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高层建筑施工概述作业针对以下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任选一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工程实例,撰写一篇读书报告(不少于5000字,可采用A4纸打印或手写): 1.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3.新型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4.粗钢筋连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5.高效钢筋和现代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发展综述。 6.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7.其他高层施工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章 基坑工程1.下一工程案例采用哪一种支护形式比较适宜,并制定该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过程)。 工程案例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地带
2、,属于繁华的商业区,工地现场周围商业林立、交通拥挤。 该工程地下室2层,基坑深8m,宽101m,西边长324m,东边长284m,基坑面积为30700m2。 本工程的地质情况为:(1)人工填土及残积层,其包括: 杂填土层,厚13m,松散,含水量较高; 淤泥层,厚14m,埋深13m,松散,含水量较高; 细砂、中砂层,厚213m, 埋深37m,松散,含水量较高; 粉质粘土层,厚711m,埋深413m,上部可塑,向下逐渐变化为硬塑。 (2)基岩:岩性主要为内夹方解石、粉质泥岩,其分为: 强风化带:岩质近土状,岩体较碎,厚度为512m,岩层面深度在1825m之间。 中风化带:岩质较坚硬,但裂隙较发育,厚
3、度为1.57.5m,岩层面深度在2032m之间,单轴抗压强度平均为5Mpa。 微风化带:岩质坚硬,但裂隙发育,岩层面深度在2539m之间,单轴抗压强度平均为6.5Mpa。 地下水埋深为0.81.2m。本工程场地南北二区的地质差异较大,南区岩面高,淤泥及细砂层较薄,粘土层以硬塑粘土为主,北区则岩面低,淤泥及细砂层较厚。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1.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并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2.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厚度为1.2m,配置直径16带肋钢筋,配筋率0.35%,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地基为坚硬粘土,施工条件正常(材料符合质量
4、标准、水灰比准确、机械振捣、混凝土养护良好)。试计算早期(15d)不出现贯穿性裂缝的允许间距。3. 大型设备基础底板长90.8m、宽31.3m、厚2.5m,混凝土为C20,采用60d后期强度配合比,用32.5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为280kg/m3,,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T=20,施工时平均气温为25,结构物周围用钢模板,在模板和混凝土上表面外包两层草袋保温(60mm),混凝土比热 C=1.0kJ/kgK,混凝土密度=2400kg/m3,试计算总降温产生的最大温度拉应力及安全系数。第4章 高层建筑施工用起重运输机械1.简述高层建筑施工起重运输体系的组合方案有哪些?并说明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第5章 高
5、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结合以下工程案例,试制定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脚手架的施工验算:工程案例 某工程地下室2层,地面以上28层,总浇筑面积21000m2,总高度92.6m。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时,采用钢框竹胶合板模板,外墙外模板搁置在外脚手架上;采用扣件钢管式脚手架(外直径48mm,壁厚3.5mm)。第6章 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1.请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作为作业,可采用A4纸打印或手写:(1)通过上网或查阅工具书,试述目前我国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中,主要采用哪些模板体系?并说明各自的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2)结合工程实例,试述如何确定高层施工中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3)通
6、过上网或查阅工具书,试述目前我国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中,模板支设主要采用的形式及各特点?2.试确定下面工程案例采用哪一支模形式比较合适,并进行配板设计及施工验算。工程案例 某工程地下室2层,地面以上36层,总浇筑面积71000m2,总高度122m。转换层设在第11层,标高43.2m,面积2279m2,该转换层为梁式结构,楼板厚度300mmm,梁截面尺寸为5002000mm10003000mm,转换层结构的钢筋总重量720t,混凝土量达2826 m3,整个转换层重量达9000t。转换层以下110层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以上26层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注:设计院提供第10层楼面的设计活荷载为30 KN/m2。)3.结合以下工程案例,试进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模板专项方案的配板设计及施工验算:工程案例 某高层住宅项目,地下1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13542.5 m2,总高度67.2m。地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净高2.7m,墙体厚度180mm;采用大模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