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十大传世名帖 第一名三希宝帖 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2、”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 何然胜人何庆 等大军无署款。第二名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第三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
3、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第四名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州寒食帖黄州寒食帖系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迹。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五名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仲尼梦奠帖是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书法为初唐四家之一。纸本,纵25.
4、5cm ,横33.6cm,今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第六名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中华第一草书。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第七名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
5、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第八名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是中国传世十大名帖之一。作于是1112年。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它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
6、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伯仲难分。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第九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是元代书法宗师赵孟頫楷书奇珍。纸本,纵二七点二厘米,横一一点一厘米。款署大德五年,赵时年四十八岁,正值精力、体力顶峰期。其字点画精到,结体周密,行笔劲健酣畅,唐棣跋云:“东坡二赋,松雪要每一书之,负出诸书之右,故深得晋人书法。晚年行笔圆熟,度越唐人,乃知早会用意之深如此。”第十名明代奇才草书绝品: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明祝允明所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三六点一厘米,横一一四七点五厘米,书曹植乐府四首,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