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

    • 资源ID:1088798       资源大小:259.66K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

    1、成昆铁路EMZQ-2标燕岗沙湾区间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EMZQ-2标段燕岗沙湾区间路基施工方案中铁十七局集团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EMZQ-2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五月 乐山目录1.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1.3.设计概况- 1 -2. 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2 -2.2.主要技术指标- 2 -2.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2 -2.3.1主要工程项目- 2 -2.3.2主要工程数量- 3 -2.4.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4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5 -3.1.自然特征- 5

    2、 -3.2.交通运输情况- 6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 6 -4.施工组织安排- 7 -4.1.总体目标- 7 -4.1.1.工期目标- 7 -4.1.2.质量目标- 7 -4.1.3.施工安全目标- 7 -4.1.4.环保、水保目标- 8 -4.1.5.文明施工目标- 8 -4.1.6.技术创新目标- 8 -4.1.7.科学管理目标- 8 -4.2. 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9 -4.2.1.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 9 -4.2.2.作业人员与机械配备划分- 9 -4.3. 总体施工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 10 -4.3.1.总体施工安排- 10 -4.3

    3、.2.主要阶段工期- 11 -4.4.施工准备- 11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指标- 11 -4.6.工程接口及配合- 12 -4.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2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13 -5.1.设置原则- 13 -5.2.施工便道- 13 -5.3.钢构件加工厂- 13 -5.4.砼拌合站- 13 -6. 施工方案- 13 -6.1.总体施工方案- 13 -6.2.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14 -6.2.1.路堑开挖- 14 -6.2.2.路基本体填筑施工- 14 -6.2.3.路基基床底层施工(A、B组填料)- 16 -6.2.4.路基基床表层施工- 19 -6.2.5.过渡段施

    4、工方法- 19 -6.2.6.路基排水工程- 24 -6.2.7.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24 - 6.2.8沉降监测- 35 -7.资源配置- 39 -7.1.施工人员- 39 -7.2.施工机械- 39 -7.3.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劳动力配置- 40 -7.4.施工人员及设备- 40 -8.管理措施- 40 -8.1.安全保证措施- 40 - 8.1.1安全目标- 40 - 8.1.2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 40 - 8.1.3.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技术措施- 42 -8.2.质量保证措施- 57 - 8.2.1.质量目标- 57 - 8.2.2.质量保证体系- 57 - 8

    5、.2.3.质量保证措施- 58 -8.3.工期保证措施- 65 -8.3.1.管理措施- 65 -8.3.2.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67 -8.3.3.技术措施- 68 -8.4.环境保护措施- 71 - 8.4.1.施工准备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71 - 8.4.2.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72 - 8.4.3.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73 - 8.4.4.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73 - 8.4.5.噪声环境的保护措施- 74 - 8.4.6.固体废弃物- 76 -8.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7 - 8.5.1.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77 - 8.5.2.文明施工具体保证措施- 77 -9.引用的设

    6、计文件与施工规范- 83 -10.施工组织图表- 83 - 101 - 中铁十七局成昆铁路项目经理部1.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四川省的相关规章制度;铁路总公司发布的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 9004-2015; 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EMZQ-2标设计文件和相关图纸;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J945-2009)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

    7、程(TB10106-2010 J1078-2010)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经认证中心认证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我单位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我单位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1.2.编制范围该方案编制的范围为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EMZQ-2标燕岗沙湾DK169+869.815D1K171+475区间路基。1.3.设计概况燕岗沙湾DK169

    8、+869.815D1K171+475区间路基位于峨眉山市沿线与省道S103连接,交通较为便利。总长1.339km,设计时速160km/h,曲线半经1600m,纵坡度1.0。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EMZQ-2标区间路基长1.339km,占线路全长6.4%。段区间路基土石方300076m3,土方161299 m3,其中挖土方115177m3、利用土填方3443m3、借土填方42679m3;石方138557m3,其中挖石方37542m3,借石填方101015m3。DK168+984.786DK169+023.617临江河双线特大桥-九里车站双线特大桥段区间路基长39m;DK

    9、169+869.815DK170+920.000九里车站双线特大桥-罗湾隧道段区间路基长1050m;DK171+225.000DK171+475.000罗湾隧道-余山隧道段区间路基长250m。2.2.主要技术指标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双线正线线间距:4.73-4.993m 速度目标值:160km/h 设计活载:中-活载 轨道类型:有碴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 纵坡度:1.0 最小平曲线半径:1600m(本站) 2.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2.3.1主要工程项目地基处理主要采用垫层措施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挡形式有人字形截水骨架护坡、灌草护坡、路堤边坡水平铺设土工格栅、挡土墙混凝土、锚固桩。基床结构正

