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产能力生产提升核定.doc

    • 资源ID:1151461       资源大小:497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产能力生产提升核定.doc

    1、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依据国家发改委、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印发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办理兼并重组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和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行发200981号文关于重组整合生产矿井能力核定工作的安排意见以及新的文件精神,受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委托,晋城市煤炭设计室于2010年2月2日至2010年2月6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进行现场核查、能力计算,并编写完成了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生产能力

    2、核定报告书。 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一、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二、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选煤厂安全规程(AQ1010-2005);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544号文);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全监管总煤矿字(2005)42号文);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3、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七、原煤炭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计划和统计常用指标和关于核定矿井(露天)洗煤厂生产能力实施办法;八、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行发【2009】81号文件;九、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行发【2009】237号文;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十一、采用或参考了在煤炭生产建设的实践中经实测、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已取得合法依据的有关技术参数;十二、其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第三节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核定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八个主要生

    4、产系统能力见下表1-3-1。表1-3-1 主要生产系统能力生产系统核定结果(万t/a)生产系统核定结果(万t/a)混合提升系统34.22供电系统45.82通风系统34.02井下运输系统72.00采掘工作面31.14排水系统62.83地面71.07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综合各主要生产系统(环节)能力核定的结果,按照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四条之规定,取其中最低的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煤矿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五条之规定,30万t/a以下煤矿以1万t为档次,按就近下靠的原则,最终确定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此次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t/a。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属性

    5、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位于阳城县寺头乡马寨村,为阳城县寺头乡乡办集体企业,隶属阳城县寺头乡管辖。晋韩公路距井田2Km,八芹公路从井田北侧通过,于晋韩公路相连,距侯月铁路10Km,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本井田处于太行山南端与中条山北缘的确结合部,地貌区划为剥蚀山地,属低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最高点在井田南端,标高825.93米,最低点在井田北部芦苇河河谷,标高为640.5米,相对高差180米左右。区内地层出露良好,山梁、沟谷基岩裸露,局部被第四系松散地层覆盖,地形比较复杂。本区属大陆性干燥气候,据晋城气象站27年气象资料统计,

    6、年平均气温10.8,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22;年最大降水量为1008.8mm,最小为292 mm,平均年蒸发量为1009.6 mm。据晋城、阳城等县志记载,从1140年以平,先后发生地震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8次。依据山西省(78)晋抗字第一号通报,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 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本次核定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位于阳城县城北西约11km处,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222091122247,北纬:353436353505,井田面积0.9216Km2。该矿西北为芹池煤矿,东面为大宁二号煤矿;芦苇河从矿区北面流过,井田范围内无其它煤矿。其

    7、具体拐点坐标如见下表2-1-1:表2-1-1 具体拐点坐标 点 号X 坐 标Y 坐 标13940480.0019624100.0023940480.0019625060.0033939520.00 19624100.0043939520.00 19625060.00三、井田地质情况、地层、含煤地层、构造:(一)地层本区地层出露良好,山梁、沟谷基岩裸露,局部被第四系松散地层所覆盖。地层由东向西,依次出露有上石盒子组第一段(P21-1)和第二段(P21-2)。勘探钻孔中揭露了煤系地层的基底,中奥陶系马家沟组,向上渐依次石灰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地层由下

    8、到上分叙如下(O2):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为含煤地层的基底,区内没有出露,在矿区东部的芦苇河下游有零星露头,2037及2038号两孔分别钻进23.64米和13.12米。为深灰色、青灰色中厚层状致密块石灰岩,富含泥质,局部被铁质浸染呈红色。2、石灰系上统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建造,缺失本溪组、太原组与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直接接触。地层厚度一般85米左右,以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6层稳定的海相石灰岩及9层煤。其中15号煤厚度2.00米左右,上距3号煤70-75米左右,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其余均为层位稳定,厚度不大,多数为不可采的薄煤层。3、二叠系下统下部山西组(P11):由

