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京学院2009届毕业论文 关于中药材行业的市场预测 姓名 XIJINGXUEYUAN UNIVERSITY 论文题目:关于中药材行业的市场预测院(系): 管理科学系 专业年级: 市场营销2009级0901班 姓 名: X X X 学 号: 0911150112 指导教师: X X X 2012年02月14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审批表指导教师评语及建议: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语及成绩评定:成 绩: 组长(签字): 时 间: 系(院)审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加盖公章) 年 月 日西京学院原 创 性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2、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2012年 月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等,知识产权归属西京学院。本人完全了解西京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京学院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3、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西京学院。本人离校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西京学院。本论文属于: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学 生签名:日期:2012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2年 月 日关于中药材行业的市场预测摘要在历史的轮回中,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商业时代和网络经济时代后,人类社会必将迎来以中医药理念为核心的永恒健康经济时代。美国时代周刊预测,2020年健康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由此,我们也看到欧美发达
4、国家包括亚洲的日、韩、东南亚等国,甚至新兴经济体的印度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健康产业。在国内,2011年-2012年正处于国内传统经济的战略转型期,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阶段,以“产业技术服务、信息导航、生产基地和现代流通平台”为核心的中药产业四大基础支撑体系已浮出水面。在此关键时期,总结好2011年国内中药材市场,展望2012年行业大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健康经济;十二五规划;中药材市场;行业走势;行业发展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market forecasting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reincarnatio
5、n, experienced agricultural times, industry times, the commercial times and network economy times, human society will usher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cept as the core of the eternal health economy era. The United States time forecast, 2020 health economy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world economic
6、 development. Thus, we also see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Asia include Japan and South Korea, Southeast Asia and other countries, even the emerging economies of India are spare no effort to promote the health industry. In China, 2011 - 2012 is in domestic traditional economi
7、c strateg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is also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the opening stage,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services, information navigation, production base and modern circulation platform as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four big basic support systems have surfa
8、ced. During this critical period, a good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market of the medicinal material in 2011 2012, forecast industry tren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health economics; five-year pla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rket trend; indu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
9、11.3研究内容12中药材的核心竞争力22.1中药材出口状况22.2中药材的市场结构22.3企业结构多元化22.2核心竞争力分析23中成药企业,业绩迥异43.1康美药业业绩情况43.2同仁堂业绩情况53.3贵州百灵业绩情况63.4天士力业绩情况73.5业绩迥异原因74 2011年国内中药材市场运行状况94.1综合200指数运行情况94.22011年国内药市运行呈现新的运行特点94.2.1药材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104.2.2影响药材价格变动的因素更加复杂104.2.3药材价格变动幅度更加剧烈104.2.4政策性引导的影响力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度空前加强104.2.5传统生产流通环节依然“痼剂”难
10、除,已成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提升的主要瓶颈114.2.6野生资源萎缩加剧,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114.2.7行业现代化服务平台异军突起,成为改变产业发展业态的“生力军”114.3 2011年中药材品种表现具体分析114.3.1 12月底去年同期药材升降数量及所占百分比124.3.2 2011年中药材品种升降幅排行榜124.3.2.1升价品种排序表124.3.2.2降价品种列表144.4整体评价155行业外部环境165.1政策层面 农业板块和现代服务业将迎来十年辉煌165.2经济环境 国内经济难以独善其身165.2.1国际经济环境165.2.2国内经济环境165.3产业前景乐观175.3.
