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层框架办公楼设计计算书.doc

    • 资源ID:1163097       资源大小:2.65MB        全文页数:8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层框架办公楼设计计算书.doc

    1、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本工程是正业温控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设计,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六层,底层为4.8米,其他层高均为3.6米,建筑物总高度为23.9米。本工程以手算为主,计算一榀框架的受力,根据建筑所受恒载,活载,风载,地震荷载,进行内力组合后,进行各构件配筋,这些内容主要采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同时有些计算也借助过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验算。 本设计书包括如下部分:1 设计资料;2 结构选型;3 荷载计算;4 一榀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5 楼梯设计;6 基础设计。最终成果:建筑总目录1张,建筑图8张, 结构总目录1张,施工图8张。 结构计算书1份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2、构;结构设计绪 论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这次毕业设计也就是对我们四年的大学学习一个很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虽然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类程序的逐渐成熟,使得设计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计算也越来越简单,可电脑毕竟是一个程序,它只会按照编好的一步一步计算,而结果是否合理,经济,计算的模型是否符合真实的工程,这就需要人为的去调整,去复核,这样就要求必须知道计算中的任何一步是怎么得来的,了解掌握其原理和过程。故本次毕业设计不但要求掌握PKPM的计算建模的方法,还需要手算一榀框架,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正业温控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设计,结构设计部分主要是先进行结构的选型

    3、,柱网的布置,梁柱截面的估计,再用PKPM建模计算整体的受力是否合理,调整后绘出整套的完整的施工图纸,手算任务为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进行荷载统计,内力计算、组合及验算,主要:分层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D值法计算风荷载下框架内力,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再内力组合获得控制截面,最后进行各个构件的配筋及验算。以上的设计内容涵盖了整个大学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了。1 设计资料1.1 工程名称正业温控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1.2 建设地点南方某城市1.3 工程概况建筑总高度为23.9m,共六层,底层为4.8m,其他层3.6m。室内外高差为450mm,底层室内设计标高0

    4、.000。建筑总面积为6220.8m2。1.4 建筑等级建筑物耐久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1.5 设计荷载基本风压:0.35KN/m,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值 ,地面粗糙度B类。基本雪压:0.25KN/m, 采用50年一遇的雪压值。1.6 抗震设防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8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内力调整及其他为三级。1.7 气象资料(1)极端温度:最高40 o C,最低-6

    5、o C;(2)相对湿度:79%(夏季),76%(冬季);(3)基本风压:0.35KN/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4)基本雪压:0.25KN/(5)最大降雨量:60mm/h1.8 地质资料fak=250kPa 1.9 材料选用(1)混凝土:梁、板、基础、柱均为C30(2)墙体: 外墙、内墙均采用240厚灰砂砖(3)钢筋: 柱、梁纵筋:冷轧带肋钢筋(HRB335) 板钢筋:HPB235 箍筋:HPB235 基础钢筋:HPB2351.10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1) 应根据一栋楼或一个建筑群的组成和使用功能,结合所处位置和用地条件、有关技术要求,综合研究新建的、原有的建筑物、构

    6、筑物和各项设施等相互之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土地,合理进行总体布局,使场地内各组成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而进行的设计。2) 应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条件等自然条件布置,有效组织地面排水,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3) 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等规范及各种安全要求,并应满足交通要求。4) 建筑物周围布置应与城市主干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合理组织场地内的各种交通流线(含人流、车流、货流等),并安排好道路、出入口,并考虑风向及人员出入的便利。1.11 主要房间设计主要房间是各类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供人们办公的必要房间,由于建筑物的类别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对主要房间的设计也不同。但

