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名称:办公楼_ 摘 要 本毕业设计的题目为辽阳某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总合应用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的设计:第一阶段为建筑设计,第二阶段为结构设计。建筑设计阶段:根据建筑设计的依据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住宅设计的功能要求,在多个初步方案经济技术证明的基础上选择了本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住宅建筑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设计。结构设计阶段:选取框架KJ3
2、及其基础进行计算。确定框架计算简图;计算其上的荷载标准值包括恒载、活载、风载、雪载和地震作用以及框架在各种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内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力组合;并根据抗震要求将框架梁、柱进行内力调整;然后选取最不利的内力来进行框架梁、柱的配筋计算。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柱下独立基础71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名称:办公楼_ABSTRACTThe subject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Liaoyang science coll
3、igation building a design .A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last chief teaching program in the educational plan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program. Its aim i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in apply
4、ing all knowledge from the basic courses, basic technical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 in civil engineering designs by the graduation program to develop.The design consists includes two stages in the design: the first is for building design, and the second is for structu
5、ral design. On the stag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house with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I chose this programs and draw the architectural working drawings. On the stage of structural design: To KJ-3 framework and boa
6、rd foundation of the raft. Calculation frame diagram; Calculate the load values, including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wind loads, snow load and seismic and in the framework of various load under separate forces, the internal forces on the basis of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and
7、 the framework of beams and columns for internal force adjustment; then select the most disadvantaged inner force to frame beams, Column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design are specification for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Figure 9, Figure Construction 5. Through this design we mastere
8、d the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and correc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learning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words: Complex building ; Frame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Under column independent foundation.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名
9、称:办公楼_绪 论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学生培养方案中最后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影响最大的环节。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增强我们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本设计是办公楼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主要考虑办公楼的使用功能,进行平面、立面以及剖面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美观、经济;在结构设计阶段,主要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进行
10、包括梁、柱、节点、基础及构件的设计。并绘制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本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着重阐明本设计过程,包括建筑和框架结构及构件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相应计算方法的应用。(2)内容围绕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设计全过程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一系列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结构设计规范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编写。(4)文字力求通俗易懂,论述循序渐进,符合认识规律。通过这次实践设计,我较系统地掌握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内容及方法,同时也学习了现行相关规范的基本要求。