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企业技术标准ZJQ08-SGJB 243-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试用版)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ventilation andair conditioning works2003-12-30 发布 2004-01-01 实施中 国 建 筑 第 八 工 程 局 发 布199前 言本标准系根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关于施工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安排的通知(局科字2002348号)文件要求,由中建八局安装公司会同中建八局三公司编制。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认真学习研究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
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等二十余个技术规范和文献资料,结合本企业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经验,按照满足国家新版验收规范质量要求的原则,经反复讨论确定了编写大纲。初稿形成后,经本企业内、外有关专家经审查讨论后定稿。本标准为实施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而制定。为方便配套使用起见,在章节编排上与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保持对应关系。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风管制作、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风管系统安装、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空调制冷系
3、统安装、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防腐与绝热、系统调试、竣工验收、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等十三章,共包括技术和质量管理、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验收三大部分。本标准中引用有关国家规范中的强制条文以黑体列出,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为了持续提高本标准的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建八局技术质量部(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269号,邮政编码:20013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要编写人员及审核人员:主 编:杨春沛副主编:曹 浩、苗冬梅主要参编人:于亚超、周枚生、任 宏、毛继明、刘咏梅、韩付安审核专家:肖绪文、王玉岭、谢刚奎、
4、宁文华特邀专家:张耀良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54 风管制作74.1 一般规定74.2 金属风管制作84.3 非金属风管制作234.4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364.5 风管配件374.6 柔性风管394.7 成品保护394.8 安全、环保措施404.9 质量标准414.10 质量验收535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565.1 一般规定565.2 施工准备565.3 材料质量控制575.4 施工工艺575.5 成品保护605.6 安全、环保措施605.7 质量标准605.8 质量验收636 风管系统安装656.1 一般规定656.2 施工准备656.3 材料质量控制666.4 施工工艺
5、666.5 成品保护776.6 安全、环保措施776.7 质量标准776.8 质量验收827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857.1 一般规定857.2 施工准备857.3 材料质量控制867.4 施工工艺867.5 成品保护937.6 安全、环保措施937.7 质量标准937.8 质量验收998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1048.1 一般规定1048.2 施工准备1048.3 材料和质量控制1058.4 施工工艺1058.5 成品保护1098.6 安全、环保措施1098.7质量标准1108.8 质量验收1139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1159.1 一般规定1159.2 施工准备1159.3 材料质量控制11
6、59.4 施工工艺1169.5 成品保护1289.6 安全、环保措施1299.7 质量标准1299.8 质量验收13510 防腐与绝热14010.1 一般规定14010.2 施工准备14010.3 材料质量控制14110.4 施工工艺14110.5 成品保护14510.6 安全环保措施14610.7 质量标准14610.8 质量验收14911 系统调试15211.1 一般规定15211.2 施工准备15211.3 材料质量控制15211.4 施工工艺15211.5 成品保护16011.6 安全、环保措施16011.7 质量标准16111.8 质量验收16312 竣工验收16512.1 一般规定
7、16512.2 竣工验收16512.3 交工资料的编制与移交16613 综合效能的测定和调整16913.1 一般要求16913.2 测定方法169附录A 洁净室测试方法175A.1 风量或风速的检测175A.2 静压差的检测175A.3 空气过滤器泄漏测试175A.4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176A.5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178A.6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178A.7 单向流洁净室截面平均速度,速度不均匀度的监测179A.8 室内噪声的监测179附录B 金属风管连接形式及适用范围180附录C 非金属风管连接形式及适用范围182附录D 风管耐压强度与漏风量测试方法184附录E 漏光法
8、检测与漏风量测试188E.1 漏光法检测188E.2 测试装置188E.3 漏风量测试193本标准用词说明194条文说明1951 总 则1.0.1 为了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工艺,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等)的条件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和安全施工,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1.0.3 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等的要求进行编制,并与其配套使用。1.0.34 通风
9、与空调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所用的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凡本标准无规定的新材料、新工艺应根据产品说明书或工艺说明书的有关技术要求(必要时通过试验),制定操作工艺标准,并经法人层次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凡本标准中无规定的新技术,项目部应制定操作工艺,并报法人层次总工程师审批。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中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1.0.4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6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
10、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风管 air duct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2.0.2 风道 air channel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2.0.3 通风工程 ventilation works 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排烟系统工程的统称。2.0.4 空调工程 air conditioning works 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空调系统的总称。2.0.5 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2.0.6 风管部件 duct