    7、主要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仍然是一致的,即要求有适宜的尺寸,足够的使用面积,适用的形状,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便于施工等。因此,本建筑的柱网横向尺寸7.8m+2.4m+7.8m,纵向尺寸4.2m12+3.6m2。1.12 辅助房间设计在本建筑中,辅助房间主要为卫生间。卫生间的设计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的前提下,应设在人流交通线上与走道楼梯间相连处,如走道尽端,楼梯间即出入口或建筑物转角处,为遮挡视线和缓冲人流。在本建筑中,每层设男、女卫生间各2间,具体位置见各层平面图,卫生间尺寸为4.2m7.8m(包括前室)。1.13 交通联系空间的平面设计主要房间和辅

    8、助房间都是单个独立的部分,而房间与房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联系、建筑物室内外之间的联系,都要通过交通联系来实现。交通联系空间按位置可分为水平交通空间(走廊),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坡道)和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交通联系空间形状、大小、部位主要决定于功能关系及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设计时应主意:交通流线简洁明确,对人流起导向作用。良好的采光、通风。安全防火,平时人流畅通,联系方便;交通联系空间的面积大,要有适当的高度和宽度。1) 水平交通空间的平面设计走廊起着联系各个房间的作用,走廊宽度的确定,应符合防火、疏散和人流畅通的要求,本建筑走廊轴线尺寸为2400mm。走廊要求有良好的采光,本建筑设计

    9、采用内廊式,为便于有充足的采光,采取:依靠走廊尽端的开窗(尺寸15001500);利用门厅采光;灯光照明。2) 垂直交通空间的平面设计楼梯是多层房屋的垂直联系和人流疏散的主要措施。由于该建筑物是办公楼,按防火要求和疏散人流,该建筑物设双跑楼梯。3) 交通枢纽空间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集散人流,转换人流方向,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或水平与垂直交通空间的衔接等。门厅一般应面向主干道,使人流出入方便,有明确的向导性,同时交通流线组织应间明醒目。本设计中大厅门有4扇,每扇门取2400mm3000mm,门开启方向是里外都可以开的弹簧门,另外在楼梯下设应防火卷帘门3600 mm2400 mm,以满足防火

    10、疏散要求。1.14 剖面设计1) 层高的确定层高是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常用的控制尺寸,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物质技术、经济条件及特定的艺术思路来考虑,既满足使用又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本建筑为六层,主要为办公室和会议室,底层为4.8m,其他层高确定为3.6m,这样的房间高度比较合适些,给人一正常的空间感觉。2) 室内外高差的确定为防止室内受室外雨水的流渗,室内与室外应有一定的高差,且高差不宜过大,若过大便不利于施工和通行,故设计室内外高差为0.45m。3) 屋面排水设计本建筑设计中屋面利用材料找坡(2),采用有组织排水(女儿墙外排水),为了满足各个落水管的排水面积不大于200m2, 公设8个

    11、落水管。因21/12,故为平屋顶。4) 楼梯剖面设计所有楼梯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具有整体性好,坚固耐久,刚度好等特点。楼梯踏步面层要求耐磨、美观、防滑,便于清扫,踏步高为150mm,宽为270mm。1.15 立面设计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件组成,如墙体、梁柱、门窗及勒角、檐口等,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构件的比例、尺寸,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已达到体型完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本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明快、开朗、轻巧的外观形象,不但为建筑创造了大空间的可能性,同时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也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立面开窗自由,既可形成大面积独立窗,也可组成带形窗等。1) 体型

    12、建筑体型设计主要是对建筑物的轮廓形状、体量大小、组合方式及比例尺的确定。本建筑根据场地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整栋建筑物采用“一”字型,结构和经济方面都容易满足。2) 墙体墙体做法:外纵墙采用240厚灰砂砖,内隔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小型砌块1.16 构造设计构造设计主要包括楼地面设计、屋面设计、女儿墙设计等。地面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和装修标准,选择适宜的面层和附加层,从构造设计到施工质量上确保地面具有坚固、耐磨、平整、不起灰、易清洁、防火、保温、隔热、防潮、防水、防腐蚀等特点。1) 大理石地面做法12mm厚大理石块面(水泥砂浆檫缝)20mm厚细石混凝土现浇楼板(110mm)天棚抹灰(15mm

