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上册.docx

    • 资源ID:1088803       资源大小:9.05MB        全文页数:5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上册.docx

    1、安徽省牛岭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投 标 文 件招标编号:2019GAJZ2589第二卷投标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上册)投标人: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委托代理人: 二一九年八月十三日目 录第一章 施工总说明11.1 工程概况11.2 现场施工条件141.3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表17第二章 工程总体规划232.1 施工总体目标232.2 现场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262.3 主要施工总布置规划372.4 施工总程序及规划382.5 施工总进度计划442.6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简述462.7 施工资源规划56第三章 对本工程施工重点、技术关键点的理解和认识573.1 对本工程施工重点、技术关键点的认识573

    2、.2 对本工程施工重点、技术关键点的对策59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684.1 发包人提供的现有条件684.2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依据694.3 施工道路布置714.4 施工供电754.5 施工供水784.6 施工供风804.7 施工照明824.8 施工通信834.9 地下工程施工通风844.10 混凝土拌和系统844.11 施工生产辅助设施1004.12 办公及生活设施1024.13 调度中心和试验室1024.14 施工用地计划表103第五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055.1 编制依据及原则1055.2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及工程量1065.3 合同总工期及控制性工期1085.4 本

    3、工程施工关键线路1085.5 主要施工项目强度分析1095.6 主要工程项目年月完成工程量及年度形象面貌1115.7 主要物资材料使用计划及订货安排1145.8 施工现场各类人员配备及劳务安排1165.9 工程设备的订货、交货安排1195.10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255.11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128第六章 施工导流、水流控制及安全度汛方案1356.1 施工导流工作范围和内容1356.2 施工导流与度汛1356.3 导流洞进口围堰设计与施工1366.4 主河床截流1386.5 上、下游围堰设计与施工1466.6 基坑排水1556.7 防洪度汛措施及方案1586.8 施工期下游生态供水1676.9

    4、 下闸蓄水与封堵1686.10 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施工进度安排168第七章 土石方明挖工程1707.1 概述1707.2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1717.3 大坝及连接坝土石方明挖1727.4 发电厂房基础开挖1757.5 护岸开挖1787.6 鱼道开挖1797.7 钻孔爆破施工1827.8 土石方明挖主要施工工艺1877.9 开挖料的利用与处理1977.10 基础缺陷处理1977.11 开挖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97第八章 明挖边坡与支护及防护工程2028.1 概述2028.2 施工难点及对策分析2038.3 施工布置2048.4 边坡支护与防护施工程序2058.5 支护与防护施工方案205

    5、8.6 明挖边坡防护加固措施2068.7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2078.8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2158.9 施工进度计划2178.10 资源配置217第九章 混凝土工程2189.1 概述2189.2 施工规划2199.3 施工布置2209.4 主坝及连接坝混凝土施工2229.5 发电厂房混凝土施工2279.6 二期混凝土施工2329.7 鱼道建筑物混凝土施工2339.8 其他混凝土施工2349.9 钢筋工程2379.10 模板工程2409.11 止水、排水施工2499.12 混凝土温控措施2529.13 混凝土的养护及表面修整2599.14 聚脲施工工艺及方法2629.15 进度计划及强度分析2

    6、679.16 资源配置2709.17 质量保证措施2729.18 安全保证措施274第十章 导流隧洞、其他洞室土建工程施工27710.1 导流洞土建工程27710.2 其他洞室土建工程328第十一章 土石方填筑工程33411.1 主要工作内容及主要工程量33411.2 施工布置与规划33411.3 现场生产性试验33511.4 土石方填筑33611.5 施工进度计划33911.6 资源配置计划33911.7 土石方动态平衡34011.8 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342第十二章 钻孔与灌浆工程34612.1 概述34612.2 编制依据与施工原则34812.3 施工布置34912.4 施工简述353

