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建八局10项新技术(2019版)技术交流培训格构柱支撑体系应用技术2019年11月26日汇报人:刘祥单位: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CONTENTS目录技术内容简介第一部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二部分技术指标第三部分适用范围第四部分应用效果分析及推广前景第五部分技术内容简介第一部分4一、技术内容简介目前我们承接的钢结构工程中大跨度、大体量项目多,且体型复杂、场地条件有限,施工过程中使用临时支撑数量多。临时支撑是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在上部结构未形成整体结构时,给予上部结构支持的临时结构。它是施工现场常见的技术措施,通常由格构式钢结构柱形成。根据公司推行标准化的管理要求,以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统一为
2、宗旨,特别设计易周转、易安装的可拆卸钢结构临时支撑体系技术。5一、技术内容简介临时支撑的应用:济青高铁红岛站项目6一、技术内容简介LC-1.5系列支撑是一般性通用支撑,水平投影长度1.5m,竖向节间长度也是1.5m,主要杆件有P159x8,P89x5,P60 x5,由上下底座及中间格构式立柱组成,材质为Q355B。有两种高度:LC-1.5-1.8高1.8m,LC-1.5-3.3高3.3m,两种高度可以组合成不同高度,三维实体图如上图所示。主要参考规范及使用软件: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国际通用软件 Midas.genISO 12944-20
3、07 钢结构涂层防腐技术规范JGJ/T251-2011 建筑钢结构腐蚀技术规程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二部分8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底座由HW300 x300 x10 x15及HM300 x200 x8x12型钢制做。开设了用于安装柱顶工装的螺栓安装孔,可同时作为顶座使用,通用性更强。为了保证底座在焊接制作完后上部的平整度,设置底座上部构件3,保证在底座加工完成后四角位于同一水平面,使底座加工平整度更容易控制,安装时从基础上采取该措施保证随着高度的增加格构支撑整体垂直度。临时支撑上下底座部分:9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临时支撑上下底座部分:底座与预埋板间连接并非传统底座直接与预埋板焊接,而是采用构件
4、1先与底座加劲肋连接,构件1再通过焊缝与预埋板连接,该工艺的优点是:减少了安装时的焊接工作量,使用完毕后拆卸打包方便,对原格构支撑底座损伤小,使整个临时支撑受力更稳定。底座下部构件3采用10mm钢板制作,增设此构件3的作用是,当格构支撑立于混凝土楼面时,通过构件3将底座下底面与混凝土楼面脱开,使上部临时支撑所受力传至与底座四角埋件相连的受力构件上,避免底座挠度变形压碎混凝土楼面。10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临时支撑主体部分立柱采用P159x8,横杆采用P60 x5,斜杆采用P89x5。节点板中部缩进凹口,使节点板可以做到尽量小,节点连接板形状同传力路径。减小节点板的宽度,增长节点板沿立柱方向的长
5、度,竖向力传力更稳定。横杆和斜杆通过此种形式节点板连接可以使受力点交汇于四角立柱中心点。立柱上下底面加工完成后采用6mm封口板封闭,对立柱内部可不再进行防腐处理,经济且利于耐久性要求。临时支撑主体部分:11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应保证焊缝表面均匀、平滑。切角为15mmx15mm,倒圆角半径为15mm。所有构件材质均为Q355B。格构柱的钢管、钢板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采购,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及检测报告。使用刚性固定法固定钢管,再经过拼装焊接平台上采取工装器具进行必要的固定后焊接,保证焊好后构件长度偏差不超过0.5mm,钢管立柱底面表面平整。节点板螺栓孔采用钻孔加工,不得采用冲孔加工,以确保
6、质量。构件及部件的焊接及制作需有合理工艺,以减小焊接变形及矫正工作量,保证构件质量,要严格控制柱身接口处截面的几何尺寸,并有措施固定接口的肢端以防止焊接产生变形。矫正修整至焊缝外形尺寸合格后进行后序除锈、喷涂及构件的产品报验。涂装要求:钢材表面除锈后,按GB50205-2001要求涂装,油漆涂装要求见下表:注:每5年重新涂装一遍。为了确保钢结构防腐涂层的质量,底漆中间漆和面漆配套定货,不宜使用不同厂家的产品。制作工艺说明:12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为配合临时支撑设计的水平支撑:13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临时支撑构件打包装置:作为临时支撑的辅助装置,我们研发了该打包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对标准格构
7、支撑作为打包运输装置、现场组装标准节时兼做安装胎架的功能,同时自身具备打包功能,便于存储和重复利用。14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临时支撑构件打包装置:打包装置在完成打包运输和安装胎架功能后,可以将自身的组装构件进行打包,不但自身构件不易丢失,而且节省空间,便于存放,以待下次格构支撑运输和安装使用。技术指标第三部分16三、技术指标通过对不同组数1.8米高分节和3.3米高分节排列组合成的不同高度的临时支撑可以承受的最大竖向荷载进行验算,考虑20%偏心荷载、0.3kN/m2风荷载,结构的应力比、变形、屈曲分析结果、整体稳定性结果如下:20.1m22.6m25.2m30m34.8m40.2m17三、技术