    10、线路基基床基床表层采用0.6m厚A组填料,基床底层采用1.9m厚A、B组填料填筑;路堑基床表层采用0.5厚A组填料+0.1m厚中粗砂,基床底层换填深度及材料与地层情况有关。填料设计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填筑,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cm;基床以下采用A、B组及C组填料填筑,颗粒粒径不得大于30cm。路堤与桥涵过渡段在桥路、涵路、隧路、路堤与硬质岩路堑间设置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2.3.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见表2-1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区间路基土石方土方挖土方立方米1151177利用土填方

    11、3443借土填方42679石方挖石方37542借石填方101015挖淤泥220区间附属土石方土方立方米14383石方立方米1119混凝土及砌体浆砌石圬工方8838混凝土圬工方1539钢筋混凝土圬工方806框架梁圬工方449绿色防护播草籽平方米40503喷播植草平方米14482喷混植生平方米2724栽植乔木株809栽植花灌木株19572栽植小灌木株104063换种植土立方米5367栽植攀缘植物株1210隧道洞门涂装景观平方米469喷射混凝土网喷混凝土圬工方28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土工膜平方米7774土工格栅平方米29119地基处理垫层立方米3950取弃土(石)场处理浆砌石圬工方1893场地平整、绿化

    12、、复垦圬工方21000降噪声工程路基声屏障平方米3321路基地段电缆槽米3104刚性防护网平方米44002.4.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2.4.1重难点工程(1) 锚固桩 D1K170+890.5D1K170+910左侧,长19.5m,路堑坡脚设一排锚固桩,共4根,桩截面1.5m*2m,桩间距(中-中)6m,桩长15m。 D1K171+467.5D1K171+475右侧,长7.5m,路堑坡脚设一排锚固桩,共两根,桩截面1.5m*2m,桩间距(中-中)6m,桩长15m。(2) 重力式挡土墙 D1K170+890.5D1K170+910左侧,长19.5m,坡脚设重力式路堑挡土墙,起点墙高5m,终点墙高

    13、6m,最大墙高6m。 D1K171+450D1K171+467.5右侧,长17.5m,坡脚设重力式路堑挡土墙,起点墙高4m,终点墙高6m,最大墙高6m。 D1K171+467.5D1K171+475左侧,长7.5m,坡脚设重力式路堑挡土墙,墙高均为6m。(3) 锚杆框架梁 D1K170+890D1K170+910左侧,长20m,路堑边坡设置锚杆框架梁内灌草护坡防护。 D1K171+467.5D1K171+475右侧,长7.5m,路堑边坡设置锚杆框架梁内灌草护坡防护。(4) 天沟 D1K170+840D1K170+910左侧,长70m,D1K170+800D1K170+910左侧,长110m,路

    14、堑顶设计天沟。D1K171+430D1K171+475右侧,长45m,路堑顶设置天沟。2.4.2.施工顺序(1)地做好地表截排水设施后,路堑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并及时施工骨架护坡及锚杆框架梁护坡。(2)分级做好永久和临时平台截水沟,临时截水沟设置在边坡坡脚外不小于2m处,用防渗塑料布封闭,截水要求排水通畅,不得形成积水坑。(3)开挖至桩顶平台标高后隔桩开挖井,及时设置锁口、护壁。(4)制作安装钢筋笼,并安装用于无损检测的金属管。(5)连续一次灌注桩身混凝土。(6)待桩身混凝土强度到达80%且检测完合格后,再开挖桩前土体,严禁超前开挖土石方。(7)最后分段分层开挖桩前岩石,施工桩间挡土墙。2.4

    15、.3.施工注意事项(1) 锚固桩注意事项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严禁在桩顶以上边坡设置施工便道。开挖一级,做好一级边坡的加固防护工程,然后再开挖下一级边坡。桩井开挖时及时施作锁口、护壁、加强井下通风,确保施工安全。桩身灌注前应先清除孔壁松动石块、浮土,紧贴围堰灌注,以防井壁垮塌,浇筑时必须连续灌注,不得形成施工缝,桩身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cm施工时每根桩四角应预埋50金属管用于无损检测。路堑开挖后必须拆除桩身的锁口、护壁,并将原桩身凿毛后用C35混凝土抹平,凸出部分应予凿除,以策美观。路堑高边坡工点施工期均应指派专人进行地表变形监测。桩身开挖工程中如揭示土石分界线、岩层风化界限与设计不符请及时通