11、accessory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门和测定孔等。2.0.7 咬口 seam金属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2.0.8 漏风量 air leakage rate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2.0.9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air system permissible leakage rate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允许漏风量。2.0.10 漏风率 air system leakage ratio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
12、比值。2.0.11 净化空调系统 air cleaning system 用于洁净空间的空气调节、空气净化系统。2.0.12 漏光检测 air leak check with lighting 用强光源对风管的咬口、接缝、法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等渗漏部位及数量的方法。2.0.13 制冷剂 refrigerant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2.0.14 整体式制冷设备 packaged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部件组装在同一机座上,而构成整体形式的制冷设备。2.0.15 组装式制冷设备 assembling refrig
13、erating unit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采用部分集中、部分分开安装形式的制冷设备。2.0.16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design working pressure 指系统风管总风管处设计的最大的工作压力。2.0.17 空气洁净度等级 air cleanliness class洁净空间单位体积空气中,以大于或等于被考虑粒径的粒子最大浓度限值进行划分的等级标准。2.0.18 洁净室 clean room对空气中的悬浮粒状物质按规定标准进行控制,同时对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也进行相应控制的密闭空间。2.0.19 角件 corner pieces 用于金属薄钢板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
14、角型专用构件。2.0.20 风机过滤器单元(FFU、FMU) fan filter(module) unit 由风机箱和高效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洁净空间的单元式送风机组。2.0.21 空态 as-built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在场。2.0.22 静态 at-rest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按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方式运行,但无生产人员。2.0.23 动态 operational 洁净室的设施以规定的方式运行及规定的人员数量在场,生产设备按业主及供应商双方商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2.0.24 非金属材料风管 nonmetallic du
15、ct 采用硬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钢、无机玻璃钢等非金属无机材料制成的风管。2.0.25 复合材料风管 foil-insulant composite duct 采用不燃材料面层复合绝热材料板制成的风管。2.0.26 防火风管 refractory duct 采用不燃、耐火材料制成,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的风管。2.0.27 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管道、容器或设备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所要达到的压力。2.0.28 管道配件 pipe fittings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的统称。2.0.29 建筑工程质量 quality building engineering
16、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2.0.30 验收 acceptance 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2.0.31 进场验收 site acceptance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2.0.32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
17、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2.0.33 检验 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2.0.34 见证取样检测 evidential testing 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2.0.35 交接检验 handing over inspection 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2.0.36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2.0.
18、37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2.0.38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2.0.39 抽样方案 sampling scheme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2.0.40 计数检验 counting inspection 在抽样的样本中,记录每一个体有某种属性或计算每一个体中的缺陷数目的检查方法。2.0.41 计量检验 quantitative inspection 在抽样检验的样本中,对每一个体测量其某个定量
19、特性的检查方法。2.0.42 观感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2.0.43 返修 repair 对工程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部位采取整修等措施。2.0.44 返工 rework 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3 基本规定3.0.1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按照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合同约定的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施工图纸修改必须以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3.0.2 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的企业,应具有相应工程承包的资质等级及相应质量管理体系。3.0.3 施工企业承担通
20、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及施工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或签字认可。3.0.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第3.0.1条的规定。3.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必须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3.0.6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应把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3.0.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的,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或更正建议,并形成书面文件及归档。3.0.
