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如通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装拆施工方案塔式起重机装拆施工方案目 录1 工程概况(01)2 编制依据(02)3 塔式起重机平面、立面图 (02)4 塔吊的基本参数及要求(03)5 塔式起重机基础平面定位 (03)6 塔吊安装前的准备(04)A 安装人员准备 (04)B 安装前的技术准备 (06)7 安装工序(07)8 塔式起重机顶升(09)9 塔式起重机附着(11)10 验收、检测与登记(19)11 塔式起重机的拆除(19)12 拆装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20)13 危险源识别(22)14 常用工具、索具及材料的配备(23)附件1:附图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4)一、工程概况1.1
2、、本工程为南京大华锦绣华城L地块工程,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浦园路以东,通江南路以南所夹地块范围内。1.2、本工程地下室分为单独地下车库、单独地下菜场以及每栋住宅地下自行车车库,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6789.88;地面以上由01-08栋住宅楼及部分沿街商业和垃圾站房组成,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2157.42,工程总建筑面积68947.3。01-08栋住宅工程桩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下车库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方桩(静压式)。1.3、本工程项目为居住类建筑,工程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高层建筑防火分类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
3、形式为预应力管桩加承台及整板基础。1.4、具体单位工程详情如下:栋 号结 构类 型建筑层数地上面积(m2)地下面积(m2)建筑面积(m2)01栋住宅剪力墙18+1层5927.61379.986307.5902栋住宅剪力墙18+1层5888.59367.796256.3803栋住宅剪力墙9+1层5490.39644.236134.6204栋住宅剪力墙8+1层4916.37643.615559.9805栋住宅剪力墙18+1层10213.726321210845.8406栋住宅剪力墙18+1层6406.41366.686773.0907栋住宅剪力墙11+1层3974.83320.014294.840
4、8栋住宅剪力墙18+1层8987.6604669592.26L地块地下车库剪力墙-1层53.41036210415.4地下菜场(垃圾站)剪力墙1层29852468.82767.3总计52157.4216789.8868947.3目标工期自开工起514日历天完成本工程质量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100%,4栋以上优质结构,8#住宅楼“金陵杯”。标化目标确保江苏省文明工地1.5、根据建筑形式和整个工程需要,整个工程施工需布置4台塔吊作为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机械,塔吊的型号、规格分别布置在以下位置(详见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和总平面布置图)。1.6、施工现场在1#、3#、4#塔机回转半径55m范围内有已建老民房和
5、名华公司集中生活区,均为2层建筑,无架空线路通过。距离2#塔吊50米处有一路10KV高压电线通过,故在高压输电线路南侧必须搭设毛竹防护脚手架(另见专项方案)。1.7、由于本工程对4台塔吊基础已出专项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审批。故本方案对基础承台和地基承载力不再进行说明和计算,重点对1#4#塔吊的安装和拆卸进行详细的说明。二、编制依据2.1 国务院令 第393号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2 GB5144 - 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2.3 GB6067 - 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2.4 JG/TI00 - 1999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2.5 JGJ33 - 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
6、术规程2.6 JGJ46 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7 JGJ80 - 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8 GB5972 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2.9 JGJ94-94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2.10 QTZ 63(5610)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11 大华锦绣华城L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12 大华锦绣华城L地块工程施工平面图三、塔式起重机平面、立面布置3.1 塔式起重机平面安装位置详见图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和图二:塔吊基础布置图3.2 塔吊与建筑物立面图四、塔吊的基本参数及要求4.1 塔吊的基本参数及要求(见下表)编号塔机型号塔机自重(t)(包括
7、配重、基础重)地基承载力(t/)塔机基础外形尺寸(长宽高)品牌1QTZ63(5610)15215550050001350泰州腾达2QTZ63(5510)15720500050001300启东建都3QTZ63(5010)16720550055001500山东明威4QTZ63(5610)15215550050001350泰州腾达五、塔式起重机基础平面定位 详见塔式起重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六、塔吊安装前的准备: A、安装人员准备1、塔吊安装前首先应选择有安装资质的专业安装单位。本工程所有塔吊的安装和拆除选择 南京如通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进行施工作业。装拆专业队伍,均由经专业培训合格的和经验丰富的装拆