11、1医药市场规模具有巨大成长空间175.3.2医保支出逐年增加,民众健康需求旺盛185.3.3传统医药企业和外部资金更加青睐中药板块186.中药材行业整体技术面分析预测196.1大盘走势分析196.2 2011年部分破百热点品种未来走势分析206.2.1重楼206.2.2三七216.2.3党参216.2.4太子参226.2.5金银花237将影响2012年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点评247.1新医改政策247.2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247.3中药材流通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257.4中药材国家战略储备257.5中药材行业服务平台257.6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268结论278.1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278.2本
12、文的主要结论278.3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28致谢29参考文献30281绪论1.1研究背景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和医改政策推进,2011年医保范围继续扩大。在此背景下,自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首度破万亿以来,我国医药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2560亿元,同比增长25%;日前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上发文表示,医药新政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预测2011年度医药工业总产值可达到15500亿元,同比增长24%。1.2 研究意义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医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1920.95亿元,同比增长29.27%,其所涵盖的三大板块: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
13、品制造,以中成药制造增长最快,累积实现总产值2743.59亿元,同比增长33.52%。1.3研究内容医药经济依然是国内黄金产业,而中药板块成绩尤为突出。从各大上市医药集团今年的多元化战略发展看,将触角伸入中医药、健康经济领域也成为大势所趋。2010年药材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尤其是新医改政策和基本药物目录的颁布实施,不仅为出现贸易逆差的中药行业注入了强心剂,更为出现萎缩的中药材种植业提振了精神。在以后的几年里,中药材市场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药市的健康发展正向我们走来2中药材的核心竞争力2.1中药材出口状况中药各商品进出口普遍增长,提取物仍为出口主力。前三季度,提取物出口额为8.06亿美元,同比增
14、长46.95%,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48%;中药材出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32.84%。保健品出口增幅最大。2.2中药材的市场结构中药出口以传统市场为主,整体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我国香港、日本和美国依然是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2011年前三季度出口额增幅均超过41.89%。我国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额占整个中药出口额43.58%左右。2.3企业结构多元化出口企业结构多元化,民营企业仍为出口主力军。2011年前三季度,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258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7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1937家,出口金额占比高达50.86%,同比增长66.8%;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
15、29.39%;国营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19.67%。2.2核心竞争力分析由全年中药出口表现上看,虽然总量上保持增势,但一方面仍以原料和提取物为主,中药的核心价值特别是物种资源价值仍未能充分体现,不能不说是产业之憾和产业之痛;二是中药国际化所需的标准化、产业化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上半年欧盟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出台后,欧洲市场对中药准入门槛大大提高,这个信号明显向我们传递出中药特别是其源头的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已到了非提升不可的地步了。3中成药企业,业绩迥异2011年国内中成药企业整体表现较其它医药板块突出,但“几家欢乐几家愁”。一方面,手握产地原料资源和提前建仓库存“重兵”的大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16、;另一方面,依赖市场进行原料供应的大部分成药企业面对原料价格的失控局面“嗷嗷待哺”, 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盈利幅度普遍下降。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不管企业的出发点如何,但在行业普通评价看试图控制资源的大企业这两年虽然赚足了“票子”,但却失去了“面子”;赢了业绩却失去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得失之间可能要用时间来判断。3.1康美药业业绩情况3.2同仁堂业绩情况3.3贵州百灵业绩情况3.4天士力业绩情况3.5业绩迥异原因从上述四家药企盈利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2011年中药材原料价格大起大落的期间,中药材上市企业保持净利润同比的稳定增长。一方面说明大型中药材企业在原料成本控制上有一定防御措施;另一方面说明我
