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修订解读秦永春2019年7月2日,济南1.修订概况(1)任务来源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3169号)1.修订概况(2)修订思路以服务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为统领,以提升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水平、保证沥青路面再生工程质量为目标,根据不同再生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位,细化和完善关系再生工程质量的关键指标要求,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相关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08规范进行修订。1.修订概况(3)章节组成11章,6个附录。1.修订概况(4)主要修订内容1 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再生技术的适
2、用条件。2 完善了沥青路面再生工艺体系分类,包括将全深式冷再生从08规范的就地冷再生中独立出来,增加无机回收料再生相关内容,等。3 完善了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提出了冷再生路面结构组合建议。1.修订概况(4)主要修订内容4完善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5细化了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工艺要求、再生设备要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删除了与交工验收有关的内容。6对08规范的章节做出调整。增加了“3 基本规定”、“4 再生沥青路面结构”、“11全深式冷再生施工”等三章,08规范“3 原路面调查及分析”内容调整至“4 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再生方式拌和场所拌和温度再生涉及层位结合料类型路面现场拌和厂加热常温沥青
3、层非沥青层沥青层+非沥青层沥青、再生剂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无机结合料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2.技术内容解读1.0.4沥青路面再生方式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冷再生等5种。2.技术内容解读1.0.5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产生的旧路面材料,应制订回收和利用方案,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再生技术对其进行循环利用。2.技术内容解读2.1.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2.1.2无机回收料(RAI)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旧无结合料粒料。2.1.3沥青路面回收料(RMA
4、P)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无机回收料(RAI)。2.技术内容解读2.1.9 就地冷再生cold in-place recycling采用专用设备对沥青层进行就地冷铣刨,掺入一定数量的新矿料、再生结合料、水,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2.1.10全深式冷再生 full depth reclaimation采用专用设备对沥青层及部分下承层进行就地翻松,或是将沥青层部分或全部铣刨移除后对部分下承层进行就地翻松,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新矿料、再生结合料、水等,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2.
5、技术内容解读3.0.1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的有关规定。3.0.4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与无机回收料(RAI)宜分开再生利用。3.0.6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则上应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进行。2.技术内容解读3.0.10对于厂拌热再生和就地热再生,再生混合料应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回收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对于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再生混合料应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无机回收料(RAI)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2.技术内容解读3.0.11沥青路面再生施工
6、应满足以下要求:1不得在雨天施工。2 就地热再生不宜在强风及以上风力条件下施工,不宜在路面潮湿情况下施工。3 冷再生在养生初期12h内不宜雨淋,遇雨时应进行覆盖。4 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和养生期的日最低气温不宜低于5。2.技术内容解读4.2.1沥青路面再生方式的选择可按表4.2.1-1表4.2.1-6的规定进行。三、四级公路面层采用冷再生方式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2.技术内容解读2.技术内容解读2.技术内容解读4.2.2含SBS改性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可用于厂拌热再生,使用其它类型改性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料,应经论证后使用。4.2.3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时,
7、路面技术状况宜满足表4.2.3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4.2.4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碎石封层路面再生设计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时,混合料的级配、加热温度应满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当不能满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时,应将上述材料层铣刨后再进行就地热再生。2.技术内容解读4.2.5 采用就地冷再生方式时,路面技术状况宜满足表4.2.5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4.2.6 采用全深式冷再生方式时,路面技术状况宜满足表4.2.6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4.2.7采用冷再生方式时,再生结合料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使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并添加适量水
8、泥,不宜单独使用水泥、石灰进行再生;2无机回收料(RAI)可单独使用水泥、石灰进行再生,也可使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并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进行再生;3沥青路面回收料中同时含有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和无机回收料(RAI)情况下,宜使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并添加适量水泥。如仅采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再生结合料,混合料回收料(RAP)在沥青路面回收料中的占比宜小于40%。2.技术内容解读4.3.1采用就地热再生方式时,采用一级加热翻松工艺的就地热再生深度一般为2060mm。如果再生层厚度超过60mm时,应采用二级加热翻松工艺。4.3.2采用厂拌热再生方式时,再生层厚度及路面结构组
9、合应按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中对应的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规定进行。2.技术内容解读4.3.3采用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方式时,可按照表4.3.3初步拟定路面结构厚度,并应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设计。2.技术内容解读4.3.4冷再生层厚度设计时应考虑可压实性,应满足下列要求:1 单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0mm。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大于200mm时,应检验并论证其压实效果满足要求。2采用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时,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的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宜小于80mm、全深式冷再生的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不
10、宜小于100mm。3单独采用无机结合料的冷再生方式时,单层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60mm。2.技术内容解读5.8.1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应按照表5.8.1测试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技术指标。2.技术内容解读5.8.2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满足表5.8.2所示的技术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5.9.2无机回收料(RAI)应满足表5.9.2所示的技术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6.1.3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沥青与新添加沥青的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当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改性沥青混合料水平时,则可将其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使用;否则将其作为普通沥青混合料使用。2.技术内容解读6.3.2