    7、12.5 灌浆材料35512.6 主要施工设备的选型与功效35612.7 生产性灌浆试验35912.8 钻孔和灌浆施工36012.9 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7812.10 施工进度计划37812.11 主要设备、人力资源配备37912.1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38012.1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8112.14 环境保护与职工健康安全措施382第十三章 渣场挡排及砌体工程38313.1 概述38313.2 浆砌石施工38413.3 干砌石施工38613.4 砖和小砌块砌体工程38713.5 渣场施工38913.6 施工进度计划39113.7 资源配置计划392第十四章 交通道路工程39414.1 概述

    8、39414.2 施工布置39514.3 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39714.4 挡土墙、涵洞、排水槽施工41214.5 土石方填筑与路基施工42214.6 路面施工43214.7 桥梁工程施工43814.8 道路栏杆及照明等附属设施施工45914.9 施工进度计划及强度分析47014.10 资源配置计划47114.11 质量安全水保措施473第十五章 建筑和装修工程47515.1 工程概述47515.2 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47515.3 施工程序安排47715.4 主要施工方法47715.5 质量保证措施50915.6 安全保证措施51115.7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5148第一章 施工总说明1.1

    9、工程概况1.1.1 牛岭水库枢纽工程概况牛岭水库地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境内,位于青弋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徽水河中游。坝址位于江村下游乌溪河与徽水河交汇口上游约400m处,至河口距离为25.8km,控制流域面积850k,约占徽水流域总面积的80%。水库坝址距泾县县城约23.0km,是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牛岭水库工程建成后,可使泾县主城区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有效调控洪水,削减洪峰,与下游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相结合,提高泾县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可和陈村水库及区间共同承担供水任务为28.7万t/d,将2030水平年供

    10、水保证率由79.6%提高到95%,为泾县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提高下游灌区的灌溉保证率,改善青弋江灌区灌溉面积72.37万亩,使2030水平年灌溉保证率由77.8%提高到90%。;还可合理利用水力资源,牛岭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9MW,多年平均发电量0.55亿kW.h,可向当地电网提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对保障下游防洪安全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牛岭水库坝型由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泄洪表孔、泄洪中孔、发电引水管道、发电厂房及升压开关站、鱼道、放空底孔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死水位95.0m(吴淞高程系、下同),汛限水位114.5m,正常蓄水位

    11、117.0m,20年一遇洪水位117.5m,50年一遇防洪高水位为120.5m,相应防洪库容0.5亿m,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21.0m,1000年一遇校核标准洪水位为121.98m,总库容为1.67亿m。电站装机容量19MW。水库规模为大(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等。1.1.2 主要建筑物特性1.1.2.1 挡水坝工程拦河坝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主坝轴线垂直主河道布置,坝轴线方位角N895717W,左岸岸坡段坝轴线与主坝轴线夹角15.84,坝轴线方位角N74154E。泄洪建筑物、发电引水建筑物均布置在主坝坝段,鱼道布置在左岸岸坡坝段。主坝河床坝段坝基高程65.0m,坝顶高程为124.0m,防浪

    12、墙顶高程125.1m,最大坝高59.0m,坝顶长275.0m,坝顶宽8.0m,共分为14个坝块,单个坝段宽度17.41m22.0m。其中右岸坝块及左岸坝块为非溢流段。河床段坝块布置泄洪建筑物,、坝块布置发电引水管道。连接坝段布置在大坝左岸台地,坝基高程98.8m104.0m,坝顶高程为124.0m,防浪墙顶高程125.1m,最大坝高25.2m,坝顶长度205.0m,坝顶宽度8.0m,共分10个坝块,单个坝段宽度20.5m。其中坝块及坝块为非溢流段,坝块为鱼道坝段。1.1.2.2 泄洪建筑物工程泄洪建筑物采取了表孔与中孔间隔布置的泄洪方式,为均化下泄单宽流量,4孔泄洪表孔与3孔泄洪中孔间隔布置。

