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华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 学院 汉语言 专业 2012 年 12月30 日设计(论文)题目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学生姓名王进学号200902140424指导教师陈伶俐一、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选题目的和意义: 从陈寿的三国志真实的历史人物到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曹操完成了从历史到艺术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罗贯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将之丑化,作者意图将曹操树立为反面人物的典型“奸雄”,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义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本文着眼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从历史到艺术的生成,以发掘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的具体塑造。国外研
2、究现状:曹操形象是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曹操形象的审美价值、曹操人物形象的新解读,以及三国演义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不同之处。近几十年来,研究者通过新的视觉新的视野来解读曹操的人物形象,这就使的曹操的人物形象出现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发展。在现代史上,较早肯定曹操为曹操翻案的有鲁迅、吕思勉等。他们通过对三国演义以及其它作品的研读提出了对曹操肯定的观点。对曹操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曹操的人物形象的认识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但目前任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王仲荤、郭沫若、翦伯赞等人先后发表了为曹操翻案的文章,这些文章也掀起了新的争论高潮,后来易中天等人对曹操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分析诠释正
3、是这一争论的延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曹操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需要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在分析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注意断句20世纪以来,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研究大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曹操形象研究在这个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逐渐经历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涉及了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表述等多方面。表现在对曹操形象的研究上,学者们在继承传统批评方式的同时,运用西方现代的理论来分析、评价曹操等人物形象。代表人物有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胡适、李辰东等。二、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的曹操人物形象研究在
4、这一时期,三国演义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者们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致力于探讨作品中对人民有认识和教育意义的东西,而分析和评价曹操形象也是为了发掘其包含的思想和认识价值。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郭沫若、翦伯赞等。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曹操形象研究。在摆脱了那个混乱的代之后,年学术界又重新讨论曹操形象的评价问题。有一些学者继续以前的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者从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些学者则运用新的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并且都很多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铁民、易中天等。二、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不同的时代的人民根据自己时
5、代的好恶评价曹操,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对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反映了哪个时代?的好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在论文的进程中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判三国演义中对曹操人物想象的塑造。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主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等史料写成的历史小说,在三国志中陈寿是夸赞曹操的,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司马光也对曹操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则将曹操塑造为一个奸诈无耻的奸雄,这都是学者在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下对曹操做出的评价。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三国演义中对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借以得出最恰当的曹操形象。三、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基本文献资
6、料的分析、比较、综合,在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诈和残暴”形象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与分析,重点突出曹操的“奸诈”和“残暴”,得出他的奸雄形象,并注重对名家观点进行引述和阐述。四、论文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以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该形象的理解进行深入解读,寻找共性和差异。2、根据规划,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论述我的观点:第一部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其他文献的参考,深入探究曹操的“奸诈”第二部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其他文献的参考,深入探究曹操的“残暴”,中间适当穿插其他学者的观点,加以比较分析。第三部分,综合以上观点,对曹操奸雄形
7、象做简要分析。关键词:三国演义 曹操 政治家 军事家 奸雄三、参考文献 1 陈寿. 三国志C .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罗贯中. 三国演义D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 易中天 . 品三国J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A北京新潮出版社,1985年版 5 顾学颉.三国演义所塑造的曹操N. 大公报.1954 6 李辰东.三国水浒与西游M.北京:太平达到出版社,1956 7 周立波.谈三国演义J.文艺学习,1955.9.10. 8 陈涌.三国演义简论J.文学研究刊(第一册).1955.(7) 9 李希凡.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J.文艺报,1959,(
8、9)10黄钧.真假曹操辨J.北方论丛.1982,(3)四、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一、实行方案:1.搜集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书写材料,包括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教育教学刊物以及通过网络而获得的一些有关论文等。2.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以求了解一些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据此理清行文思路。3.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找出写作点,运用对比法完成论文。二、进度:1-2周 确定研究论题3-4周 搜集研究资料5周 开题、填写开题报告6周 确定研究论文框架7周 整理研究资料8-10周 论文初稿写作11-12周 论文二稿13-14周 论文三稿15周 论文定稿16周 论文答辩前的准备工作不说“周”,以年月出现。三、预期效果: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刻画十分值得讨论。曹操的人物形象从历史形象到书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对此的分析,挖掘出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刻画特点。本研究最终形成毕业论文,如果条件允许,在写作过程中可将部分内容写成小论文发表。五、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建议 签名: 年 月 日 1、 这次对研究现状下了功夫,很好2、 就按你的设想来写吧,如果有问题再说。可以写初稿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