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膜天膜柱式膜使用手册.doc

    • 资源ID:1161131       资源大小:801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膜天膜柱式膜使用手册.doc

    1、目 录1、什么是二级处理12、选择生物法处理污水的程序示意图13、影响废水生物处理的因素13.1 细菌活动与溶解氧的关系23.2 细菌活动与氧化还原电位关系23.3 保持水中N、P及一些无机盐的含量适中24、常用鉴定和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25、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26、HRT、SRT、F/M、F/V27、生物选择器38、活性污泥及其微生物结构、性能指标、增长规律39、丝状细菌310、活性污泥中的藻类411、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的种类412、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特点413、常用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413.1 活性污泥间歇培养413.2 活性污泥连续培养514、活性污泥的驯化515、活性污泥所需营养

    2、物质的比例516、活性污泥法517、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518、活性污泥的运行控制方法619、活性污泥法日常管理中需观测的项目620、活性污泥法日常管理中需要检测和记录的参数621、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621.1 温度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721.2 pH对活性污泥的影响721.3 营养元素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721.4 溶解氧对活性污泥的影响722、活性污泥的主要运行方式723、曝气的作用824、如何通过观测混合液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种属和数量来判断曝气池运行状况?825、MLSS和MLVSS926、测定SV值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927、污泥容积指数(SVI)928、曝气池混合液SVI值

    3、升高的原因929、污泥龄1029.1 调整泥龄对废水处理的影响1030、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的方法1031、为什么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一般要保持恒定?1132、回流污泥量的调整方法1133、污泥回流系统的控制方法1134、活性污泥膨胀1134.1 危害1234.2 污泥膨胀的原因和解决对策1234.3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1234.4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1234.5 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1234.6 活性污泥由茶褐色变成灰黑色的原因1334.7 活性污泥不增长甚至减少的原因1334.8 活性污泥解体的征兆1334.9 曝气池溶解氧过高和过低的原因1335、曝气池运行管理注意事项1336、活性污泥工艺中产生

    4、的泡沫种类1436.1 生物泡沫的形成机理1436.2 生物泡沫的危害1436.3 季节交变容易产生生物泡沫的原因1436.4 曝气池出现生物泡沫后的控制对策和效果1437、二次沉淀池1537.1 设置二次沉淀池的基本要求1537.2 二沉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1537.3 二沉池常规检测项目1537.4 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大的原因1537.5 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的原因1637.6 二沉池出水BOD5和CODcr突然升高的原因1637.7 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1637.8 二沉池表面出现黑色块状污泥的原因1637.9 二沉池出现泡沫浮渣的原因1638、传统活性污泥法1739、完全混合活性污泥

    5、法1740、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1841、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1842、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1843、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1844、AB法(吸附生物降解工艺)1944.1 AB法的特点:2044.2 AB法A段活性污泥的特点2044.3 AB法脱氮除磷时如何控制碳、氮、磷的比例2144.4 AB法运行注意事项(对于有脱氮除磷的AB法)2145、A/O法2145.1 A/O法的特点2145.2 缺氧/好氧(A/O)法脱氮时运行管理注意事项2246、A2/O法2246.1 A2/O法的特点2246.2 A2/O法运行注意事项2247、SBR法2347.1 SBR法的基本性能2347.2 SBR法的工艺特点

    6、2347.3 SBR法运行特点2347.4 为什么SBR法具有脱氮和除磷作用2447.5 SBR法使用两用曝气器的特点2447.6 新型SBR和经典SBR的对比2447.7 新型SBR工艺2448、氧化沟2548.1 为什么氧化沟具有脱氮和除磷的作用2548.2 氧化沟的工艺特点2548.3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2648.4 常规氧化沟的参数2648.5 常用氧化沟的种类2648.6 一体式氧化沟的特点2648.7 交替式氧化沟2648.8奥贝尔氧化沟2748.9 卡鲁塞尔氧化沟2748.10氧化沟设置导流板和导流墙的原因2749、生物膜法2749.1 基本特征2749.2 生物膜法与普通活性污泥