    13、泄洪表孔主要担负排泄超标洪水和排飘任务,与中孔间隔布置,共4孔,单孔净宽13.0m,泄洪坝段中部、号坝块各布置1孔低孔溢洪道,两岸、号坝块各布置1孔高孔溢洪道。高孔溢洪道堰体采用WES型堰面曲线,堰顶高程114.5m,与汛限水位平齐。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Hd取6.5m,为最大校核水头86.9%。堰体上游坡采用直立坡,堰顶上游堰头采用椭圆曲线,线方程为;下游为幂曲线,曲线方程为。下游接坝面10.77坝坡的直线段,然后通过半径16.0m的圆弧曲线,将坝坡面与25.0挑坎连接。高孔溢洪道最大泄量为1170.5m/s。低孔溢洪道堰体采用WES型堰面曲线,堰顶高程113.0m,低于汛限水位1.5m。堰面

    14、曲线定型设计水头Hd取8.0m,为最大校核水头89.1%。堰体上游坡采用直立坡,堰顶上游堰头采用椭圆曲线,线方程为 ;下游为幂曲线,曲线方程为 。下游接坝面10.778坝坡的直线段,然后通过半径16.0m的园弧曲线,将坝坡面与25.0挑坎连接。低孔溢洪道最大泄量为1529.95m/s。表孔堰顶设弧形闸门控制下泄流量,门顶高程120.8m。闸门采用液压启闭机启闭,液压工作站集中布置在坝顶下游、号坝块启闭机房内,启闭机房平面尺寸11.0m5.0m(长宽)。表孔溢流面及墩墙采用C40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泄洪中孔主要任务是宣泄低标准洪水,按有压坝身泄水孔体型设计,布置在坝段,共3孔。泄洪中孔进口底板

    15、高程85.0m,孔口尺寸为6.0m6.0m(宽高)。四面均采用1/4椭圆面,顶曲线为 ,底、侧曲线为 。进口设有事故检修门,事故检修门为平板钢门,采用坝顶门机启闭,坝顶门机移动平台布置在坝顶上游侧,宽12.35m。事故闸门后顶板布置2孔1.6m0.6m(长宽)通气井,主要承担平压及补气任务。洞身段为1:10.0的纵坡,事故检修门后顶、底板圆弧相接,转弯半径分别为48.0m和100.0m。出口段顶板直线延伸至门楣,孔口尺寸6.0m5.0m(宽高),底板设16.0m径圆弧连接挑坎。出口设有弧形工作门,由设于坝后液压启闭机操作,启闭机房设在坝后102.4m高程平台,平面尺寸6.5m5.6m(长宽),

    16、弧形工作门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深梁,深梁尺寸2.0m3.0m(宽高)。中孔周边2.0m及进出口墩墙混凝土采用C40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出口弧门支承梁为C45混凝土。中孔最大泄量为2109.2m/s。下游消能采用挑流消能,反弧半径16.0m,挑坎高程85.0m,挑射角25。1.1.2.3 引水、发电系统及升压站工程发电引水系统采用坝内埋管型式,布置于泄洪坝段左侧、坝块。主机组段位于坝块,一机一管布置,单机设计引水流量为56.2m/s,钢管直径D3.2m,进水口底高程为85.0m;生态组段位于坝块,双机一管布置,单机设计引水流量为3.41m/s,钢管直径D1.6m,进水口底高程为85.0m,每孔进

    17、水口上游侧依次布置分层取水叠梁门、拦污栅及事故检修闸门。发电厂房布置于左岸坝后,主机组段水轮机采用2台型号为HL551h-LJ-195混流式机组,装机28.5MW,机组纵轴线与坝轴线距离56.6m;生态机组段水轮机采用2台型HLD267-LJ-76混流式机组,装机21.0MW,机组纵轴线与坝轴线距离56.6m。副厂房和布置于厂房与坝体之间,安装间和升压开关站布置于厂房的左侧。主厂房平面尺寸(包括安装间长19.0m)为49.3m16.9m(长宽),副厂房平面尺寸49.3m10.0m(长宽)。尾水平台位于主厂房下游侧,平面尺寸34.74m6.1m(长宽)。升压开关站布置于副厂房左侧,布置1台S13

