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供电局 GZP2010-SD01三都县10kV麻窝线及以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送审版证书等级:乙级发证机关:广东省建设厅证书编号:A244001624广州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9月 都匀 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 录1总 述41.1 设计依据41.2 设计范围51.3工程概述62建设必要性72.1 电网现状72.2 电网规划143路径情况183.1 路径情况183.2 气象条件204电气部分214.1接线方式选择214.2 架空导线224.3、防雷和接地264.3.1. 防雷264.3.2.接地274.4 电气设备选择274.5环境保护评价285土建部
2、分285.1杆塔285.2基础306通讯、环境影响及保护317附图表及协议、概算书311总 述受都匀供电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三都县2010年电网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线路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防灾御灾能力,本次现场勘测设计按照贵州省电网公司10千伏配电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内容深度规定要求的设计标准、深度进行设计。1.1 设计依据1.1.1任务依据三都县电网20092013年规划与都匀供电局签订的三都县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合同;1.1.2技术依据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97)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3、5220-2005)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1996)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核技术导则(DL/T51312001)南方电网设计规划导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设计。都匀电网2008年冰灾分析报告。1.2 设计范围1.2.1工程设计区域范围1.2.1.1 10kV线路部分10kV麻窝线由35kV迤那变电站出线,为加强10kV麻窝线的运行与管理,供电质量的提高,根据规划需对新增负荷分配和未改造的分支线,进行新建或改造项目设计分别如下:1)10kV麻窝线莲花村
4、瓦房组变新建工程,线路长度0.432km。2)10kV麻窝线莲花村次线改造工程,线路长度4.56km。本工程涉及改造及新建的10kV线路共计4.992km。1.2.1.2 400V220V低压线路及10kV配变部分对现有运行上反映出安全隐患严重,末端电压低达168V,属于木杆架设的低压台区400V、220V线路进行改造,涉及改造与新增台区4个。其中:改造低压400V线路1.398km和220V线路11.27km;新增及增容配变共4台,本次工程新增配变容量300kVA;1.2.2工程设计资料范围以上表述工程范围内的设计、施工图纸及概算。1.3工程概述1.3.1工程规模及建设性质: 10kV情况见
5、表1,低压及配变情况见表2,无功补偿见表3表1 10kV架空线路建设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导线型号线路长度(km)线路路径结线方式分段数供电范围电缆架空电缆架空起点终点1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工程新建LGJ-500.432莲花支线瓦房组变单辐设公用瓦房组210kV麻窝线莲花村次线改造工程改造LGJ-704.56移动支线莲花村单辐设公用莲花村小计4.992表2 低压台区线路及配变建设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电压等级导线型号线路长度(km)电压等级导线型号线路长度(km)装见容量(kVA)配变台数1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海平组变改造工程 改造400V 22
6、0VLGJ-50/83.802S11-10012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松山组变改造工程改造400V 220VLGJ-50/81.273S11-10013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工程新建400VLGJ-50/81.398220VLGJ-50/82.911S11-501410kV麻窝线移动支线莲花村莲花组变改造工程改造400V 220VLGJ-50/83.184S11-501小计1.39811.27 3004表3 无功补偿一览表序号台区变压器补偿kVar变台(套)注1莲花村海平组变S11-1003012莲花村松山组变S11-100301备注:根据三都电网20092013年
7、规划,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箱式变压器可按容量的20%补偿,油浸式变压器可按容量的30%补偿,配电台区功率因数宜不小于0.9。1.3.2计划建设期限为2011年01月至2011年12月。1.3.3工程概算及投资情况。 本工程以电定总造200923号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和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作为本期工程设计概预算依据。 本期工程初步设计概预算采用江西博微配电网工程造价编制软件进行编制。本工程总投资598.6213万元 ;2建设必要性2.1 电网现状2.1.1供电分区依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和三都县电网20092013年规划,明确