8、指标不同高度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应力比结果:20.1m22.6m25.2m30m34.8m40.2m18三、技术指标不同高度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变形结果:20.1m22.6m25.2m30m34.8m40.2m19三、技术指标不同高度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屈曲分析结果:20.1m22.6m25.2m30m34.8m40.2m20三、技术指标?=?1.1?=3.14?206000 4 14 3.14 159?143?1.1 80?=4377203N=1877kN,M=1250 x1.5x 20%x1.4=525kNm由钢标50017-2017第8.2.2N?+?1?N?=18770000.558 4 14 3
9、.14 159?143?+1 525 10?11379000 1 0.558 18770004377203=282.4MPa f=310MPa故格构柱满足整体稳定性计算要求。整体稳定性结果(以30m高为例):?=2 300.75=80=4 14 3.14 159?143?=15172mm?=2 14 3.14 60?50?=1728mm?由钢标50017-2017第7.2.3-5?=?+40?=80?+40 151721728=82.2=82.2 345235=99.6由钢标50017-2017附录 C=0.558?=?=4 14 3.14 159?143?750?750=11379000mm
10、?21三、技术指标LC-1.5主系列LC-1.5-3.3数量LC-1.5-1.8数量顶盘与底盘(m)总高度(m)承载力N(吨)总重量(吨)支撑对下部作用力限值(吨)100.643.94 150 3.3 152.5 110.645.74 150 4.1 153.3 200.647.24 150 3.8 153.0 210.649.04 150 4.6 153.8 300.6410.54 150 4.3 153.5 310.6412.34 150 5.1 154.3 400.6413.84 150 4.8 154.0 410.6415.64 150 5.6 154.8 500.6417.14 15
11、0 5.3 154.5 510.6418.94 150 6.0 155.2 600.6420.44 130 5.7 134.9 610.6422.24 130 6.5 135.7 700.6423.74 130 6.2 135.4 710.6425.54 115 7.0 121.2 800.6427.04 115 6.7 120.9 810.6428.84 115 7.5 121.7 900.6430.34 95 7.2 101.4 910.6432.14 95 8.0 102.2 1000.6433.64 95 7.7 101.9 1010.6435.44 80 8.4 87.6 1100.
12、6436.94 80 8.1 87.3 1110.6438.74 80 8.9 88.1 LC-1.5主系列支撑高度设置表及对应的承载力表如下:22三、技术指标副系列LC-1.5-3.3数量LC-1.5-1.8数量顶盘与底盘(m)总高度(m)承载力N(吨)总重量(吨)支撑对下部作用力限值(吨)220.6410.8 150 5.4 154.6 320.6414.1 150 5.8 155.0 330.6415.9 150 6.6 155.8 420.6417.4 150 6.3 155.5 430.6419.2 150 7.1 156.3 520.6420.7 130 6.8 136.0 440
13、.6421.0 130 7.9 137.1 530.6422.5 130 7.6 136.8 620.6424.0 130 7.3 136.5 540.6424.3 130 8.3 137.5 630.6425.8 115 8.1 122.3 550.6426.1 115 9.1 123.3 720.6427.3 115 7.8 122.0 640.6427.6 115 8.8 123.0 730.6429.1 115 8.5 122.7 650.6429.4 115 9.6 123.8 820.6430.6 95 8.2 102.4 740.6430.9 95 9.3 103.5 660.6
14、431.2 95 10.4 104.6 830.6432.4 95 9.0 103.2 750.6432.7 95 10.1 104.3 920.6433.9 95 8.7 102.9 840.6434.2 95 9.8 104.0 760.6434.5 95 10.8 105.0 930.6435.7 80 9.5 88.7 850.6436.0 80 10.6 89.8 1020.6437.2 80 9.2 88.4 860.6437.8 80 11.3 90.5 1030.6439.0 80 10.0 89.2 LC-1.5副系列支撑高度设置表及对应的承载力表如下:适用范围第四部分24四
15、、适用范围高铁站领域:济青高铁红岛站项目25四、适用范围机场领域:桂林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26四、适用范围机场领域:桂林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中心区支撑拱的临时支撑相对三层楼板位置屋盖临时支撑相对三层结构布置27四、适用范围体育场领域:蚌埠市体育中心项目28四、适用范围场馆会展领域: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项目29四、适用范围南部新城红花机场-冶修二路桥项目基础设施领域:肇庆新区环路大桥项目应用效果分析及推广前景第五部分31五、应用效果分析及推广前景临时支撑体系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公共建筑领域,适用项目类型丰富,对于复杂建筑形态及复杂场地情况的应用具有优势,已经成功应用于公司各种大型项目。中建八局钢结构公司大跨度、大体量项目多,施工过程中使用临时支撑数量多,临时支撑构件的使用、存储、运输及安装是公司施工中遇到的重要问题,钢结构临时支撑体系应用技术从理论设计、加工制造到现场施工的全套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易周转、易安装、可拆卸循环使用,通用性强、标准统一、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自研发以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公司各大项目中。钢结构临时支撑体系应用技术的推广解决了公司临时支撑的使用难题,临时支撑可回收循环使用十年以上,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节省公司资源,提高安全保障。本应用技术在公司项目中循环使用,估计节省成本数亿元以上。汇报结束,谢谢大家!2019 1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