21、8 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施工时,其子分部与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按表3.0.8的规定执行。当通风与空调工程作为单位工程独立验收时,子分部上升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同上。表3.0.8 通风与空调工程分部工程的子分部划分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送、排风系统风管与配件制作部件制作风管系统安装风机安装系统调试通风设备安装,消声设备制作与安装防、排烟系统排烟风口、常闭正压风口与设备安装除尘系统除尘器与排污设备安装空调系统空调设备安装,消声设备制作与安装,风管与设备绝热净化空调系统空调设备安装,消声设备制作与安装,风管与设备绝热,高效过滤器安装,净化设备安装制冷系统制冷机组安装,制冷剂管道及配件安装
22、,制冷附属设备安装,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绝热,系统调试空调水系统冷热水管道系统安装,冷却水管道系统安装,冷凝水管道系统安装,阀门及部件安装,冷却塔安装,水泵及附属设备安装,管道与设备的防腐与绝热,系统调试3.0.9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与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种互相配合;与通风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建设或总承包、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会检。会检的组织宜由建设、监理或总承包单位负责。3.0.10 通风与空调工程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按本标准对应分项的具体条文规定执行。子分部中的各个分项,可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次验收或数次验收。3.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
23、中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3.0.12 通风与空调工程中从事管道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具备操作资格证书和相应类别管道焊接的考核合格证书。3.0.13 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的系统调试,应由建设和监理单位的共同参与下进行,施工企业应具有专业检测人员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测试仪器。3.0.1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合格日起计算为二个采暖期、供冷期。在保修期内发生施工质量问体的,施工企业应履行保修职责,责任方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3.0.15 净化空调系统洁净室(区域)的洁净度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洁净度等级的监测应按本标准附录A第A.4条的规定,洁净度等级与
24、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最大浓度限值(Cn)的规定,见本标准附录A表A.4.6-1。3.0.16 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具有施工单位相应分项合格质量的验收记录;2 主控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应全数合格;3 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除有特殊要求外,计数合格率不应小于80%,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0.17 工程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和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查评定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项目经理组织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3.0.18 通风与空调工程完工后,承包(或总承包)单位应组织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
25、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4 风管制作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中,使用金属、非金属风管与复合材料风管或风道的加工、制作,质量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4.1.2 对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应按其材料、系统类别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主要包括风管的材质、规格、强度、严密性与成品外观质量等项内
26、容。4.1.3 对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按设计图纸与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工程中所选用的外购风管,还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或进行强度和严密性的验证(非金属风管还需要提供消防及卫生检测合格的报告),符合要求的方可使用。4.1.4 风管制作宜优先选用节能、高效、机械化加工制作工艺。4.1.5 风管制作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及监测仪器应处于合格状态并在有效检定期内。4.1.6 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金属风管宜以外径或外边长为标注尺寸,非金属风管和风道宜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矩形风管的常用规格应符合表4.1.4-1的规定,其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1。圆形风管规格应符合表4.1.6-2的规定,并优先选用基本
27、系列。非规则椭圆型风管参照矩形风管,并以长径平面边长及短径尺寸为准。表4.1.6-1 矩形风管规格(mm)风 管 边 长12032080020004000160400100025002005001250300025063016003500表4.1.6-2 圆形风管规格(mm)风管直径D基本系列辅助系列基本系列辅助系列基本系列辅助系列1008028026080075090320300900850120110360340100095014013040038011201060160150450420125011801801705004801400132020019056053016001500220
