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东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气自动化10kV变电所初步设计学 院: 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 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1班 学生姓名: 徐茹燕 学号 20121131240257 指导教师: 程宏波 完成日期: 2013.06.17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就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东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如在文中涉及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本人签名_
2、 导师签名_年 月 日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徐茹燕学号20121131240257毕业届别2012专业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气自动化10kV变电所初步设计指导教师程宏波学 历硕士职 称讲师具体要求:1. 进行10kV变电所扩大初步设计;2. 完成任务书中的全部内容;3. 绘制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4. 绘制配电装置平面图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5. 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统一格式打印装订成册;6. 说明书文字在1 .5万字以上,语言通顺简练,图表画法符合国家标准;7. 完成与设计有关的英文资料翻译; 进度安排:1周:查资料,了解本次设计的可行性及意义;2周:根据所获得资
3、料写开题报告,并对本次设计有具体的设计方案;3-5周:了解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一般步骤,拟定主接线方案;68周:短路计算,设备选型;确定无功补偿方案;911周:确定配电装置的布置方式;1214周:撰写本次设计的设计论文;15周:准备进行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题目发出日期2010.1.12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0.1.122010.6.15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电气自动化10kV变电所初步设计课题来源自拟课题类型AX导 师程宏波学生姓名徐茹燕学 号20121131240257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
4、题报告内容: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绘制电气主接线图,绘制配电装置平面图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进度安排:1周:查资料,了解本次设计的可行性及意义;2周:根据所获得资料写开题报告,并对本次设计有具体的设计方案;3-5周:了解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一般步骤,拟定主接线方案;68周:短路计算,设备选型;确定无功补偿方案;911周:确定配电装置的布置方式;1214周:撰写本次设计的设计论文;15周:准备进行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 预期目的: 本设计是针对
5、变电所进行的扩大初步设计,设计中涉及“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有关内容,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即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含文献检索);方案论证、技术方案的计划与实施;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撰写学术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等的能力。指导教师签名 : 日期: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 华东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本设计
6、的主要内容包括:10/0.4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根据电气主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本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高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0.69提高到0.9;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
7、,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本设计十分注重运用我国电气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的设备,实用性及强,考虑到是实际工程的应用,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关键词:变电所设计;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VAbstractThe design on the topic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aching Building substation expansion preliminary design. The main desig
8、n elements include : 10/0.4kV ma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hoice; Electrical Substation main wiring desig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Load Calcul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bus, HV circuit breakers, isolation switches, current transformer and voltage transforme
9、r, and compensation capacitor MOA); Distribution Equipment design; relay Planning and Design;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main line of electrical design should meet the reliability, flexibility, economy requirements, The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wiring High Side single-bus wiring
10、, low voltage side of the single-bus above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form; the low-pressure side load calculated using the statistical needs coefficient; To reduce the reactive power loss, increased energy utilization, The design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sign, power factor from 0.69 to 0.9;
11、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include short-circuit point for the selection and specific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hosen by the choice of rated current,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by the results of the calibration methods; relay design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Curr
12、ent Protection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sign;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complete set of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The substation using direct lightning stroke preven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The design is ver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our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
13、ew equipment, practical and strong,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application, in a user-friendly language to describe it. Key words:: substation design; Electrical wiring; Relay .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1)姓名徐茹燕学号20121131240257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气自动化10kV变电所初步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得分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评阅人评语:得分评阅人签字:年 月
14、日等级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2)姓名徐茹燕学号20121131240257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气自动化10kV变电所初步设计答辩小组评语:等级 组长签字: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综合评语: 等级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 月 日(学院公章)注:答辩小组根据评阅人的评阅签署意见、初步评定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定,盖学院公章。“等级”用优、良、中、及、不及五级制(可按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办法评定最后成绩)。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姓名徐茹燕学号20121131240257毕业届别2012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题目电气自动化10kV变电所初步设
15、计答辩时间答辩组成员(签字):答辩记录: 记录人(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附注: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第1章 目录第1章 前言11.1变电站典型设计概况11.1.1变电站典型设计的目的21.1.2变电站典型设计的主要原则21.1.3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分类原则21.1.4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分类说明31.1.5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技术方案组合31.2 综述31.2.1本典型设计的适用场合41.2.2变电站方案技术条件4第2章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52.1.主接线的要求和原则52.1.1主接线基本要求52.1.2主接线设计原则62.2主接线设计概述62.2.1变电站设计规模62.
