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 要随着时代巨轮的滚滚前进,社会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经济的空前发展,我国全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进一的提高,继而空调这一数年前的奢侈品,这一“旧时王谢堂前燕”今日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小到家用户式空调、中到多联机、以至中央空调系统在我开创了一上广泛发展时期,给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甚至对于大型公用民用建筑及一些特殊场所来说,空调已经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空调已应用的空前发那展,空调使用过程中的巨大能耗,其冷热源及水泵的合理选用、对地我们这样一上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来说与也日益引起 了人们的关注。这其中的 关键之所在空调的设计与选型及其冷
2、热源与水泵的合理选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中普遍存在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是因为设计者缺乏详细的水力计算,本设计希望通过认真的设计计算及合理的设备选型力求尽力达到系统的经济性,同时又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体现了较高的功效。在设计过程中,阅读了大量书籍、论文、规范对计算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设计能符合工程中的各类规范。本设计为北京市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共11层,地下1层。 工程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一层新风系统选用方型散流器平射流形式,而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有百叶风口侧送形式。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
3、异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卫生间通风统一由排风扇接出,在末端安装止回阀。一二层各设两台新风机组,首层大堂等部分房间不设新风,靠大门渗透补充新风。所楼梯间、电梯间不设空调靠其它房间门缝渗透冷风达到温湿度要求。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舒适性 排风 散流器目 录第1章 工程概述41.1室外气象参数41.2室内设计参数42.1冷负荷理论根据52.1.1房间冷负荷的构成及主要计算公式:52.5热负荷计算1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23.1空调水系统的选取23.2空调风系统的选取43.2.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43.2.2 方案比较43.3. 系统选择:63.3.1
4、系统选择说明63.4 新风系统7第4章 空调设备选择计算74.1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84.1.1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的处理过程以及送风参数计算84.1.2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104.1.3风机盘管的布置114.2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114.2.1新风机组选择计算124.2.2新风机组的布置13第5章空气分布135.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145.2散流器选择计算155.3侧送风口选择计算165.4 风系统水利计算175.4.1计算方法175.4.2系统风管道的水力计算举例185.4.3风口布置195.4.4风管的布置及附件:19第6章空调水系统设计206.1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206.2空调水系统方
5、案的确定216.3冷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16.3.1冷水系统管段的水力计算举例226.4冷凝水设计236.5冷冻水系统246.5.1冷冻水泵配管布置256.6冷却水系统256.6.1冷却塔的选取256.6.2冷却水泵的选取266.7水系统附件的设计276.7.1膨胀水箱的设计计算276.7.2集水器和分水器286.7.3除污器和水过滤器296.7.4排气阀296.7.5阀门296.7.6水系统安装要求30第7章 通风与防排烟317.1概述317.1.1卫生间通风设计317.1.2设备房的通风设计317.1.3建筑防排烟设计317.2地下室通风设计与计算32第8章 消声、减振与保温设计338.1消
6、声与隔声设计338.2减振设计338.2.1冷冻机、水泵及风机等设备的减振338.2.2管道减振348.3保温设计34参 考 文 献35毕业设计总结36致 谢37参考文献38附表一:全楼冷负荷汇总表39附表二:各房间空调负荷计算表40附表三:空调热负荷计算表62附录四:标准层供水管平面图水力计算书93附录五:二层供水管平面图水力计算书96附录六:首层供水管平面图水力计算书100附录七:标准层回水管平面图水力计算书104附录八:二层回水管平面图水力计算书107附录九:首层回水管平面图水力计算书110附录十:标准层风管水力计算书(假定流速法)114第1章 工程概述绪 论1.1室外气象参数北京地区基
7、本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 北京市 2.台站位置: 北纬 39.800 东经 116.470 3.夏季大气压: 998.60 kPa 4.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20 夏季空调日平均: 28.60 夏季计算日较差: 8.80 5.夏季室外湿球温度: 26.40 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1.90 m/s1.2室内设计参数表1.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类型室温相对湿度噪声声级dB(A)夏季冬季夏季冬季酒店大堂26222250104040-50餐厅26222250104040-50餐厅包间26222250104035-45商务区26222250104040-50商场26222250104035-45
8、标准客房26222250104035-45豪华套房26222250104035-45桑拿26222250104035-45休息26222250104035-45人均新风最按30m3/h客房按每间2人1.3土建资料:1.3.1外墙墙体:传热系数 0.450 W/(m2.) 朝向 西 朝向修正-0.050朝向 北 朝向修正 0.100 朝向 南 朝向修正-0.250朝向 东 朝向修正-0.0501.3.2内墙选用红砖墙体:传热系数 0.450 W/(m2.)1.3.4屋面选用沥青膨胀珍珠岩屋面: 1.3.5.门窗: 外窗 传热系数 2.680 W/(m2.) 内门 传热系数 2.330 W/(m2