    9、K7砂岩底到K9砂岩底,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厚度50米左右。含3号煤层,厚4.16-7.10米,平均5.45米,含煤系数为1.09%。4、二叠系下统上部下石盒子组(P21):由K9砂岩底到K10砂岩底,厚度67.00-81.00米,与山西组呈整合接触。K9砂岩为灰白色、绿灰色,石英为主,泥质胶结,层理发育,分选较好,向下渐变粗,底部为粗粒砂岩,厚度区内1.80-8.70米。其上为黄绿色、灰绿色砂岩夹粉砂岩,上部以深灰色、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灰色、灰白色细粒砂岩及灰黑色泥岩薄层。顶部为灰色、浅灰色富铝质泥岩,鲕状,具紫红色斑块,俗称“桃花页岩”。5、二叠系上

    10、统下部上石盒子组(P12):根据其岩性特征以K11和K12砂岩从下而上将其区内分为三段。第一段(P1-12)K10砂岩底至K11砂岩底,厚度120米,与下覆岩层为整合接触。第二段(P1-22):K11砂岩底至K12砂岩底,厚度107米。第三段(P1-32):K12砂岩底至K13砂岩底,矿区内保存不全。6、第四系(Q):矿区内,在沟谷的缓坡地带及山前(芦苇河的南岸)零星分布有第四系的Q2和Q3地层,覆盖于不同的地层之上,为不整合接触。岩性为浅黄色、灰黄色、浅灰色亚砂土、亚粘土,底部为砂砾石层,厚度30米左右。(二)含煤层情况:本区山西组和太原组均为含煤地层。太原组主要含15号煤,此外尚有7-8层

    11、不稳定的薄煤层。山西组只含一层煤,即3号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现将本次设计的对象3号煤层的主要特征叙述如下:煤层总厚度(包括夹石)4.48-5.02米,平均5.01米(包括邻近的10个钻孔的煤层资料),变化系数为0.18。(三)地质构造:本矿区构造简单。西部有一南北向的背斜构造(编号211)走向近南北向,东部倾向东,西部倾向西。背斜的西翼被F334断层切割。断层走向与背斜轴部相一致。具体详细叙述如下:1、211号背斜:北端由芦苇河床起,向南经2038号钻孔东250米处,再向南经149号孔东170米处,直到井田以外,纵贯井田西部,区内全长1000米。背斜的东翼较陡,倾角一般为7度,西翼平缓,倾

    12、角一般论为4度。背斜轴部最老地层出露为上石盒子组第一段(P1-12)。2、F334号断层:此断层只穿过了本区西北端的局部地带,地面观测K11砂岩被断错,其走向与211号背斜一致,倾角80,断层的东盘K11砂岩与西盘K11砂岩以上40米处砂泥层接触,地层缺失40米,为走向正断层。四、主要可采煤层,煤层赋存、煤层层数、厚度,资源储量,煤质,煤种等情况(一)主要可采煤层及赋存情况本区3#、15#为稳定可采煤层。1、3#煤层3#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煤层总厚5.02-4.48m,含2层夹矸,夹矸后0.09-0.30m,煤层结构复杂。顶板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全区稳定可采。2、15#煤

    13、层 15#煤层赋存于太原组下部,上距3#煤层底板92m左右,煤层厚度1.64-3.14m,平均厚2.50m,含0-3层夹矸,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全区稳定可采。(二)资源储量:根据,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出具的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2008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止2008年底,马寨矿井田保有资源储量447万t,压盖量106万t,可利用资源储量341万吨,可采储量255.75万t。2009年,动用资源储量13.3万吨,实际产量为10.09万吨。截止2009年底,马寨矿井田保有资源储量433.7万t,压盖量106万t,可利用资源储量327.7万吨,可采储量245

    14、.66万t。(三)煤质:3#煤层位黑色、灰黑色,玻璃似金属光泽,阶梯状、贝壳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层状结构。裂隙不发育,为半亮型煤。显微煤岩组分镜质组为主,丝织组次之。3#煤层为特低硫、中灰、高发热量无烟煤。3#煤层原煤主要煤指标如下表2-1-3所示:表2-1-3 3#煤层原煤主要煤指标水 分Mad灰 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焦渣特征固定碳FCad1.74%11.81%6.20%0.39%281.17%五、水文地质情况,开采地质条件:(一)水文地质情况:井田地势南高北低,最大相对高度182.2m,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沁河支流芦苇河由井田北东角流过。区内3#煤