16、2.2主接线选择7第3章 短路电流计算123.1短路的概念123.2短路电流计算及目的12第4章 主要电气设备和导体选择154.1主变压器选择164.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174.2.1 220kV出线、主变侧184.2.2 110KV主变侧184.2.3 10KV限流电抗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194.3互感器的选择204.3.1 220kV侧互感器的选择214.3.2 110kV侧互感器的选择214.4 导体的选择224.4.1 220kV母线224.4.2 110kV母线224.4.3 10kV母线23第5章 无功补偿245.1无功补偿的原理,作用和分类245.2无功补偿方案25第
17、6章 电气总平面和配电装置276.1电气总平面276.2配电装置276.2.1 配电装置类型及对其基本要求276.2.2 220kV配电装置286.2.3 其它配电装置29第7章 电气二次部分317.1 计算机监控系统317.2 二次设备布置317.2.1主要二次设备布置组屏原则327.2.2二次设备布置方案327.3 直流系统327.4 交流不停电(UPS)系统327.5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原则337.6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347.7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34致谢35参考文献36附录A 外文原文37附录B 外文译文45附录C 附图52目 录前言VI第1章 毕业设计概述11.1 毕业设计题
18、目11.2 毕业设计目的11.3毕业设计内容1第2章 主变压器选择22.1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台数、型号选择22.2干式变压器的结构3 2.3干式变压器的特点.4 2.4干式变压器使用的注意事项.4第3章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53.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原则53.2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7 3.3主接线设计.7第4章 短路计算114.1短路概述114.2造成短路原因114.3短路危害124.4短路计算12第5章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165.1电气设备及分类16 5.2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16 5.3高压断路器选择与校验175.4隔离开关选择与校验195.5互感器选择与校验20 5.6电压互感器.23 5
19、.7母线的选择与校验.24第6章 继电保护266.1继电保护266.2过电流与速断保护整定值的计算27第7章 配电装置317.1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317.2配电装置的类型317.3配电装置的应用317.4配电装置的设计步骤32第8章 防雷保护设计358.1雷电过电压35 8.2雷电的危害35 8.3防雷保护装置358.4防雷设计36 8.5防雷保护计算36总 结40参考文献41致谢42附录43附录48 第2章 第1章 前言 电力系统是指由电力生产,传输,分配,消耗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并联电容器,电抗器和各种用电设备组成的有机整体。发电厂生产出电能,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传送,分
20、配到各个电力用户,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由于电能从生产到消耗应时刻保持平衡,电力系统的发电量必须跟随电力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还装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远程通信和调度管理等相应的系统和设备。 而变电站是介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之间的中间环节。变电站由主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并联电容器,互感器等设备或元件集合而成。它具有汇集电源,变换电压等级,分配电能等功能。电力系统内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调度控制的远动设备等也安装在变电站内。因此,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将其划分为系统枢纽变电站,地区重要变电站和一般变电站
21、。系统枢纽变电站汇集了多个大电源和大容量联络线,担负着巨大的电能分配任务,在电力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枢纽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在220kV以上。地区重要变电站位于地区电网的枢纽点上,高压侧以交换或接受功率为主,中压侧对地区供电,低压侧则直接向邻近的负荷供电。一般变电站位于电网的分支或末端,主要完成降压并向附近负荷供电的任务,其电压等级较低。 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需要传输到电力用户。为了提高传输效率,需要将电压提高,而用户实际只能接受低电压供电。根据电能输送的需要,还可将变电站划分为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升压变电站一般设置在发电厂内,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源电压升高,以便把大量的
22、电能送到远离发电厂的负荷中心。降压变电站则设置在负荷中心,通过降压变压器将输电线路上的高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并把电能分配给高压用户,次一级电压的变电站或配电站。 由上述可知,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变电站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完成电能的传输,电压的变换和电能的分配等多方面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220kV电压等级在变电站中属于地区重要变电站等级,它在电力系统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是转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这就更使得我们对220kV变电站进行典型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第3章 1.1变电站典型设计概况 鉴于我国传统的电网工程设计是一种“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即根据具体工程环境,建设
23、要求和运行习惯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建设标准,设计风格不统一;设备形式多,备品备件通用性差;存在大量重复性的设计工作;设计评审,批复争议多,耗时长;建设和运行成本高。 随后,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认真贯彻落实集约化管理思想,在成功组织完成500(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公司系统内220kV和110kV变电站具有形式更加多样,运行习惯差异大,受当地规划,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等特点,通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历时7个月,编制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是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24、,它采用集约化管理的思想,统一建设标准,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这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使电网工程设计方式从“量体裁衣”式改变为“成衣定制”式的标准化设计方式,从而突出了设计重点,加快了设计进度,满足了大规模电网建设的需要。 由于220kV变电站在国家输变电工程的特殊地位,因此,对其进行典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推行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立足公司改革发展全局提出的加强电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电网建设与发展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它是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重