8、工、起重指挥、电工等人员组成,作业时应持证上岗。装拆专业队应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作业队长,具体负责平时的管理工作和装拆时具体工作。在装拆前装拆人员应分工明确,各人应熟悉和了解各自的操作工艺和工用具,装拆过程中应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对主要岗位如顶升作业各岗位,应在任务书中明确工作范围、职责和具体人员。2、人员分工及职责:、安、拆负责人: 伊开保 证号: 32010301032172 . 职责:a)是安装、拆卸作业的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人员调度、经济核算的负责和全权指挥者;b)召开安装作业人员会议,认真进行安装、拆卸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到安全安装和拆卸,文明施工;c)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
9、为主”的思想,按操作规程和说明书的要求精心组织和指挥安装和拆卸工作。、技术负责人: 夏治宝 证号: T320113195402222410 职责: a)认真执行有关塔吊安装和拆卸技术、安全方面的标准、规范和规定;b)负责编制安装和拆、运施工方案,认真进行拆卸前和拆卸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交底并监督实施。、安全员: 邵 献 雄 证号: 沪建安C(2005)2005715 职责:a)具体负责安装和拆运过程中的安全工作;b)检查督促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后的落实情况,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c)检查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d)督促全体人员按各自工种的
10、操作规程和本方案的要求作业,严禁违章作业。、电工: 郭民主 证号: 32010101011822 . 职责:a)具体做好本工种一切准备工作,把电源送到塔吊配电箱;b)做好安装和拆卸前的电气、电路、电阻测试、限位、保险等检查工作。、安拆工: 文胜齐 证号:T320823197110094015凤而法 证号:32010301035132 钱福来 证号:32010301032896 伊开保 证号:32010301032172 证号:职责:a)在负责人的领导下,按照安装、拆卸程序,具体完成本次塔吊的安装、拆卸任务;b)安装、拆卸过程中服从指挥,不得擅自任意拆除塔吊部件,做到前后呼应一致。、塔吊司机:
11、韩 轻 证号: 5109027108041290003 .职责:a)做好安装、拆卸前塔吊各零部件的检查;b)密切注意塔吊的运行及吊装情况;c)顶升过程中听从指挥,不得擅自操作。、现场警戒人员: 姚 龙 荣 . 职责:a)负责安装、拆卸作业区域警戒线和警示标志的设置、监护;b)安装、拆卸过程中严守岗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c)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安拆负责人或安全员报告。3、作业前的技术交底: 作业前的技术交底是塔式起重机装拆作业中作是否能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它直接关系到全部装拆工作是否能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技术交底的内容,技术交底就是向参与装拆作业的全体人员交待作业
12、技术方案的全部内容,使他们能明了装拆作业全过程的进度安排及具体要求。重点明确每个作业人员所承担的装拆任务和职责,以及与其他人员配合的要求。还要特别强调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能加强安全意识,按照安全措施的要求进行工作。 技术交底结束前,要宣布装拆作业中的组织纪律,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尤其是服从指挥和保持精神集中。同时,还要公布相应的奖惩制度。 技术交底的方法, 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讲解技术方案,并可作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在交底过程中,每个作业人员都可以对方案中不明确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询问,总负责人对提问要认真解答和说明,直至全体作业人员完全明白和接受为止,才算完成技术
13、交底工作。4、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1) 在装、拆作业开始前,应由塔机使用单位和监理单位与塔机安装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以防止由于疏忽而使任何隐患存在,以确保安全作业。(2) 对所装拆塔式起重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3) 对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挂靴爬爪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对装拆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5) 检查装拆作业中的辅助机械,如起重机、运输汽车等必须性能良
14、好,技术要求能保证装拆作业需要。(6) 检查电源闸箱及供电线路,应保证作业时电压波动不大于5。测量各电机及控制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大于0.5M。(7) 检查作业现场有关情况,如作业场地、运输道路等是否已具备装拆作业条件。(8) 安全监督岗的设置及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已符合要求。B、安装前的技术准备1检查混凝土固定基础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5。由施工人员对塔机 基础(四角)找平,其表面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1/1000以内。2对所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 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对自升塔式