    15、层矿井主要冲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富水性一般。据生产矿井调查,井下涌水量较小,排水量10m3/d,涌水量的大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由于多年开采,采空区面积较大,采空区积水增加,将成为突水的最大隐患,应加强对采空区积水的观测预报。据区域水文资料,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560580m,3#煤层底板低于奥灰水位40120m。西部断裂构造发育,其破碎带为地下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东部芦苇河地下水又易通过煤层裂缝与采空区沟通,形成积水,故综合分析认为,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二)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3#煤层顶板多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厚4.05.0m,岩石坚硬,抗压强度较

    16、大。底板为粉砂质泥岩,扛压强度较小。2、瓦斯、煤尘等:据晋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煤矿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鉴定结果的批复,本矿3#煤层属高瓦斯矿井,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据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对煤矿3#煤层的采样测试,煤尘爆炸性指标:火焰长度(mm)0;加岩粉用量()0;煤尘无爆炸性。自然倾向性:自燃等级为级,属不易自燃煤层。3、地温:据井下调查访问,井下温度正常,属地温正常区。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一、矿井设计、投产情况 山西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始建于1990年,1995于年正式投产。二、立项、批准时间及单位,建设期及投产期,设计生产能力,原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 1985年7月,经省资委批准同

    17、意动用马寨井田煤炭资源。1989年11月省计委以“晋计基燃字【89】第1030号”文件批复了省煤炭厅关于新建阳城县寺头乡马寨煤矿计划任务书审查意见的报告,即“晋煤计字(1989)第264号”文件。批复中规定总投资控制在650万元以内。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2006年核定能力为15万吨/年。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一、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矿井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根据井下布置,采用一个+487m水平开采3号煤层,全矿井划分为两个采区,目前正在回采一采区。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翼二采区。采区巷道均沿3号煤层底板布置。目前该

    18、矿正回采3121工作面,另布置有一个炮掘工作面。各大系统现状如下:1、提升系统混合井提升系统为斜井双钩串车提升,担负全矿井的原煤、材料及设备升降任务。轨型18kg/m,轨距600mm。混合井装备由焦作矿山机械厂生产的2JTK-1.6型双滚筒缠绕式提升机,滚筒直径为1.6m,宽度0.9m,最大静张力45kN,最大静张力差30kN,提升距离为520米,井筒倾角23,提升方式为双钩串车,每次5辆,每辆载重1.0t。配套电动机为山西防爆电机厂生产的JR225-8型电动机,功率95 kW,额定转速730r/min,最大提升速度为3.06m/s。配备河南新乡中川电器厂生产的PYJ22-250/4型电控系统

    19、。后备保护为山东第二无线电厂生产的KHT4型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提升钢丝绳为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19+NF型钢丝绳,公称直径为21.5mm。井筒设置自制的阻车器、挡车装置和防跑车装置。副斜井斜长310m,落底于3#煤层;倾角30,净宽3.0m。装备RJY30-22.5/600型架空乘人器,电机功率30kW,担负矿井人员升降任务。矿井副斜井架空乘人器设有淮南市天能工矿电器厂生产的KYBJ-Z型电控系统。设有KXT16型声光组合信号、ZDI型磁性传感器、KBX-5/60型矿用隔爆行程开关、KX-127型煤矿岔道语音报警等保护,保护装置完善,运转正常。有完善的架空乘人器、钢丝绳、驱动轮

    20、的检查记录,钢丝绳的检验和更换记录,事故记录和岗位责任制度。副井架空乘人器型号为RJY30-22.5/600,运输距离330m,最大运行倾角30,钢丝绳67+FC型,钢丝绳直径22.5mm,驱动轮直径1.0m,运行速度0.72m/s,乘人间距12m,驱动电机功率30kW。2、井下运输系统主运输煤流系统:回采工作面煤炭经顺槽1部SGB620/40刮板输送机和一部DP340/800/40/40带式输送机 、盘区运输大巷一部DP340/800/40/22、运输大巷一部DSJ80/40/30带式输送机进入井底煤仓,再经煤仓下面的一台GWM2型给煤机给主斜井5个1t矿车组成的串车提升至地面。运输顺槽长4