    16、知设计单位。桩前岩体开挖采用小爆破,孔深不大于1.5m;桩身2m范围内以以采用预裂爆破。(2) 挡土墙施工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系统,尽量避免雨季施工。施工挡土墙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现场分段立模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形成水平通缝。若不能一次浇筑施工,必须确保连接处强度不小于整墙墙体强度。挡土墙施工时,每段长度不宜大于10m。挡土墙墙顶应平顺渐变,其纵坡不得陡于墙顶挖方边坡陡度。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自然特征地形特征:本段路基位于成都平原边缘地带,由斜坡丘陵向中高山过度地带,自然坡度520不等,部分冲沟两侧形成陡坎。多为荒地及旱地,局部地表植被较发育,局部沟槽平缓地带开垦为水

    17、田。工程地质:该段覆盖第四系残破积层(Q4DL+EL)粉质粘土,下覆三叠系飞仙关铜街子组(T1f+t)砂泥岩。水文地质:沿线经过的水系属长江水系,水流方向总体是由南往北。河流均为常年流水,水量较大,地表水主要为地表沟水,水塘水及少量水田水,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沟水旱季流量较小,雨季流量较大,以蒸发及地下径流等方式排泄。地下水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性及气候等因素控制,地下水类型多,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本段路基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地震动参数:本段路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气象特征:本段路基所在地区属

    18、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在21度,极端低温-4,极端高温40,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3.2.交通运输情况区间路基附近有乡村道路及S103省道,交通条件较好。可用于材料运输及施工机械进出。既有公路和乡村道路共同构成本标段材料运输通道,部分离公路较远地段工点需修建施工便道运输材料。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施工用水沿线水系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铁路工程施工用水,可采用河中取水,对水质进行检测,选择合格水质使用。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以采用地方电网为主。为保证施工正常用电,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电源

    19、条件,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燃料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供应主要渠道为各县、镇沿线加油站供给,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工程所在地沙湾区为重工业区,有峨胜水泥、峨眉山水泥、钢材有德胜钢厂,工程施工所需水泥,刚才均可就近购买。砂石料砂石材料由峨边彝族自治区平荣砂场及沙湾区沫鑫砂石料场供应。4.施工组织安排4.1.总体目标4.1.1.工期目标燕岗沙湾区间路基计划工期11个月。计划开工时间为2016年7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7年5月31日。4.1.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成都铁路局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

    20、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到达100%。4.1.3.施工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或减少一般责任事故。4.1.4.环保、水保目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单位工程验收时,环保验收合格。水体功能、耕地、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铁路设施、建筑与沿线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谐相容。4.1.5.文明施工目标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

    21、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4.1.6.技术创新目标以促进技术进步和服务工程建设为宗旨,攻克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重大的技术难题。4.1.7.科学管理目标以工程首件示范为先导,以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为重点,以“违法发包、违法承包、违法建设”三违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四化”建设为支撑,通过深化认识,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努力构建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的铁路建设文化;通过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完善措施,落实标准和流程,深入持久推进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实现“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铁路建设管理目标。大力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22、全面落实“六位一体”建设管理目标,实现铁路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4.2. 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4.2.1.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根据路基工程数量及管段划分,组织在路基方面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并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组成路基综合作业队担负本段路基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任务。燕岗沙湾区间路基项目经理部管理由一分部组织路基综合作业队进行施工。采用“项目经理部-分部-作业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织机构图详见图4-1。路基综合作业队下设三个班组,地基处理班组、土石方施工班组、路基坡面防护工程由路基附属作业班组,施工成平行流水作业。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地基处理土石方施工

    23、路基坡面防护。图4-1项目组织机构图4.2.2.作业人员与机械配备划分具体队伍划分见表4-1,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见表4-2。表4-1 路基工程施工任务划分表工点路基队伍施工范围路基长度 (m)施工内容队伍驻地劳动力(人)燕岗-沙湾路基综合作业队DK168+984.803-DK169+023.61738.814负责该段路基范围内路基及附属工程施工峨眉山60DK169+868.815-DK170+922.983,1052.168DK171+225-DK171+485260表4-2每作业面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表工班施工人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地基处理工班15推土机1辆、挖掘机2台、压路机2辆、平地

    24、机1台,水泵3台,自卸车10辆,潜孔钻机4台,气动钻机4台,洒水车1辆,打夯机4台,吊车2辆,砂浆搅拌机4台,空压机6台,碾压机2台。路基土石方工班15路基附属工程工班304.3. 总体施工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4.3.1.总体施工安排根据路基工程数量及管段划分,本标段拟配备一个路基施工队,施工队下设路基土石方工班、地基处理工班。路基基床结构形式详见表4-3,表4-3路基基床结构形式设计速度(km/h)基床表层厚度(m)基床底层厚度(m)基床总厚度(m)V=160(有砟)0.601.902.50注: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本标段路基过渡段形式多样且数量较大,为了