15、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及其安全装置、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挂靴 爬爪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对安装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5检查安装作业中的辅助机械,如起重机、运输汽车等必须性能良好,技术要求能保证安装作业 需要。6检查电源电箱及供电线路,保证电力正常供应。7检查作业现场有关情况,如作业场地、运输道路等是否已具备安装作业条件。8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符合规定要求。9安全措施已符合要求。10对需拆卸的螺栓及销进行浸泊除锈处理(埋在地下部分要清除泥土)。11塔机安装前应认真进行检修、保养,对变形件及时修复更换,必要时全机涂刷油漆。12.按第本
16、方案第十五节内容做好常用工具、索具及材料的配备。13按第本方案第八节内容做好人员的组织工作。14由技术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5由安全监护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16由塔机使用单位上海名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铺设与平整,并清除障碍等。 七、安装工序 1 安装程序 安装基础底架。将已组装在一起的底架吊在混凝土基础上,用水平仪校正底架,并拧紧地脚螺栓。 安装基础节或标准节,并进行垂直度检验,其垂直度应控制在1/1000以内(基础上有踏步 的一面要与建筑物垂直,如图五(a)所示。 用1台25T吊车吊起一个标准节慢慢吊装在基础底架上(安装时注意标准节上的踏步和梯子
17、要和基础节相对应) ,拧紧四周的连接螺栓,如图五(b)所示。 在地面上将爬升架的走台、栏杆等装好,并装上爬升机构、液压泵路,加好液压油,吊起后套 装在基础节和标准节外面,调整导向滚轮,使滚轮与塔身的问隙为2 - 5mm,保证爬爪搁至塔身踏步的槽 内,如图五(c)所示。 在地面上先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机构、回转支承、平台等装成一体,然后将这一部件吊起, 安装在塔身节上,用销轴和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爬升架和塔身标准节相连,如图五(d)所示。 安装塔帽。在塔顶上连好一平臂拉杆(左右各一根) ,然后吊起塔顶,用四个销轴固定在上支 座上,注意塔顶倾斜的一面与吊臂处于同一侧,如图五( e)所示。 安装平衡
18、臂。在地面上将平衡臂的走台、栏杆、起升机构、配电箱等装在平衡臂上,把两个拉杆按规定连接好并用钢丝固定,接好各部电线,然后将平衡臂吊起来与上支座用销轴连接,连接后抬起 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安装平衡臂拉杆后,再将吊车卸载,如图五(f)所示。 按说明书规定吊起2t的平衡重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如图五(f)所示,放在倒数第三个位置上。 安装驾驶室。在地面上先将司机室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将司机室吊起至上支座的平台 上,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平台连接好,如图五(f)所示。 组装吊臂。按说明书要求用相应的销轴把大臂装配在一起,在第一节和第二节连接后,在上小车吊篮,并用钢丝把小车和吊篮固定
19、在臂架根部,然后把大臂放在1m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车和吊篮离开地面,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完其他臂架节,使臂长达到50m(55m)。组装吊臂拉杆。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吊臂拉杆并固定在上弦杆的相应支架上。注意:组装完毕,要检查各销配合的松紧度、止退装置是否起作用、开口销是否穿好。安装吊臂。按说明书要求找好重心,穿好吊绳,吊臂两端系上拖拉绳,用汽车吊将吊臂总成平稳提升,保持吊臂处于水平位置,使吊臂能顺利安装到上支座吊臂饺孔上。 吊臂与上支座连接完后,继续提升吊臂,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用起升机构钢丝绳通过塔顶和吊臂拉杆的一组滑轮拉起拉杆,先使短拉连接板能够用销轴连接到塔顶的拉板上面,然后再调整长拉杆的烹
20、度位置,使得长拉杆的连接板也能够用销轴连接到塔顶的拉板上面。然后缓慢放下吊臂,使拉杆处于张紧状态(图六)。吊装平衡重。按说明书规定放置平衡重5块,共12.2t。电工接线。穿起升钢丝绳。将钢丝绳从卷筒引出,经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臂头上。2.安装后调试 调试工作必须在专业工程师(厂方来人)指导下进行。 调试内容及顺序:力矩限位重量限位高度限位变幅限位回转限位 试车数据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规定的数据。 吊物重量要求准确无误。 调整方法应认真按照塔机说明书。 八、塔式起重机顶升塔机安装完毕需顶升加标准节,整个顶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顶升前注
21、意事项 顶升前把要加的标准节一个个摆在大臂下面。 调整好爬升架导向轮与塔身之间的间隙,以2 - 3mm为宜。 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并紧固好。 在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 顶升前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升塔或降塔。 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各部件连接情况。 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顶升上部是否处于平衡位置,否则应加以调整,使塔身前后两边平衡。 (调整方法: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横梁的位置上,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架上四角导向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 顶升作业,必须在专人指挥下操作,专人照