    18、-25000/35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室平面尺寸为10.4m10.0m(长宽)。1.1.2.4 过鱼建筑物工程过鱼建筑物采用竖缝式鱼道,进口布置在尾水渠末端,进口底高程70.0m,沿尾水渠左侧墙上升至73.0m高程,至鱼道进口坝下约180.0m处,设置塔式回旋鱼道,上升至94.9m高程,通过渡槽式鱼道穿越进厂道路至左岸台地,沿左岸台地等高线上升至113.5m高程后至左岸鱼道坝内控制段,鱼道穿坝出口在左岸坝块设3层,分别为113.5m、114.5m、115.5m高程,坝后段长2575.6m;穿坝后沿左岸库岸延伸至上游冲沟边,坝前段长152.0m。1.1.2.5 放空建筑物工程为了满足水库后期检修及

    19、排沙要求,在大坝号坝块,4#泄洪表孔(边孔高孔溢洪道)及1#发电钢管坝段间设置水库放空底孔。放空底孔进口底板高程75.0m,低于坝前淤砂高程9.0m,坝内预埋DN1600钢管,壁厚12mm,长40.0m,进口设检修闸门,闸门孔口尺寸1.6m2.0m,出口于溢洪道挑坎下部设闸阀控制室,内设DN1600控制闸阀。1.1.2.5 交通建筑物工程库区对外公路共包含四条道路,分别为水库进场道路、左岸上坝道路、右岸上坝道路及电站厂房进场道路,路线长度分别为4.904、0.668、1.014及0.336,总长为6.922km。所有道路设计等级均为公路四级。其中右岸上坝道路跨乌溪河的新建牛岭桥,牛岭桥采(33

    20、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通过挂板使外观为拱桥,桥宽11m,桥长97m。1.1.3 主要控制工期表1.1-1 本合同工程关键项目及主要节点工期表序号里程碑名称里程碑进度备 注1准备工程开工2019年8月20日以承包人进场为标志2主河床截流2020年1月20日一期截流3主体工程开工2020年3月20日以坝基开挖为标志4大坝混凝土开始浇筑2020年8月20日5大坝下闸蓄水2022年7月20日6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22年11月20日7工程完工2022年12月20日竣工1.1.4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条件1.1.4.1 水文气象条件1、牛岭水库所处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地区,气候温和,湿度较大,雨量丰沛。多

    21、年平均蒸发量为1005mm,年平均气温15.7。各月平均气温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分别为2.8及28.1,极端最高气温41.2(1988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15.4(1991年12月29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风速2m/s,实测定时最大风速20m/s(1969年),综合四季来看没有盛行风向。年平均日照1915小时,年平均地面温度18.0,平均雾天27.5天/年,平均雷暴44天/年,平均霜期43.8天/年,最大雪深31cm(2008年2月2日)。2、本工程所在地区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枯水期,69月为主汛期,洪水主要集中于67月。工程所在的徽水河,属山溪性河流,洪水为暴雨

    22、所形成,其特点为集流时间短,陡涨陡落,一般洪水过程线为24天,基本上为单峰型。坝址处水文情况见表1.1-2和1.1-3;坝址处不同时段洪峰流量见表1.1-4;坝址下游乌溪河施工时段不同频率洪水流量见表1.1-5。表1.1-2 坝址处径流年内分配表项 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流 量(m/s)7.813.924.126.733.650.135.924.915.110.69.25.421.5%3.05.49.410.413.119.514.09.75.94.13.62.1100表1.1-3 牛岭水库坝址、导流洞出口处水位流量关系表流量(m/s)3050100200

    23、60010002000300040004500坝址处水位(m)72.172.372.773.374.775.877.278.379.379.8导流洞出口水位(m)61.561.862.563.26566.268.369.97171.5表1.1-4 坝址各时段洪水流量表(m/s)时段5%10%20%10月次年2月42531521510月次年3月52042031511月次年2月32524517011月次年3月4603702804月5254002755月555430300全年225817751300表1.1-5 乌溪河施工期各时段不同频率洪水流量表(m/s)时段5%10%20%10月次年2月1058