    13、)2) 屋面做法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15厚层水泥砂浆找平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80厚矿渣水泥保温层11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厚混合砂浆抹灰3) 散水做法100mm厚1:2:3细实混凝土撒1:1水泥沙子压实抹光150mm厚3:7灰土素土夯实向外坡度5见图1.14) 屋面泛水做法见图1.2 图1.1 图1.3门窗详表2 结构选型屋面、楼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板厚均为110mm。2.1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2.2 柱网及计算单元选取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如图所示,取4轴上

    14、的一榀框架计算(取相邻两个柱距的各1/2宽作为计算单元)。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框架梁等于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一层楼面,根据基顶标高、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初定底层柱高为h=4.8+0.45+0.8=6.05m,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故均为3.6m。框架结构的柱网及计算单元简图2.1所示: 图2.1 柱网及计算单元选取简图 2.3 框架截面尺寸2.3.1 框架梁截面尺寸因为梁的跨度较接近,可取跨度较大者进行计算,L=7800mmh= (1/8 1/12)L=(1/8 1/12)7.8m=0.650 0.975

    15、m, 取h=0.70m b=(1/2 1/3)h= (1/2 1/3)0.7m= 0.233 0.350m ,取b=0.25m 因此,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250mm700mm。中间框架梁由于跨度小,截面尺寸取为bh=250mm500mm。2.3.2 框架柱截面尺寸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 注: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三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9。 为

    16、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计算过程如下:对于边柱:=1.34.27.82146=2247.34(KN)=2247.3410/0.9/14.3=174618.49(mm2)=417.87mm 取bh=500mm500mm对于内柱:=1.254.2(7.8+2.4)1426=2249.10(KN)=2249.1010/0.9/14.3=174755.24(mm2)=418.04,mm 取bh=500mm500mm因此,初选柱的截面尺寸为bh=500mm500mm。2.3.3楼板厚度(采用双向板) h=L/40=4200mm/40=105mm ,取板厚为110mm。

    17、框架几何尺寸图详见图2.2、图2.3。2.4 梁柱的计算高度(跨度)梁柱的跨度,取轴线间距,边梁跨为7.8m,中间梁跨度为2.4m底层柱高,设底层柱高为6.05m, 其它层柱高为3.6m图2.2框架几何尺寸图 图2.3框架几何尺寸2.5 梁、柱相对线性刚度计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忽略节点侧移,按刚性方案设计,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能忽略节点侧移,按弹性方案设计.相对线刚度计算如下:C3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3N/=3N/柱惯性矩:=0.0052 底层柱线刚度:=30.00526.05=2.5785NM其余各层柱线刚度:=30.00523.6=4.3403NM边跨梁AB、CD惯性矩: =0.01

    18、07 边跨梁AB、CD的线刚度:=30.01077.8=4.1226NM中间跨梁BC的惯性矩:=20.250.5312=0.0052中间跨梁BC的线刚度:=30.00522.4=6.5104NM梁、柱相对线性刚度计算:设当边跨梁AB、CD的线刚度=4.1226NM 时 M=1,则:ib2=6.5104/4.1226 M=1.58ic1=2.5785/4.1226 M=0.63ic2=4.3403/4.1226 M=1.05详见计算简图2.4 图2.4 梁、柱相对线性刚度图3 恒荷载及其内力分析3.1 恒载标准值计算根据荷载规范可取:(1)屋面恒载标准值: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1.0 KN/

    19、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 0.4 KN/15厚层水泥砂浆找平0.01520=0.3 KN/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 0.0414= 0.56 KN/80厚矿渣水泥保温层 0.0814.5=1.16 KN/11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1125= 2.75 KN/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0117= 0.17 KN/合计 6.34 KN/(2)各层走廊露面:水磨石地面:10厚面层20厚水泥砂浆打底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0.65 KN/11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125= 2.75 KN/10厚混合砂浆0.0117= 0.17 KN/合计3.57 KN/(3)标准层楼面: 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