在编写本设计过程中,参考了较多的参考资料,未能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11、限于我的水平,设计中错误及不当之处难免,切盼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第一章 建筑设计1.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辽阳某办公楼设计建筑面积:5400m2;层数、层高:6层,首层4.2m,其他层3.6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抗震要求:建造地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场地土为类,地面粗糙度为B类。1.2 建筑设计要点设计以建筑物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以一系列规范及相关设计资料作为设计依据,融入经济实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满足相关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和委托方对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主旋律,尽量做到使用方便,功能齐全,以满足委托方对科研办公以及商业出租的要
12、求。对高层建筑设计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2)现行技术条件下方便施工的要求;(3)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创造节能环保建筑的要求;(4)具有一定的美观要求;(5)防火设防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6)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要求。总之建筑设计概括出来满足: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1.3光、通风、防火设计1.3.1 采光、通风设计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1.3.2 防火设计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出口设有两个,可以方便人员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式,
13、防止烟火侵袭。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1.4 建筑立面设计说明建筑的立面图反映建筑四周的外部形象。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而进行的。建筑立面设计的基本步骤:(1)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平、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关系,绘出建筑各个方向里面的基本轮廓作为设计基础。(2)推敲立面各部分的体量和总的比例关系,同时考虑几个立面之间的统一,相邻立面之间的协调。(3)调整各个立面上的墙面处理和门窗安排,以满足建筑立面形式美的原则。(4)最后对入口、雨棚、建筑装饰等重点及细部处理。
14、1.5 建筑剖面设计说明建筑剖面图反映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主要是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建筑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1.5.1 建筑层数 结合建设用地面积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该建筑设计为6层。1.5.2 建筑层高 首层的层高采用4.2m,其他层的层高采用3.6m。1.5.3 楼梯 考虑楼梯为消防楼梯,楼层之间采用两跑式设置。每跑采用设置11踏步,踏步宽度为280mm,踏步高度为150,休息平台宽度为1.5m。楼梯全部采用梁板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1.6建筑细部设计1.6.1 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1.6.2 建筑体型设计应有
15、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1.6.3 采暖地区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6.4 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1.6.5 为满足防火和安全疏散要求,设有两部楼梯。1.6.6 办公室内的布置与装修以清新自然为主,卫生间的地面铺有防滑地板砖,墙面贴瓷砖。1.7设计过程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用地条件和建筑使用功能、周边城市环境特点,首先设计建筑平面,包括建筑平面选择、平面柱网布置、平面交通组织及平面功能设计;其次进行立面造型、剖面设计;最后设计楼梯和卫生间。本设计满足建筑单位的使用要求,技术措施合理,同时,通风、采光、消防等技术指标均满
16、足相应的规范和规定。1.8 构造设计构造设计在设计中要较大数量的内容,本设计说明中只针对主要部分内容作一介绍,其余参照相关规范、规定设计采用。1.8.1 外墙和内墙:本建筑物为框架结构,结构的承重体系为框架柱,作为分割空间的填充墙墙,要满足自重轻、隔声以及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本设计中外墙采用240mm厚的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重度为5.5kN/m3。在墙体稳定下较差的情况下需要沿墙身横向配置加筋的方式来满足墙体的稳定性。1.8.2 楼板的构造:框架结构体系中,框架结构需要刚度很大的楼盖将竖向构件联系在一起共同抵抗水平荷载。本设计中,楼盖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厚度为120mm
17、。1.8.3 楼梯构造:由于办公建筑设置有电梯,因此楼梯的功能主要是消防疏散的要求。楼梯采用两段楼梯,楼梯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梯设置踏步尺寸为280mm, 扶手高度为1100mm。楼梯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楼梯和平台下表面装饰采用水泥砂浆抹平,喷白二度。1.9建筑做法1.9.1屋面做法: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平屋面1. 25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 12厚纸筋石灰粉平顶 7.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1.9.2楼面做法:地面砖防水楼面8-10厚地面砖,砖背面刮水泥浆黏贴,稀水泥浆擦缝。30厚1:3干硬型水泥砂浆结合层 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18、刷基层处理剂一道3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坡抹平素水泥浆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9.3顶棚做法:混合砂浆涂料顶棚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 素水泥浆一道3. 7厚1:0.5:3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刮出纹道4. 7厚1:0.5:3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5. 内墙涂料第二章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确定计算简图、选择合理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各种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截面配筋设计、绘施工图。2.1 结构体系选择该工程有6层,选择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柱杆系构件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有装配式、装配整