    24、05510月次年3月1301058011月次年2月80604011月次年3月11590703、本合同工程界定异常恶劣气候条件的范围为:(1)日降雨量大于 100 的雨日超过 3 天; (2)风速大于 24.5 m/s 的 10 级以上台风灾害;(3)日气温超过 40 的高温大于 5 天;(4)日气温低于 -20 的严寒大于 3 天;(5)造成工程损坏的冰雹和大雪灾害:日降雪量 20mm 及以上 ;(6)其它异常恶劣气候灾害。1.1.4.2 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区域内地质概况工程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余脉,地貌类型以中山、低山、丘陵、河谷、阶地为主,其中中山所占面积很少,境内东南部黄子山为最

    25、高峰,海拔1174.8m,总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具明显阶梯状特点,山地、丘陵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吻合,多呈NE走向。区内主要河流有青弋江、徽水河、玉溪河、漕溪河、汀溪河、孤峰河等。牛岭水库坝址修建在徽水河的中下游,徽水河源出绩溪县徽岭、古川、黄石坑,经旌德县于泾县浙溪村入泾县境,北流穿浙溪、榔桥、乌溪、黄村、丁桥,于百园村汇入青弋江,属青弋江水系。水库上游河流流向总体为由南向北流。2、各主体工程地质构造条件(1)坝址区1)坝址区地形地貌坝址左岸77.0110.0m高程段为地形坡度3035的斜坡,该段岸坡较为平整,基岩大部分出露;在110.0120.0m高程为一平缓台地,在坝线部位宽度约

    26、为150180m,相当于剥蚀后的三级阶地,覆盖层厚度较大;120130m高程为1520的斜坡,130m高程以上地形坡度为30左右。左岸山顶高程278m,重力坝轴线下游约50m地形上为一小冲沟。坝址右岸7880m高程为新建公路,顺公路8095m高程一线分布有数条基岩陡壁。重力坝轴线上游约20m为NW 走向的冲沟,该冲沟切割较深,延伸较远;右岸重力坝线附近山坡坡度:80100m高程为4550,地形十分陡峻,100120m高程山坡坡度约为40,120m高程以上山坡坡度3035。2)坝址区地层岩性坝址出露基岩为志留系上统太平群“C”段(S3tpc)沉积岩,属一套浅海至滨海相沉积碎屑岩,沉积韵律多变,相

    27、变明显。第四系冲(洪)积物及坡积(崩积)物分布于河道及两岸坡脚和左岸台地等处。3)坝址区地质构造坝址岩层产状较为稳定,左岸一般为N2030E,NW1530,右岸走向一般为N3050E,局部由于受断裂构造影响,岩层产状发生变化。根据地质测绘资料成果,坝址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断裂构造主要可分为断层、层间挤压带、大裂隙或裂隙密集带、卸荷裂隙以及一般裂隙组。坝址区断层主要分布于右岸,左岸包含PD2勘探平洞内仅揭露三条,断层走向以NEE向为主,其次为NWW向,少量为NNW向,在左岸ZK1孔孔深24.4026.10m及26.5026.80m遇断层角砾岩,胶结良好。在ZK1孔上方C-24探槽内未见出露,推测其

    28、产状为走向NEE,倾向NW,为陡倾角。层间错动或层间挤压风化带,编号为Z1Z5,具体参见表1.1-6。其中Z1Z4为地表所见,而Z5为右岸PD1平洞内揭露,层间挤压带一般为受断裂构造影响所致。表1.1-6 坝址层间挤压(错动)带性质一览表挤压带编号出露位置产 状宽度特征描述走向倾向倾角(m)Z1上坝线下游右岸N72ENW4558发生于Ss1+Sh层中,挤压带顶、底页岩为层间错动面,岩石十分破碎,在层间错动面之间见宽58m的由铁质胶结的角砾岩,沿其倾向两端被F1、F2所截Z2上坝线下游右岸N60ENW220.10沿砂质页岩挤压而成,挤压带内为扁豆状碎块Z3上坝线下游右岸N50ENW220.10沿