    20、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苏水泥 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16 KN/110厚钢筋混凝土板 0.1125= 2.75 KN/10厚混和砂浆 0.0117= 0.17 KN/合计 4.08 KN/(4)梁自重a. 主梁 bh=250mm700mm梁自重 25 0.25(0.700.11)=3.69 KN/m 10厚混和砂浆 0.01(0.700.11)2+0.25)17=0.24 KN/m合计 3.93 KN/mb. 次梁 bh=250mm500mm梁自重 250.25(0.50.11)=2.44 KN/m10厚混和砂浆 0.01(0.50.11)2+0.25)17=0.18 KN/m

    21、合计 2.61 KN/mc. bh=250mm500mm(基础梁)梁自重 250.250.5=3.13 KN/m 合计 3.13 KN/m(5)柱自重bh=500500 250.50.5=6.25 KN/m抹灰层:10厚混和砂浆 170.010.54=0.34 KN/m合计 6.59 KN/m(6)外纵墙自重标准层墙体 (3.6-2.1-0.5)0.2418=4.32 KN/m 铝合金窗0.35 KN/2.1=0.76 KN/m水刷石外墙面 (3.6-2.1)0.5 KN/=0.75 KN/m混和砂浆粉刷内墙 0.34KN/(3.6-2.1)=0.51 KN/m合计 6.32 KN/m底层墙体

    22、 (6.05-0.5-0.5-2.1)0.2418=12.74 KN/m 铝合金窗0.35 KN/2.1=0.76 KN/m水刷石外墙面 0.5 KN/3=1.5 KN/m混和砂浆粉刷内墙 0.34 KN/3=1.02 KN/m合计 16.02 KN/m(7) 内纵墙、横墙自重标准层墙体 (3.6-0.5)0.2418=13.39 KN/m 混和砂浆粉刷内墙 0.34KN/(3.6-0.5)2 =2.11 KN/m合计 15.5KN/m底层墙体 5.550.2418=23.98KN/m 混和砂浆粉刷内墙 0.34 KN/5.552=3.77KN/m合计 27.75KN/m(8)女儿墙 0.24

    23、1.118=4.75KN/m混凝土压顶0.1m 25 0.10.24=0.6 KN/m三面粉刷 0.34 KN/(0.54+1.22)=1.0 KN/m合计 6.35KN/m3.2 框架梁线荷载计算边跨(AB、CE)框架梁承担的由屋面板、楼面板传来的荷载为梯形,如下图3.1,为计算方便,按支座弯矩等效原则,将其化为矩形分布,其中:= =0.54.2 /7.8=0.27 图3.1梯形荷载、三角形荷载分布等效图屋面梁上线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6.342.12+3.93=23.27+3.93=27.20KN/M 楼面梁上线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填充墙重)4.082.12+3.93

    24、+15.5=14.97+15.5=30.47KN/M 中框梁(BC)承担的由屋面板、楼面板传来的荷载为三角形,为计算方便,按支座弯矩等效原则,将其化为矩形分布,则:屋面梁上线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5/86.341.22+2.61=9.51+2.61=12.12KN/M楼面梁上线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5/84.081.22+2.61=6.12+2.61=8.73KN/M3.3 框架柱节点集中荷载计算3.3.1 A、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6.354.2+3.93(4.2-0.5)+5/86.342.14.2=26.67+14.5

    25、4+34.95=76.16KN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6.32(4.2-0.5)+3.93(4.2-0.5)+5/84.082.14.2 =23.38+14.54+22.49=60.41KN基础顶面荷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16.02(4.2-0.5)+3.13(4.2-0.5)=70.86KN 3.3.2 B、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61(4.2-0.5)+ 5/86.342.14.2+1-2(1.2/7.8)2+(1.2/7.8)36.341.24.2 =9.66+34.95+30.55=75.16KN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梁