    7、法主要运行参数比较2749.3 生物膜法的特点(与活性污泥法相比)2749.4 培养和驯化生物膜2849.5 生物膜法对布水布气的特殊要求2849.6 生物膜严重脱落的原因2849.7 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2850、生物滤池2850.1 生物滤池的负荷2950.2 生物滤池的特点2950.3 生物滤池使用填料的特点2950.4 生物滤池使用旋转曝气器的原理3050.5 旋转曝气器的基本要求:3050.6 生物滤池的回流的作用3050.7 生物滤池产生臭味的原因和对策3050.8 塔式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3050.9 塔式生物滤池的特点3050.10 影响塔式生物滤池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3051、活性

    8、生物滤池(ABF)3151.1 活性生物滤池的特点3152、生物转盘法3152.1 生物转盘的基本原理3152.2 生物转盘的特点3252.3 影响生物转盘法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3252.4 生物转盘运行管理注意事项3253、接触氧化法3353.1 接触氧化法的特点3353.2 影响接触氧化法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3353.3 接触氧化池内曝气的作用3353.4 接触氧化法填料的技术要求3453.5 接触氧化法运行管理注意事项3454、生物流化床3455、厌氧生物处理3455.1 特点3455.2 厌氧生物处理的三个阶段3455.3 分步厌氧处理3555.4 水解酸化的优点3555.5 与好氧生物处

    9、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3555.6 与厌氧生物处理相比,好氧生物处理负荷较低的原因3555.7 厌氧生物处理的缺点3655.8 确定某种工业废水是否适用厌氧生物处理应考虑的因素*3655.9 厌氧生物反应器内出现中间代谢产物积累的原因及对策3655.10 厌氧生物反应器内出现泡沫、化学沉淀等不良现象的原因3755.11 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运行控制上的不同点3755.12 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3755.13 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3755.14 有机负荷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3855.15 营养物质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3855.16 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指示厌氧的程度3855.

    10、17 pH值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3955.18 厌氧生物反应器为什么要经常投加碱源3955.19 什么是VFA和ALK?两者比值有何意义?3955.20 有毒物质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3955.21温度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4055.22 什么情况下选择高温厌氧生物处理法?4055.23厌氧生物反应器沼气产率偏低的原因*4055.24 厌氧生物反应器启动时的注意事项4155.25 成熟厌氧消化污泥基本参数4155.26 厌氧生物处理运行管理注意事项4255.27 厌氧生物反应器常规检测项目4255.28 厌氧生物反应器可以使用的控制指标4255.29 厌氧生物反应器内部防腐的原因4355.30 污

    11、泥沉淀回流对厌氧处理的影响4356、厌氧消化池4356.1 缺点4356.2 废水厌氧消化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区别4357、厌氧接触法4357.1 厌氧接触法的特点4457.2 提高厌氧消化污泥沉淀效果的措施4458、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4458.1 UASB的基本原理4458.2 UASB的特点4558.3 什么是颗粒污泥4558.4 使UASB内出现颗粒污泥的方法4558.5 直接培养法培养颗粒污泥的注意事项4558.6 三相分离器的作用4658.7 UASB运行管理注意事项4658.8 容积负荷对UASB的影响4659、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4660、厌氧生物滤池(AF)46

    12、60.1 厌氧生物滤池的类型4760.2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及适用水质4760.3 厌氧生物滤池填料的种类和特点4760.4 厌氧生物滤池如何启动4860.5 AF运行管理注意事项4861、厌氧复合床反应器(UBF)4861.1 UBF的特点4953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1、什么是二级处理又称为二级生物处理或生物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BOD5去除率约为2530%,经二级生物处理后,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有微生物处理过程都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

    13、染物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进行两种转化:从液相中溢出的气体或剩余活性污泥。好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中的一部分碳源转化为CO2,厌氧条件下,则转化为CH4和CO2,同时,微生物得以增殖,增殖的絮凝状细菌细胞成为剩余污泥。2、选择生物法处理污水的程序示意图否是是原废水是否生物降解是否高浓度厌氧生物处理物理法,化学法处理是否需脱氮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出水需再处理排 放排 放否否是3、影响废水生物处理的因素负荷、温度(好氧在1530,厌氧在35左右和55左右)、pH、氧含量、营养平衡、有毒物质。3.1 细菌活动与溶解氧的关系1 好氧细菌以分子氧作为生物氧化过程的电子受体,因此在有氧情况下才能生