17、国对中药有着广泛且刚性的需求。从上述四家药企的股价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在近期四家药企股价均呈现走低之势。原因之一是在物价仍处相对高位的情况下,扩大对中药产品的需求非常困难,即上述股价走势所反映出的普遍预期是对企业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表示谨慎态度。同时也折射出当前中药材原料市场的下行态势。4 2011年国内中药材市场运行状况4.1综合200指数运行情况2011年国内中药材市场整体走势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实不为过,当前中药材大盘综合200指数2163.12点(截止2011年12月14日),较2011年年初的2500点,下跌13.48%。从上图可以看到,2011年全年综合200指数走势大致成先涨后跌的
18、倒“V”型,峰值在2900点附近,自拐点出现后,综指一路走低,至2200点附近呈现一定支撑,而上半年的涨势成果被蚕食殆尽。同期间各分类板块指数走势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跌,表明药材市场从牛市褪去并逐渐转淡。但由于春节前滋补保健品种的需求旺盛,国内中药材整体出现阶段性“回暖”,但这种“回光返照”式的振荡仍无法改变药市整体进入下行通道的事实。4.22011年国内药市运行呈现新的运行特点当前药市转淡,盘面掉头向下。截止目前,国内各大药材市场上70%以上的药材价格下跌,自今年6月后平均跌幅在25%左右。由于当前大部分药材已经产新完毕或面临产新,新货即将集中上市;加之旧库存经过两年的积累尚有存量,药市整体下
19、行成为必然。同时,2011年的药市运行明显呈现以下新的特点:4.2.1药材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自2009年至2010年期间,连续两年中药材价格呈现明显升势,大部分药材品种涨幅可观,且在2011年上半年药市仍呈现涨势。在此背景下,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昂,药材产量普遍增加。另一方面,药材价格飞涨抑制了出口和终端消费市场,需求萎缩。4.2.2影响药材价格变动的因素更加复杂近两年的行情变化远远不能单纯地用供求层面来概括。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天灾(今年上半年的干旱和倒春寒),物价和人工成本的上涨,药材价值的广泛挖掘,囤积压货行为的助长,甚至国家调控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截止目前6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最近
20、一次为今年首次调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药材市场定价上。4.2.3药材价格变动幅度更加剧烈2011年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据2011年数期监测报告显示药材年波动幅度大多集中在20%-50%,最高波幅可达300%以上,月波动幅度大多集中在5%-10%,最高波幅可达50%以上。4.2.4政策性引导的影响力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度空前加强今年国家发改委对甘肃囤积党参行为的查处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第四次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的部署(目前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新疆等六个省区已启动试点工作),新闻媒体对药市暴涨暴跌现象的报道、对岷县“硫磺当归”的报道、对金银花掺假行为的曝光均有所体现。4.2.5传统生产流通环节依
21、然“痼剂”难除,已成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提升的主要瓶颈例如多个中药材生产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多米唑”以图增产;采收过程中存在抢青现象;加工过程中重度熏硫及芦头未去除干净;流通过程使用硫酸镁增重及干度不足就进入流通。诸如此等不规范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应有的药效,也成为整个中药产业链品质失控的“祸乱之源”。4.2.6野生资源萎缩加剧,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2011年年底已经展开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整个产业健康发展不能承受之重。例如重楼国内年产量不足300吨,而年需量达1000吨,靠进口维持;又如白及同样存在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需求量在800吨以上,而正
22、品的年产量仅200-300吨,依靠进口维持等等。4.2.7行业现代化服务平台异军突起,成为改变产业发展业态的“生力军”要实现产业破局,必须以信息化引领行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已成为业界共识,国家也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在此背景下,行业现代化服务平台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行业规模最大的服务平台中药材天地网为例,该平台已成为整个行业的标杆企业,无论在信息引导、产销对接还是在资源保护方面,2011年都取得瞩目成就,业绩也实现300%以上增速,占据了行业信息化市场80%以上份额;其推出的价格指数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行业风向标,仅2011年7月一个月就被国内外高端媒体引用165次之多。4.3