8、供电区域划分,具体见表4。表4 三都县供电区分类表类别范围建设项目供区分类F类农村迤那镇莲花村、青山、水塘村、文昌村、新田村2.1.2 供电分区电网的供电情况:2.1.2.1 中压配网供电情况:目前三都县迤那镇的莲花村的供电现由35kV迤那变供出的10kV麻窝线供给,用电性质为村民生活、农副加工、农业排灌及商业用电等。该线路供电半径最长为25.6km,接线方式为单辐射,主干线线径为LGJ-50,所接入配电变压器共计49台(其中公变38台,专变11台),总容量为1945kVA(其中公变容量970 kVA,专变容量975 kVA ),2009年全线最大负荷为500kW。该区域现是农村供电区域,供电
9、面积大,供电分支线路网络过于庞大,网络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差,任意一条农网支线路故障都会引起供电区域同时失电。其次是该线路的部分分支线路未进行改造和网络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以影响该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限制了该区域的负荷发展,集镇中心的供电可靠性较低。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现状明细,见表5。表5 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供电区域现状明细表分区名称变电站名称线路名称干线型号公变台数公变容量(kVA)专变台数专变容量(kVA)配变总容量(kVA)最大负荷(kW)线路负载率(%)备注迤那所35kV迤那变10kV麻窝线LGJ-503897011975194550014.92由表可知,10kV线路负载率不高,新增接
10、入分支线路及负荷是可行的。2.1.2.2 低压配网供电情况: 农网改造涉及范围小10kV麻窝线涉及到的低压配电网部分,因网改资金不足,造成网改率较低,本工程涉及的低压台区网改只占了20.12%,其余部分低压配网均未进行过网改,低压线路多数由村民自己集资建设。供电半径远无法满足导则要求经现场勘测,本工程所涉及的3个低压台区供电半径都远远超出导则要求,平均供电半径大都在1.5km以上,最长的甚至达2.8km;其中3个台区都属于S9 型变压器,变压器容量小,损耗大;新增及改造4个台区,分别为:1、莲花村海平组变2、莲花村松山组变3、莲花村瓦房组变4、莲花村莲花组变 。以上台区都需进行低压线路改造与新
11、建,优化低压网络结构,提高供电质量。电杆、导线规格差、线损高、供电质量和电网安全隐患大本期规划建设的低压配电网绝大多数导线都是采用木杆架设的破股线和回股线,严重不符合电网运行要求;导线截面小且严重不符合运行标准,容易引起导线发热、线损高;未网改部分有约60%左右电杆使用的是木电杆,且90%以上的木电杆由于时间较长,腐蚀严重,且对地安全距离不满足导则要求,遇到恶劣天气易发生农触事故,对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2.1.3 存在的问题:2.1.3.1 10kV配电网供电情况:主供该片区的10kV麻窝线路主干线导线线径为LGJ-50,该线路10kV分支线路改造率达到38.56%。未改造区域大多数在分支线
12、上,同时,分支延伸线路过长,未改造的线路导线线径偏小,而且有用木杆架设10kV线路的现象,线路多处存在对地安全距离不足,电杆倾斜等情况,现有配电网络已不能满足该区域的供电发展需求。2.1.3.2 配变台区及变压器存在问题:1)未网改供电区的配变,采用的是S9型变压器,有的变压器甚至未安装上台架,损耗高、噪声大,事故频发,影响供电可靠性。2)本工程规划设计未网改的配变,配变容量均偏小,且供电半径过大,末端电压低,随着当地经济的增长,用电户的用电量也不断的在增长,现已不能满足当前用电户的用电量,需对原有配变容量进行增容及增设新变台来满足当前的负荷增长,低压线路多数都是村民自己集资修建,由于资金不足
13、,多采用木杆架设线路,存在对地安全距离不足,安全隐患较严重。具体情况见下表615 表6 低压及配变供电现状明细一览表序号原变名称配变型号容量居民户数现状改造方案建设类别建设性质供电户数新变名称新配变型号容量(kVA)1莲花村海平组变S9-30158供电半径过大,达2.8km,配变超载运行,安装不合理,配件缺损,存在安全隐患,低压线路70%未网改,多为木杆及破股线架设,对地安全距离不满足导则要求,安全隐患严重,原配变本应供158户,实际只供了62户,有96户无电可用增设配变1台,转移负荷,缩小供电半径,对原有配变进行增容及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部分未改改造103莲花村海平组变S11-
14、1002部分未改新建55莲花村瓦房组变S11-503莲花村松山组变S9-1098负荷较集中,变压器容量较小,不满足负荷需求,配变安装不合理,配件缺损,对地安全距离不够,低压线路未网改,多为木杆及破股线架设,对地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隐患较严重。原配变本应供98户,因配变容量较小,实际只供了35户,有63户属于无电可用状态变压器增容,低压线路改造全部未改改造98莲花村松山组变S11-1004莲花村莲花组变S9-2053负荷较集中,变压器容量较小,配变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配件缺损,不满足负荷需求,低压线路多为木杆、破股线架设,对地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隐患较严重,变压器增容,低压线路改造全部未改改造53莲
