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监测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学时数:136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曹兵 2010年8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前言1.1课程性质与定位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也是该专业的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有能力的环境监测岗位人才过程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环保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环境监测是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环境类相关工作岗位所需学会的必修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环境监测岗位工作。其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表1 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任务职
2、业能力水质监测学会水质采样器的选用及操作学会水样现场采集、预处理及保存技术方法能够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进行水质分析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熟练掌握水质各种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操作规范大气监测学会大气采样器的选用及操作学会大气现场采集、预处理及保存技术方法能够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进行分析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熟练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操作规范噪声监测学会声级器的选用及操作学会噪声布点及采样方法能够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进行分析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其他学会土壤、固体废物等的监测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与分析环境监测课程是以仪器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土壤学、等课程的学习为
3、基础,同时与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同时,本课程与岗位实际环境保护行业技术规范、成才志向相对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加强,为就业、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促进作用,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本课程要求在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由此开发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1.2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课程是学校与环保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合作开发的,由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召
4、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合作建设教学文件、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2)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知识体系本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和“先讲再做、学完再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和遇到问题时查找资料,引发有针对性的自主性学习,增加理论知
5、识。这样,理论知识是主动获得的,“做”中获得技能的同时,理论素质也得到提升。而教师教授的,更主要的是工作方法和实际工作经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从课堂的主角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动手实践,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获取掌握理论知识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3)根据学生差异实现分层次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同一班级生源层次不同,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项目时,在同一小组穿插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理科学生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实现组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的不同和兴趣的不同,实施
6、分层次教学。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流程课程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的半仿真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
7、动世界”。1.3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环境监测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1)以环境监测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按照环境监测岗位能力的需求,参照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等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将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同时兼顾人文社会与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建立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依照环境监测专业
8、对应的职业工种,参考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等工种的上岗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各类环境调查、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及评价的岗位能力,从环境监测站岗位人员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着手,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3)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课程是学校与环境保护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合作开发的,由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家访谈会,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合作建设教学文件、教材等教学资源
9、,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工作过程整合整本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以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完成独立的监测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勘察布点采样及预处理实验室监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评价”整个流程。每个步骤都置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工作
10、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5)以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打破传统书本章节的模式,以工作项目为案例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将一个独立的任务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从信息采集、方案设计到监测评价,都由小组的学生负责,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组织引导作用。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136学时。2 课程目标本课程
11、的总体目标是:学生能够完成各类环境监测方案的设计,具备独立完成环境监测任务的能力。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完成各类环境监测方案设计;能够通过学习具备各类污染物测定的布点,测定,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等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原理、概念、规范、标准等知识,结合有关环境监测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行业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环保企业或部门的工作流程。2.理解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污染问题来灵活应用环境监测基本原理。3.能够独立完成环境监测任
12、务前的现场调查和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工作。4.能够独立完成采样点的布设和使用各种采样器进行采样。5.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环境污染物的测定任务。6.能够独立完成测定结果的综合分析任务。2.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具备独立阅读文献、分析总结、提升完善的能力。2. 经历环境监测任务完成的全过程,学会环境监测的程序与方法,并能综合运用环境监测基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3.通过测定结果的分析与综合评价,发展表达和评价能力。2.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和保持挑战自我、用于突破的习惯,具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2.熟悉行业技术规范、职业
13、标准,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3.通过限时设计,培养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具备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工作作风。4.通过分组完成设计任务,培养科学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能力。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环境监测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3.课程内容和要求3.1教学内容选取思路近年来,中国各地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如:2005年中石油分公司爆炸造成松花江苯污染,2010年中石化石油泄漏,2011年中海油石油泄漏等。使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随着十七大的召开,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
14、度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社会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而人才需求集中在化验员、监测员这些岗位上,环境监测精品课的建设,服务于培养环保企业、工矿企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1)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在通过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听取顶岗实习学生、毕业生和顶岗实习单位的意见等多种渠道,分析得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工作岗位所从事
