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某工业园区(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某某工业园区锅家溪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OO九年三月- 19 -目录第一章 总则1.1 任务由来11.2 编制目的21.3 编制依据31.4 评价标准51.5 评价工作重点61.6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时段71.7 评价工作因子81.8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9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112.2 建设规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2.3 服务范围与处置对象132.4 总平面布置132.5 建设内容142.6 运输线路及运输设备222.7 主要机械设备232.8 给排水232.9 电气与
2、控制252.10 节能与消防262.11 卫生防护与绿化272.12 工程征地及搬迁282.13 工程挖方量及覆土来源282.14 总图运输282.15 人员编制及工作制度302.16 实施计划30第三章 工程分析3.1 工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入园企业固废调查313.2 垃圾量及其特性323.3 设计规模合理性分析373.4 工程技术方案393.5 垃圾收集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分析423.6 垃圾填埋场区污染排放情况分析433.7 煤灰渣堆场区污染分析543.8 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中的保护措施54第四章 区域环境概况4.1 自然环境概况574.2 生态环境概况604.3 社会环境概况60第五章 环境质
3、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35.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65.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95.4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705.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0第六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16.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6.3 填埋场封场后环境影响分析84第七章 环境风险评价7.1 环境风险分析867.2 垃圾坝溃坝风险分析867.3 垃圾堆体爆炸风险分析887.4 填埋场地塌陷风险分析907.5 渗滤液泄露的事故风险分析917.6 应急预案927.7 环境风险评价小结94第八章 污染防治对策分析8.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4、968.2 填埋场区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988.3 填埋场区封场后污染防治措施1058.4 垃圾填埋场生物危害控制对策1058.5 煤灰渣堆场区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068.6 事故防范措施1068.7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08第九章 建设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分析9.1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109.2 项目总平面布置可行性分析112第十章 环保政策可达性分析10.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11410.2 达标排放分析11410.3 总量控制11510.4 卫生防护距离115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1.1 经济效益11611.2 环境效益11611.3 社会效益11711.4 环境
5、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18第十二章 公众参与12.1 公众参与调查方法与范围11912.2 公众参与调查内容11912.3 问卷调查中公众意愿分析12112.4 公众参与小结121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3.1 环境管理计划12213.2 环境监测计划12313.3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2413.4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124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 结论12614.2 建议128附图及附件:附图一:地理位置图附图二: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总平面图附图三:监测点位、断面布置图附图四:某某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规划图附图五:某某工业园区扩编总体规划(2007-2020)
6、-远景发展规划图附件一: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二:环评委托书附件三:某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某工选字第080505)附件四:某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某某工业园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某工管200840号)附件五:某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某某工业园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初步设计的批复(某工管200849号)附件六: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附件七:某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标准的函附件八:某某工业园区(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议纪要附件九: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报告质量保证单附件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
7、登记表第一章 总 则1.1任务由来某某工业园区位于某南郊的某县境内,北距某市区15km,南至洪江市25km,北靠某镇,东临枝柳铁路,南接沪昆高速,西傍氵舞 水河。园区现有面积7.86km2,现有人口1.8万人,日产垃圾约20吨,经分散简易填埋,垃圾渗滤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未设置填埋气导出及处理设施,既污染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园区的发展,入园企业不断增多,园区人口持续增加,根据某某工业园区扩编总体规划(20072020),园区远期(2020年)规划面积30km2,远景(2030年)规划人口达10万,居民生活垃圾及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多,若垃圾得不到有序处置,甚至长期露天堆放,将破坏
8、园区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制约园区经济发展。因此,为完善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减缓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改善园区面貌和环境卫生质量,免除入园企业的后顾之忧,提升园区品味,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壮大园区规模,园区管委会决定兴建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用于园区生活垃圾及部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根据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有三个备选场址,备选场址一位于园区北端东部的锅家溪,备选场址二位于园区南端东部的寨脚冲,备选场址三位于园区南端东部的潘家冲。经项目可研报告比选(环评单位未参与项目场址的比选,项目属定址环评),确定锅家溪场址为推