23、 2011年中药材品种表现具体分析2011年监测市场品种计537个。其中根茎类品种计175个,果实籽仁类品种计129个,全草类品种计50个,花类品种计24个,叶类品种计14个,树皮类品种计18个,藤木类品种计18个,树脂类品种计9个,菌藻类品种计21个,动物类品种计51个,矿物类品种计20个,其它加工类品种计8个。范围涵盖中药材各类品种,中药材常用的大宗品种都包含在监测范围之中。4.3.1 12月底去年同期药材升降数量及所占百分比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本月升价品种186个,占总量约35%;降价品种311个,占总量约58%;平价品种40个,占总量约7%。(见下图)4.3.2 2011年中药材品种升
24、降幅排行榜4.3.2.1升价品种排序表品种规格升幅辰砂统339%猫爪草家统218%朱砂统190%香橼统146%银柴胡家统144%党参白条统124%灵芝草统111%阿胶东阿110%马勃灰97%大枫子统91%夏枯草统91%阿魏进口84%荜茇进口统83%百合统77%禹粮石统75%大黄甘肃统73%钩藤双钩68%卷柏统67%白糖参统61%谷精草统60%柏子仁95%净59%槟榔统58%夏枯球野统56%公丁香统56%夏枯球家统55%肉豆蔻统52%松贝母统50%葶苈子统50%刀豆子红50%橘红五爪50%4.3.2.2降价品种列表品种规格降幅补骨脂统-77%没药进口统-71%鹿肾家统-69%郁金广统-66%北沙
25、参统-63%芦根统-59%酸枣仁进口统-58%白莲子湖南统-57%侧柏叶统-55%海金沙统-54%甜瓜子统-53%覆盆子浙江统-53%马鞭草统-53%薄荷全草-52%白前统-52%天麻家统-51%旱半夏统-51%佛手广统片-51%山茱萸河南5%核-50%白术浙江统-50%白术亳统-50%水半夏统-50%4.4整体评价由全部监测升降幅度分析可知:2011年,升价品种超过100%的品种只有8个,而升幅在51%-100%之间的品种18个;升幅5%以上但低于50%品种多达160个。由此可以得出结论,2011年国内中药材市场是在2009、2010年连续两年上行基础上运行,上冲力度已成“强驽之末”,无论是
26、升价品种数量还是幅度上都明显低于前两年。而从降价品种上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2011年降幅超过100%品种缺失,但降幅超过20%的品种却多达167个,降幅超过5%的品种多达125个。这说明药市的下行是整体性而非个体因素。5行业外部环境5.1政策层面 农业板块和现代服务业将迎来十年辉煌在12月14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在抓紧制订。据悉,明年一号文件将聚焦于农业现代化提升和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日渐乏力,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等传统吸金市场哀鸿一片的前提下,将经济中心转向广袤农村和8亿农民实在是明智之举也是必须之路,对农业特色化经济的扶持力
27、度必将加大。由此,作为特色农业经济的中药材产业必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而要全面提升传统农业,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必不可缺。由此,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前景广阔。5.2经济环境 国内经济难以独善其身5.2.1国际经济环境眼下,美债危机还没完全化解,欧债危机接踵而至,进而扩散蔓延。较为普遍的观点:一、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二、全球性通货膨胀长期化。在这种局势下,还可以进一步确定的是,世界经济滞胀的风险越来越大。虽然今年前三季度中药材出口额保持高速增长,但很大程度是由于中药材原料成本大幅提高所致。因此,未来数年中药产业的最大预期不在国际而在国内“攘外必先安内”,这对整个中医药健康发展来说未必不
28、是好事。5.2.2国内经济环境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12月9日公布了今年11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2%,创自2010年10月以来14个月新低,同时CPI环比8个月以来首次下降。从CPI影响因素分类来看:食品价格上涨8.8%,非食品价格上涨2.2%。11月农产品的显著下降是带动CPI环比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通胀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尚难下定论。有经济学家表示担心:“通胀刚刚回落,手就伸去摸烟枪,就此抽下去,通胀将卷土重来。”事实上,中国经济面临两难困境是力保经济高速增长还是物价维稳?鱼与熊掌实在难以兼得。至少对于中药产业来说,中药材原料价格
29、重回2009年初低谷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5.3产业前景乐观5.3.1医药市场规模具有巨大成长空间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口数量为美国的3倍有余,但医药市场规模仍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同时,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2%,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和不断增强的保健调养意识成为中药材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详见附图)。 5.3.2医保支出逐年增加,民众健康需求旺盛由图中和市场调研实际情况看,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拓宽和保健需求日益旺盛,2012年国内民众对中药的保健需求预计会继续上升,如阿胶、党参、枸杞子、菊花等药食两用品种的保健需求将继续超过
30、药用需求。(由下图所示):5.3.3传统医药企业和外部资金更加青睐中药板块随着降药价、缩产能和减少抗生素、大输液使用等大趋势形成,涉足中医药和健康产业板块已成为近几年各大医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首选。2012年企业和外部资金介入中药板块预计将继续加快,全产链的行业“航空母舰”之争日趋激烈。6.中药材行业整体技术面分析预测6.1大盘走势分析大盘指数(图)继2011年攀升到2900点遇阻回落,在多方利空因素的影响下,7月底指数迅速跌破上升通道(L1与L2形成的上升趋势)支撑线L2,一路加速下跌,在21502200点附近小幅整理。回顾近两年指数上升的三个阶段,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2010年下半
