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郑西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轨道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本办法参照中铁二十三局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编制。第一章 设计文件审核第一条 审核设计文件是铁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必须认真组织审核,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熟悉设计内容,结合施工实际对施工图纸提出意见,使其更加完善合理。第二条 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或施工技术科长负责组织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共同对设计文件进行会审和现场核对。对会审和核对发现的问题,应由项目部汇总成书面资料报局指,由局指同业主、监理、设计院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未得到书面答复前,不得自行变更。第三条 设计文件审核的主要内容:1、对照设计文件清单,清
2、点设计图纸,造册登记。对设计单位分批提供的设计资料,要及时清理建档、登记造册,并有专人管理。2、设计是否与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相符,是否与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其他强制性标准相抵触。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是否符合实际。4、设计内容是否有遗漏,说明等是否齐全、明确。5、图表、工程数量是否有误或有漏项,核对并计算列表汇总工程数量。6、各种材料、构件的标识(材质、规格、尺寸等)和结构尺寸标注有无错误,核对并计算列表汇总材料数量。7、施工里程、标高、曲线要素等是否正确。8、列出所需用的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设计图(图号图名、审批文号等)的数量、有关规定等。设计文件必须与定型图相互核对无误。第四条 设计文
3、件会审应填写翔实的会审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提出审核报告。对会审有无问题均应进行有效标识、汇总。第五条 经核对无误后,应分单位工程向计划科提供一份工程数量表,向物资设备科和试验室各提供一份材料数量表。第二章 施工技术交底第六条 工程开工前,须由主管工程的行政领导和总工主持,由技术人员对作业层进行具体的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有施工项目内容、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并填写“技术交底书”,办理交接签字手续。第七条 项目部总工程师或施工技术科长应将管段内总体施工安排、技术、工期、质量、环保要求等向各工区进行交底,并将详细的施工方案技术向各工区讲解,组织培训和学习。第八条 各工区技术交底,由
4、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内容为: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图纸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措施有关规定、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操作方法、安全细则、工期进度要求、环保要求、施工顺序、以及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四新”成果特殊规定等。第九条 施工工点的技术交底,由各项目部组织工点技术负责人向工点负责人(队长或班长)及有关人员详细说明工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工种间的配合、预埋件位置、砼配合比、建筑物尺寸、标高、测量桩橛及水准点、技术标准及安全质量措施等。第十条 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队长或工班长交待讲解设计意图、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要点。第十一条 技术交底采用下达工
5、程技术通知单及技术交底书的形式,用文字记述,必要时以图表说明(一般为一式三份),严禁将施工图复印代替技术交底。凡下发的各种技术交底资料,交接双方必须认真覆行签字手续,必须对资料登记编号。对操作工人以口头叙述为主(讲解到操作人员全部明白)。第十二条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负责对各施工工序、完工产品的状态标识,认真填写施工日志、质量记录、质量评定表和砼灌注记录,做好过程控制。第十三条 凡因技术交底不清,技术管理制度不严,手续不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按不同岗位责任予以经济处罚,重大事故依据有关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第三章 施工日志记录第十四条 施工日志,是在建筑
6、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等有关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真实的综合性记录,也是处理施工问题的备忘录和总结施工管理经验的基本素材。施工日记在整个工程档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第十五条 施工日记填写要求:1、施工日记应按单位工程填写;2、记录时间:从开工到竣工验收时止;3、逐日记载不许中断(如连续下雨中断施工可在一页连续说明,而不必每页只记录“下雨停工”之类的话占用整页纸张);4、按时、真实、详细记录,中途发生人员变动,应当办理交接手续,保持施工日记的连续性、完整性。施工日记应由现场值班技术人员记录。第十六条 施工日记内容。施工日记的内容可分为五类:基本内容、工作内容、检验内容、检查
7、内容、其他内容。1、基本内容:1.1日期、星期、气象、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可记为XXXX,气象按上午和下午分别记录;1.2施工部位。施工部位应将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具体施工里程)等写清楚;1.3出勤人数、操作负责人。出勤人数一定要分工种记录,并记录工人的总人数。2、工作内容:2.1 当日施工内容及实际完成情况;2.2 施工现场有关会议的主要内容;2.3有关领导、主管部门或各种检查组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查意见和决定;2.4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提出的技术、质量要求、意见及采纳实施情况。3、检验内容:3.1隐蔽工程验收情况:应写明隐蔽的内容、分项工程、验收人员、验收结论等;3.2
8、试块制作情况:应写明试块名称、日期、试块组数;3.3材料进场、送检情况:应写明批号、数量、生产厂家以及进场材料的验收情况,以后补上送检后的检验结果。4、检查内容:4.1质量检查情况:当日砼浇注及成型、钢筋安装及焊接、砌体、模板安拆、养生等的质量检查和处理记录;砼养护记录,砂浆、砼外加剂掺用量;质量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后的效果验证;4.2安全检查情况及安全隐患处理(纠正)情况;4.3其他检查情况,如文明施工及场容场貌管理情况等。5、其他内容5.1设计变更、技术核定通知及执行情况;5.2施工任务交底、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情况;5.3停电、停水、停工情况;5.4施工机械故障及处理情况;
9、5.5冬雨季施工准备及措施执行情况;5.6施工中涉及到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情况。第十七条 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1、书写时一定要字迹工整、清晰,最好用仿宋体或正楷字书写;2、当日的主要施工内容一定要与施工部位相对应;3、养护记录要详细,应包括养护部位、养护方法、养护次数、养护人员、养护结果等;4、焊接记录也要详细记录,应包括焊接部位、焊接方式(电弧焊、搭接双面焊、搭接单面焊、对焊等)、焊接电流、焊条(剂)牌号及规格、焊接人员、焊接数量、检查结果、检查人员等。5、其他检查记录一定要具体详细,不能泛泛而谈;检查记录记得很详细还可代替施工记录;6、停水、停电一定要记录
10、清楚起止时间,停水、停电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是否造成损失。第四章 施工质量控制第十八条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决定最终产品质量。所以,施工阶段质量的过程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第十九条 工艺控制措施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第二十条 施工操作控制采用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的操作者施工,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实行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第二十一条 检测、试验保证措施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在所需要的检验和试验或验证前,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第二十二条 健全完善各种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签证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检验程序,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第五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在本标段实施。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项目部施工技术科负责解释。.忽略此处.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