28、21063060018001700250240700670200019004.1.7 风管系统按其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类别,其类别划分应符合表4.1.7的规定。表4.1.7风管系统类别划分系统类别系统工作压力P(Pa)密 封 要 求低压系统P500接缝和接管连接处严密中压系统500P1500接缝和接管连接处增加密封措施高压系统P1500所有的拼接缝和接管连接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4.1.8 镀锌钢板及各类含有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不得采用影响其保护层防腐性能的焊接连接方法。4.1.9 风管的密封,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可采用密封胶嵌缝和其他方法密封。密封胶性能应符合使用环
29、境的要求,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4.1.10 风管及法兰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0的规定。表4.1.10 风管及法兰制作的允许偏差(mm)风管边长b或直径D允许偏差边长或直径偏差矩形风管表面平整度矩形风管端口对角线之差法兰或端口端面平面度圆形法兰任意正交两直径金属风管b(D)320210322b(D)3203非金属风管b(D)32023323320b(D)2000354454.2 金属风管制作4.2.1 特点及适用范围1 金属风管包括钢板风管、不锈钢板风管和铝板风管,其机械强度较高,适用范围广泛。2 金属风管一般为现场加工,板材可采用咬口连接、铆接和焊接等方式。矩形金属风管可采用法
30、兰连接、插条连接、咬口连接等形式;圆形金属风管可采用承插连接、芯管连接、抱箍连接等。其适用范围见附录B 3 法兰用料选择,应满足表4.2.1的要求。表4.2.1法兰用料规格(mm)钢 制 法 兰不锈钢和铝制圆形、矩形法兰圆法兰(D)规 格方法兰(长边b)规 格法 兰(mm)规 格不锈钢铝140-204b630L253D或Lmax280-254-306L304140D280-254630b1500L303D或Lmax 320560-304-358L354280D630L2531500b2500L404D或Lmax 6301000-356-4010630D1250L3042500b4000L505
31、D或Lmax 11202000-408-40121250D2000L4044.2.2 施工准备4.2.2.1 技术准备1 对建筑、结构和电气、暖卫及管路走向、坐标、标高与通风管道之间跨越交叉等已有方案。2 技术人员已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风管的制作尺寸,采用的技术标准、接口及法兰连接方法已经明确。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记录”。3 编制了集中加工或现场加工的施工方案,并且施工条件已经按方案准备就绪。4 绘制轴测系统图,应体现整个系统水平和垂直的风管走向和设备、部件连接顺序及相对位置、方向等。5 应备齐设计中使用规范、院标和其它技术资料文件。对设备及配件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中的型号、尺寸进行
32、核对。6 加工草图已绘制。7 制成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4.2.2.2 材料准备1 所使用的板材、型材、铆钉及辅助材料等。等主要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合格证明书或质量鉴定文件。2 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按设计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钢板厚度不得小于表4.6.1.1-1的规定。普通薄钢板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允许有紧密的氧化铁薄膜,不得有裂纹、结疤等缺陷;镀锌薄钢板要求表面洁净,有镀锌层结晶花纹。3 不锈钢板面不应有划痕、刮伤、锈斑和凹穴等缺陷,加工和堆放避免与锈蚀的碳素钢材料接触。4 当设计无规定时,铝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4.6.1.1-3的规定。铝
33、板表面应避免刻划,不应有划伤等缺陷。5 净化空调工程的风管应选用优质镀锌钢板。钢板厚度较大时,应选用冷轧簿板,不得采用热轧簿板。风管工作环境有腐蚀性时,宜采用不锈钢板。镀锌板表面应无明显锈斑、氧化层、针孔麻点、起皮、起泡、锌层脱落等弊病。有缺陷的均不得使用。当设计无规定时,钢板厚度可按表4.6.1.1-1选取。4.2.2.3 主要机具1 机械设备:剪板机、振动剪板机、电剪、手动折方机、三辊卷圆机、联合冲剪机、法兰卷圆机、厢式联合单平咬口机、手剪、圆弯头咬口机、压筋合缝两用机、插条成型机、电动拉铆枪、电焊机、电动角向磨光机、台钻、砂轮切割机、手电钻、冲孔机、空压机及油漆喷枪等。2 划线工具:划规
34、(地规)、标度划规、角尺、卡钳、墨斗、划针等。3 测量检验工具:游标卡尺、钢直尺、钢卷尺、游标万能角度尺、内卡钳、漏风量测试装置等。4.2.2.4 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定期维护保养。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并及时4 作业条件1 风管预制,应有独立的工作加工场地,场地应平整、清洁,加工平台应找平。2 作业地点应有安放施工机具和材料堆放场地,设施和电源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3 作业场地道路应畅通。必须应设置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各种器械及设施。4 加工设备布置在建筑物内时,应考虑建筑物楼板、梁的承载能力,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5 大样图、系统图经审查符合要求,并进行了技术质量及安
35、全交底。65 对于洁净系统的风管制作应有干净封闭库房储存成品或半成品。67 加工场地应预留现场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运输通道,加工场地的选择不得阻碍消防通道。4.2.3 材料质量控制1 普通薄钢板: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裂纹结疤等缺陷,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l3237或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710的规定。2 镀锌钢板:镀锌钢板(带)宜选用机械咬合类,镀锌层为100号以上(双面三点试验平均值不应小于100gm2)的材料,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2518的规定。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有镀锌层的结晶
36、花纹;表面应无明显锈斑、氧化层、针孔麻点、起皮、起泡、锌层脱落等弊病。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按设计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表4.9.1.1-1的规定。3 不锈钢板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刮伤、斑痕和凹穴等缺陷,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GB 3280的规定。不锈钢板的厚度按设计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应小于表4.9.1.1-2的规定4 铝板应采用纯铝板或防锈铝合金板,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刮伤、斑痕和凹穴等缺陷,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3880的规定。铝板的厚度按设计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应小于表4.9.