15、花村莲花组变S11-502.1.4.4 低压线路存在的问题:(附相片3张)目前,因地方经济发展,大部分乡镇居民生活观念更新、转变,“电能”已经完全取代“煤”成为居民生活中的第一大“能源”, 同时,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近几年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使得网改和未网改的公共配变存在严重容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负荷发展需求,亟待增容改造。图一 莲花村松山组变(现状图)图二 莲花村莲花组220V线路(现状图)图三 莲花村组400V线路(现状图)2.2 电网规划2.2.1 规划项目及实施年2.2.1.1 2010年根据负荷发展情况和完善10kV麻窝线配网结构,根据三都县2009-2013年的电
16、网规划,重点建设针对安全隐患严重、负荷增长需求的分支线路的新建和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末端电能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2.2负荷预测根据规划三都县2009-2013年自然用电负荷年均增长率为8.2%,全网总负荷增长率为14.38%。但考虑到本次设计的项目多为该线路现有运行数据表现为较为突出的台区进行增容或新增配变容量配置,为此,负荷预测数据是在现有的负荷基础上预测今后5年的发展水平,同时,按照负荷所在区域,增长的比例分别是农村负荷取自然负荷增长率,城镇负荷取综合增长率,按照年均增长率逐年递增进行负荷预测,2009-2015年负荷预测结果如下: 表7 拟建工程负荷预测表序号拟建工
17、程所属区域主要用户性质年最大负荷预测(kW)年均增长率(%)原变容量(KVA)新变容量(KVA)用电户数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1莲花村海平组变居民、农副、普工改造46.35 50.15 54.26 58.71 63.53 68.74 74.37 8.2%S9-30S11-1001032莲花村瓦房组变居民、农副、普工新建24.70 26.73 28.92 31.29 33.85 36.63 39.63 8.2%/S11-50553莲花村松山组变莲花村松山组变居民、农副、普工改造44.10 47.72 51.63 55.86 60.44 65.40 70.76 8
18、.2%S9-10S11-100984莲花村莲花组变居民、农副、普工改造23.80 25.75 27.86 30.15 32.62 35.30 38.19 8.2%S9-20S11-5053注:负荷预测2009-2010年部分台区实际负荷要小,因配变容量小,线路零乱,导线截面小,部分村民没能正常用电,大部分家电处于闲置状态。一旦电网改造后,近两年负荷将剧增。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供电局2.3 建设必要性通过以上的10kV麻窝线的供电现状、运行数据及存在的问题,本次对于该线路接入部分的设计项目作如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对现有的莲花村海平组变,变压器为S930kVA,由于是海平组与瓦房组两个组共用,组与
19、组的距离较远,造成供电半径较大,为2.8公里,用电户为158户,低压线路有约20%已进行过改造,分支线路均为木杆、破股导线架设,存在供电不合理,供电面积大,电压质量较差,安全隐患等问题,根据负荷及地理现状,采用布局在瓦房组新增一台S11-50 kVA变压器(取名为莲花村瓦房组变,供55户),转移原海平组变的负荷压力,解决供电半径过长问题,根据负荷清况,虽然新增的瓦房组变转移了海平组变的负荷,但是由于原海平组变的容量较小,海平组变还是不满足转移后所剩下的负荷(103户),需把原海平组配变更换成S11-100kVA的变压器及对海平组与瓦房组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满足现有用户的用电需求。2、对现有的莲花
20、村松山组变、莲花组变共2个台区,这2个台区变压器均为S9型变压器,容量偏小,配变配件缺损,安装不符合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上负荷增长较快,当前变压器均不能满足用电户的用电需求,2个台区的低压线路均有约80%的线路未进行过网改,所以需对这2个台区的配变及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本期网改工程计划分别将原莲花村松山组变更换为S11-100kVA、莲花村莲花组变更换为S11-50kVA。这2个台区的低压线路多为木杆、破股导线架设,存在供电网架不合理,电压质量较差,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同时实施低压线路改造,满足现有用户的用电需求。3、本工程涉及新建及改造的2条10kV线路,其中1条为新建,1条改造,新建
21、线路是因为需增设变台架设10kV线路。改造线路为10kV麻窝线移动支线莲花村次线,改造的原因为:一、莲花村属于部分未网改行政村,现由中水供电所黑土河服务站供电(35kV中水变),由于该村10kV线路由35kV中水变10kV石门线海坪分支线迁回供电,供电半径达到了40公里,由于供电半径过长,压降较高,电压质量差,莲花村村民无法正常用电。二、由于莲花村与黑土河乡之间不通道路,线路遇故障无法及时抢修,不便于线路维护。为了莲花村村民能正常用电,现需从10kV麻窝线移动支线T接,新建一段线路接通莲花村原有10kV线路,由35kV迤那变向莲花村供电,解决原来35kV中水变供电半径过大问题.由于现莲花村10
22、kV线路都是村民自己集资修建的,由于资金不足,线路设计等级低,电杆陈旧,低矮,电杆裂纹漏筋现象较为严重,导线截面小,原导线为LGJ-25导线,供电质量差,安全隐患严重,需同时对莲花村支线进行改造。现莲花村共有426户,1877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用电量也随之增长,需把10kV莲花村支线改造成导线为LGJ-70,电杆为梢径190的抗冰能力强的安全线路,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随着当地用电户的不断发展,建议把10kV麻窝主线改造成LGJ-120导线,降低线路压降,提高供电质量。根据上述电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电网规划要求可以看到,通过对以上项目实施建设,将明显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压