19、体式和现浇式三种。本设计采用现浇式,其特点是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但模板较多,工期较长。承重方案采用纵横向:混合承重方案。2.2 结构布置结构布置主要工作是合理确定梁柱的位置及跨度。基本原则是:1、多层建筑的平面布置要求结构有利于抵抗竖向和水平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的要求。抗震设防也要求建筑物能够简单规则。本设计中,建筑物平面形状为矩形,其中建筑物长L=50.4m,建筑物高度H=22.2m,建筑物宽B=17.4m。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长宽比的要求,知:H/B=22.2/17.41.34(7度抗
20、震设防对高宽比的要求),满足要求;长宽比:L/B=50/17.4=2.95.0,满足最大高宽比要求。2、尽量统一柱网和层高,以减少构件种类规格,简化梁柱设计与施工。3、考虑是否设置变形缝,由于建筑物平面形状规则简单,结构竖向无较大的落差,结构不设变形缝。对于有保温、隔热屋面的房屋,当采用现浇式钢筋砼框架结构时,其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5m,所以本建筑物不设伸缩缝。本建筑物中,L/B5.0,且结构的形状简单规则,不需要设置抗震缝。4、按照规范要求,高层建筑竖向体型以规则、均匀,避免有较大的内收和外挑,结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在本设计中,建筑结构规则,无大
21、型的悬挑和突变,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2.3 结构设计说明2.3.1 工程概况1、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抗震要求:建造地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近震,场地土为类,地面粗糙度为B类。3.、工程地质资料:自然地表下0.5m内为填土,填土下5m内为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 KPa,其下层4.5 m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00 MPa)再下层为碎石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MPa)。2.4材料选用砼:采用C30;板:采用C25;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400,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墙体:外墙厚为240mm,内墙厚为200mm,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重度r=18k
22、N/m.门窗:塑钢门窗r=0.35 kN/m.木门r=0.2 kN/m。第三章 框架结构计算3.1框架计算简图及线刚度计算3.1.1框架的选取 框架结构体系纵向和横向均为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体系,宜按空间结构进行计算。但是,采用手算和借助简单的计算工具计算空间框架结构太过复杂,规程允许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将其按平面框架计算。本例中只作横向平面框架计算,纵向平面框架的计算方法与横向相同。3.1.2框架3计算现以轴线的框架(记为KJ-3)为例进行计算。(1)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5-1/10,由于梁跨7.2m, 所以梁高可取为480720mm,故取为600mm高。截面宽度取为高度的1/31
23、/2,故梁高取为300mm宽。即主梁尺寸:300 mm600mm。(2)框架柱底层柱轴力估算,估计结构总荷载设计值为12kN/m3,则底层中柱的轴力设计值约为N=127.27.26=3732.48kN按C30砼,由砼规范查的fc=14.3Mpa,1.13732.48100014.3=287113.9mm2, 初步取柱截面尺寸,bh=550mm550mm.。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为了简化施工,截面尺寸不改变。(3)初估板厚厚度h=()=()3600=90mm120mm,同时满足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故取板厚为120mm。3.1.3.框架计算简图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24、梁跨等于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其余各层柱高从本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计算单元取相邻两框架柱基础埋置较深,采用刚性地坪,位置在-0.5m处,则底层柱高为4.7m,其他层柱高为3.6m,由此可绘出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 计算简图如下:图3-1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3.1.4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考虑到楼面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的贡献,对于现浇楼板的中框架梁,取I=2I考虑到梁对柱的约束为介于铰支与固支之间的弹性支承,对除底层外的其他各层柱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AB跨梁:i=230.30.6/7.2=4.5kN/mBC跨梁:i=230.30.6/3.0=2.18kN/m上部各层
25、柱:i=30.550.55/3.6=6.35kN/m6.350.9=5.72 kN/m底层柱:i=31041/120.550.55/4.7=4.87104kN/m由于计算内力时与杆的刚度相对值有关,若记i左余柱=1.0,则其余各柱件的相对线刚度如下图。图3-2 框架结构的相对线刚度3.2.荷载计算3.2.1荷载统计1. 恒载(1)屋面恒载标准值35mm厚架空隔热板 0.035m25KN/m=0.875kN/m 三毡四油铺混凝土柔性防水 0.40kKN/m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m20KN/m=0.40kN/m 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KN/m=3.0kN/m
26、12厚纸筋石灰粉平顶 0.01216=0.192kN/m 合计: 4.87 kN/m(2)梁自重 AB、BC、CD跨: 0.30.625=4.5kN/m20厚混合砂浆双面粉刷 (0.6-0.12)0.02217 =0.33kN/m 合计: 4.83 kN/m(3)作用在顶层框架横梁上的线恒荷载标准值梁自重: gAB1=gBC1=gCD1=4.83kN/m板传来的荷载:gAB2=gBC2=gCD3=4.873.6=17.532kN/m(梯形分布),等效为矩形均布荷载:gAB2=gBC2=13.8 kN/m, gCD3=15.23 kN/m。2、活载qAB2=qBC2=qCD2=2.03.6=7.