25、要体现;是实施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多快好省地建设电网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广应用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既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又可以为电网规划,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集中规模招标等工作的展开提供基础平台。第4章 1.1.1变电站典型设计的目的 目前,国内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设计技术和设备已十分成熟和常规化,且建设规模也随着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而增长迅速。这就要求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从“量体裁衣”式改变为“成衣定制”式的标准化设计方式,实施集约化管理,发挥规模优势,提高电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使其能够满足大规模电网建设的需要。 开展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目的:实施集
26、约化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备规范;方便设备招标,方便运行维护;加快设计,评审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第5章 1.1.2 变电站典型设计的主要原则 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各个方案,各个模块的设计综合考虑每个设备选择的合理性,每个布置尺寸的合理性,每项革新和改进的合理性,每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开展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先进性和和谐性的协调统一:(1)统一性,建设标准统一,基建和生产标准统一,外部形象体现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特征;(2)可靠性,
27、主接线方案安全可靠,典型设计模块重新组合后方案仍能保证安全可靠;(3)经济性,按照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工程初期投资与长期运行费用,追求设备寿命期内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4)先进性,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占地面积小,注重环保,各项技术经济可比指标先进;(5)适应性,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要在公司系统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外部条件的均能适用;(6)灵活性,模块划分合理,接口灵活,组合方案多样,规模增减方便;编制基本模块和子模块的概算,便于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在需要调整概算;(7)时效性,建立典型设计滚动修订机制,随着电网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补充和完
28、善典型设计;(8)和谐性,变电站整体状况与变电站周边人文地理环境协调统一。第6章 1.1.3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分类原则 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的分类按变电站布置方式,配电装置型式和变电站规模3个层次进行划分。(1)按照变电站布置方式分类。220kV变电站分为户外变电站和户内变电站2大类。在变电站典型设计中,户外变电站是指最高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布置在户外的变电站。户内变电站是指配电装置布置在户内,主变压器布置在户内,户外或半户内的变电站;(2)按配电装置型式分类。220kV配电装置可以再分为常规敞开式开关设备(air insulated switchgear,AIS)和全封闭组合电
29、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2类进行分类;(3)按变电站规模分类。例如户外AIS变电站,可按最高电压等级的出线回路数目和主变压器台数目,容量等不同规模分为终端变电站,中间变电站和枢纽变电站。第7章 1.1.4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分类说明(1)由于220kV全地下,半地下变电站及110kV全地下变电站投资较大,各地应用较少,因此暂不包括在典型设计范围之内;(2)变电站设计暂不包括220kV出线10回及以上的220kV变电站;(3)鉴于220,110kV复合组合电器(hybr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HIGS)等紧凑型组合设备多样,种类繁
30、多,外型各异,业绩较少,无法进行统一的配电装置设计,典型设计暂不包括220,110kV的HIGS等紧凑型组合设备方案;(4)由于220,110kV户内装配式(户内AIS)变电站近年来应用较少,且运行维护不便,变电站典型设计部考虑内装配式方案;(5)通过调研,110kV变电站在大部分地区是终端或中间变电站,变电站典型设计暂不包括110kV枢纽变电站。第8章 1.1.5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技术方案组合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方案按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出线回路数,电气主接线型式,配电装置型式等进行组合,共计13个方案。在这13个方案中:A类为户外变电站,编号为A-1A-8,共8个方案;B 类为户内变
31、电站,编号为B-1B-5,共5个方案。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方案按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出线回路数,电气主接线型式,配电装置型式等进行组合,共计10个方案。在这10个方案中:A类为户外变电站,编号为A-1A-3,共3个方案;B 类为户内变电站,编号为B-1B-5,共5个方案;C类为半地下变电站,编号为C-1C-2,共2个方案。在上述220kV,110kV变电站的技术方案中,对其各部分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以后我们在应用时,只需将这些模块进行组合即可,无需在针对某个方案进行设计。第9章 第5章 无功补偿第10章 5.1无功补偿的原理,作用和分类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
32、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来补偿。 电力系统中大量的负荷是感性的,因此我们将吸收感性无功功率的负荷称为“无功负荷”,无功功率是一种不能做有用功,会在电网中引起损耗,但又不能缺少的一种功率。现代电网中,电动机等感性负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感性负荷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也需要吸收大量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出现不仅导致发电机出力下降,降低了输配电设备效率,而且还增大了网损,影响供电质量。如果这些无功功率不能及时得到补偿的话,会使网络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加大,电能质量下降,电能成本增加,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