    29、砂质页岩挤压而成,挤压带内为扁豆状碎块,夹泥Z4右岸上坝线附近N42ENW330.300.50可见长度大于5m,带宽0.30.5m,带内为强风化灰白色页岩,挤压带上下盘附有棕红色泥膜,该层间挤压带在F1下盘逐渐变小尖灭Z5下坝线右岸PD1平洞内N4055ENW20250.600.80挤压带顶、底面为层间错动面,宽13cm,主要为挤压岩片,带内为黄夹白色强风化岩石,锤击声哑,带内局部夹泥12cm。挤压带延伸至平洞底部时渐变为弱风化岩石。坝址区大裂隙或裂隙密集带遍号为LC1LC5以及L1L5,主要分布于右岸,另外左、右岸勘探平洞内尚揭露有少数大裂隙(编号L),地表大裂隙或裂隙密集带产状及性状见表1

    30、.1-7。大裂隙或裂隙密集带走向以NEE及NWW向为主,均为陡倾角。表1.1-7 坝址地表大裂隙、性质一览表大裂隙及裂隙密集带编号出露位置产 状特征描述走向倾向倾角LC1上坝线下游右岸N75ENW80为裂隙密集带,间距67条/m,断续延伸,每条裂隙长210m,带内岩石十分破碎LC2下坝线下游右岸N50WSW8090为裂隙密集带,间距5条/m,一般每条长25m,局部延伸较长,带内岩石风化破碎LC3下坝线右岸轴线附近N3050WNE7580为裂隙密集带,间距5条/m,每条长25m,带内岩石风化破碎LC4下坝线下游右岸N60ESE80大裂隙,长大于8m,张开宽35cm,破碎夹泥LC5下坝线下游右岸N

    31、80ESE80大裂隙,长大于8m,张开宽0.5cm,夹泥L1下坝线下游右岸N60WNE8085大裂隙,带宽35cm,长大于8m,带内为弱风化挤压岩片,附泥膜,顺裂面潮湿L2下坝线下游右岸N40WSW8590大裂隙,裂面平直规则,可见长度大于8m,下盘发育一组与之平行的裂隙L3下坝线下游右岸EWS70大裂隙,可见长度大于5m,带宽35cm,带内为强风化碎裂岩,夹少量坡积土4)坝址区水文地质坝基土层渗透性坝址河床及漫滩粉细砂层、砂卵石层为中等强透水性;山坡坡积层为弱中等透水性,崩塌堆积物为强透水性;左岸110125m高程之间平缓台地,为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pl),其成分上部11.5m主要为壤土夹

    32、砾石,下部为卵石夹壤土,前期勘察阶段为查明该层土的渗透特性,对其进行了试坑渗水试验以及钻孔注水试验,注水试验段为弱中等透水性,其渗透系数一般为i10-410-5cm/s。坝基岩体渗透性坝址区共做压水143段,经统计,100Lu的强透水试段占比为2.5%,10010Lu的中等透水试段占比为26.0%,105Lu的弱透水试段占比为20.5%,5Lu弱微透水(相对不透水)试段占比为51%。因此从渗透性分级来说,坝基相对透水岩层强透水试段很少,弱微透水试段占比较多。坝基岩体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强,坝基存在渗漏问题,特别是右岸坝基地下水位较低,相对不透水层埋深较大。建议坝基防渗帷幕深度从地面起算:左岸为3

    33、040m,;河床段在ZK8以左为4045m,在ZK8以右为2535m;右岸为3555m。右岸坝头地下水位较低,为防止右岸绕坝渗漏,防渗帷幕应向右坝头方向延伸。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腐蚀性评价相关规定,具体参见表1.1-8。勘察区场地属湿润区,场地环境类型属类,按环境类型地表水及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地表水及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结合场地周边类似工程经验,可以判定场地土腐蚀性与环境水腐蚀性基本一致。表1.1-8 水质分析成果及腐蚀性判别简表项目SO42-Mg2+NH4+OH-总矿化度p

    34、H值侵蚀性CO2HCO3-Cl-mg/Lmg/Lmg/Lmg/Lmg/Lmg/Lmmol/Lmg/L按环境类型对混凝土结构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地表乌溪河水样指标12.374.380.040.00948.410.001.2412.78腐蚀性微微微微微微微微微ZZ3孔地下水指标4.951.250.040.00276.640.000.432.95腐蚀性微微微微微微微中等微5)坝址区岩石风化情况坝址区岩体风化主要受岩性、断裂构造、地下水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坝址区三种岩性中,在地表砂质页岩抗风化能力较弱,往往呈强风化状,而细砂岩抗风化能力次之,地表一般呈强弱风化,石英细砂岩抗