9、.)2.1冷负荷理论根据 2.1.1房间冷负荷的构成及主要计算公式:1.人体冷负荷: 由显热散热造成的冷负荷 = 群集系数 *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 *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的显热散热量 * 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 由潜热散热造成的冷负荷 = 群集系数 *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 *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的潜热散热量 * 人体潜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2.人体湿负荷: 湿负荷 = 0.001 * 群集系数 * 空调房间人数 *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3.灯光冷负荷: 白炽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 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镇流
10、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的冷负荷 = 1200 * 同时使用系数 *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 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的冷负荷 = 1000 * 反射通风系数 *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 * 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其它冷负荷 = 1000 * 照明实际散热量 * 照明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4.设备冷负荷: 电热设备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利用系数 * 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 * 通风保温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率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输入功率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
11、率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输入功率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率 * ( 1 - 电动机效率 )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 1000 * 同时使用系数 * 输入功率系数 * 设备安装总功率 * 电动机效率 * 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其它冷负荷 = 1000 * 设备散热量 * 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5.新风冷负荷: 新风全冷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iw - in) / 3.6 其中: md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13kg/m3) iw - 夏季
12、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6.新风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dw - dn) *0.001 (kg/h) 其中: dw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 dn -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7.渗透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新风冷负荷8.渗透湿负荷: 计算方法同新风湿负荷9.外墙和屋面冷负荷: 冷负荷 CL = F * K( (tl + td) * Ka - tn ) 其 中: F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 K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 tl- 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单位:度 Ka-
13、 温度的由于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 无因次 tn- 室内设计温度 10.外窗和天窗冷负荷: 该冷负荷可分为三部分: 直射冷负荷, 散射冷负荷, 传热冷负荷 直射冷负荷 CL = Fz * Cz * Dj, max * Ccl 其中:Fz - 窗玻璃的直射面积 Cz -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Dj, max -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 Ccl - 冷负荷系数 散射冷负荷 CL = Fs * Cz * Dj, max * Ccl 其中:Fs - 窗玻璃的散射面积 传热冷负荷 CL = F * K( tl - tn ) 11.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冷负荷 CL = F * K * Tls
14、 其中 Tls - 邻室温差2.2冷负荷计算本工程共有房间数目: 203个,各个房间冷负荷/湿负荷总计: 见全楼冷负荷汇总表。最大冷负荷(不含新风)出现在: 13:00点钟; 最大冷负荷(不含新风)为: 591250.52 W 面积:8321.16 m2 冷负荷指标:71.05 W/m2最大湿负荷(不含新风)出现在: 8:00点钟; 最大湿负荷(不含新风)为: 149.54 kg/h 面积:8321.16 m2 湿负荷指标:0.02 kg/(h.m2)冷负荷最大值(含新风)出现在14点,负荷总值为1040.91(KW)。全楼冷负荷及各房间分项负荷计算结果见附表一:全楼冷负荷汇总表附表二:各房间
15、空调负荷计算表第 79页 2.5热负荷计算2.5.1主要计算公式: 1.通过围护物的温差传热量作用下的基本耗热量: Qj = K * F * (tn - tw) * a Qj - 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物的温差传热量(或称为基本耗热量), W; K - 该面围护物的传热系数, W/(m2.; F - 该面围护物的散热面积, m2; tn -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 tw -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 a - 温差修正系数. 注:对于内门、内墙、内窗,如果提供了邻室温差, 则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Qj = K * F * 邻室温差 其符号意义同上.该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等于其基本耗热量. 2.