    14、长和繁殖。好氧性自养菌在呼吸过程中以还原态的无机物氨氮、硫化氢等为底物;好氧性异养菌则以有机物为底物。好氧呼吸过程中,底物氧化较充分,获得的能量也较多。2 厌氧性细菌的生长不需要分子氧。3 兼性细菌有氧时以氧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呼吸,无氧时则以代谢中间产物为受氢体进行发酵作用。3.2 细菌活动与氧化还原电位关系1)专性好氧微生物要求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300+400mV;2)一般专性好氧微生物要求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200-250mV;3)专性厌氧甲烷菌要求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300-400mV,最适宜-330mV;4)兼性微生物在+100mV以上进行好氧呼吸,在+100mV以下进行无氧呼吸氧化

    15、还原电位除了受水中溶解氧浓度和pH值影响外,向水中投加抗坏血酸(Vc),硫二乙醇钠,二硫苏糖醇,谷胱甘肽,硫化氢及金属铁还原剂可以使水中氧化还原电位维持在较低水平。硫化氢可以将其降低至-300mV,铁可以将其维持在-400mV。3.3 保持水中N、P及一些无机盐的含量适中N是构成微生物体的重要元素,氨态氮比较容易被细菌利用,因此处理缺氮废水时可以向水中投加尿素、硫酸铵农用化肥。P和S是核酸的重要组分。4、常用鉴定和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一般采用BOD5/CODcr法:BOD5/CODcr0.45,可生化性好BOD5/CODcr0.30.45,较好BOD5/CODcr0.20.3,较差BOD5/

    16、CODcr0.2,不宜5、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生物处理法分为好氧、缺氧和厌氧等三类,按微生物的生长方式可分为悬浮生长、固着生长、混合生长等。好氧处理时,DO在1mg/L以上,最好大于2mg/L;厌氧处理时构筑物内无氧,硝态氮小于0.3mg/L,最好小于0.2mg/L;缺氧指构筑物内的BOD5的代谢由硝态氮维持,硝态氮的初始浓度不低于0.4mg/L,DO小于0.7mg/L,最好小于0.4mg/L;悬浮生长型生物处理法的代表是活性污泥法,固着生长型生物处理法的代表是生物膜法,混合生长型生物处理法的代表是接触氧化法。6、HRT、SRT、F/M、F/V水力停留时间(HRT):水流在处理构筑物内的平均

    17、驻留时间,单位一般为h。固体停留时间(SRT):生物体(污泥)在处理构筑物内的平均驻留时间。即污泥龄,单位一般为d。HRT实质上是为保证微生物完成代谢降解有机物所提供的时间;SRT实质上是为保证微生物能在生物处理系统内增殖并占优势地位且保持足够生物量所提供的时间。污泥负荷(F/M,Ns):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单位是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F/V,Nv):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单位是kgBOD5/(m3d);有机负荷率分进水负荷和去除负荷,进水有机负荷可分为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两种;去除负荷可以用进水负荷和去除率两

    18、个参数来表示。冲击负荷:在短时间内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负荷超出设计值或正常运行值的情况,可以是水力冲击负荷,也可以是有机冲击负荷。7、生物选择器主要作用:防止丝状菌的过度繁殖,避免丝状菌在微生物处理系统中成为优势菌种。工作原理:在好氧或厌氧生物反应器之前,设置一个停留时间较短的反应器,使回流污泥和未被稀释的废水在其中接触,即在选择器中维持较高的F/M值,在高F/M值下,沉淀性能好的微生物可以优先在选择器基质浓度较高的区域吸收利用基质,并在整个悬浮活性污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类型:好养选择器(需曝气),缺氧选择器(只需搅拌)和厌氧选择器(只需搅拌)。大多数丝状菌是绝对好氧的,大多数菌胶团细菌是兼性

    19、菌。8、活性污泥及其微生物结构、性能指标、增长规律由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群体形成的絮状绒粒,绒粒直径一般为0.020.2mm,含水率一般在99.299.8%。成熟的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沉淀性能,其中含有大量菌胶团和纤毛虫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以使BOD5的去除率达到90%左右。正常生长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菌胶团絮体发育良好,个体大小适宜,稍具泥土味。活性污泥的组成:有机物和无机物,一般有机成分7585%,无机成分仅占1525%。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主要有菌胶团和丝状细菌,它们构成了活性污泥的骨架,微型动物附着生长于其上或游弋于其间,形成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凝体,即活