    21、90m,倾角13,装备一部1部SGB620/40刮板输送机和一部DP340/800/40/40带式输送机,带宽为800mm,其小时运输能力为400t/h,带速为2.0m/s,电机功率为40kW,减速器为SJ-80型减速器;后备保护为KDK7型带式输送机综合后备保护系统,保护齐全,运转正常。盘区运输巷长800m,倾角35,装备一部DP340/800/40/22型带式输送机,带宽为800mm,小时运输能力为400t/h,带速为2.0m/s,电机功率为22kW。减速器为SJ-80型减速器;后备保护为KDK7型带式输送机综合后备保护系统,保护齐全,运转正常。运输大巷长220m,倾角35,装备一部DSJ

    22、80/40/30型带式输送机,带宽为800mm,小时运输能力为400t/h,带速为2.0m/s,电机功率为30kW。减速器为SJ-80型减速器;后备保护为KDK7型带式输送机综合后备保护系统,保护齐全,运转正常。 3、井下排水系统副斜井井底中央变电所处联合布置有中央水泵房,设有主、副水仓,主副水仓容量分别为650 m3,350 m3。水泵房内安装有三台D80-307型水泵,分别作为井下工作、备用、检修水泵,两趟80mm的钢管均沿管子道、副斜井井筒敷设至地面水池,分别作为井下排水使用的工作、备用水管。排水高度178m。井下流入主、副水仓的涌水经以上水管集中排至地面蓄水池。上述D80-307型水泵

    23、额定流量为43m3/h,扬程为210m,由湖南省长沙水泵厂生产。配用电机YB-225M-2,功率为45 kW,转速2960r/min,由山西防爆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通风系统矿井共布置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总进风量为3267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3314m3/min。根据目前矿井生产布置情况,矿井总需风量2957.69m3/min,矿井总进风量为3267m3/min,矿井总回风量达3314m3/min,矿井有效风量3038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3.0%。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给予批复为高瓦斯矿井。该矿选用两台FBCDZ-6-19型对旋轴流式主

    24、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用电机型号YBFe315L1-6,功率110kW2的电机,风机性能参数如下:转速:980 r/min;风量范围:18606060 m3/min;风压范围:2002757 Pa。5、供电系统该矿矿井现采用双回路架空线路供电,两回路电源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其中主供回路电源来自武甲110kV变电站10kV母险段,导线型号为 LGJ-95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为8km;备用电源来自上黄35kV变电站10kV母线段,导线型号为LGJ50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为1km。两回路电源变压器采用分列方式运行,即一回路运行一回路热备用,母线采用带联络开关的单母线分段结线型

    25、式。下井电缆两回均采用MYJV22-8.7/10 335型煤矿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一回路运行一回路带电备用,每回路全长550m。6、采掘工作面下分层采用走向长壁分层后退式采煤法,工作面顶板用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4型钢梁支护。机头采用DZ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6型钢梁进行支护。运输、回风顺槽超前20m加强支护,采用在原梯形钢棚下加设双排DZ25-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JB-1000/300型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人工装煤;掘进为炮掘,钢棚支护。运输顺槽采用SGW-620/40T刮板输送机配合D

    26、P340/80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7、地面生产系统该矿地面未建洗煤厂,对原煤进行五级筛分,产品煤汽车外运销售。地面生产系统为:原煤由主斜井矿车提升出井后,经翻车机卸入双层滚筒筛进行筛分,分为+150mm大块、80150mm中块及-80mm混煤,筛上物大块、中块分别经溜槽入各自滑坡仓存放,筛下物-80mm混煤经带式输送机运至1号HSG-1224型高效重型振动筛,分为3080mm小块及-30mm混煤,筛上物经溜槽入小块滑坡仓存放,筛下物-30mm混煤经带式输送机运至2号HSG-1224型高效重型振动筛,分为1330mm煤芽及-13mm末煤,煤芽、末煤分别经带式输送机运至储煤场存放。该矿设有块煤滑坡

    27、仓及储煤场,容量分别为900t和10万t。滑坡仓采用3个放煤口装车,储煤场采用铲车装煤,共有2台龙工50型铲车,可同时作业,设SCS-100t型地磅一台,汽车外运销售。二、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由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共布置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总进风量为3267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3314m3/min。(三)矿井需要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根据目前矿井生产布置情况,矿井总需风量2957.69m3/min,矿井总进风量为3267m3/min,矿井总回风量达3314m3/min,矿井有效风量3038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3.