9、荐场址。2008年9月3日,某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某工管200840号文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了批复。目前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选址意见书和初步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环评等相关手续,尚未开工建设。为保证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某市农业产业化加工示范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12日委托国家环评持证单位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请示某市环保局同意,本项目不编写环评大纲,直接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即派出环评技
10、术人员对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及图件,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同类工程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某某工业园区(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某市环保局于2009年3月24日在某主持召开报告书评审会议,经审议,报告书原则通过。现根据评审会议纪要修改形成某某工业园区(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某某工业园区锅家溪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1.2 编制目的(1)通过现场踏勘、资料图件收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同类工程调查,弄清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
11、环境质量现状,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2)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以及同类工程调查,弄清建设项目的排污工序、排污类型、排污方式、排污成分和数量,以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为废水,其次为废气以及生态影响),为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与各环境要素的浓度预测提供资料数据,查清其影响过程及危害特征,为制定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依据。(3)根据建设项目的排污特点及评价区域的环境特征,定量或定性预测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与建议,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
12、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 1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
13、1日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本)(1985年1月1日施行)。(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施行)。(13)某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本)(1994年2月1日施行)。(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05年12月2日施行)。(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施行)。(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施行)。(1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29日发布)。(18)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7月1日施行)。(19)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年 11 月1日施行)
14、。(20)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月1日施行)。(21)某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10月1日施行)。(22)某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2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4)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湘政发200623号)。1.3.2 技术导则与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
15、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8)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9)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10)某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1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12001)。(1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
16、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1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19)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20)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21)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22)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1.3.3 相关资料(1)某市城市总体
17、规划(20072020)。(2)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3)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4)某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5)某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6)某某工业园区扩编总体规划(20072020)(雅克设计机构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7.06,以下简称“园区总体规划”)。(7)某市生态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08)。(8)某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00八年五月,以下简称“工程可研报告”)。(9)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初步设计
18、(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00八年八月,以下简称“工程初步设计”)。(10)某某工业园固体垃圾处置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某省建设工程勘察院 2008年12月,以下简称“工程地勘报告”)。(11)某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某工选字第080505)。(12)某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某工管200840号 二00八年九月三日)。(13)某某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某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初步设计的批复(某工管200849号 二00八年十月十三日)。(14)某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15)某某工业园区(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环