31、年至2011年初,2011年初至2011年上半年,三波上涨趋势、幅度、上升角度越来越弱,最终,拐点在2011年7月形成。下半年指数一路下行,指数保持着良好的下行角度,药市环境低迷与指数下行趋势的高度吻合预示着指数在当前空头强势的情况下,还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通过对综合200指数成份中药材的量化分析,我们预测:由于节前用药需求的增加和前期下跌过快,综指200在2200点左右会形成一波震荡和胶着。但在春节后,随着系列品种继续产新,综指将会跌破2000大关,并对前期1900点附近的支撑(支撑线L3)形成有效考验。6.2 2011年部分破百热点品种未来走势分析6.2.1重楼纵观重楼近十年趋势,其价格呈
32、现一路攀升势态,从几十元攀升到现在的320元。2009年以前重楼走势一年一个价,在2009年牛市环境的推动下,重楼拔地而起,由120元飙升到350元上下,呈现稳定的阶梯性上扬趋势,2011年其价格坚挺在300元以上,未受到大盘下跌的影响。目前,重楼其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年产量不足300吨,但年需求量达到近1000吨,仅靠进口维持,重楼为多年生野生植物,其资源不易恢复,当前价格印证了其市场价值。云南白药等几大需求企业“未雨绸缪”,积极进行战略储备,并适度降低了收购标准,从而有效控制重楼在过去两年没有过快上行。但资源的枯竭既成事实,无论如何拆墙补漏,预计2012年将继续保持300元甚至更高以上高位运
33、行。 6.2.2三七三七(120头)近十年出现过两波涨幅超过100的上涨行情,第一次起涨行情在20042005年间,最高达到130元左右,2009年的中药材牛市行情中,催生了以三七、太子参为代表涨价品种,三七的最高价打破500元大关。2010年初,三七短时间内由200元突破了500元,随后暴跌至260元,结束了快速上涨的走势,在330350元的区间内保持横盘震荡。 回顾2004年三七第一次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就是由于生产萎缩造成产量急剧下降,价格首次破百,随后的常年低价挫伤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加上2009年的云南重旱,是三七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下的高价对药农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由于三
34、七生长周期较长的特点,明年又是一个集中发展种植期,故预计该品种在2012年仍将处于高位。只是主产区当前的快速恢复生产,新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有可能会为2013年以后的三七行情埋下产大于需的隐患,希望产区和药农对此保持足够警惕!6.2.3党参2009年以前党参保持低谷运行,价格尚未突破20元,时至2010年下半年,党参一骑绝尘,短短几个月时间,价格从18元附近飙升到110元左右,上涨力度、角度过大,随后一路暴跌至55元附近,短期回档近50%,近期随着市场走货转好,行情反弹至80元以上。2010年以前,党参种植收益较低,导致种植面积一再减少。2010年夏季的干旱使党参减产40%50%,行情逐渐
35、突破20元高点,并在2011年创下110元的历史高点。今年党参新货量少,库存薄弱,扩种面积不高,预计2012年党参有望再次挑战百元大关,产新前价格将维持高位。但与三七相同,党参短线看好,长线也需防止发展过剩。6.2.4太子参太子参是2010年的中药材大牛市的明星品种,其涨幅高达500%以上。由上图(太子参历史价格变化图)我们可以看到,太子参价格飙涨至380元附近后,回落至200元,在200300元反复震荡,区间波动越来越小,波动通道收窄,价格随时破趋势运行。多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太子参在2010年“牛气冲天”。2011年太子参产新量不大,并且产区库存不丰,价格始终保持在200元以上运行,对药农
36、的种植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年太子参三个主产区福建柘荣县、贵州施秉、安徽宣城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预计2012年太子参价格将很难维持当前价位,产新后恐跌破支撑回到200元以下。6.2.5金银花金银花价格在2008年突破了100以后,就保持在支撑线上运行。2009年大环境利好的作用下,一飞冲天,短期涨幅超过300%,随后的暴跌至180元出现反弹,行情在250元附近横盘半年,2011年一季度末行情拐头向下,跌至前期支撑线。2009年的“甲流”的影响下,金银花行情启动,2010年6月份金银花产新,价格暴跌。由于金银花近几年价格保持高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加上易管理,适应性较强,各地均大面积的扩种。
37、据信息中心统计:2011年,金银花仍有较大库存,加上山银花低价的影响,金银花价格很难大幅回升,预计2012年金银花价格将保持低位震荡。7将影响2012年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点评7.1新医改政策新医改政策已经实施了三年,但对于中药材行业来说,行业更为关注与医改政策息息相关的两点:一是基药目录;二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定价问题。对于前者,多数中药饮片纳入医保范围既成事实,从而保障中药的药用需求及市场继续扩大;但对于中药提价方面,从当前各方观点和政策导向来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药将继续成为降药价行动的牺牲品。与当年为了快速提高GDP而牺牲环境、为了刺激消费而将医疗教育推向市场、为了降低药价进行药品
38、集中招标采购一样我们经常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新的甚至更大的问题,又不得不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而左右支绌。7.2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据悉,即将出台的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将重点支持治疗性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由此,具备品牌实力的各大中药企业将迎来较长时期的良好发展环境。而对中药材行业来说,规划中提出的“生产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大宗品种生产基地和仓储物流服务”四大支撑体系,将架构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预见,传统药材市场如不尽快升级,发展前景将极为黯淡;2012年,预计将有新的更多的中药材品种纳入