    25、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和刚度的均匀性,将过渡段的质量控制和路基沉降控制作为路基施工重点。施工准备完成后,软土地基处理及路堤填筑要首先安排施工,以便得到尽量长的沉降稳定期,同时要抓紧其它有特殊处理要求的地基处理工程及涵洞工程的施工,为大面积路基填筑创造条件。区间土石方施工与区间路基同步进行,根据区间实际情况独立作业。首先分段、分块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后及时进行填筑。区间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工站台墙、排水系统等工程。雨季根据路基填料情况安排施工,软质岩石及沿河浸水路基避开雨季。路基预制构件在钢筋厂集中加工生产。4.3.2.主要阶段工期路基工程主要阶段工期安排:施工准

    26、备: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20日;路基开挖路基地基处理:2016年7月20日至2016年11月25日;路基本体、底层:2016年8月15日至2017年3月10日;基床表层:2017年2月25日至2017年5月31日;路基附属工程:2017年3月25日至2017年5月31日。4.4.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期为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01日。本阶段完成施工便道、供水、供电、生产生活用房、大临工程建设、交接桩撅和本标段线路复测及控制测量、复核技术资料、进场材料的试验、办理征地拆迁以及解决通讯、组织机械设备、人员、材料进场等,路基达到施工条件。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指标分项工程施工进

    27、度指标间表4-4表4-4路基分项工程施工进度综合指标表工 程 项 目综 合 指 标附 注填 方2.63.3万m3/月基床表层3.24.0万m3/月基床底层3.54.5万m3/月基床以下路基挖 方3.55.4万m3/月土石比8:2路基防护与支挡结构11001300圬工m3/月浆砌片石护坡10001200圬工m3/月浆砌片石挡墙14001700圬工m3/月混凝土挡墙4.6.工程接口及配合路基工程接口主要集中在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上,接触网基层采用独立桩基础,桩内设独立接地钢筋,钢筋端部设置角钢打入土中,上部与接触网承台接地端子相连,以保证可靠接地。弃于几口工程包括电缆沟槽、贯通底线、声屏障、过轨管线

    28、等“四电”相关预埋件。路基工程与站后工程接口与配合关系表详见表4-5。表4-5路基工程与站后工程接口与配合关系表项 目路基接触网立柱基础贯通线路预埋件电缆槽过轨管线声屏障基础设备安装基础管线及设备入室通信设备安装信号设备安装及联锁牵引所所址、场坪道路电力变配电所、箱变注: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表示不相关。4.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燕岗沙湾区间路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一: 燕岗沙湾区间路基施工平面图。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5.1.设置原则临时设施本着“规划经济、永临结合、综合利用、便于管理、注重环保、服务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施工便道修筑至路基工程、混凝土拌和站、钢构件加工厂,满足重型车辆与

    29、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生产和生活设施、电力、供水等设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一次建设成型,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各场站用地精心规划,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期限,使用后及时做好恢复和复垦。5.2.施工便道本标段区间路基位于乐山市峨眉山市及沙湾区境内,线路附近的公路主要有S103S省道,G5京昆高速可作为外来料的主要运输通道,路基工程利用附近的县道、乡道修筑施工便道至工点。便道按单车道设置(设置标准为:路面宽6.5m,路基宽5.5m)。单车道每隔200米设长30米的会车道,泥结碎石路面,单向设4%排水坡,两侧纵向设0.20.3m排水土沟,凌空面设安全警示

    30、标志。5.3.钢构件加工厂负责本标段路基钢筋加工的1#钢构件加工厂位于一分部附近,紧邻1#拌和站,钢构件加工工厂采用钢筋棚架结构制作,场地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场内设原材料存放场、加工场及成品(半成品)存放场。5.4.砼拌合站负责本标段路基混凝土供应的1#砼拌合站位于一分部驻地附近,确保拌和站生产的砼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6.施工方案6.1.总体施工方案路基的施工思路是:室内试验现场工艺性试验效果评价工艺改进工艺总结大面积施工应用。6.2.分部分项施工方案6.2.1.路堑开挖6.2.1.1.土方路堑土质地段扩堑开挖时必须注意边坡稳定,做到随挖随护,防止边坡坍塌侵界,在既有线侧拉出警戒线,必要时设置

