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2010 学年度第 二 学期授 课 计 划课 程 名 称舞龙舞狮主 讲 教 师职称讲师辅 导 教 师职称教授适用专业、班级编 制 时 间2010年02月12日教务处制授课方案本期本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以舞龙运动、龙狮表演与竞赛教材为重点,使学生了解舞龙舞狮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技术,并能了解舞龙舞狮的教学原则、特点和教法;初步掌握舞龙舞狮运动的教学与训练规律,具备从事中等学校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科学研究以及民族民间体育健身指导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体育教育事业,树立学生勤奋学习、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优良品德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塑造学生健美体态,增进学生身心健
2、康,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自信心和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团结的精神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书名:1、舞龙运动民族传统体育教程教材 1(册) 2、龙狮表演与竞赛参考书:1、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国际龙狮总会审定,2003年 2、舞龙、舞狮增设项目竞赛规则,中国龙狮总会审定,2003年编著者: 雷军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7月对教材的处理1、对教材大纲内容进行分化重整,根据各套路练习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2、增加舞龙增设项目动作技术舞狮增设项目动作技术教学内容,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教师多采用动作示范、讲解演练,
3、学生以集体、分组为主。4、通过口令、领做、提示等手段使学生较快地学会和掌握动作,进而完成套路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1、 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教学,提高动作质量,加强实践性内容教学。2、 采用自学、自练、试教等方法培养教学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3、 注重趣味性活动,增强课堂气氛,强调运动与休息相结合。4、 结合舞龙舞狮运动特点,加强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课时安排本期教学18周,每周2学时,合计授课36学时其中讲授理论6学时。其他学时 2 学时。注:1、教学目的要求,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2、对教材的处理,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学生实
4、际并考虑对相关课程衔接等要求,提出正确实用教材的方案,如属通用教材或借用教材,应以教材内容增删、详略和重点,作出明确的安排。3、本计划一式两份,一份交所在系存档,一份任课教师留存。教 学 日 历 (第2页)周次讲 授 章 节 名 目 重 点 内 容周学时测验及习题作业数量11、舞龙运动概述及舞龙器材基本介绍2、基本动作技术的练习221. 舞龙基本功 基本动作2. 8字舞龙动作练习3. 舞龙规定套路(二)动作15动作练习231 1舞龙基本功 基本动作2游龙动作练习3.舞龙规定套路(二)动作610动作练习241 舞龙基本功 基本动作 2 穿腾动作练习3 舞龙规定套路(二)动作1115动作练习251
5、 舞龙基本功 基本动作2 翻滚动作练习3 舞龙规定套路(二)动作1622动作练习261舞龙基本功 基本动作2组图造型动作练习3. 舞龙规定套路成套练习271舞龙教学方法、舞龙运动员的选材(理论)2舞龙运动技法分析(理论)3. 舞龙规定套路成套练习视频学习(理论)281. 舞龙配乐及鼓法伴奏2. 舞龙组合动作练习3. 舞龙规定套路伴奏成套练习291 舞龙组合动作练习2 舞龙自选套路组合练习3 舞龙新增项目动作技术及演练方法2101、舞狮(北狮)运动概述及器材基本介绍2、舞狮基本动作技术的练习2111. 舞狮(北狮)基本功 基本动作2. 舞狮基本形态动作的练习3. 舞狮(北狮)规定套路动作15动作
6、练习2教 学 日 历 (第2页)周次讲 授 章 节 名 目 重 点 内 容周学时测验及习题作业数量121舞狮(北狮)基本功 基本动作2神态类舞狮(北狮)动作练习3. 舞狮(北狮)规定套路动作610动作练习2131 舞狮(北狮)基本功 基本动作 2 舞狮(北狮)上肩上腿动作练习3. 舞狮(北狮规定套路动作1115动作练习2141 舞狮(北狮)基本功 基本动作2 舞狮(北狮)运动飞跃回转练习3. 舞狮(北狮)规定套路动作1622动作练习2151舞狮(北狮)基本功 基本动作2狮乐配合练习3. 舞狮(北狮)规定套路成套练习2161. 舞狮(北狮)教学方法、运动员的选材(理论)2舞狮运动技法分析(理论)3. 舞狮(北狮)规定套路成套练习视频学习(理论)2171舞龙舞狮竞赛的组织(理论)2舞龙舞狮竞赛规则及裁判实践(理论)218考核:(1)舞龙:规定套路(二)动作技术; (2)舞狮:北狮规定套路动作技术。2 202122计 划 审 核 意 见所在系或教研室审查意见: 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审核意见: 主管教学领导签字: 年 月 日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登记检查周次检查日期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