33、,低压系统无功补偿中主要采取变电所集中补偿方式,对大型用电设备则采取分散补偿方式。因此,在变电站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有:提高功率因素以减少设备容量和功率损耗,稳定电压和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中提高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以及平衡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有五种:变电站补偿、配电线路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叙述如下:变电站补偿:针对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电网的无功功率,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补偿变
34、电站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这些补偿装置一般集中接在变电站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缺点是这种补偿方式对10kV配电网的降损不起作用。配电线路补偿:线路无功补偿即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无功补偿。线路补偿点不宜过多;控制方式应从简,一般不采用分组投切控制;补偿容量也不宜过大,避免出现过补偿现象;保护也要从简,可采用熔断器和避雷器作为过流和过压保护。线路补偿方式主要提供线路和公用变压器需要的无功,该种方式具有投资小、回收快、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用于功率因数低、负荷重的长线路。缺点是存在适应能力差,重载情况下补偿不足等问题。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的城市居民和农
35、网供电系统中,由于用电户多为单相负荷或单相和三相负荷混用,并且负荷大小不同和用电时间的不同。所以,电网中三相间的不平衡电流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用电不平衡状况无规律性,也无法事先预知。导致了低压供电系统三相负载的长期性不平衡。对于三相不平衡电流,电力部门除了尽量合理地分配负荷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电网中的不平衡电流会增加线路及变压器的铜损,还会增加变压器的铁损,降低变压器的出力甚至会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最终会造成三相电压的不平衡。 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该装置具有在补偿线路无功的同时调整不平衡有功电流的作用。其理论结果可使三相功率因数均补偿至1,三相
36、电流调整至平衡。实际应用表明,可使三相功率因数补偿到0.95以上,使不平衡电流调整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0以内。随机补偿: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动机同时投切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县级配电网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无功功率消耗在电动机上,因此,搞好电动机的无功补偿,使其无功就地平衡,既能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出力。随机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装置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装置退出。更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的特点。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可较好的限制配电网无功峰荷。年运行小时数
37、在1000h以上的电动机采用随机补偿较其他补偿方式更经济。随器补偿: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熔断器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第11章 参考文献【1】 贺威俊,高仕斌,张淑琴,王勋.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2009.1重印).【2】 江西省电力公司 组编.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kV变电站分册(江西电力公司实施方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2.【3】 西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 编.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第一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原上海人民版).1978,12.【4】 蒋先刚,涂晓斌.AutoCAD 2006工程绘图及应用开发
38、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5】 蒋先刚,谢平,涂晓斌.AutoCAD 2006工程绘图实验指导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6】 郭日彩,许子智,徐鑫乾.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与应用R.电网技术,2007,31(6):23-30.【7】 杨道驰,于进杰,李威主编.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R. 广西轻工业,2009, 05-45-02.【8】 孝小昂主编.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思路探讨R.陕西电力,2006,34(1).【9】 陈杰主编.阳宗海电厂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布置特点R.1006 - 7345 (2001) 01 - 00
39、37 - 02.【10】 张惠刚主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和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1】 简克良主编.电力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12.【12】 吴广宁主编,张冠军,刘刚副主编.高电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13】 刘学军主编.继电保护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4】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编著.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典型方案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5】 张节容主编.高压电器原理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16】 陈昌振,单沅,陈伟标.户外型220k变电站设计方案优
40、化R.广州电力设计院.【17】 张玉军,韩文庆,杨旭方,周朝霖.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综述R.山东电力技术,2007,6(158).【18】 高延鸿,罗丹,唐玄,万英红,宋太现,刘玲灵.变电站工程设计中几点问题的探讨和思考J.西藏科技2006年第二期.【19】 张宏阳.浅谈220kV变电站设计思路及实践J.科技资讯动力与电气工程,2009,NO.18.【20】 陈洁.广东省110kV及220kV变电站工程典型初步设计J.广东电力,2003,10.5(16).【21】 钱银其.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J.江苏电机工程.2007,9.5(26).【22】 He WeiJun.The Significance and Technical Economic Benefits of Developing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in China.I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IN LINE R.E.Publication ,No.312,York ,U.K,Sept 1989.【23】Schneider .DC-Substations with Four Winding Rectifier Double-tire Transformers Instead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