这种理性本身总是属于一定社会的,总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并打上社会的烙印,超社会的理性是不存在的。尽管费尔巴哈把理智、意志、感情等理性说成是抽象的,超社会历史的,实际上它们仍然是社会的产物。为什么在原始社会中,这些“宗教感情”不具有阶级性,而在阶级社会中却具有阶级性的特点呢?就是因为不同的社会存在产生出不同的“宗教感情”。5 5简述宗教和哲学的特点。简述宗教和哲学的特点。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作为意识形态,宗教是指相信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各种观念的总和。宗教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是对那些统治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力量的虚幻、颠

    27、倒的反映。宗教具有幻想性、迷信性和盲目崇拜性的特点。宗教是自然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产物,随着自然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消失,宗教也将逐步灭亡。所以,宗教是源于经济基础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属于上层建筑。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借助于高度抽象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明世界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因而具有极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哲学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哲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有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因此,哲学就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通过指导政治、自然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为经济基础服务,可见,哲学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ppt)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