22、看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专人装拆螺栓。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1人操作,严格听从信号指挥。 风力在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如在作业中风力突然加大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使上下塔身连接牢固。 2.顶升中注意事项 顶升时,必须使起重臂和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并将回转部分制动住。严禁回转起重臂及其他作业。顶升中如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止顶升进行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顶升。如短时间内不能排除故障,应将顶升套架降到原位,并及时将各连接螺栓紧固。 在拆除回转台与塔身标准节之间的连接螺栓(销子)时,如出现某一处螺栓拆装困难,应将 其对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其他措施。不得
23、以旋转起重臂动作来松动螺栓(销子)。 顶升时,必须确认顶升撑脚稳妥就位后,方可继续下一动作。 顶升工作中,随时注意液压系统压力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检查调整还要有专人用经纬仪测量塔身垂直度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顶升到规定高度后,必须先将塔身附在建筑物上,方可继续顶升。 爬升操作中,吊臂不能旋转,油缸始终处于规定压力。 只允许单独动作,严禁爬升与其他动作同时进行。 当爬升套与塔身标准节脱离后,禁止起吊重物。 顶升过程中起重臂应保持在正前方位置(引进标准节方为前方)。 若连续加节,每加完一节后,用塔身自身起吊下一标准节前,塔身标准节和下支座之间的高强度螺栓要全部拧紧。 所加的标准节必须与已有的塔
24、身标准节对齐。 拆卸过程顶升时,其注意事项同上。但附墙及其锚固装置不允许提前拆卸,只有降到附着节时方可拆除。3.顶升程序 吊起一个标准节放到引进横梁上,调整小车位置使得塔吊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调整方法如前所述)。 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的踏步上(或将顶升横梁两端放入标准节顶升块槽中)。 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全部伸出后,再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到塔身的踏步上,然后油缸全部缩回,顶升横梁又顶在塔身踏步上(或顶升块槽中)。 再次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刚好有一个能装一标准节的空间。 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上(或引进横梁上)的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缩回油缸至上下标
25、准节接触时,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即完成一个加节过程。 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 若需继续加节,则重复过程。4.顶升完毕注意事项 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标准节各接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情况,重点检查下支座与塔身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哪一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主弦杆从上到下的螺栓拧紧)。 塔机加节完毕,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顶升套架导向滚轮与塔身吻合良好。 塔机加节完毕,液压系统的左右操纵杆应在中间位置,将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并切断液压系统电源。九、塔式起重机附着1
26、、 附着方法 1)根据该工程建筑物高度分别为:02栋高层住宅29层共89.3m,03栋高层住宅32层共98m,另外地下室层高为4.5米。所以必须满足施工高度分别为4#塔吊为105m,5#塔吊为115m。4#、5#塔吊设附着架分别为3道,如图七( a)所示。2)附着点距塔机中心距离为5m,两附着点间距为如图七(a)所示。3)上下两道附着杆布置应交叉错开,如图七( b)所示。图七(a)4#、5#塔吊扶着示意图(本工程分别采用下面3道扶着)4)附着点预埋铁件,如图七( c)所示。5)程序将环梁包在塔身外,用螺栓连接起来,再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调整螺栓,使得顶块能顶紧塔身。吊装撑杆,并调节调整螺栓,使
27、之符合长度要求。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线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2/1000。需多次附着,方法同上。6)技术要求。根据本工地塔机与建筑物 的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技术要求: 附着点的砼强度应满足塔机对建筑物的荷载,必要时应加配筋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附着框尽量设置在塔身标准节接头处,附着架应箍紧塔身,附着杆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0以内。杆件对接部位要开30坡口,其焊缝厚度应大于10mm,支座处的焊缝厚度应大于12mm。附着杆件与墙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 60之间。 图七(b)锚固点以上的自由高度应控制在说明书规定高度之内。 图七 塔吊附着(C)7)附着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
28、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对于框架结构部位,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在装设附着框架和附着杆时,要通过调整附着杆的距离,保证塔身的垂直度。附着框架应尽可能设置在塔身标准节的节点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应设斜撑加固。随着塔身的顶升接高而增设的附着装置应及时附着于建筑物。附着装置以上的塔身自由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5m。布设附着支座处必须加配钢筋,并适提高混凝土的强