    26、自重+板传荷载 =15.5(4.2-0.5)+2.61(4.2-0.5)+ 5/84.082.14.2+1-2(1.2/7.8)2+(1.2/7.8)34.081.24.2 =57.35+9.66+22.49+19.66=109.16KN基础顶面荷载=底层内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27.75(4.2-0.5)+3.31(4.2-0.5)=114.92KN恒载作用下框架受荷简图如下(图 3.2): 图3.2 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均布荷载单位:KN/m;集中荷载单位:K N)3.4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固端弯矩采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弯矩屋面层梁的固端弯矩:=27.207.82=-137.9=137

    27、.912.122.42=-5.82=5.82标准层梁的固端弯矩:=30.477.82=-154.48=154.488.732.42=-4.19=4.193.5 节点分配系数计算为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与交汇于此结点的所以杆件的线刚度之和的比值,公式如下: (4-1)为修正分层法的误差,一般层柱的线性刚度降低0.9,相应的传递系数取1/3,底层柱的线性刚度不降低,相应的传递系数取1/2.A轴各节点:A6点:=1/(1+1.050.9)=0.51=1.050.9/(1+1.050.9)=0.49A5、A4、A3、A2点:=1/(1+1.050.9+1.050.9)=0.35=1.050.9/(1+1.

    28、050.9+1.050.9)=0.33=1.050.9/(1+1.050.9+1.050.9)=0.33A1点:=1/(1+1.050.9+0.63)=0.39=1.050.9/(1+1.050.9+0.63)=0.37=0.63/(1+1.050.9+0.63)=0.24B轴各节点:B6点:=1/(1+1.58+1.050.9)=0.28=1.58/(1+1.58+1.050.9)=0.49=1.050.9/(1+1.58+1.050.9)=0.27 B5、B4、B3、B2点:=1/(1+1.58+1.050.9+1.050.9)=0.22=1.050.9/(1+1.58+1.050.9+1

    29、.050.9)=0.21=1.050.9/(1+1.58+1.050.9+1.050.9)=0.21=1.58/(1+1.58+1.050.9+1.050.9)=0.35B1点:=1/(1+1.58+0.63+1.050.9)=0.24=1.58/(1+1.58+0.63+1.050.9)=0.38=0.63/(1+1.58+0.63+1.050.9)=0.15=1.050.9/(1+1.58+0.63+1.050.9)=0.233.6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3.6.1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采用力矩二次分配法,计算图见图3.3。 图3.3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KNM)框架横梁的跨中弯矩

    30、计算公式为:,根据此公式计算各框架梁的跨中弯矩如下:206.86-105.61=101.25KNM8.73-63.53=-54.80 KNM231.72-138.01=93.71 KNM6.29-37.39=-31.10 KNM 231.72-136.33=95.39 KNM6.29-38.11=-31.82 KNM231.72-136.33=95.39 KNM6.29-38.11=-31.82 KNM231.72-137.04=94.68 KNM6.29-37.59=-31.3 KNM231.72-126.71=105.01 KNM6.29-49.05=-42.76 KNM 恒载作用下框架受

    31、力弯矩图如下(图3.4) 图3.4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单位:KNM)3.6.2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剪力计算梁: 柱: 框架的剪力计算具体过程见下表,见剪力图(图3.5)。恒载作用下梁剪力计算层号MaMb-Mb+Mc-Mc+MdQaQb-Qb+Qc-QcQd6-89.63 -121.59 -63.53 -63.53 -121.59 -89.63 110.18 -101.98 14.54 -14.54 101.98 -110.18 5-131.90 -144.11 -37.39 -37.39 -144.11 -131.90 120.40 -117.27 10.48 -10.48 117.27