    20、性污泥。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结构:具有良好结构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菌胶团附着于其上而形成的,结构丝状菌喜低氧状态,在菌胶团的附着下,不断生长伸长,形成条状和网状污泥;没有丝状菌为骨架的絮体颗粒很小,附着于累枝虫等原生动物尸体上的絮体易产生反硝化作用,它们都易随二沉池出水流失。结构丝状菌与菌胶团在活性污泥中形成共生关系,而非拮抗关系,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得益于大环境中微生态群落的相对稳定。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生物相。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适应阶段(调整阶段),对数增长阶段,减速阶段,内源代谢阶段。新生菌胶团无色透明、结构紧密、吸附

    21、氧化能力强、活性高;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吸附氧化能力差、活性低。9、丝状细菌长丝状形态有利于其在固相上附着生长,保持一定的细胞密度,防止单个细胞状态时被微型动物吞食;细丝状形态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在底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比胶团菌增殖速度快,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则比胶团菌增殖速度慢。丝状细菌增殖速度快、吸附能力强,耐供氧不足能力以及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的生活能力都很强,因此在废水生物处理生态系统中存活的种类多、数量大。丝状细菌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当污泥中丝状菌在数量上超过了菌胶团细菌时,会使污泥絮凝体沉降性能变差,严重时能引起污泥膨胀,造成出水水质下降。活性污泥

    22、膨胀可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前者只需创造有利于菌胶团细菌增长的条件即可解决,后者菌胶团细菌难以附着在非丝状菌上生长,只有采取投加杀生剂的办法毒杀。10、活性污泥中的藻类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且大多是单细胞种类,但在沉淀池边缘、出水槽等阳光暴露处较多,甚至可见呈层附着生长。在氧化塘及氧化沟等占地大、空间开阔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微型藻类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常呈菌藻共生状态。藻类光合作用可补充水中的溶解氧,在氧化塘处理系统中,可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藻类以达到除磷和脱氮的目的。11、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的种类原生动物有220多种,其中以纤毛虫居多,占7090%。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1 促进絮凝和沉淀

    23、:原生动物分泌的粘液能促进细菌发生絮凝作用。2 减少剩余污泥:原生动物捕食细菌会使生物量减少,减少的部分等同与被氧化量。3 改善水质:吞噬细菌,沉降过程黏附和裹带细菌,提高细菌去除率;摄取可溶性有机物,吞噬病毒,降低二沉池出水BOD5,CODcr,SS,提高出水透明度。12、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特点第一步,吸附作用,十分迅速,一般在30min内完成,BOD5去除率可达70%,同时具有部分氧化作用,但吸附是主要作用。 第二步,氧化阶段,主要是继续分解氧化前阶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同时继续吸附一些残余的溶解物质。这个阶段进行的相当缓慢。第三步,泥水分离阶段,在二沉池中进行沉淀分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24、和分解代谢都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代谢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可直接消除污染,合成代谢的产物是新生的微生物细胞,只有将其从混合液中去除才能实现污水的完全净化处理。13、常用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间歇培养法、连续培养法(低负荷连续培养、高负荷连续培养、接种培养)。13.1 活性污泥间歇培养1 污水注满曝气池2 闷曝23天(只曝气不进水)3 停止曝气,静沉11.5小时4 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的1/55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进水三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每次闷曝的时间应比上次有所减少。当污水温度在1520时,采用此种方法经过15天左右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1g

    25、/L以上,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SV)可达1520%,。此时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回流污泥。最初的回流比应当小些,可以控制在25%左右,随着污泥浓度的增高,逐渐将回流比提高到设计值。13.2 活性污泥连续培养使污水直接通过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沉池,连续进水和出水;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回流曝气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为止。14、活性污泥的驯化活性污泥的驯化通常是针对含有有毒或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而言。1 异步驯化法。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变化一次配比,污泥浓度和处理效果的下降不应该超过10%,并且经过710