    35、风化能力较强,地表一般呈弱风化状,锤击声音清脆,随着深度的增加,由于石英细砂岩裂隙发育,为相对透水岩层,在地下水的淋滤渗透作用下,风化加剧,往往形成裂隙式风化夹层,而细砂岩及砂质页岩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由于裂隙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层,岩体较完整,一般呈微风化新鲜。根据坝址区钻孔所揭示:左岸山坡强风化岩体下限深度约为3.4523.46m,弱风化岩体下限深度9.3033.25m;右岸山坡强风化岩体下限深度约为4.9033.50m,弱风化岩体下限深度约为6.3745.60m;河床覆盖层以下基岩基本为微风化岩体,但裂隙较发育。(2)导流隧洞1)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导流隧洞进口处河床高程为7073m,进口左侧

    36、山坡115m高程以下为基岩陡壁,115m高程以上原始山坡陡峻,平均坡度约为4050,沿线经过牛胫岭,穿越牛胫岭处山顶高程190m,出口位于牛胫坑,坑底高程7375,坑宽约35m,出口山坡在8889m高程为公路,公路上方山坡坡度为4550,公路下方山坡坡度3035。2)地层岩性隧洞沿线地层岩性主要有第四系山坡坡积层(Qd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以及志留系上统太平群“C”段(S3tpc)基岩地层。山坡坡积层(Qdl)主要分布在导流洞出口牛胫坑右侧山坡,第四系冲洪积层(Qal)分布于导流隧洞进口河床,以及出口牛胫坑内,其成分主要为砂卵石层,进口河床厚度约45m,出口牛胫坑厚度约2.5m。3)地

    37、质构造断层导流隧洞沿线附近地表揭露有F8、F9、F32、F33断层,F8、F9位于导流隧洞进口,距离进口轴线较远,对隧洞无影响,F32、F33位于隧洞出口,在公路壁面上出露,F32对隧洞出口明渠边坡稳定有影响,而F33推测其被F32截断,则对导流隧洞稳定无影响。断层性质参见表1.1-9。裂隙根据导流隧洞沿线地质测绘以及隧洞进口山坡裂隙统计结果(J2),主要发育有、五组裂隙,组裂隙产状为N8090E,SE7075,N2035W,NE或SW8085;N530E,SE5575;N75WEW,NE或SW8085(少数55),多短小;N3045E,SE5565;层面裂隙N2545E, NW2035。隧洞

    38、进口处中、组陡裂隙最为发育,次为层面裂隙,而组发育较少,进口处层面产状为N3045E,NW2035;出口处根据测绘结果,主要发育、以及组层面裂隙,出口处公路沿线层面产状为N520E,NW2026。4)岩体风化导流隧洞进口处未布置钻孔,隧洞进口段地表无覆盖,直接出露基岩陡壁,推测强风化下限深度410m,弱风化下限深度为920m;隧洞洞身段除局部可能受断层影响为强弱风化岩石,其余多为微新鲜岩石;表1.1-9 导流隧洞断层性质一览表断层编号出露位置产 状宽度特征描述走向倾向倾角(m)F8隧洞进口轴线西侧山沟内N3040WNE600.401.50断层错距约2.2m,断层带两侧岩石破碎,见角砾岩,在地表

    39、形成冲沟F9隧洞进口轴线东侧山坡N3050WNE55600.701.00为挤压破碎岩块,一般胶结尚好,地表形成一深切小冲沟,下盘同产状裂隙发育,上盘NEE及NNW两组裂隙很发育F32隧洞出口轴线西侧公路里侧山坡N7WSW870.50在公路壁面上出露,带内为全强风化角砾岩,上盘岩层弯曲,下盘岩层破碎F33隧洞出口轴线西侧公路里侧山坡N88WNE70750.20带内为全强风化挤压碎块岩,在公路壁面上与F32之间形成破碎带,带内岩层受挤压,岩层产状紊乱,形成强风化碎块岩,下盘附近岩层近水平F33隧洞出口轴线西侧公路里侧山坡N88WNE70750.20带内为全强风化挤压碎块岩,在公路壁面上与F32之间