    32、-120.40 4-129.00 -143.66 -38.11 -38.11 -143.66 -129.00 120.71 -116.95 10.48 -10.48 116.95 -120.71 3-129.00 -143.66 -38.11 -38.11 -143.66 -129.00 120.71 -116.95 10.48 -10.48 116.95 -120.71 2-130.08 -143.99 -37.59 -37.59 -143.99 -130.08 120.62 -117.05 10.48 -10.48 117.05 -120.71 1-115.17 -138.24 -49.0

    33、5 -49.05 -138.24 -115.17 121.79 -115.88 10.48 -10.48 115.88 -121.79 恒载作用下柱剪力计算层号Ma+Ma-Mb+Mb-Mc+Mc-Md+Md-QaQbQcQd689.63 70.66 -65.41 -53.53 65.41 53.53 -89.63 -70.66 -44.53 33.04 -33.04 44.53 560.36 65.10 -51.48 -51.91 51.48 51.91 -60.36 -65.10 -34.85 28.60 -28.60 34.85465.10 65.10 -51.91 -51.91 51.9

    34、1 51.91 -65.10 -65.10 -36.17 28.84 -28.84 36.17 365.10 64.08 -51.91 -51.60 51.91 51.60 -65.10 -64.08 -35.88 28.75 -28.75 35.88 267.17 79.89 -53.10 -60.21 53.10 60.21 -67.17 -79.89 -40.85 31.48 -31.48 40.85 135.29 17.64 -28.98 -14.49 28.98 14.49 -35.29 -17.64 -11.03 9.06 -9.06 11.03 图3.5 恒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图(K

    35、N)3.6.3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轴力计算恒载作用下框架的轴力计算,包括粱传来的荷载和框架柱自重。柱自重:底层:6.596.05=39.87KN标准层:6.593.6=23.72KN框架在恒载作用下轴力计算如下表,轴力图如下(图3.6)恒载作用下柱轴力计算(A、D轴)层号QaQPiPGiGNa6110.18110.1876.1676.1623.7223.72210.065120.40230.5860.41136.5723.7247.44414.594120.71351.2960.41196.9823.7271.16619.433120.71472.0060.41257.3923.7294.888

    36、24.272120.62592.6260.41317.8023.72118.601029.021121.79714.4170.86388.6639.87158.471261.547恒载作用下柱轴力计算(B、C轴)层号QbQPiPGiGNb6116.52116.5275.1675.1623.7223.72215.405127.75244.27109.16184.3223.7247.44476.034127.43371.70109.16293.4823.7271.16736.343127.43499.13109.16402.6423.7294.88996.652127.53626.66109.16

    37、511.8023.72118.601257.061126.36753.02114.92626.7239.87158.471538.21 图3.6 恒载作用下框架轴力图(KN)4 活荷载及其内力分析4.1 活荷载标准值查规范得活荷载取值如下:(1)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上人屋面 2.0KN/(2)办公楼楼面活荷载为 2.0KN/(3)走廊活荷载 2.5KN/(4)雪荷载 SK=urS0=1.00.25=0.25 KN/m2(式中u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取大值。4.2 活载作用下梁线荷载计算边跨(AB、CD)框架梁承受的由屋面板、楼面板传来的活荷载形式为梯形,与恒荷载相同,为计算方便,可按支座弯矩等效原则将其简化为矩形分布,计算过程如下:屋面梁、楼面梁上线荷载:(活载=板传荷载)2.02.12=7.34KN/M 中框梁(BC)承担的由屋面板、楼面板传来的荷载为三角形,为计算方便,按支座弯矩等效原则,将其化为矩形分布,则:屋面梁上线荷载:(活载=板传荷载)=5/82.01.22=3.00KN/M楼面梁上线荷载:(活载=板传荷载)=5/82.51.22=3.75KN/M4.3 活载作用下框架柱节点集中荷载计算4.3.1 A、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标准层柱活载=板传荷载 =5/82.02.14.2=11.03KN4.3.2 B、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


    注意事项

    本文(六层框架办公楼设计计算书.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