16、附加耗热量: Ql = Qj * (1 + ch + f) * ( 1 + f.g) + Qj * x Ql - 附加耗热量 ch - 朝向附加率(或称朝向修正系数) f - 风力附加率(或称风力修正系数) f.g- 高度附加 x - 外门附加 3.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Qs(W) : Qs = 0.28 * Cp * V * w * (tn - tw) Cp - 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容, Cp = 1.0 Kj / (Kg * ) V - 渗透空气的体积流量, m3 / h w- 室外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Kg / m3 tn -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 tw -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
17、2.5.2 各房间热负荷值见附表三:空调热负荷计算表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3.1空调水系统的选取冷水系统方案的确定及优缺点如下表:表3.1冷水系统优缺点类型特征优点缺点闭式管路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功率均低。系统简单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杂开式管路系统与大气相通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易腐蚀,输送能耗大同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于水力平衡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增加,初投资稍高异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不相等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
18、资稍低水量分配,调度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两管制供热、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冷的要求三管制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与换热器,但冷热回水的管路共用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置较简单四管制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分开设置,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热,没有冷、热混合损失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单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水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不能调节水泵流量,难以节省输送能耗,不能适应供水分区压降较悬殊的情况复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配备循环水泵可以实现
19、水泵变流量,能节省输送能耗,能适应供水分区不同压降,系统总压力低。系统较复杂,初投资较高变水量系统中的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水量的变化来适应1 输送能耗随负荷的减少而降低2 配管设计,可以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径相应减少3 水泵容量、电耗相应减少1 系统较复杂2 必须配备自控设备基于本建筑为高层建筑、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特点只设一个水系统由于设计属于多层建筑且冷媒水都在同侧回供,水系统可均设为异程式。每个层
20、供回水管路外,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此系统属于垂直且水平异程系统。因其各使用功能时间差异比较大,负荷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决定采用变水量系统;因单式泵比较简单且建筑只需一个系统分区,所以采用了单式泵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地处北京市,无内区,以及使用无需同时供冷和供热且无特殊温度要求,因而采用了两管制系统。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的运行,设置三台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其中分别设一台为备用水泵;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电动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调节阀,起旁通之效。依据负荷
21、的变化灵活的调节。(在过渡季节亦可用,流量小时可将大流量高扬程的冷水循环水泵的冷水直接送回机组节省能源)为防止管网因杂质和积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响使用,在制冷机组、水泵回水口上加电子水处理仪和除垢器3.2空调风系统的选取3.2.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系统应与建筑物分区一致。(6).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
22、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3.2.2 方案比较表3.2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表 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设备布置与机房1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2 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3 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车间柱间平台上1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2 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3 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风管系统1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2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1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2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节能与经济性1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充分