    28、0%。采煤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比较合理。三、现主要生产煤层、采区、工作面情况矿井批准开采3#煤层,3#煤层为该矿的主要生产煤层。该矿井下规划有两个盘区,现开采位于井田西部的一盘区,矿井现有一个炮采队,开采3121下分层工作面,一个掘进队,以保证采掘正常接替及矿井的连续生产。四、近几年生产完成情况马寨煤矿从2007年起到2009年因多种因素影响,没有进行正常生产,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1.3万吨、14.67万吨、10.09万吨,均未达到矿井证件载明能力。五、煤炭资源回收率情况马寨矿上年度采区回采率为75%以上,采面回采率为95%以上,均按规定完成了煤炭资源

    29、回收。第三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查一、资源评估根据,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出具的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2008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止2008年底,马寨矿井田保有资源储量447万t,压盖量106万t,可利用资源储量341万吨,可采储量255.75万t。2009年,动用资源储量13.3万吨,实际产量为10.09万吨。截止2009年底,马寨矿井田保有资源储量433.7万t,压盖量106万t,可利用资源储量327.7万吨,可采储量245.66万t。二、煤层赋存条件及储量变化从近三年的实际巷道及采面揭露地质资料来看,煤层赋存条件总体上变化不大,局部小断层有所增加。三、资源储量核

    30、查结果:G 245.66a= = = 5.85KBA 1.430式中:a煤矿剩余服务年限G煤矿核定能力时上年末可采储量,245.66万tA煤矿拟核定生产能力,30万tKB储量备用系数,马寨井田地质构造中等煤层赋存较稳定,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取1.4。通过上式计算,马寨煤矿以年产30万t计,可采期5.85年。第二节 混合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一、核定必备条件的论述提升系统的设备、设施配套完整,符合有关规程和规范要求,有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对提升机和山西潞安节能安全技术监测中心对钢丝绳的测试合格报告。提升系统保护装置完善,提升绞车设有PYJ22-250/4型电控系统及KHT4型综合后备保护,运转

    31、正常。主要提升装置资料齐全,并妥善保管。有完善的绞车、钢丝绳、天轮、提升容器的检查记录,钢丝绳的检验和更换记录,事故记录和岗位责任制度。每日强制性检查和维护时间达到24小时。具备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规定的核定提升系统能力的条件。二、概况(一)混合井提升方式混合井提升系统为斜井双钩串车提升,担负全矿井的原煤、材料及设备升降任务。轨型18kg/m,轨距600mm。(二)主要技术参数混合井装备由焦作矿山机械厂生产的2JTK-1.6型双滚筒缠绕式提升机,滚筒直径为1.6m,宽度0.9m,最大静张力45kN,最大静张力差30kN,提升距离为520米,井筒倾角23,提升方式为双钩串车,每次5辆,每辆载重1

    32、.0t。配套电动机为山西防爆电机厂生产的JR225-8型电动机,功率95 kW,额定转速730r/min,最大提升速度为3.06m/s。配备河南新乡中川电器厂生产的PYJ22-250/4型电控系统。后备保护为山东第二无线电厂生产的KHT4型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提升钢丝绳为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19+NF型钢丝绳,公称直径为21.5mm。井筒设置自制的阻车器、挡车装置和防跑车装置。(三)设备检测时间和结论2008年6月21日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提升绞车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检验报告结论:所检项目中除“定车装置”一项不合格外,其余所检项目均合格。2009年5月4日山西潞安节能安

    33、全技术监测中心对该煤矿主井钢丝绳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所检项目均符合MT716-2005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判定合格。三、计算过程及结果(一)计算参数选取依据说明式中:A混合井提升能力,万t/a;D下其他材料次数,取5次;TQ下其他材料的一次循环时间,263s;k1提煤和提矸不均匀系数,取1.25。R出矸率,0%;M吨煤用材料比重,3.7%;TM、TG、TC分别为提煤、提矸、提升材料一次循环时间,228s;PM每次提煤重量,5t/次;PG提矸的一次提升重量, 0t/次;PC提材料的一次提升重量,5t/次;TR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0s。人员经副斜井RJY30-22.5/600型架空乘人器上下。(

