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
2、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
3、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17唯心主义
4、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22客体:实践活动和
5、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6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
6、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9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30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31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3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33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
7、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34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36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37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
8、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
9、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41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42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43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0、。44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45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47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48先验论:唯心主
11、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49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50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
12、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52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53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4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56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
13、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58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59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
14、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60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61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
15、定力量。6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64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65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
16、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66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67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6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
17、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70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
18、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73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74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5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76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19、。77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78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79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8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1人的价值: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82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
20、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83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绪论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 从客观方面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再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21、斗争的发展,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革命性和积极性的不断增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马恩二人一方面注重批判吸收前人的成果,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另一方面将理论与指导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2.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
22、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二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实践性和阶级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2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是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最低纲领是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以上所述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
24、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观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又为人的感觉所感知的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的根本观点;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知的对象,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知的东西,没有不
25、可认知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出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的科学理论。2.意识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
26、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的模仿,而是能动的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5)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问题上
27、的辩证法。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这一原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二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
28、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理论意义:(1)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3)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
29、现的;(4)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促进事物的发展。现实意义:(1)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有利于正确理解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运用和谐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根本目标;(3)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有利于我们根据时间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矛盾的两种基本方式。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
30、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2)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中的全部内容。(5)两者在一定调件
31、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共性即坚持社会主义,个性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问题和当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4) 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内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只有
32、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5.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与能力。两者具有辩证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
33、能动性统一的基础。6.哲学的基本问题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其二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理论意义:两个区分标准第二章1.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2)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
3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3)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4)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a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应”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b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c虽然他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5)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两者又
35、有性质上的区别:a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的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且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的特点。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以客观实物为原型。认识的摹写性决定了认识的客观性。创造性是反映能动性的基本标志。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
36、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再次,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最后,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2)真理的绝对性既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
37、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3)真理的相对性既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第三,认识主体人的能力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4.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
38、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型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真理一定符合逻辑证明,反之却不一定成立。(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否则便陷入了唯心主义、相对主义、不可知论。第三章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
39、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4)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正是根源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意
40、义(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首
41、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价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现实意义: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断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意义(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经济基础指由社会
42、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
43、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4.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1)科学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
44、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指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社会的经济结构;其次,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科学技术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3)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创造
45、历史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有什么现实意义(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民吃穿住行的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和文化艺术所必需的物质前提。B人民群众是社
46、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一切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b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c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精神财富创造和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关系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
47、进生产关系。(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a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b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4)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四章1.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