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与专业培养目标1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坚持高职办学定位,创新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以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探索具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特色,真正开放的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之路。以深度紧密的校企合作为途径,将企业的人才、生产、就业资源引入学校,互利互惠共同开展专业建设。2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的初步训练,掌握全面的网络与通
2、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最新网络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的能力。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包括智能化楼宇的综合布线、网络的系统集成)、网络建设与应用、各行业网络中心与信息中心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销售、网络的建立、维护、管理和技术支持,网站的开发、调试等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工作。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人才需求调查据国家信息部统计显示: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网络人才严重告急。业内人士认为,计算机网络发展将呈现3大新特征。第一,规模大。服务器节点和客户端成百上千已是常例;第二,功能越
3、来越多,从计算、数据库、事务处理到各种Internet/Intranet服务等等;第三,变化快,硬件、软件、网络和应用不断地更新升级。因此,要保证大型机构的复杂网络能够正常运行提供服务,必须依靠复合型的网络人才。要求新型网络人才的知识体系能够涵盖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必须掌握大型系统的网络设计、系统集成、维护、营运、数据库管理、安全防护技术等多方面知识,为大型机构提供整体的网络运营解决方案。四、人才培养定位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达到初中级网络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政策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 知识要求:除具备网络
4、一线高等应用型人才应必需外语、数学、法律法规等文化知识外,还应掌握:1、 局域网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管理;2、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系统安全配置与维护;3、 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测试及监管;4、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及大型数据库的安装、运行、维护、管理;(二) 能力要求:1、 具有设计、组建、维护管理局域网及广域网的技能及网络综合设计能力;2、 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技能;3、 具有理论上分析网络结构、排查网络线路故障的技能;4、 对专业测试仪、测试设备的使用技能;5、 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策略优化技能;6、 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
5、件的技能;7、 网络安全检测及防范能力;8、网络市场策划及营销、网络应用项目及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能力;9、具备查阅、翻译中英文专业资料和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10、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11、具有独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再学习的能力;12、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13、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三) 双证要求:学生在获得高职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尽量获得下列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华为或思科等网络工程师证书;劳动部门的“网络管理员”证书。(四)素质要求:1、 基本素质:(1)政治素质:具有热爱祖国、爱同学同事、爱
6、家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2)道德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3)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4)身心素质: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目的,有健康体魄,良好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2、 职业素质:(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探索改
7、革精神:尽量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五、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知识结构: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管理服务知识等。(二)能力结构:包括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较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计算机软件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结构:包括必要的基本技能、专业特殊技能。必要的基本技能包括网络设计、安装和维护技能和外语、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专业特殊技能主要包括综合问题的控制与处置能力。(三)素质结构: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法律意识、道德修养的
8、人格品质等方面),文化素质(包括人文知识、文化修养、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身体心理素质(包括性格气质、心理调节、身体生理、体育卫生等)和专业素质所构成。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序号学习单元课程名称课程考试学期总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合计理论实践(一)14周(二)14周(三)15周(四)16周(五)12周(六)16周1职业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424222/72形势与政策14142/73毛邓与三个代表6262224体育5656225就业指导242426计算机数学282827大学英语1172112604448硬件组网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基础)196一体化16*69计算机组装与维修148一
9、体化16*310网络设备配置48一体化16*311综合布线32一体化16*212服务器配置(软件组网)Windows server 2008用户管理272一体化18*413活动目录架构的实现与管理72一体化18*414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与管理2108一体化18*615网站开发网页制作语言60一体化20*316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380一体化20*417sql server 2005380一体化20*41880一体化20*419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80一体化20*420网络安全的实现与管理480一体化20*421网络管理经典案例480一体化20*422企业邮件及应用系统构建管理80一体
10、化20*423能力拓展网络新技术572一体化624项目文档管理2424225linux网络操作系统72一体化626计算机英语57272627IT企业管理24228公共选修课9292222课时合计18502628282424集中训练项目序号单元(课程)名称折合课时各学期分配周数一二三四五六1硬件组网6022服务器配置(软件组网)12043网站开发9034网络安全与管理6025毕业设计18066顶岗实习48016七、课程体系说明(一) 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基础)、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网页制作、ASP.net、网络数据库SQL Ser