39、扶持范围,我们预计新的扶持应该倾向于急需野生变家种或家种生产尚未完全恢复的品种。7.3中药材流通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2011年,伴随着市场混乱加剧,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为保障原料安全、理顺市场秩序的流通标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再次被提上日程。预计2012年这两个体系的建设将初具雏形,但从中药行业这些年多次类似努力事倍功半的教训来看,依托旧的体系开展这些工作,“穿新鞋走老路”已不可取。新的标准和追溯体系必须切近市场、依托源头,才可以保证新体系的推广可行性,也才可以产生实际社会效益。7.4中药材国家战略储备战略储备在2011年中药材价格登上顶峰时再次被主管部门提出,实在是无奈之举甚至
40、有“急病乱投医”之嫌。下半年随着市场日趋平静药价回落,储备问题似乎又将被冷落和束之高阁。我们认为,战略储备之所以被主管部门慎之又慎地考量,一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一旦行使不当则有扰乱市场规律之虞;二是在近三年中药材价格上行期,部分大企业本身就是参与囤积炒作的“始作俑者”,如再由大家来代为行使战略储备,无疑于让“孙猴子守蟠桃园”。所以,我们预计在2012年,中药材战略储备最终将不了了之,顶多会对板蓝根、大青叶等防治疫病的品种进行象征性储备。7.5中药材行业服务平台近几年,伴随着国内传统中药材生产贸易体系的混乱、解构甚而失控,以导航信息、对接产销的行业服务平台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
41、着日益重要的重构作用。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下,2011年中药材行业各种网上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上线,最多一个月可以涌现5家以上行业网站。只是我们担忧电子商务平台的共享性和“马太效应”,能让这个细分行业里,出现“百花争鸣”的局面吗?同时,不注重基础积累和扎根基层,只一味进行包装、炒作和“忽悠”新概念,能否真正解决我们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7.6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可以预见,经过2011年的试点和筹备,国家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将在2012年进入全面开展期。从中药材天地网前期对四川25县的前期普查结果看,当前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实面临严峻挑战,随着资源普查逐步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问题浮出水面发现问题
42、未必是坏事,它可以使我们的行业政策更“有的放矢”,更科学有效。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这一轮普查,国家和行业能充分认识资源和物种的宝贵价值,并最终体现在政策制定、市场化可持续利用等方面。8结论8.1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过去的2011年注定将被载入中药产业现代发展史,药市振荡之剧烈、对从业者财富之洗劫和对中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力度前所罕有。旧的模式、旧的方向已不可秉持,整个产业支撑体系正面临着急剧解构。8.2本文的主要结论从上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理出当前行业所处的阶段即中药行业转型期和新体系架构期,经过这一轮整合,国内中药材市场在今后5年左右将逐步进入市场经济的成熟期。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医药产业
43、链的可持续、健康运转已可期待。同时,伴随着健康经济时代来临,我们可以预见整个中医药产业将真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但这个春天不会“天上掉馅饼”落在大家头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行业变革进入深水区,旧有观念和体系的强大阻力依然存在;我们也需认识到,基层对于信息的利用、产销服务平台的使用仍与市场经济存在较大差距,近期白菜、萝卜烂市的教训已为我们行业敲响“警钟”,而多个中药材目前的高价位已经严重刺激产区再次过量发展,未来三年预计会有批量药材“药贱伤农”;我们更需清醒地认识到,中药材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附骨之蛆”,已对企业原药和民众健康形成较大威胁。这一切市场转型期的不堪之状,已不容我辈坐视,
44、更容不得我们自我陶醉和粉饰太平,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从点滴作起,以实际行动改变和提升当前产业状态。8.2.1未来中药材市场的机会沧海横渡,方显英雄本色”,“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以实际行动改变当前行业业态已时不我待!同时我们每个从业者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都必将经历的“凤凰涅槃”和破立过程,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转变,伴随着健康经济时代之来临,我们每一个中药企业和每一个从业者其实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个机遇将引领我们每个先行者乃至我们整个产业迎来真正的“辉煌时代“,谁率先抓住这个机遇谁就就迎来“百年不败”地位。8.3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严峻,经济复苏还需很长时间。2012年是我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