27、2kN/m(梯形分布),等效为矩形均布荷载:qAB2=qBC2=5.67 kN/m, qCD2=6.21 kN/m3.2.2 楼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1、恒载(1)楼面恒载标准值25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520=0.50KN/m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025=2.5KN/m12厚纸筋石灰粉平顶 0.01216=0.192 KN/m 合计: 3.192 KN/m(2)梁自重 AB、BC、CD跨: 0.30.625=4.5KN/m20厚混合砂浆双面粉刷 (0.6-0.12)0.02217 =0.33KN/m 合计: 4.83 KN/m(3)作用在框架横梁上的线恒荷载标准值
28、a作用在AB、CD跨的线恒荷载标准值包括梁的自重,梁上填充墙的重量,板传来的荷载。梁自重g1=4.83KN/m;主梁上填充墙重量g2=4.06 KN/m;板传来的荷载3.1923.6=11.49KN/m,等效成矩形均布荷载g3=9.05 KN/m,所以作用在AB、CD跨的线恒荷载标准值为g=17.94KN/mb作用在BC跨上的线恒荷载标准值,g=13.88KN/m2、活载(1)作用在框架横梁AB、CD上的线活荷载标准值作用在框架横梁AB、CD上的线活荷载标准值为7.2KN/m(梯形荷载),等效为矩形均布荷载为q=5.67KN/m。(2)作用在框架横梁BC上的线活荷载标准值作用在框架横梁BC上的
29、线活荷载标准值包括板传来的荷载,q=5.67KN/m。3.2.3 屋面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恒载边柱连系梁自重 0.300.6253.6=16.2KN20厚混合砂浆双面粉刷 (0.6-0.12)0.022173.6=1.175KN1.2m高女儿墙 1.23.65.50.2=4.75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0.53.60.53.64.87=15.78KN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A=GD=37.9KN边柱连系梁自重 0.300.6253.6=16.2KN20厚混合砂浆双面粉刷 (0.6-0.12)0.022173.6=1.175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0.53.60.53.64.87=15.78K
30、N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B=GC=33.16KN2、活载QA=QD=0.53.60.53.62=6.48KN QB=QC=0.53.60.53.622=12.96KN3.2.4 楼面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恒载边柱连系梁自重 0.300.6253.6=16.2KN20厚混合砂浆双面粉刷 (0.6-0.12)0.022173.6=1.175KN梁上填充墙 (0.25.5+20.02172)(3.63.3-1.82.2)+0.52.21.8=21.46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0.53.60.53.63.192=10.37KN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A=GD=49.2KN框架柱自重: GA=GD=
31、0.550.553.625=27.22KN中柱连系梁自重 0.300.6253.6=16.2KN20厚混合砂浆双面粉刷 (0.6-0.12)0.022173.6=1.175KN梁上填充墙 13.49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三部分叠加) 22.97KN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B=GC=81.06KN 2、活载QA=QD=0.53.60.53.62=6.48KN QB=QC=0.53.60.53.622=12.96KN考虑方法同前面的计算,需考虑楼板传来的荷载,还需考虑次梁传来的集中力。3.2.5风荷载统计与计算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计算单元范围内外墙面的分布分风荷载化为等量的作用于楼面处或屋面处
32、的集中风荷载,由下式得第i层顶的集中风荷载。其中: :风振系数。但对于高度小于30m且高宽比小于1.5 的房屋,不考虑风振影响,取为1.0 :风荷载体形系数。迎风面+0.8,背风面-0.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面粗糙度为B类确定 :基本风压。辽阳地区取为0.55 KN/m2B:计算单元迎风面的宽度,本设计为7.2m为本层层高。为上层层高。经计算,表3-1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Z离地高度(m)(m)4.651.001.01.30.554.73.613.608.251.001.01.30.553.63.611.7911.851.041.01.30.553.63.612.2715.451
33、.141.01.30.553.63.613.4419.051.221.01.30.553.63.614.3922.651.281.01.30.553.62.011.743.2.6地震作用计算1.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顶层重力载荷代表值包括:层面荷载,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的自重。其它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楼面均布活载荷,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墙的自重。将前述分项载荷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得重力载荷代表值如下:第六层:第二五层:第一层: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为:质点重力载荷值见图图3-3 质点重力荷载值2.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框架结构的自振周