    31、挡土栅栏,严禁施工人员、设备侵限作业。靠近既有线路进行基坑开挖时,应按照“分段开挖”、“从上至下”顺序分层进行,每级边坡开挖后应对地质情况进行核对,并及时施工坡面防护和排水设施,再开挖下一级边坡。当开挖深度大于1m时,应在既有线路肩外侧距既有线中心不小于3m处设置一排临时钢轨桩防护,间距0.8m,并在开挖桩间土体时及时对开挖面采取喷射混凝土防护,喷射厚度不小于2cm。且施工必须分段、间隔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不应超过20m,并须即时换填压实。6.1.2.2.石方路堑岩石地层开挖可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进行破碎开挖,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液压岩石破碎锤施工时,由岩石断面的终点向起点进行施

    32、工,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才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一层破碎完毕后,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拉运至监理指定的弃渣场废弃,液压岩石破碎锤开挖至预留保护层面停止开挖。预留保护层使用风镐开挖施工,风镐采用12m3/min移动式柴油空压机供风,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标高。6.2.2.路基本体填筑施工路基本体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三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即:填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即:施工准备(测量、试验)基底处理检测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修边坡夯实。试验段先行,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根据

    33、室内试验对填料土的各种性质试验提出其合理的参数,选择一段长度不小于100m、地势较平坦的合适路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与质量检验试验,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段分层填筑碾压,路堤填筑前先根据填土高度和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参数,计算出分层数、虚铺厚度、压路机走行速度和碾压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等,绘出现场分层施工图,以便控制填土质量,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施工机械。根据不同工程的施工资料和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机械配置方案和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形成装、运、平、检一条龙机械化作业。(1)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路堤填土按分层施工图和作业区段分段施工的方式,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当原地

    34、面不平时,先从最低处由两边向中心填筑,分层填筑厚度30cm。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要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当采用自卸汽车时,应根据车容量提前计算出堆土间距,并派专人负责指挥卸土,以保证土层厚薄均匀。另外,为保证路堤全断面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宽填0.5m,防护之前刷坡。(2)摊铺整平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摊铺厚度采用水准仪控制,保证摊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对渗水填料,平整面要做成4%的横向排水坡。(3)洒水或晾晒填土时应随时检测填料含水量,碾压前应控制在由试验区段压实工艺确定的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若含水量过低,则可在路基上洒水拌合或提

    35、前在取土坑内闷湿;若含水量过高,则可将土在路基上摊开晾晒或在取土坑内翻松晾晒,并适当减少填层厚度,确保填料含水量在施工允许范围内。(4)碾压夯实根据分层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压实达到设计的要求。本标段大面积填土压实作业全部采用大吨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20t)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米,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应在0.4m。(5)质量检测本标段路堤施工每层填筑前,应对下一层填土质量状况进行检测。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图中设计,路基本体达到规范和设计标准后方可施工上层。6.2.3.路基

    36、基床底层施工(A、B组填料)(1)验收路基本体路基本体测试结果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后,对路基本体表面进行整修,测定平整度、横坡、中线、边线,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洒灰打桩,标出里程,符合规范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 (2)试验段施工选取不小于100m、地势较为平坦的合适路基段为试验工点,确定压实工艺的遍数及机械组合,经济压实厚度及松铺厚度系数,施工含水量界限值,用以指导全标段路堤施工。(3)运输与填料作好A、B组填料的各性能指标的检测,A、B组填料检测合格后,由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筑段,根据松铺厚度,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严格按网格倒料。路基填筑

    37、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1。施工准备地质资料核查软基处理监理工程师检查填料运输分层填筑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型碾压监理工程师检查整形、进入下道工序测量放线填 料 试 验填筑试验段不合格 图6-1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4)摊铺碾压用平地机和推土机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松铺厚度进行分层摊铺碾压。碾压遍数为先静压一遍,再弱振一遍、强振23遍、弱振1遍,最后再静压2遍对表面平整收光。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先边后中,由两侧路肩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沿纵向重叠40cm,横缝衔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2m。碾压中如表面水分散失过多,及时洒水碾压,对不平处及时人工补平。基床表层铺筑两侧各超宽30cm,碾压成型后再挖掉。全部基床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施工护肩。(5)检测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密系数K、孔隙率n,力学指标采用K30法和EVd法检测,达不到技术标准要求,分析原因,重新整修补压,直到满足要求。(6)验收基床底层基床底层经过沉降观测,确认路基工后沉降已经基本完成并满足设计要求后,准备进行A组料填筑。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达到基


    注意事项

    本文(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