15、的业务范围,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工作领域与业务范围、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论证,根据环境监测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劳动部环境监测工职业资格标准,整理归纳出环境监测等工作领域及相应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教学内容,保证了课程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在内容选取的过程中坚持了一下原则:以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为主导安排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以环境监测典型工作任务和监测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理实一体,融入环保行业标准和规范,使本专业技能培养与环保行业标准相融通;以职业道德、
16、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考核评价体系。(2)选取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根据行业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对环境监测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结合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最终确定以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作为课程重点,涵盖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测定方法,环境监测过程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以及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查阅、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分析方法原理、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填写监测报告等方面,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生通过参与工作过程培养技能、积累经验、获得职
17、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还为环境监测工考证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增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水质、大气、噪声、土壤的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项目带动整个课程的教学。本课程包括了6个学习情境、17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使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更强。3.2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习情境一 河流断面水样监测【学习目标】1能根据河流周边污染源的分布及河流的宽度水深确定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的位置;2能根据监测目的和项目正确选取采水器进行水样的采集和预处理;3能对所采集
18、的水样进行物理性质、金属、非金属无机物、有机污染物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学习内容】任务一 河流监测方案制订。任务二 地表水中物理指标的检验。任务三 金属类指标的测定。任务四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任务五 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测定。【学习活动】通过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的位置,熟练使用采水器进行样品采集,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分析仪器进行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情境二 景观湖水质监测【学习目标】1能根据景观湖周边污染源的分布及湖水的特点确定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的位置;2能根据监测目的和项目正确选取采水器进行水样的采集和预
19、处理;3能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非金属无机物、有机污染物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学习内容】任务一 湖水监测方案制订。任务二 湖水中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任务三 湖水中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测定。【学习活动】通过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的位置,熟练使用采水器进行样品采集,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分析仪器进行水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情境三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监测目的及项目进行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采用正确的布点方法进行优化布点;2能熟练使用大气采样器进行样品采集,并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3能熟练使用监测仪器对
20、样品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如SO2、NO2等的测定并进行综合评价;【学习内容】任务1 监测方案制订任务2 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监测任务3 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学习活动】根据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采用正确的布点方法进行优化布点,使用大气采样器进行样品的采集,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分析仪器进行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情境四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学习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2能熟练使用大气采样器进行室内空气样品的采集,并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3能熟练使用分析仪器对样品中甲醛及氨进行分析测定,并进行综合评价。【学习内容】任务1
21、甲醛的测定任务2 氨的测定【学习活动】根据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方案布点和采集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分析仪器进行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情境五 噪声监测【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及项目进行噪声监测方案的设计,并优化布点;2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类型声级计对噪声进行现场测定;3能够熟练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学习内容】任务一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任务二 交通噪声监测【学习活动】1根据场地现状,对整个校园进行网格布点,在每个测点上进行噪声的测定,最后进行综合评价。2根据校园周围交通现状进行布点,在每个测点上进行噪声的测定,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22、学习情境六 土壤监测【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及项目进行土壤监测方案的设计,并优化布点;2能够熟练的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3能够熟练地对土壤样品中的含盐量及酸度进行测定并进行综合评价。【学习内容】任务一 土壤监测方案的制定任务二 土壤中酸度及含盐量的测定【学习活动】根据现场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合理制定土壤监测方案并进行优化布点和样品的采集,样品经预处理后进行酸度及含盐量的测定,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4. 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
23、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4.2 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
24、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类环境污染物特点、监测方案设计的原则、规范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4.3 教学评价建议(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
25、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设计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4.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
26、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验室及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7、(6)相关网站中文论文资料下载: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专业网站和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国家水质自动监测实时发布系统http:/58.68.130.147/中国环境监测环保资料网中国环境标准网中国水污染地图中国空气污染地图4.5 保障措施(1)师资条件主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具有环境监测的真实实践经验;需要一定的环保、质量、安全意识;掌握教学论和方法论,并能根据教学论和方法论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能控制整个任务的进程,能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的错误;能对学生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价;能指导学生对实施结果进行归纳、分析;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校外兼职教师要具备环境监测工等专业工种高级工以上的资格证书(含高级工)或工程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具有5年以上本行业的一线工作经验;学生校外实训时要求按组配备1个校外兼职教师,按单位配备1个校内专任教师;(2)实训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本课程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室,并实行开放式管理,要求有环境监测实训室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等。校外实训条件: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批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同时,接受课程组主讲老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要求校外企业具有良好的实训条件,能满足学生进行环境监测方面的实训,常年能一次接受一个班的环境监测实习。其他说明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