    26、天运行后,能恢复到最佳值。2 同步驯化法。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的同时,就开始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随后逐渐提高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对于生化性较好、有毒成分较少、营养也比较全面的工业废水,可以使用同步驯化法同时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否则,必须使用异步驯化法将培养和驯化完全分开。15、活性污泥所需营养物质的比例有关研究证明,对于好氧生物处理工业废水营养物质的比例可以为C:N:P=(100200):5:(0.80.1),对于厌氧生物处理,工业废水营养物质的比例可以为C:N:P=(500800):5:(0.80.1)。一般情况下,厌氧生物处理比好养生物处理工业废水所需的营养比例,N、P的

    27、含量可以降低很多。生物处理系统的泥龄越长,微生物所需的N、P比例越低。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泥产率越低,污泥所需的N、P比例也越低。16、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利用活性污泥中悬浮生长型好养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其过程分为吸附、代谢、固液分离三个阶段,由曝气池、曝气系统、回流污泥系统及二次沉淀池等组成。具体流程如下: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流入废水处理水污泥处理工序空气回流污泥污泥处理工序剩余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17、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1 污水中含有足够的胶体状和溶解性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作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2 曝气池混合液中有足够的

    28、溶解氧;3 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态,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4 连续回流活性污泥、及时排出剩余污泥,使曝气池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保持一定浓度;5 污水中有毒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不对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形成威胁。18、活性污泥的运行控制方法1 污泥负荷法。尤其适用于系统运行初期和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生物处理系统。但此法操作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小的稳定运行程式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其它控制方法,只是定期用污泥负荷法进行核算。2 MLSS(污泥浓度)法。通过调整排放剩余污泥量来保证曝气池内总是维持最佳MLSS值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生物处理系统。3 SV法。对于水质水量稳定的生

    29、物处理系统,SV值能代表活性污泥的絮凝和代谢活性,反映系统的处理效果。4 泥龄法。通过控制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最佳来使处理系统维持最佳运行效果的方法。19、活性污泥法日常管理中需观测的项目1 对活性污泥状况的镜检和观察;2 观察曝气效果;3 曝气时间:以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为条件,要根据进水量、水质及曝气池容积等因素,按照运行经验确定一最佳值和最佳范围;4 曝气量(供气量);5 曝气池混合液30min沉降比(SV值);6 剩余污泥排放;7 回流污泥量;8 观察二沉池。20、活性污泥法日常管理中需要检测和记录的参数1 反应处理流量的项目:进水量、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2 反应处理效果的项目:进、

    30、出水的BOD5、COD、SS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3 反应污泥状况的项目:曝气池混合液的各种指标SV、SVI、MLSS、MLVSS及生物相观察和回流污泥的各种指标RSSS、RSV及生物相观察等;4 反映污泥环境条件和营养的项目:水温、pH、溶解氧、氮、磷等;5 反应设备运转状况的项目:水泵、泥泵、鼓风机、曝气机等主要工艺设备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流量、电流电压等。21、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1 溶解氧。2mg/L左右;2 有机负荷。进水有机负荷等于或接近最佳值;3 营养物质。4 pH 6.58.5之间;5 水温。1530度;6 有毒物质。21.1 温度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最适温度:1530一般

    31、来讲,温度升高,不利于氧向水中的转移,但可以加快生化反应速率,也会加快微生物增殖速率,但超过一定限度,会对微生物细胞组织产生不可逆破坏,相比而言,温度降低不会对微生物细胞产生不可逆破坏。温度降低缓慢时,可通过降低负荷、提高溶解氧浓度、延长曝气时间等措施使微生物逐步适应这种变化。21.2 pH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最适pH:6.58.5pH小于4.5,原生动物全部消失,优势菌种为真菌,破坏污泥絮体,易产生污泥膨胀;pH大于9 ,不利于微生物的代谢,菌胶团会解体,也会产生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混合液本身对pH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如:好氧微生物对含氮化合物的利用,由于脱氮作用产生酸,会降低环境pH;由于脱

    32、羧作用而产生碱性胺,又可使pH上升。21.3 营养元素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补充氮时可以投加氨水、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补充磷时可以投加过磷酸钙等。投加磷酸氢铵可以同时补充氮和磷。实际应用中,微生物对N、P的需要量与剩余污泥量有关,即与泥龄有关。如果剩余污泥量较大,即泥龄较短,N、P的投加量就要大一些;反之,N、P投加量就要小些。当二级生物处理以去除含碳有机物为目的时,一般考虑是否投加N、P,投加多少,而使用A/O系统反硝化脱氮时,有些C/N比低的废水会缺乏反硝化菌在脱氮时所需的碳源,此外应当投加含碳有机废水甚至甲醇,以提高氮的去除率。21.4 溶解氧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溶解氧过低,好氧微生物的正