11、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应满足表6.3.2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6.3.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用作柔性基层时,宜采用粗粒式级配;用作中、下面层时宜采用粗粒式或者中粒式级配;用于轻交通量公路时可采用细粒式级配。6.3.4根据级配类型和RAP级配,宜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粗集料。2.技术内容解读6.3.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满足表6.3.5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6.3.6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阶段,应检验其冻融劈裂强度比指标。用于重交通及以上等级的公路中、下面层,或者用于对抗车辙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时,还应检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指标。混合料性能应
12、符合表6.3.6要求,否则应更换材料或者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2.技术内容解读6.3.7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宜在1.83.5范围内。6.3.8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原则上不宜超过1.5,不应超过1.8%。2.技术内容解读6.4.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应满足表6.4.2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6.4.3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用作柔性基层时,宜采用粗粒式级配;用作中、下面层时宜采用粗粒式或者中粒式级配;用于轻交通量道路时可采用细粒式级配。6.4.4宜根据级配类型和RAP级配,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添加
13、一定比例4.75mm以下的新集料。2.技术内容解读6.4.5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满足表6.4.5的技术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6.4.6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阶段,应检验其冻融劈裂强度比指标。用于重交通及以上等级的公路中、下面层,或者用于对抗车辙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时,还应检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指标。混合料性能应符合表6.4.6要求,否则应更换材料或者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2.技术内容解读6.4.7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泡沫沥青用量宜在1.83.5范围内。当泡沫沥青用于全深式冷再生时,泡沫沥青用量不宜低于2.0%。6.4.8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
14、用量。水泥用量原则上不宜超过1.5,不应超过1.8%。2.技术内容解读6.5.1使用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用于重交通、特重交通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时,再生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6.5.1中I型级配范围要求;其它情况下,再生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6.5.1中II型级配范围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6.5.2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无机结合料冷再生混合料,其性能应满足表6.5.2-1、6.5.2-2的技术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7.1.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设备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有关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1 配备不少于2个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冷料仓;2 配备独立的沥青混
15、合料回收料(RAP)加热滚筒,RAP加热滚筒出料口应安装测温装置,温度测量精度不低于3;3 配备独立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热料暂存仓,热料暂存仓应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并宜具有料位检测装置;4 配备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静态计量精度不低于0.5%;5 RAP供给系统的供料能力、燃烧器的供热能力、RAP加热滚筒的生产能力应满足设备最大生产能力的要求;6 加热装置应确保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不与火焰直接接触;7 RAP加热滚筒内应设置避免RAP粘附滚筒内壁的专门装置;8 应根据需要配备再生剂的储存、计量、喷洒装置,再生剂静态计量精度不低于0.3%。2.技术内容解读7.3
16、.1在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回收阶段,应采取下列措施严格控制RAP变异性:1在对旧路面状况充分调查、收集旧路面原始资料以及修补、养护记录的基础上,对不同路况路段分段铣刨。2施工过程中铣刨速度、铣刨深度等工艺参数应保持稳定。3记录不同的RAP材料的信息。2.技术内容解读7.3.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在使用前应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1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RAP宜分开进行预处理。2 对于粒径超过26.5mm的RAP、聚团的RAP,应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3 应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网尺寸,将破碎后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筛分成不少于两档。2.技术内容解读7.4.2
17、再生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拌和时应适当提高新集料的加热温度,但最高不宜超过200。2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加热温度不宜低于110,不宜超过130。3 再生混合料出料温度应比相应类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高510。2.技术内容解读7.9.2施工过程中对预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9.2的规定。2.技术内容解读8.1.1预热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能够连续地将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沥青路面预热到规定温度。2具备加热能力自动控制功能,应能及时显示加热温度,温度控制精度不低于4%。3具有行驶速度控制、显示的功能。4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沥青烟尘浓度应满足环保要求。5不宜采用
18、明火加热方式。2.技术内容解读8.1.2再生复拌机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具备对路面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添加沥青混合料、摊铺等功能。2翻松装置应带有深度自动控制系统,翻松深度应不超过设定值3mm。3再生剂喷洒装置应与再生行走速度联动并可准确计量,喷洒计量精度2%。4沥青混合料添加系统应具有控制和计量装置。5加铺再生时,再生复拌机应具有双熨平板。2.技术内容解读8.3.2 路面翻松应满足下列要求:1翻松深度应均匀。翻松深度变化时应缓慢渐变。2翻松面应有较好的粗糙度。3翻松前路表温度,普通沥青路面应不高于185,改性沥青路面应不高于200。翻松后裸露面的温度,普通沥青路面应高于85,改性沥青路面应
19、高于100。8.4.3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20;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30;熨平板预热温度不宜低于100。2.技术内容解读8.7.3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控制应满足表8.7.3-1、表8.7.3-2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2.技术内容解读9.1.1拌和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备配料装置、输料装置、供水装置、搅拌机等工作装置。冷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需要。2所有材料均应能够精确计量配料。粗细集料、RAP的配料精度1.5%,水泥、矿粉、乳化沥青、水的计量精度1.0%。3搅拌机的长度、搅拌叶片布局、水管和沥青管路接入拌缸的顺序等应设计合理,满足均匀搅拌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需
20、要。4使用泡沫沥青时应配备沥青发泡装置。2.技术内容解读9.8.2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宜在封闭交通条件下自然养生,养生时间不宜少于37d,不应少于48h。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时,可提前结束养生:1 再生层使用150mm钻头的钻芯机可取出完整的芯样;2 再生层含水率低于2。2.技术内容解读9.9.4施工过程中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9.9.4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9.9.5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过程的外形尺寸检验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9.9.5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10.1.1就地冷再生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能够将沥青路面
21、进行铣刨,添加乳化沥青或者泡沫沥青,并将铣刨出来的路面材料与新添加的材料均匀拌和并摊铺成层。2再生结合料供给系统应计量精确、可显示、可调节,并与切削深度、施工速度、材料密度等联动。喷嘴在工作宽度范围内应均匀分布,各喷嘴可独立开启与关闭。3供水系统应能够保证连续、均匀、准确的供水,流量应可显示、可调节。4铣刨宽度应不小于2000mm。5铣刨深度应可调节,最大铣刨深度应不低于150mm。6使用泡沫沥青时,还应具备沥青加热保温以及泡沫沥青发生装置。2.技术内容解读10.7.4就地冷再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0.7.4的要求。2.技术内容解读11.7.6全深式冷再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应符合表11.7.6的要求。谢 谢!秦永春 博士,研究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