    34、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混合井提升系统核定能力为34.22万t/a。四、问题及建议1、主井绞车滚筒直径同钢丝绳直径之比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建议矿方更换钢丝绳;2、主井提升绞车无定车装置,矿方应尽快整改。第三节 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一、概况(一)副井提升方式和提升任务副斜井斜长310m,落底于3#煤层;倾角30,净宽3.0m。装备RJY30-22.5/600型架空乘人器,电机功率30kW,担负矿井人员升降任务。矿井副斜井架空乘人器设有淮南市天能工矿电器厂生产的KYBJ-Z型电控系统。设有KXT16型声光组合信号、ZDI型磁性传感器、KBX-5/60型矿用隔爆行程开关、KX-127型煤矿岔道

    35、语音报警等保护,保护装置完善,运转正常。有完善的架空乘人器、钢丝绳、驱动轮的检查记录,钢丝绳的检验和更换记录,事故记录和岗位责任制度。(二)架空乘人器主要技术参数副井架空乘人器型号为RJY30-22.5/600,运输距离330m,最大运行倾角30,钢丝绳67+FC型,钢丝绳直径22.5mm,驱动轮直径1.0m,运行速度0.72m/s,乘人间距12m,驱动电机功率30kW。二、计算过程及结果RJY30-22.5/600型架空乘人器运行速度0.72m/s,乘人间距12m/人,该矿产量达30万t/a时,最大班下井人数为66人,每班工人下井时间为1560s。升降工人时间为15601.52340s,升降

    36、其它人员时间为23400.2468s,因此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为2340+4682808s。三、问题及建议1、架空乘人器驱动滚筒直径同钢丝绳直径之比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建议矿方更换钢丝绳;2、运行中人员要坐稳,不得引起吊杆摆动,不得手扶牵引钢丝绳,不得触及邻近的任何物体;3、每日必须对架空乘人器整个装置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四节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一、核定必备条件的论述1、排水系统完善,设备、设施完好,运转正常,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即“山西潞安节能安全技术监测中心”测试合格。2、有依法批准的地质报告,即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08年9月编制的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

    37、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7.5 m3/h(180 m3/d)和最大涌水量11.25m3/h(270 m3/d),以及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中央水泵房实际正常涌水量约为4.5m3/h,最大涌水量约为8.5m3/h。3、管理维护制度健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有每年一次的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矿井满足上述三条要求,依照规定能够进行排水系统的能力核定一、 概况(一)矿井排水系统副斜井井底中央变电所处联合布置有中央水泵房,设有主、副水仓,主副水仓容量分别为650 m3,350 m3。水泵房内安装有三台D80-307型水泵,分别作为井下工作、备用、检修水泵,两趟80mm

    38、的钢管均沿管子道、副斜井井筒敷设至地面水池,分别作为井下排水使用的工作、备用水管。排水高度178m。井下流入主、副水仓的涌水经以上水管集中排至地面蓄水池。上述D80-307型水泵额定流量为43m3/h,扬程为210m,由湖南省长沙水泵厂生产。配用电机YB-225M-2,功率为45 kW,转速2960r/min,由山西防爆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2009年6月6日山西潞安节能安全技术监测中心对该矿主排水泵安全检测检验报告中明确1水泵的流量为38.9m3/h,扬程为188.37m;2水泵的流量为37.7m3/h,扬程为188.37m;3水泵的流量为41.2m3/h,扬程为188.37m。(二)矿

    39、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根据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08年9月编制的阳城县马寨煤炭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预测,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5万t/a时的井下正常涌水量为7.5 m3/h(180 m3/d)和最大涌水量11.25m3/h(270 m3/d)。矿井2009年实际产量为11万吨,实际正常涌水量为4.5m3/h,最大涌水量约为8.5m3/h。由于本次核定要求,需要对矿井生产能力达到30万t/a时的涌水量进行预测,采用富水系数法,对地质报告中的涌水量和实际涌水量分别进行预测,结果为:地质报告涌水量预测结果:正常涌水量15.0m3/h,最大涌水量约为22.5m3/h。实际涌水量预测结果:正常涌水量