    33、常代谢活动会下降,活性污泥会因此发黑发臭,还易于滋生丝状菌,产生污泥膨胀;溶解氧过高,氧的转移速率降低,微生物会进入自身氧化阶段,还会增加动力消耗。根据经验,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中溶解氧保持在2mg/L,就能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净化功能。22、活性污泥的主要运行方式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氧化沟、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各运行参数见下表:运行方式污泥负荷(Ns)/kgBOD5.(kg泥.d)-1容积负荷(Nv)/kgBOD5.(m3.d)-1污

    34、泥浓度/g.L-1曝气时间/h泥龄/d回流比/BOD5去除率/%传统推流0.20.40.30.61.53.0485150.250.758595完全混合0.250.50.51.83.06.0485151.04.08595阶段曝气0.20.40.61.02.03.5385150.250.758595吸附再生吸附段0.20.61.01.21.03.00.515150.51.08090再生段4.01036延时曝气0.050.100.10.43.06.0184820300.751.095纯氧曝气0.40.82.03.25.010.01.538200.250.68595间歇曝气0.20.40.11.32.

    35、05.00.523100.51.58595氧化沟0.030.070.10.23.06.0204883095A/O法0.20.40.61.03.0363100.10.28595AB法A段2.06.00.61.0240.510.30.60.50.88595B段0.150.32615200.51.023、曝气的作用1 基本作用: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浓度;2 搅拌混合,实现污泥与废水的充分混合接触;3 维持混合液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使活性污泥在混合液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好氧生物处理的曝气方式:鼓风曝气、机械曝气。鼓风曝气系统由鼓风机(空压机)、空气扩散装置(曝气器)和一系列的连通管道组成。鼓风曝气的型

    36、式:底层曝气、浅层曝气、深水曝气、深井曝气。曝气池是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核心。传统工艺生物处理系统的曝气池一般单独设置,前有初沉池,后有二沉池,但也有将曝气池和二沉池合建在一起的工艺,如SBR工艺、一体式氧化沟工艺以及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合建式曝气池等。曝气池进水常规检测项目:温度、pH、COD和BOD、氨氮、磷酸盐、有毒物质。曝气池混合液常规检测项目:温度、pH、溶解氧、曝气时间、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龄、回流污泥浓度(RSSS)、回流污泥沉降比(RSV)、污泥生物相镜检。24、如何通过观测混合液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种属和数量来判断曝气池运行状况?

    37、1 溶解氧含量正常,活性污泥生长,净化功能强时,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等,一般以钟虫属居多。这类纤毛虫以体柄分泌的粘液固着在污泥絮体上,它们的出现说明污泥凝聚沉淀性能较好。此时,若进水负荷较低,出水水质肯定良好,而且镜检时还会出现轮虫等以细菌为食的后生动物。2 曝气池启动阶段,即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性能和状态尚未良好形成的时候,有机负荷相对较高而DO含量较低,此时混合液中存在大量游离细菌,也会出现大量游泳型纤毛虫类原生动物,比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等。3 混合液溶解氧不足时,可能出现的原生动物较少,主要时适应缺氧环境的扭头虫。4

    38、曝气过度或采用延时曝气工艺时,活性污泥因氧化过度使其凝聚沉降性能变差,呈系分散状,各种变形虫和轮虫会成为优势菌种。5 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水变得很浑浊,这时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时小变形虫,如辐射变形虫等。这类原生动物体型微小,构造简单,行动迟缓,以细菌为食。如果发现有大量这样的原生动物出现,就应当立即减少回流污泥量和曝气量。6 进水浓度极低时,会出现大量的游仆虫属、鞍甲轮虫属、异尾轮虫属等原生动物。7 原生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进入时,作为活性污泥中敏感性最高的原生动物,盾纤虫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8 活性污泥性能不好时,会出现鞭毛虫类原生动物,一般只有波豆