23、质量,逐步消除“木电杆+破股线”的现象,合理划分配变供电区域,更换导线将减小低压配网的电量损耗,消除更多的安全隐患,增加部分地区支线及变压器,缩小供电半径,使目前农村发展中用电不稳定的状况得到解决,提高电力质量确保农村用电困难的问题和用电可靠性得到解决,能够充分体现供电企业为地方经济服务,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服务理念完善该区域10kV及以下线路电网结构,改造未网改区域的高低压线路和配变,增强高低压配网的运行安全性。同时结合三都县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增加收入。新增或增容配变满足台区负荷发展的需求,符合该县电网的近期规划实际情况。综上所述,该工程项目的建设无论是从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24、益都是很好的很有必要的。3路径情况3.1 路径情况3.1.1 路径协议3.1.2路径情况描述:表8 路径情况描述一览表: 10kV麻窝线及低压线路工程路径情况工程名称海拔高程起点路径走向情况终点线路长度(m)主线(或间隔)地名线路经过村寨地名地名(km)1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2320-2360莲花支线莲花村本村瓦房组变莲花村瓦房组0.4322莲花村次线改造2320-2350移动支线移动基站 莲花村 莲花村莲花村4.56以下是新建或改造各支线工程土质、地形、运距及通道情况。表9 拟建线路工程土质、地形划分情况表序号工程名称运输情况(%)地形划分情况(%)地质划分情况(%)汽车运输(km)人力运输(
25、km)平地丘陵一般山地高山大岭普通土坚土 松砂石岩石1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工程990.930 6010/2030455210kV麻窝线莲花村次线改造工程881.145505/20304553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海平组变改造工程 881306010/304020104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松山组变改造工程881.1306010/3040305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工程890.845505/303040610kV麻窝线移动支线莲花村莲花组变改造工程880.7207010/3030355表10 10kV线路通道概况表序号工程名称交叉跨越次数
26、低压穿35kV线路10kV线路公路河流通信线1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工程210kV麻窝线莲花村次线改造工程13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海平组变改造工程 4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松山组变改造工程510kV麻窝线黑土河支线莲花村瓦房组变新建工程610kV麻窝线移动支线莲花村莲花组变改造工程13.2 气象条件3.2.1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的选择、气象资料的来源根据贵州省气象局(1951-1970)年气象资料贵州省建筑气象参数标准,贵州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和沿线调查,并观察当地树林的生长情况,结合都匀电网三都县2008年35kV及以下电网灾后专题分析报告及附近已有
27、线路的运行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三都县1990年以来连续大于10天凝冻天气统计如下表;表11 三都县1990年以来连续大于10天凝冻天气统计表项目年份出现时间持续天数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结冰厚度(mm)20081月05日-2月14日37-3.2-1020、最大风速的确定 参照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贵州省农村电网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和送电线路内荷载设计补充规定,推荐最大设计风速为25m/s。、覆冰厚度的确定 结合都匀电网2008年冰灾分析报告及该线路所经过区域附近2008年覆冰记录资料,根据现场对村民的
28、走访及当地供电所线路运行管理人员提供的信息,结合临近已有运行线路运行状况,参照以往工程的覆冰厚度,本工程全线均按20mm冰区进行设计,安全系数取4.0。、雷暴日:根据历年气象资料,确定本工程为69日/年雷暴日数。、气象区及污秽级的确定本工程海拔在2200米-2380米之间,根据运行邻近线路工程设计运行经验以及向沿线居民调查小气候区历年的结冰和风速情况,结合2008年冰灾情况,确定本线路工程的气象区级, 本工程全线地段无化工及其它工业、粉尘污染,定为级污秽区。3.2.2 气象条件组合表12 线路工程气象条件组合表10mm、20mm冰区气象组合表冰区10mm20mm项目气象条件气温()风速(m/s