29、度等级。附着后要有经纬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调整附着撑杆的长度及顶块来保证塔身垂直度(塔身轴线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4/1000,最高锚固点以下的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 ,并做好记录。2、附着计算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主要
30、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1)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k=0zsz = 0.4001.1701.4500.700 =0.475 kN/m2;其中 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0 = 0.400 kN/m2;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z = 1.450 ; s 风荷载体型系数:s =
31、1.170; z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WkBKs = 0.4751.6000.200 = 0.152 kN/m;其中 Wk 风荷载水平压力,Wk= 0.475 kN/m2; B 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 Ks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52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500.000 kNm; 弯矩图 变形图 剪力图计算结果: Nw = 42.1123kN ; 2)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Fx=0T1cos1+T2cos2-T3cos3=-Nwcos
32、Fy=0T1sin1+T2sin2+T3sin3=-NwsinM0=0T1(b1+c/2)cos1-(1+c/2)sin1+T2(b1+c/2)cos2-(1+c/2)sin2+T3-(b1+c/2)cos3+(2-1-c/2)sin3=Mw其中:1=arctanb1/a1 2=arctanb1/(a1+c) 3=arctanb1/(a2- a1-c)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从 0 - 360 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33、72.54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0.00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36.70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6.49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31.97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8.44 kN;2.2 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着起重臂, 不考虑扭矩的影响。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 = 45, 135, 225, 315,Mw = 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44.51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2.35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42.53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4.51
34、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2.35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2.53 kN;3)附着杆强度验算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 / An f 其中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N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 N =48.440 kN; An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 本工程选取的是 12.6号槽钢; 查表可知 An =1569.00 mm2。 经计算, 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48439.717/1569.00 =30.873N/mm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 215N/mm2, 满足要求。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 / An f 其中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35、N -为杆件的轴向压力, 杆1: 取N =72.542kN; 杆2: 取N =2.353kN; 杆3: 取N =42.535kN; An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 本工程选取的是 12.6号槽钢; 查表可知 An = 1569.00 mm2。 -杆件长细比,杆1:取=81, 杆2:取=108, 杆3:取=80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 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杆1: 取=0.681, 杆2: 取=0.505, 杆3: 取=0.688; 经计算, 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 =67.892 N/mm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 215N/mm2, 满足要求。4)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 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