23、利用室外新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2 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间不经济3 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需运行不经济1 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各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2 盘管冬夏兼用,内避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3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较长安装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维护运行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和维护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布置复杂、易漏水温湿度控制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满足空气过滤与净化可以采用初效、中效
24、和高效过滤器,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消声与隔振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风管互相串通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互相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迅速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表3.3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特点表 优点1)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
25、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6)使用季节长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缺点1)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维修工作量很大2)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3)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4)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5)水系统复杂,易漏水6)过滤性能差适用性适用于旅馆、公寓、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多层的建筑物中,需要增设空调的小面积多房间建筑室温需要进行个别调节的场合3.3. 系统选择:基于本工程的特点,所以决定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3.3.1系统选择说明1) 餐厅等属于高大空间场所,冷负荷密度大,潜热负荷大,人员密度大,且食物、人员散发气味多,如果风
26、量补足,不单会使室内的温湿度得不到保证,而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餐厅与厨房相连,如果没有足够的空气压力,厨房的异味将散发到餐厅,对餐厅的空气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必须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要具有较强的去湿能力,而且风量要大。 2) 客房标准间、值班室等小房间,各房间的负荷根据运行时间不一致,且各自有不同要求,且受到层高的限制,因而选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形式。其中新风单独处理,与之相比的新风经过回风箱处理的方案相比,减少了风机盘管中风机的风量,减少了噪声,当风机盘管不运行时新风继续送风,不经过回风口,增加了室内空气品质。3.4 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形式采用分楼层水平式,每层设置新风系统
27、。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处理方式不一样,对室内空气品质有很大的影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处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
28、它方式大,不易选型。通过比较和该设计的特点,决定选择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在每层走廊的两端设置新风处理机组,负担新风负荷,新风管道不同风机盘管混合,新风口单独送风。第4章 空调设备选择计算空调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末端设备、空调机组、改善空气品质设备、及空调节能与热回收设备,在选择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计算,根据具体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设备、最后进行校核计算。4.1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4.1.1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的处理过程以及送风参数计算风机盘管基本参数与允许噪声FP代号名义风量(m3/h)名义供冷量名义供热量单位风机功率供冷量 W水压力损失(Kpa)允许噪声dB(A)(
29、w)FP2.525014002100401535FP3.535020003000452037FP550028004200502439FP6.363035005250553040FP7.171040006000524042FP880045006750504445FP10100053007950455446FP12.5125066009900473447FP141400740011100453848FP161600850012750454050FP2020001060015900405054FP2525001330019950-注:1.上表参数系指风机转速为额定最高转速、进出口空气静压差为零(Pa
30、)时的参数;2.上表参数系被测风机盘管与测定室的空气静压差为02Pa(无静压机组)或静压值2Pa(有静压机组)时的参数;3.名义风量指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为14-27时标准状态的风量;4.名义供冷量指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为27、湿球温度为19.5、进口水温为7、进出口水温差为5时的参数;5.名义供热量指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为21、进口水温为60、供水量与名义供冷工况时的流量相同时的参数;6.风机盘管允许声级指在消声室内,在额定最高转速下进行噪声测量时,其噪声的A声级最大允许值。从上表可知,风机盘管在额定工况下供冷时的空气处理焓差为18.519.5kj/kg。 其夏季处理过程焓湿图如下:图4.1夏季风机盘管
31、处理过程焓湿图O室外空气参数,R室内设计参数, M风机盘管处理室内的空气点S送风状态点,室内热湿比,fc风机盘管处理的热湿比新风处理到室内等焓点与机器露点的焦点,其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承担一部分湿负荷。其中热湿比: 总送风量: 新风量: FCU的风量: 对于M点焓值的确定: 由于 注:以上处理过程是在不考虑管道、设备温升或其保温性能很好时的得到的近似设计计算过程。根据以上计算过程,可初步选取空气处理设备。4.1.2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以标准层向阳面标准房间312房间为例,房间的不含新风负荷时为Q=1.214kw,湿负荷M=0.22kg/h,室内空气计算温度=24,相对湿度55,室外干球温度=30.
32、24,相对湿度为60,该房间室内人员2人,总新风量为603/h。其焓湿图如下:图4.2风机盘管处理焓湿图查焓湿图可得:热湿比 风机盘管的风量: 其中1.1为风量放大系数,在1.05-1.15之间;1.1为风机盘管湿工况积尘系数;由冷量Q=1.10.664=0.73kw,风量G=288.8 m3 /h选风机盘管型号,当风量和冷量不匹配时,且实际焓降名义焓降,选型时按风量优先,得其型号为FP-3.5风量4303/h,名义冷量2.25kw,机组的全冷和显冷量均能满足要求,并且还有一部分富裕量。其他房间的风机盘管选型见后表4注: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都选用了中速制冷量、中速风速,且是风量优先,冷量校核。所