19、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议纪要。(1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4评价标准 根据某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拟建项目应执行评价标准的函,评价采用的标准及级(类)别如下:1.4.1 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纳污水体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农田灌溉水执行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表 1 之“水作”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表 1 之类标准。(2)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表1标准。(3)声环境: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
20、008)中3类标准;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4)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2)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之二级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之二级标准。(3)噪声: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进场道路运输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
21、48-2008)中4a类标准;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5评价工作重点(1)本次评价将水环境影响评价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列为评价工作的重点。(2)虽然该拟建项目本身属于环保工程,但是随着拟建项目的建成和运行,若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本项目工程将项目建成后的垃圾填埋场区污染源分析、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选址可行性作为评价工作的重点。1.6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时段1.6.1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拟建项目渗滤液平均日产生量为158 m3/d,生产、生活废水平均日产生量为10.1 m3/d,污
22、水处理规模按Q=200 m3/d 设计。这些污水在填埋场经DTRO工艺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后,有56.1m3/d回用,其余部分经专门管道排入氵舞 水。项目排水量73 m3/d 200 m3/d,水质含非持久性污染物如CODcr、BOD5及持久性污染物如铅、镉等,复杂程度为中等,纳污水体氵舞 水常年平均流量176.7 m3/s150 m3/s,属大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对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原则,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拟建项目场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根据工程可
23、研报告,拟建垃圾填埋场采用无纺布+HDPE 膜+GCL 膜复合衬层结构进行场底处理整体防渗,对地下水影响很小,故确定评价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1.6.2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拟建工程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区填埋气体,填埋气体经燃烧后产生的的SO2、H2S等可能会影响场区及周围大气环境质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计算出工程废气中各污染物等标排放量如表1-1 所示。根据表1-1 的计算结果,及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丘陵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表1-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表项 目H2SSO2污染物排放量(Qi,t/h)0.0
24、000050.0008质量标准(Coi,mg/m3)0.060.5等标排放量(Pi)8.31041.6106评价等级判定值(Pi)三级 PH2SPSO22.51081.6.3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在垃圾运输、填埋场施工、填埋作业过程中均可能会产生噪声污染,主要是机械运行噪声和汽车运输噪声,由于项目所在地周围无噪声环境敏感点,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不明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对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原则,声环境影响评价仅做简要分析。1.6.4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总征地20.14ha,工程影响范围20km2,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无明显变化,且评价范围内不
25、存在濒危动植物物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 T191997)的评价分级规定,因此本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仅做简要分析。1.6.5 评价范围及时段评价范围及时段见表1-2。表1-2 评价范围及时段一览表评价内容评 价 范 围评价时段环境空气垃圾填埋场当地主导风为主轴44km2施工期、运行期声环境垃圾填埋场场界建设期、运行期生态环境填埋场界外延500m施工期、运行期1.7 评价工作因子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声的评价因子见表1-3。表1-3 评价因子一览表项 目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现状评价PH、SS、DO、CODcr、BOD5、氨氮、总磷、砷
26、、铅、镉pH、CODmn、氨氮、六价铬、砷、铅、镉SO2、TSP、H2SLAeq预测评价COD、BOD5、NH3-N简要分析H2S、SO2LAeq1.8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8.1 污染控制(1)水污染物控制本项目建成营运后,确保废水经处理后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 2标准,确保废水各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区域总量控制要求。(2)大气污染控制确保施工场界扬尘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 2 之标准;本项目建成营运后,确保废气经治理后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
27、554-93)中表 1之二级标准和表2标准,TSP和SO2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确保废气中各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区域总量控制要求。(3)声污染控制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本项目建成营运后,确保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1.8.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4和图1-1。表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环境特征保护等级备注地表水环境锅家溪W50农灌及景观用水GB3838-2002类非排水去向氵舞 水W2000排楼水电站