34、期可采用假想定点位移法计算,对于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也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T1=0.33+0.00069H/式中,H:房屋主体结构的高度(m) B:房屋振动方向的长度(m),在计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时,为房屋宽度取17.4m。H=26.5m横向振动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考虑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类近震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由抗震规范查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由建筑抗震规GB50011-2001查得特征周期Tg=0.35s则横向地震影响系数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对于多质点体系结构底部总横向水平地震标
35、准值:=0.10.85Gi=0.0560.855929=282kN附加地震作用按抗震规范公式5.21得作用于各质点上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如下表所示。Fi= F*GH/表3-2 格层横向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 层次63.695634410.1543.1975.1953.698735530.1644.59119.7843.698735530.1644.59163.3733.698735530.1644.59208.9623.698735530.1644.59253.5514.7102548180.2160.45314.05表中第6层中加入了3.3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位移验算1.风荷载作用下
36、框架结构的位移验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j=式中 Vj第j层的总剪力标准值; Dij第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j第j层的层间侧移。第一层的层间侧移值求出之后,就可以计算各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的顶点侧移值,各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顶点侧移是所有各层层间侧移之和。j层侧移 j=j顶点侧移 =j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计算见下表表3-3 上层D值的计算构件名称ic =D=c ic /(kN/m)A轴柱0.2814830B轴柱0.7037030C轴柱0.7037030D轴柱0.2814830 kN/m表3-4 底层D值计算构件名称ic =D=c ic
37、/(kN/m)A轴柱0.3910317B轴柱0.6817986C轴柱0.6817986D轴柱0.3910317KN/m表3-5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计算 层次Wj/KNVj/KN/(KN/m)j/mj/h613.6011.601037200.0001118 1/32189 511.7923.391037200.0002255 1/15964 412.2735.661037200.0003438 1/10471 313.4449.11037200.0004734 1/7605 214.3963.491037200.0006121 1/5881 111.7475.23566060
38、.0013290 1/3536 =j=0.0031m由表3-5可知,对于框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1/550。本框架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在底层,其值为1/3536,满足: 1/35361/550要求,框架抗侧刚度足够。2. 地震作用下侧移验算表3-6 地震作用下侧移验算层次FEKVj/KN/(KN/m)j/mj/h675.1975.191037200.00072491/4966544.59119.781037200.00115481/3117444.59163.371037200.00157511/2286344.59208.961037200.00201471/1787
39、244.59253.551037200.00244461/1473160.45314.05566060.00554801/847 =j=0.013m对于框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1/550。本框架的层间最大位移为1/847,满足: 1/8471/550要求,框架抗侧刚度足够。3.4框架内力计算 3.4.1 计算简图:(竖向荷载)(图3-4)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注:1.图中集中荷载值单位KN,分布荷载值的单位kN/m,均为标准值;2 括号中的数值为活载值;3.4.2 分别做恒载及活载下的M,V,N图运用分层法。力矩分配时,底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2,其他各层柱
40、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恒载作用下A,顶层框架MAB=-1/12ql2=-1/1220.067.22=-89.68kNmMAB=1/12ql2=1/1220.067.22=89.68kNmMCD=-1/6ql2=-1/620.061.52=-7.52kNmMBC=-1/3ql2=-1/320.061.52=-15kNmB.中间框架MAB=-1/12ql2=-1/1217.947.22=-77.5kNmMAB=1/12ql2=1/1217.947.22=77.5kNmMCD=-1/6ql2=-1/613.881.52=-5.2kNmMBC=-1/3ql2=-1/313.881.52=-10.4kNmC.底层框架MAB=-1/12ql2=-1/1217.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