33、选的盘管实际制冷量要比所需要的大很多,但可以通过调节盘管水流量,提高回水温度来调节。4.1.3风机盘管的布置风机盘管的布置与空调房间的使用性质和建筑形式有关,对于客房标准间一般布置在进门的过道顶棚内,采用吊顶卧式暗装的形式。对于一层商务管理用房,消防用房等层高较高的房间均用采用上送上回。 风机盘管机组空调系统的新风供给方式采用由独立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经过处理过的新风从进风总风管通过支管送入各个房间。单独设置的新风机组,可随室外空气状态参数的变化进行调节,保证了室内空气参数的稳定,房间新风全年都可以得到保证。风机盘管机组的供水系统采用双水管系统,过渡季节尽量利用室外新风,关闭空调机组关闭供水
34、。4.2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新风机组计算方法与风机盘管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详细阐述,具体计算请看新风机组选择计算。新风冷负荷:新风全冷负荷Qq = md 新风量 (iw - in) / 3.6其中: md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364kg/m3) iw -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 新风湿负荷Qq = md 新风量 (dw - dn) 0.001 (kg/h)其中: dw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dn -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4.2.1新风机组选择计算以3楼新风机组为例,房间的新风负
35、荷为Q= 22.369kw,新风湿负荷W= 20.5kg/h,室内空气计算温度=24,相对湿度60,室外干球温度=33.20,相对湿度为64,该楼层室内总人员54人,要求人均新风量为303/h,总新风量为16203/h。焓湿图如下:图4.3新风处理焓湿图查焓湿图可得: 新风机组所需的冷量: 其中1.23为富余度;即冷量Q=22.33kW,风量G=2000 m3 /h选空调机组型号ZKDX一台,其名义制冷量为22.33kW, 名义供热29.03kW,水流量3.8m3/h,送风量2000m3/h其他楼层风机型号如下表:ZKDX吊装式新风空调机组型号风量m3/h冷量kW热量kW水流量m3/h换热面积
36、m2台数2200022.3329.033.822.12.5250025.3933.014.624.23300033.3343.336.534.14400040.5352.697.437.84.2.2新风机组的布置 新风机组的布置与每层建筑的建筑形式有关,由于单层的新风量不大,即每层只需布置一二个新风机组,需布置在容易引进,使风管最近和最不利环路阻力较为平衡的位置,新风支管出口直接接入室内。新风入口注意事项1)新风进口位置:本系统采用独立的新风系统,因此只须考虑风机盘管机组配置合理;布置时应尽量使排风口与进风口远离,进风口应尽量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为避免吸入室外地面灰尘,进风口底部应距地面不宜低
37、于2m。2)新风口其他要求:进风口应设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百叶窗应采用固定的百叶窗,在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的百叶窗。第5章空气分布空气分布又称气流组织,也就是设计者要组织空气合理的流动。大多数空调与通风系统都需要向房间或被控制区送入和排出空气,不同形状的房间、不同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形式和布置、不同大小的送风量都影响室内空气的流速分布、温湿度分布和污染物浓度分布。室内气流速度、温湿度都是人体热舒适的要素,而污染物浓度时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要想使房间内人群的活动区域成为一个温湿度适宜,空气品质优良的环境,不仅要有合理的系统形式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案,而且要有合适的空气分布。5.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
38、对于室温允许波动的范围有要求的空调房间,一般能够满足区域温差的要求,该设计采用散流器平送顶棚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送出的气流为贴附于顶棚的射流。射流下侧吸卷室内空气,射流在近墙下降。顶棚上的回风口远离散流器。工作区为回流区,该模式的通风效率低于侧送风,换气效率约为0.3-0.6。侧送风口的安装离顶棚距离越近,且又以1520度仰角向上送风时,则可加强贴附,借以增加射流。合理地组织气流流线的问题,主要是考虑送风口的位置,回风口的影响较小,对于局部热源应尽可能处在工作区的下风侧或者接近回风。设计侧顶送风口的调节应达到一下的要求: 1)各风管之间风量调节;2)射流轴线水平方向的调节,使送风速度均匀,射流
39、轴线不偏斜;3)水平面扩散角的调节。 4)竖向仰角的调节,一般以向上1020度的仰角,加强贴附,增加射程;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使风机盘管暗装于天花板,采用上侧送风,同侧上部回风的形式。送风气流贴附于顶棚,工作区处于回流区中。送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充分,工作区的风速较低,温度湿度比较均匀,适用于小空间的客房及其他要求舒适性较高的场所。该气流分布排出的空气污染浓度或温度基本上等于工作区的浓度和温度,也就是说通风效率Ev和温度效率Et接近于1,但换气效率较低,一般在0.2-0.55。5.1公共建筑风管建议风速、流量编号管段建议流速最大流速1风机吸入口4.05.02风机出口6.5-107.5-113干管
40、5-6.55.5-84支管3-4.54-6.55支管上接出的风管3-4.54-65.2散流器选择计算散流器送风气流分布设计步骤为首先布置散流器,然后预选散流器,最后校核射流的射程和室内平均风速。 散流器布置的原则是:(1) 布置时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得有障碍物(如柱);(2) 一般按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3) 每个方行散流器所服务的区域最好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如果散流器服务区的长度比大于1.25时,宜选用矩形散流器;如果采用顶棚回风,则回风口应布置在距散流器最远处。(4) 散流器送风气流分布计算,主要选用合适的散流器,使房间内风速满足设计要求。散流器送风选用散流器平送方
41、式,一般用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有要求,送风射流沿着顶棚径向流动形成贴附射流,保证工作区稳定而均匀的温度和风速。为保证贴附射流有足够的射程,并不产生较大噪声,所以选顶散流器喉部风速V=2-5m/s,最大风速不得超过6 m/s,送热风时取较大值。 具体选择过程以1层出租商铺101为例。出租商铺101接近对称性空间,该房间面积为4.5m4m,净高6.2m,送风量672 m3/h。1) 布置散流器。采用对称布置方式,每个散流器承担1.25m1m的送风区域,且承担168m3/h的风量;2) 散流器选择校核计算。1、根据房间水平长度选用散流器,由于本层层高为6.2m,按颈部风速2-6m/s选择散流气,当层高较高时,选用高风速,甚至可以6 m/s的风速,由于本层层高为6.2m,选用120X120散流器,则可得颈部风速为2.89m/s。则可得散流气实际出风口速度为5.2m/s2、由公式根据射程可得射流末端速度2.05 m/s按公式(10-17)计算室内的平均速度可得V=0.23m/s,符合条件。同理可以得出其他散流器型号。5.3侧送风口选择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