36、连接多采用与预埋件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规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说明书没有规定,应该按照下面要求确定: 预埋螺栓必须用Q235钢制作; 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预埋螺栓的直径大于24mm; 预埋螺栓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 0.75ndlf=N 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d为预埋螺栓直径;l为预埋螺栓埋入长度;f为预埋螺栓与混凝土粘接强度(C20为1.5N/mm2,C30为3.0N/mm2);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预埋螺栓数量,单耳支座不少于4只,双耳支座不少于8只;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少于15d;螺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5)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37、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3、附着架的拆除1)用钢管、扣件、竹笆在附着框下搭设操作平台,搭设时应将平台支撑好。2)依据建筑物搭设走道。3)用走道拆除时可直接将附墙支撑转移到建筑物内,再转移至地面。4)采用塔吊起吊拆卸时,应先用吊绳固定好靠建筑物端的撑杆,然后退掉靠建筑物端的撑杆销;再用绳将塔身端撑杆固定好
38、,退掉销子后缓慢放下支撑杆,让塔吊起吊受力,将支撑杆吊至地面。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拆除各支撑杆。5)拆除附着框将附着框分解。配合液压顶升机构,将爬升框降至附着框位置。用8号钢丝,配合木模,将附着框固定在爬升筐下端。注意:固定附着框时不要影响降塔工作。多次拆除,可继续将下一个附着框固定在上一个附着框上,随着降塔工作的进行,将附着框降至拆塔高度最后用作业吊车将附着框吊下放至地面。6)拆卸塔式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除相应的附着装置。严禁在落塔之前先拆除附着装置。7)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禁止拆除附着装置。8)附着装置的安装、拆卸、检查及调整均应有专人负责,并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39、十、验收、检测与登记 塔吊安装调试完毕由总包、分包、安装、出卖厂方等单位联合验收。验收中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江苏省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督促塔吊产权单位对设备登记备案 委托市建筑机械检测机构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十一、塔式起重机的拆除 拆除作业前的检查(参见本方案第六节内容) 拆除程序:塔式起重机的拆卸程序是安装的逆过程。十二、拆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塔吊的拆装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未取证人员一律不得参与。2.塔吊拆装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
40、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并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见附表)。3.塔吊的拆装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如需要加快进度,可在具备良好的照明条件的夜间做一些拼装工作。不得在大风、浓雾和雨雪天进行。4.所有参与拆装作业的人员,都应听从指挥,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有错误时应停止作业,待联系清楚后再进行。5.总指挥必须听从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接受安全监护人员的安全监护。6.拆装、检查、调查人员在进入工作现场时,应穿戴安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7.体检合格,具有相关证件。凡患有色盲、矫正视力低于1.0、听觉障碍、心脏病、贫血、美尼尔症、癫痫、眩晕,突发性昏厥等疾病及断指者不得从事登高作业。8.熟
41、悉并认真执行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当发现异常情况或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应防止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9.在拆装作业的全过程,必须保持现场的整洁和秩序。周围不得堆存杂物,以免妨碍作业并影响安全。在放置起重机金属结构的下面,必须垫放枋子,防止损坏结构或造成结构变形。10.安装架设或拆除作业所用的钢丝绳及其连接和固定,必须符合标准和满足装拆作业的安全。11.在进行逐件组装或部件安装之前,必须对部件各部分的完好情况、连接情况和钢丝绳穿绕情况、电气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12.在拆装起重臂和平衡臂时,要始终保持起重机的平衡,严禁只拆装一个臂就中断作业。13.在拆装作业过程中,如突然发生停电、机械故障、天气骤变等情况,短时间内不能继续作业,或作业时间已到需要停休时,应将其对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其他措施,必须使起重机已安装、拆卸的部位达到稳定状态,并已锁固牢靠,所有结构件已连接牢固,塔顶的重心线处于塔底支承四边中心处,再经过检查确认妥善无隐患后,方可停止作业。不得以旋转起重臂动作来松动螺栓(销子)。14.安装时应按安全要求使用规定的螺栓、销、轴等连接件。螺栓紧固时应符合规定的预紧力,螺栓、销、轴都要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