11、ver 2005、网络管理经典案例、Linux网络操作系统。(二)课程设置原则1、坚持“实践、实际、实用”原则,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交叉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强调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2、强化技能训练,淡化理论深度。为学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淡化各类专业限制,开拓学生思维,使之触类旁通,更易适应变化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3、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则。根据市场和就业的需要,进一步打破专业设置界限,培养熟练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力度,提高学生自修能力。4、提高单位学时效率原则。尽量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
12、教学,大量在实训室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二)针对企业市场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如下:1、外语教学上,在加强基础英语读、听、说、写的基础上,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运用英语处理专业实际问题,或查阅原版专业书籍。2、在专业课设置上,根据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确立了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和管理、网络安全的实现和管理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ASP.net五门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实战教学,强化模拟仿真操作等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和校外各实训基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使
13、用现代化一体教学等手段,精选教材,并开设综合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合对职业岗位变动的适应性。4、对于最新技术动态信息,利用网络和以系列报告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主讲,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5、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课和全校任选课,既考虑主修专业,又强调全面素质和个人意愿。在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利于学生在就业环境比较严峻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6、学生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行导师制度。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培养方案、目标和知识能力等基本要求,制订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计划和发
14、展目标;指导学生选课,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关心学生选课后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有关专业性、规范性和方向性的系统引导。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主修专业或毕业论文研究方向采取个别面授、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自学和钻研的自觉性,增强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毕业前学生必须按照计算机系毕业设计要求完成实际任务和系里组织的答辩任务。7、针对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独生子女比例逐渐提高等现实问题,增设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三)理论教学体系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提高能力和优化素质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实施“平台+模块”的教学改革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素质
15、的全面提高,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体系,按照上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要求,分为四大类:文化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认证课程和选修课程。1、文化素质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及军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数学、大学英语等。2、职业基础课程:为职业认证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两门课程有机整合)、微机组装与维修、网页制作语言、计算机英语等。3、职业认证课程:即专业课程。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ASP
16、.net、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和管理、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的实现和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用户管理、活动目录架构的实现和管理、Linux操作系统等。4、集中训练项目: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群,强化学生核心能力素质的培养,对硬件组网、服务器配置(软件组网)、网站开发和网络安全与管理这四个学习单元进行集中训练,精选综合课题制作完成,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四)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经验的养成,培养学生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运用于工作的能力,利用感性认识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军训、实验室及计算机房实习操作、
17、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等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是:第一,按照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第二,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第三,完成阶段性综合实训。第四,完成毕业设计,撰写设计文档,完成答辩任务。2、实验室建设1)现在已经具备实验室条件:(1)高档品牌电脑200余台,安装完整的教学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进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2)计算机网络专业机房,该机房安装有H3C品牌的多功能路由器、二层次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防火墙等网络专业使用设备,并按现代化的环形结构进行了组建,可进行网络设备配置、局域网组网工程、网络管理经典案例等
18、课程的一体化教学。2)规划实验室建设(1)综合布线实验室,实现网络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实训功能,满足60人进行各个子系统交叉或同时实训、网络链路分析和测试平台功能和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实训平台功能。例如:监控报警、可视门警、电气控制等。(2)无线局域网实验室,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无线局域网组建、配置和管理的实际操作,例如无线网桥、AP、无线路由器等无线网络中重要设备的常用配置等。现代社会中对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需要的无线网络人才也逐年递增,所以非常有必要建设这个实验室。3、积极申办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做为互联网业界的领航者,思科系统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设备,并且思科公司现在全国已经合作了400多家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合作单位既有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学院等,旨在培养高技能网络专业人才,现正准备申请举办该学院。 计算机系200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