29、)冰厚(mm)气温()风速(m/s)冰厚(mm)最高气温40004000最低气温-1000-2000设计复冰-51010-51520年平均气温15001000最大风速5250-5250外过电压1510015100内过电压1515010150安装情况-5100-10100雷暴日69日/年冰比重0.94电气部分4.1接线方式选择本次设计项目均采用单电源、单辐射接线方式。通过各自描述的节点接入10kV麻窝线供电系统和上级电源系统。4.2 架空导线4.2.1 导线选型1)10kV线路导线型号选择根据贵州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和各地区供电局城市配电网20092013年规划中的负荷预测
30、,10kV分支线采用35/6 mm2导线可满足供电要求,根据导则规定,10kV线路导线最小选择为50/8 mm2,所以本工程确定10kV分支线为LGJ-50/8导线。10kV麻窝线莲花村次线由于所带的负荷较大,负责供莲花村一带的负荷,今后必将将成为次干线,所以导线选择LGJ-70/10。选择导线截面,具体见表13。表13 10kV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名 称规 格供电分区截面选择(mm2)配套出线电缆(mm2)主干线电缆线路B、C、D3300,3240架空绝缘B、C、D240、1853300、3240钢芯铝绞线E、F185、150、1203240、3185、3150次干线电缆线路B、C、D3150,
31、3120架空绝缘B、C、D150、120钢芯铝绞线E、F120、95分支线电缆线路B、C、D3150,3120架空绝缘B、C、D95、70钢芯铝绞线E、F50根据以上选择导线截面表,考虑今后5-10年负荷发展和地方电力企业要求,本10kV麻窝线改造支线路均选用导线见前述工程表中所列进行架设。表14 导线使用条件及安全系数序号线路名称电压电线型号截面(mm2)重量(kg/km)断拉力(kN)安全系数备注1分支线10kVLGJ-50/856.29195.116.873.52次干线10kVLGJ-70/1079.39275.2023.394.02) 低压400V、220V导线选择根据电流经济密度选择
32、截面S=I/J(mm2) 单台变容量为50kVA,功率因数为0.9,负载率(按经济负载率)取0.7,计算得S=46.06 mm2,导线选型为LGJ-50。本次设计最大配变为S11-100kVA,供电出线不少于两回,按最大电流选取查表,400V线路选用LGJ-70、LGJ-50满足要求。220V线路由于供电线路由于供电回数较多,根据设计导则要求选用LGJ-50满足要求。具体选择方案见表15。表15 低压配电网导线使用条件选择情况表序号线路名称电压电线型号截面(mm2)重量(kg/km)断拉力(kN)安全系数备注1农村低压线路0.4kVLGJ-50/856.29195.116.873.52农村低压
33、线路0.22kVLGJ-50/856.29195.116.873.54.2.2 绝缘配合及绝缘子选择根据线路通过区域污区分布图、本工程污区等级为级,其泄漏比距必须满足表16要求。表16 导线使用条件及安全系数污区等级泄漏比距0S1.39S0S1.6S0S2.0S0S2.5S0S3.1S0 10kV线路绝缘配合10kV线路工程所经地区的海拔均在2200米-2400米之间,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确定为0.3m,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值按0.2m考虑,符合规程规定,见表17。表17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档距(m)40及以下5060
34、708090100110120线间距离(m)0.60.650.700.750.850.91.01.051.15本工程10kV线路直线杆采用P-15T、P-15M型针式绝缘子,耐张及转角杆塔采用2片XP-7悬式绝缘子成串安装。低压绝缘子采用ED-1安装,(详见贵州省电网公司贵州省电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线路采用绝缘子按规程相应的空气间隙值及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如表18、表19。表18 针式绝缘子技术参数绝缘子型号泄漏距离(mm)工频电压(不小于、kV)干闪湿闪P-15T2807545P-15MP-20T4408657P-20M表19 悬式绝缘子技术参数绝缘子型号泄漏距离(mm)机电破
35、坏(kN)工频电压(kV)空气间隙(mm)干闪湿闪XP-7.030068.675451054.2.3 金具工程金具主要按国标85电力金具产品样本选型,采用的主要金具如下:见表20。表20 金具选用金 具 名 称不同导线型号金具使用16355095120-150耐张线夹NLD-1NLD-2NLD-3联结金具Q-7、W-7B、Z-7Q-7、W-7B、Z-7Q-7、W-7B、Z-7接续金具JT-35-50JT-70-95JT-120拉线金具UT-1、NX-1UT-2、NX-2UT-3、NX-3金具组装详见贵州省电网公司贵州省电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标准设计4.2.4 导线的防振措施为了保证导线和地
36、线在长期运行中的耐振强度,在振动时的静态应力不宜过高,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当平均运行应力百分比超过18%时,需采取防振措施。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档距在500米以内,导线LGJ-70/10,其安全系数4.0,所以不采用防振锤。4.2.5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要求根据规程规定,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对居民区不应小于6.5米,对非居民区不应小于5.5米,对交通困难地区不应小于4.5米。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导线对步行可到达的山坡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4.5米,对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1.5米。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3.0米,