    39、虫属和屋滴虫属出现,当活性污泥状态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会消失。9 在活性污泥状况逐渐恢复时,会出现漫游虫属、斜管虫属、尖毛虫属等缓慢游动或匍匐前进的原生动物,和曝气池启动阶段的原生动物种类相似。25、MLSS和MLVSS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表示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单位为mg/L或g/L。MLSS包含了活性污泥中的所有成分,即由具有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代谢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微生物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四部分组成。曝气池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40、:又称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MLVSS扣除了活性污泥中的无机成分,能够比较准确的表示活性污泥中活性成分的数量,单位也是mg/L或g/L。条件一定时,MLVSS/MLSS比值是固定的,如城市污水的一般在0.750.85之间,但不同的工业废水,比值不同。当MLSS过高时,泥龄延长,溶解氧需求增加,导致对充氧系统能力的要求增大。同时曝气池混合液密度也会增大,会增加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电耗,有时还会导致污泥过度老化,活性下降。实际运行时,有时需要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量的方式强制减少

    41、曝气池的MLSS值,刺激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活性。26、测定SV值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1 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这一现象多发生在高温的夏季,活性污泥反应功能较强,产生了硝化作用,形成硝酸盐,硝酸盐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气态氮。气态氮附着在活性污泥絮体上并携带污泥上浮,气泡去除后,污泥能够迅速下降。可通过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或减少曝气量来解决。2 在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呈悬浮状态的微小絮体,而且透明度下降。其原因是污泥解体,而污泥解体的原因有曝气过度、负荷太低导致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有毒物质进入等。3 泥水界面分界不明显,其原因是流入高浓

    42、度的有机废水,微生物处于对数增大期,使形成的絮体沉降性能下降、污泥分散。27、污泥容积指数(SVI)Sludge volume index,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min静置沉淀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以mL/g计。SVI=SV/(MLSS(g/L))(记得单位换算)SVI值排除了污泥浓度对污泥沉降体积的影响,比SV值能更准确的评价和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SVI值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值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城市污水的SVI值一般介于70100之间,而有些工业废水的SVI值常年在200300之间,也能

    43、维持很好的运行效果。对于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即使沉降性能较差,由于其MLSS较高,因此其SVI值也不会很高。一般认为,SVI小于100,沉降性能好;SVI在100和200之间,沉降性能一般;SVI大于200,沉降性能不好。28、曝气池混合液SVI值升高的原因1 水温突然降低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功能下降;2 混合池pH长时间处于34的酸性条件下,嗜酸性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此外排放酸性废水的管道内生长的丝状微生物膜周期脱落也会导致混合液中的丝状微生物的增殖;3 进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比例偏低,而丝状微生物能够在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并在混合液污泥中占优势,进而引起污泥膨胀

    44、;4 曝气池有机负荷过高导致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淀性能变差,SVI值增高;5 进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含量较大,而低分子有机物是丝状微生物最容易利用的成分,从而使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6 溶解氧含量不足使絮体形成菌生长收到抑制,而丝状微生物却能在DO浓度为0.1mg/L以下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导致活性污泥膨胀;7 进水中存在对絮体形成菌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酚、醛、硫化物等类物质含量突然升高,菌胶团变得松散,凝聚性能下降,而丝状微生物增值,SVI增高;8 高浓度有机废水缺氧腐败后进入曝气池,其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有机物和硫化物等,从而使丝状微生物大量增殖;9 消化池上清液短时间进入曝气池。其中的高浓度有机物

    45、是曝气池有机负荷升高,丝状微生物大量增殖;10 进水中SS较低而溶解性有机物比例较大,使得污泥的容重降低,难于固液分离;11 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污泥因此腐化变质,进而使回流污泥中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曝气池活性污泥膨胀。29、污泥龄反应器内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又称细胞平均停留时间(MCRT)、固体平均停留时间(SRT)、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BSRT),指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量+二沉池污泥量+回流系统的污泥量)/(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也就是: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量/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29.1 调整泥龄对废水处理的影响如果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少,使泥龄过长,会造成系统去除单位有机物的氧消耗量增加,即耗能升高,二沉池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升高,出水水质变差;如果过量排放剩余污泥,使泥龄过短,活性污泥吸附有机物后来不及氧化,二沉池


    注意事项

    本文(膜天膜柱式膜使用手册.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