28、库区,渔业用水区同上排水去向泰格林纸公司取水口排污口下游3500生产用水取水口同上某工业园规划工业取水口排污口下游8000规划工业取水口同上某工业园规划工业取水口排污口下游11500规划工业取水口同上地下水环境某油库抽水井W500生活及生产取水口,服务280人左右,井深8米GB/T14848-93类拟由本项目关闭大气环境铁路边居民点W200农村零散居民,1户6人GB3095-1996二级拟由本项目搬迁某石油公司某油库SW300年进出库油品50万吨同上某油库办公生活区W500有职工80人同上岩头湾居民点W600农村居住区,居民约40户200人同上和安小区W700工业园拆迁安置区,17栋楼,安置居
29、民约340户1200人同上栗山居民点N800农村居住区,居民约280户1500人同上某县一中SW1000有师生共约3000人同上工业园行政管理中心W1200有管理人员约180人同上某镇NW1500有居民约3000人同上雷家垅居民点SW2500农村居住区,居民约25户90人同上园区内规划搬迁某生态城N3000正在建设中同上运输线路噪声环境某油库办公生活区左20有职工80人GB3096-2008中2类岩头湾居民点左30农村居住区,居民约40户200人同上和安小区穿越左右5工业园拆迁安置区,17栋楼,安置居民约340户1200人同上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某某工业
30、园区(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某某工业园区锅家溪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单位:某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拟建工程选址在园区东北向的某县某镇栗山村锅家溪,与某工业园区规划边界直线距离约600 m,西至怀黔公路约1 km,西到焦柳铁路约300 m,北距某县城约3 km,北距某市区约10 km;征地红线为一不规则多边形,长轴约800 m,短轴约300 m,位于东经10959041095938,北纬272211272236;场址为山谷型冲沟,三面环山,谷底较为平坦处为低产农田;山体植被多为灌木,间有少量松、杉;场区周边500 m内无集中居民区(有1户居民居住);在
31、进场道路入口处有一油库,距征地红线直线距离约300 m,距生活垃圾填埋场区边界距离约700 m。拟建工程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一。2.2 建设规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处置中心1座,主体工程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区和煤灰渣堆场区。填埋场总用地面积201448m2(合302.17亩),生活垃圾填埋场总库容286.2万m3,服务期为20102040年共30年,煤灰渣堆场库容55.6万m3。垃圾填埋场平均处置规模为200t/d,初始处理规模83.15t/d,终场处理规模299.96t/d。填埋场总容量为类,日处理能力为级。渗滤液调节池容积12000m3,渗滤液处理总规模为200m3/d,一
32、期设计处理规模为100m3/d,二期新增处理规模100m3/d。土建按二期建设、设备分期安装。本项目投资总额为789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866万元,流动资金26万元。拟企业自筹2892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2-1。表 2-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1总征地面积m2201448合302.17亩2生活垃圾填埋区用地面积m2135401合203.1亩3煤灰渣堆场区用地面积m244183合66.28亩4生活垃圾填埋区总库容万m3286.25生活垃圾填埋区服务年限a306煤灰渣堆场区最大库容万m355.67渗滤液调节池容积万m3120008渗滤
33、液处理规模m3/d100一期9垃圾坝(顶长顶宽高)m71.462510灰渣坝(顶长顶宽高)m5561511总建筑面积m21691.512项目总投资万元789213流动资金万元2614建设投资(含建设期利息)万元7866.30其中建筑工程万元4265.48其中:一般土建万元2562.98设备购置万元1392.44设备安装万元 8.54其他费用万元2199.8415总成本费用(第8年)万元48216利润总额(第8年)万元8417可分配利润(第8年)万元8418职工人数人3919装机容量kVA151.82.3 服务范围与处置对象服务范围:某某工业园区,包括规划扩编后的“一心三片五轴七组团”区域。填埋
34、处置对象:生活垃圾,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如废水处理污泥、果皮、果渣、废弃包装物、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宜填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灰渣堆场处置对象:燃煤灰渣。2.4 总平面布置本工程由管理区、渗滤液处理区、煤灰渣堆场区和生活垃圾填埋区四大区组成。管理区有以下设施:门卫、汽车衡及汽车衡计量室、洗车台、综合楼、行政车停车场、高位水池;渗滤液处理区有以下设施:渗漏液调节池、渗漏液处理站;煤灰渣堆场区有以下设施:灰渣坝、灰渣场;生活垃圾填埋区有以下设施:垃圾坝、填埋库A区、填埋库B区、挡水堤、填埋场气
35、体综合利用设施。在管理区南侧预留煤灰渣综合利用用地,面积为6960m2。依据总平面布置的原则、设施组成、外部道路的位置以及场址地形条件,从西面通过外部道路进入场区。入口的狭长型地块处布置了管理区和渗滤液处理区。管理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避免了填埋场对管理区的污染;渗滤液处理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东侧,利用原水塘布置渗漏液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2万m3;因工业园区的生产性质会产生大量灰渣,在渗滤液调节池东面布置了灰渣堆场,灰渣堆场容积为55.6 m3;而生活垃圾填埋场则布置在场地的东北部,垃圾填埋边界最高标高为360m,生活垃圾填埋库容为286.2 m3;填埋场气体气综合利用设施布置在垃圾坝东
36、南端。填埋场周边采用了锚固平台和边坡喷砼浆的方法设置了8的防火隔离带,以保护周边植被。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二“某某工业园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总平面图”。2.5 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4部分:(1)生活垃圾填埋场区:负责填埋垃圾的卫生填埋作业,包括垃圾坝、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防渗和导排系统、填埋气导排收集处理系统、封场设施、雨水导排设施、填埋作业机械等。(2)堆场区:负责灰渣堆放作业,包括拦灰坝、渗滤液导排,雨水导排设施、堆填作业机械等。(3)渗滤液处理站:包括渗滤液收集调节池和渗滤液净化处理设施。(4)辅助设施:包括场外道路、计量磅房、洗车设施、设备配件间、环境监测室、变电所、食堂、浴室、卫生
37、间、办公用房等。2.5.1 库区场地平整及建设规划(1)场地平整填埋库区场底原始地形最低点标高为279.21m,最高点坐标为300.93m,场底平整按照纵向坡度3.5%往低处放坡,横向坡度为3%。为扩大场底面积及减缓坡度以利于防渗设置施工,平整时对中部小山包进行开挖,对垃圾坝前低洼处进行回填。经平整后,填埋区场底最高点标高为300.00m,最低点为290.9m,场底面积为14138m2。填埋区边坡按照地形每10m高差设置1道锚固平台,边坡坡度不大于1:1.2。经平整后,设计填埋边界达到标高为360.00m处,填埋库区净库容为286.2万m3。堆场区场底原始地形最低点标高为255.30m,最高点
38、标高为272.38m,场底平整从标高为272.00m处按照纵向坡度7.5%往低处放坡,横向坡度为3%。经平整后,堆场场底面积为5428m2,堆场库容可达55.6万m3。本堆场为燃煤灰渣临时堆置场地,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要求,堆场仅考虑雨水导排,不考虑防渗,因此,堆场边坡及场底均喷涂水泥砼进行硬化,防止水土流失,场底中部设置截洪盲沟进行排洪。(2)建设规划本项目填埋区一期建设,分区进行填埋。填埋区内西部为A区,东部为B区,分区规划详见表2-2。表2-2 填埋场分区情况一览表项目A区B区填埋标高(m)291.60320.00320.00375库
39、容(万m3)21.3264.9服务年限(a)525填埋时间2010年1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40年12月日处理规模(t/d)100200建设内容填埋库区进场道路及场内道路;渗滤液处理站(一期);行政办公区;填埋区内地下水导排系统;A区320m高程以下渗滤液导排系统;防渗系统;垃圾坝、挡水堤、截洪沟和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系统;部分填埋机械。渗滤液处理站(二期);A区320m高程以上及B区渗滤液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系统;部分填埋机械。2.5.2 坝体工程本工程坝体设计包括垃圾坝、灰渣坝及截污坝。详见表2-3。表2-3 坝体工程设计指标一览表 单位:m项目类别坝顶标高坝顶宽度坝顶轴线上游坝坡度下游坝坡度最大坝高垃圾坝碾压式土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