37、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1.5米。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米。在通过绿化区或防护林带时,导线与林木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2.0米。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米。按规程规定,导线对被跨越物的距离应满足表21要求。表21 导线对被跨越物的距离被跨越物名称最小垂直距离(米)公路7 220kV线路4.0(穿越)35kV线路3 10kV线路3 弱电线路3 建筑物4 4.2.6 计量装置根据规程规定,本次设计的配变计量按照计量的分类和技术要求,均属于类计量装置,用于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
38、分析和考核,选择电能表计准确度级别为1.0级三相四线多功能配备,电流互感器为0.5级别,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变比进行配备。计量点均选择在配变低压侧出口处, 公变低压侧总表计量,表计选用多功能电子表。能对电压、电流及各个方向的有功、无功电量计量。4.3、防雷和接地4.3.1. 防雷 1、线路防雷和接地根据10kV及以下线路防雷要求,本工程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不需架设避雷线,但在重雷击区考虑防雷措施:在三角形排列的中线上(每3km)装设避雷器,对线路造价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在居民区无地线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超过30。在变电站电缆与架空连接点、以及变台处安装避雷器,并安装接地装置进行防雷。
39、2、防雷设备:根据规程规定,在多雷区310kV混凝土杆线路可架设地线,或在三角排列的中线上装设避雷器。本工程所处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69日以内,结合已有运行经验考虑,在10kV线路三角形排列的中线上(每34km)装设避雷器,对线路造价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于线路起、止杆和线路柱上设备(如线路分断开关)两侧应装设三相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型号为HY5WS-17/50。4.3.2. 接地接地:在非居民区对无地线杆塔采用电杆自然接地;在居民区电杆应每基采用人工接地极接地,其杆塔接地电阻不超过30,并应满足下表22规定值要求。表22 电杆接地电阻值土壤电阻率(m)工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m)工频接地电阻()
40、100及以下100以上至500500以上至10001015201000以上至20002000以上2530注注:如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电阻很难降到30,可采用6-8根总长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限制。杆上电气设备防雷接地电阻不超过10。100kVA及以上容量配变接地电阻应小于4。集镇和居民区的低压线路,应在各回路中、末端工作接地,零线采取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在变压器台架处安装接地装置,低压线路中、末端增加重复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一般采用-4046000扁铁浅埋放射式,长3560m水平敷设。山体埋深为0.6米,耕地埋深为0.8米。4.4 电气设备选择配电变
41、压器的依据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布点原则。 4.5环境保护评价 本线路工程经过地区为山区,合理避开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本线路工程经过地区为山区,走廊与城镇规划不冲突。 线路沿线基本避开密集村镇。 线路沿线对军事设施无影响。 本线路部分为山地,基面存在降基及尖峰开挖,为减少土石方量,保护水土流失,将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大开挖土石方,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植被。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适宜的基础型式,同时要求施工中不要随意倾倒弃土。 本线路对弱电线路基本无影响。综上所述,本线路工程对环境影响符合有关政策的规定。5土建部分5.1杆塔5.1.1 杆塔的选择全线设计覆冰按20mm冰区,风速25m/s进行设计,根据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选用定型的环形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电杆质量标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定。10kV线路主要采用190-10米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杆,低压线路主要采用150-9米、150-8米预应力混凝土电杆。5.1.2 杆塔型式选择本工程选用贵州电网公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