    40、形成破碎带,带内岩层受挤压,岩层产状紊乱,形成强风化碎块岩,下盘附近岩层近水平5)水文地质条件隧洞进口处地形陡峻,岩层裂隙发育,地下水位一般较低,强弱风化岩层一般为中等透水性,而微风化岩层一般为弱透水性;隧洞洞身段多为微风化新鲜岩层,一般为弱微透水性,隧洞出口处,根据ZK26孔揭露,钻孔地下水位埋深为4.75m,相应高程为83.84m,地下水位较高,岩层渗透性根据压水试验结果,透水率q为9.826.3Lu,基本为中等透水性。(3)围堰工程1)上游围堰地形地貌上游围堰距离下坝线约36m,堰顶高程为83.1m,轴线长为128m。围堰处河道宽约103m,主河床位于右岸,宽约55m,河底高程为71.0

    41、72.0m,左岸为漫滩,漫滩高程为72.075.0m,左岸山坡坡度在90m高程以下为38,右岸山坡坡度在90m高程以下为32。地层岩性此次在上游围堰轴线布置了两个钻孔,根据钻孔及测绘资料,围堰处揭露第四系土层有第四系冲洪积层(Qal 4)以及山坡坡积层(Qdl),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上统太平群“C”段(S3tpc)沉积岩。根据钻孔揭露,河床基岩风化较浅,为弱微风化,河床基岩弱风化下限深度为61.1666.79m,两岸山坡岩体为强风化,岩体较破碎。岩、土层渗透性上游围堰处粉细砂层一般为强中等透水性,砂卵石层为强透水性,山坡坡积层(Qdl)一般为中等透水性,河床下伏基岩弱透水层埋深为12.1613.3

    42、5m,弱透水层上限高程为58.5460.27m。河道左侧漫滩上部粉细砂层,结构松散,强度较低,为中等强透水性;河道砂卵石层,强度较高,为强透水层;右岸山坡坡积层成分不均,强度一般,一般为中等透水性,强弱风化基岩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一般为中等透水性。上游围堰从河床起算,围堰最大高度约为12m,如采用土石坝围堰,可将河床粉细砂层以及山坡坡积层挖除后,将围堰基础修建在强风化层及河床砂卵石层上,其强度满足要求,考虑到河床砂卵石层为强透水性,浅部基岩为中等透水性,应采取防渗处理。防渗处理深度应进入基岩不小于1.0m。如采用混凝土围堰,可将河床砂卵石层及山坡坡积层挖除,将围堰基础修建在基岩上,考虑到浅部

    43、基岩为中等透水性,应进行防渗处理。1)下游围堰工程地形地貌坝址下游围堰距离下坝线约115m,堰顶高程约为76m,轴线长为128m。围堰处河道宽约120m,主河床位于左岸,宽约38m,河底高程为70.071.0m,右岸为漫滩,漫滩高程为71.075.0m,左岸山坡坡度在90m高程以下为47,右岸山坡坡度在90m高程以下为35。地层岩性本次在下游围堰轴线布置了三个钻孔,根据钻孔及测绘资料,围堰处揭露第四系土层有第四系冲洪积层(Qal 4)以及山坡坡积层(Qdl),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上统太平群“C”段(S3tpc)沉积岩。根据钻孔揭露,河床基岩风化较浅,为弱微风化,河床基岩弱风化下限深度为58.3367.47m,两岸山坡岩体为强风化,岩体较破碎。岩、土层渗透性下游围堰处砂卵石层为强透水性,山坡坡积层(Qdl)一般为中等透水性,河床下伏基岩弱透水层埋深为4.6410.40m,弱透水层上限高程为60.9667.91m。河道砂卵石层,强度较高,为强透水层;右岸山坡坡积层成分不均,强度一般,为中等透水性;强弱风化基岩强度高,抗变形能力较强,为中等透水性。下游围堰


    注意事项

    本文(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