    40、12.27m3/h,最大涌水量约为23.18m3/h。矿方今后应定期对井下涌水量进行预测、分析,以便根据涌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选择排水系统有关设施、设备。二、计算结果及过程(一)分别计算排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排矿井最大涌水量的生产能力。1、校验水泵能否在20 h内排出24 h的正常涌水和最大涌水量。依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作为计算依据,比较后取大值,最终确定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23.18m3/h,根据测定报告,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为流量最小的水泵流量,即为37.7m3/h,工作水泵与备用水泵小时排水能力为流量最小的两台水泵流量之和,即为76.6m3/h。正常涌水时

    41、,工作水泵,20 h排水量:37.720=754m3;正常涌水时,24 h涌水量: 1524=360m3754m3;最大涌水时,工作、备用水泵,20 h排水量:76.620=1532m3;最大涌水时,24 h涌水量: 23.1824=556.32m31532m3;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水泵及1趟管路工作,20 h内能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备用水泵及管路投入使用,20 h内能排出矿井24小时最大涌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且说明排水系统能力较大。2、校验水仓容量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1000 m3/h,水仓容量应符合V8Qn(矿井正常涌水量)要求。

    42、8Qn=815=120m3主、副水仓总容量1000m3120m3,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二)计算结果1、矿井正常涌水量时的排水能力计算: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Bn1台工作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37.7m3/h;Pn为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0.396m3/t。吨煤涌水量Pn的选取是在地质报告预测值(0.396m3/t)与实际值(0.324m3/t)间取大值,比较后取地质报告预测的吨煤涌水量数值,计算过程如下:2、矿井最大涌水量时的排水能力:式中: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 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小时排水能力,76.6m3/h;Pm为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

    43、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0.612m3/t。吨煤涌水量Pm的选取是在地质报告预测值(0.594m3/t)与实际值(0.612m3/t)间取大值,比较后取实际生产中的吨煤涌水量数值,计算过程如下:3、通过以上校验和计算,该矿排水系统符合规范要求,取计算结果的较小值,确定矿井排水系统核定能力为62.83万t/a。三、问题及建议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探明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情况,并应按原设计留设保护煤柱,巷道掘进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第五节 供电系统能力核定一、核定必备条件的论述1、该矿在工业场地设10kV变电所,10kV变电所内设S9-500 10/0.4kV 500kVA及

    44、S9-250 10/0.4kV 250kVA变压器各两台。变电所10 kV母线采用带联络开关的单母线分段结线型式。防雷保护装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及过负荷短路保护装置完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运行正常; 2、该矿供电系统技术档案齐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善,管理维护制度健全;3、该矿两回路电源一回引自武甲110kV变电站10kV母线段LGJ-95/8km,另一回路引自上黄35kV变电站10kV母线段LGJ-50/1km, 矿井双回路均为专用线路。结合以上三款内容,该矿供电系统满足能力核定的必要条件,据此对该矿供电系统进行核定。二、矿井供电系统概况(一)矿井电源线路情

    45、况该矿矿井现采用双回路架空线路供电,两回路电源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其中主供回路电源来自武甲110kV变电站10kV母险段,导线型号为 LGJ-95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为8km;备用电源来自上黄35kV变电站10kV母线段,导线型号为LGJ50型钢芯铝绞线,供电距离为1km。两回路电源变压器采用分列方式运行,即一回路运行一回路热备用,母线采用带联络开关的单母线分段结线型式。(二)矿井用电负荷统计见附表3-5-1 附表3-5-1 用电负荷统计序号项 目计量单位合计1设备装机容量kW1657.32实际运行设备总容量kW924.243井下最大涌水期负荷kW392.2442008年用电量万k

    46、W.h13352008年综合电耗kW.h/t13.18(三)下井电缆规格、回路数下井电缆两回均采用MYJV22-8.7/10 335型煤矿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一回路运行一回路带电备用,每回路全长550m。三、计算过程及结果(一)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核1.1主供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校核全矿计算电流:查表得:LGJ-95型钢芯铝绞线在环境温度为25时长期容许电流为335A。LGJ-95型钢芯铝绞线工作在环境温度为40时容许载流量的稳定修正系数为0.81。Ix335A0.81271.35A Ij=59.29A1.2主供电源线路线路压降校核 LGJ-95三相架空线路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0.9时为0.531/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压降为:


    注意事项

    本文(生产能力生产提升核定.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