37、1.1-3的规定。5 金属型钢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9787、热轧扁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704、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707和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2的规定。6 外购成品风管应有检测机构提供的风管耐压强度、严密性检测报告。7 其他辅助材料应符合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及有关消防要求。4.2.4 施工工艺4.2.4.1 钢板风管1 工艺流程放样下料风管制作(法兰制作)中间检查风管加固风管连接检查验收2 操作要点1)放样下料(1) 风管各种加工尺寸的核定根据设计要求、图纸会审纪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绘制风管加
38、工草图,并标明系统风量、风压测定孔的位置。(2) 风管展开下料根据风管施工图(或放样图)把风管的表面形状按实际的大小铺在板料上;展开方法有三种即平行线展开法、放射线展开法和三角线展开法。风管展开下料应注意:明确板材的壁厚、板材的接缝形式及风管的连接形式等,在展开下料时考虑余量。(3)剪切、倒角板材剪切前应进行下料复核,复核无误后按划线形状进行剪切。板材下料后在压口之前,应用倒角机或剪刀进行倒角。倒角形状如图4.2.4.1-1。手工倒角机械倒角板材板材图4.2.4.1-1倒角形状示意图2)风管的制作(1)折方、卷圆a 画好折方线,在折方机上折方。b 制作圆风管时,将咬口两端拍成圆弧状放在卷圆机上
39、圈圆,操作时,手不得直接推送钢板。(2)咬口a 折方或卷圆后的钢板用合缝机或手工进行合缝。操作时,用力均匀,不宜过重。咬口缝结合应紧密,不得有胀裂和半咬口现象。b 风管板材连接形式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B.0.1的规定。c 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而定,应符合表4.2.4.1 -1的要求。总咬口留量的大小、咬口宽度和重叠层数同使用的机械有关。对单平咬口、单立咬口、转角咬口在第一块板上等于咬口宽度,而在第二块板上是两倍宽,即咬口留量等于三倍咬口宽;联合角咬口在第一块板上为咬口宽,在第二块板材上为三倍咬口宽,咬口留量等于四倍咬口宽度。表4.2.4.1-1咬 口 宽 度(mm)咬 口 形 式板 厚0.
40、50.70.70.91.01.2平 咬 口688101012立 咬 口566778转角咬口677889联合角咬口399101011按扣式咬口121212单平咬口:用于板材的拼接缝、圆形风管的纵向闭合缝;单立咬口:用于风管的横向缝;转角咬口:用于矩形风管的纵向闭合缝;按扣式咬口:用于矩形风管的纵向闭合缝;联合角咬口:用于矩形风管的纵向闭合缝。(3)焊接a 当板材厚度大于1.2mm时可采用氧气-乙炔焊、电弧焊及接触焊等形式。焊缝的形式如图4.2.4.1-2所示。 图4.2.4.1-2 焊缝形式b 风管焊接前应除锈、除油。焊缝应熔合良好、平整,表面不应有裂纹、焊瘤、穿透的夹渣和气孔等缺陷,焊后的板材
41、变形应矫正,焊渣及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壁厚大于1.2mm的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可采用连续焊或翻边断续焊。管壁与法兰内口应紧贴,焊缝不得凸出法兰端面,断续焊的焊缝长度宜在3050mm,间距不应大于50mm。(4)铆钉连接铆钉连接是将两块要连接的板材,使其两边相重叠,并用铆钉穿连铆合在一起的连接方法。铆钉直径、铆钉长度及铆钉之间的间距等应根据板材厚度进行选择。镀锌钢板或彩色涂层钢板的拼接,应采用咬接或铆接,且不得有十字形拼接缝。彩色涂层钢板的涂塑面应设在风管内侧,加工时应避免损坏涂塑层,损坏的部分应进行修补。一般情况下,铆钉的直径d=2s(s为板厚),但不应小于3mm;铆钉的长度L=2s+(1.52)
42、d;铆钉之间的间距一般为40100mm,严密性要求较高时,其间距应小一些;铆钉孔中心到板边的距离B=(34)d。(5)风管制作要求制作风管时,划线、下料应正确,板面应保持平整,咬口缝应宽度均匀、紧密,纵面接缝应错开一定距离;焊接的风管,其焊缝不应有气孔、沙眼及裂纹等缺陷,焊接后的变形应进行校正。风管的管段长度,依据实际需要和板材规格,一般为18004000mm。3)法兰制作角钢法兰的连接螺栓和铆钉的规格及间距应符合表4.2.4.2-8的规定。法兰的焊缝应熔合良好、饱满,不得有夹渣和孔洞;法兰四角处应设螺栓孔;同一批同规格的法兰应具有互换性。表4.2.4.1-2 角钢法兰的连接螺栓和铆钉的规格及间距(mm)角钢规格螺栓规格铆钉规格螺栓及铆钉间距L25*3M64低、中压系统高压系统L30*3M8150100L40*3M8L50*3M8(1)圆形法兰加工圆形法兰时,先将整根角钢或扁钢在卷圆机上,卷成螺旋形状后,再将卷好的角钢或扁钢划线割开,逐个放在平台上找平找正,调整后进行焊接、钻孔。孔位应沿圆周均布。法兰的用料规格应符合表4.2.1的规定。法兰的螺孔、铆钉尺寸应符合表4.2.4.1-3的规定。表4.2.4.1-3 圆形法兰螺孔、铆孔尺寸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