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录AWI35-1 专业设计提纲封面格式 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 专 业: 桥 涵 设 计 提 纲 专业负责人: 专 业 室: 桥涵室 分 管 总 工: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年 月 日一工程名称及建设地点1.1 工程名称: 1.2 建设地点: 二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2.1 建设规模简要描述项目概况、道路里程、路基宽度、桥梁规模(如大中小桥座数、长度等)、涵洞数量,简要介绍桥梁上下构结构型式等内容。2.2 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 ;2)设计车速: km/ h;3)汽车荷载等级: (,人群荷载标准值 kN/m2);(设人行道桥梁应列出人行荷载,若存在其他特殊荷载,应
2、在此列出主要控制荷载)4)桥面宽度: m;(列出横断面组成)5)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6)高程体系: 高程系统;7)坐标体系: 坐标系统;8)设计洪水频率: P= ;(可根据大中小桥分别列出)9)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桥位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若桥位已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地震安全性评价及GB18306-2001的高值作为设计依据)10)环境类别: ;11)通航标准: 级航道,通航净空 m,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m,最底通航水位 m;(若通航则填本项,否则可删除本条)12)天桥及分离式立交净高:5m;(若无天桥及分离
3、式立交删除本条)(13) 。(若有其他特殊标准,可列出,否则可删除本条)三设计依据3.1 依据文件1)勘察设计合同、设计委托书(或中标通知书);(列出名称)2)公司生产管理部下达的生产计划任务单,工程编号 ;3)工可报告;(列出名称)4)工可报告批复文件;(列出名称)5)本项目勘察设计的招标文件、补遗书及我公司院编制的投标文件;(若为非中标项目,则无该项)6)桥梁有关的规划文件和资料;(若有则列出)7)城建、规划、水利等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若有则列出)8)对设计方案产生影响的业主(或其他相关管理单位)书面文件、协议文件或会议纪要等资料;(若有则列出)9)设计工作大纲;10)专业间互提的中间资
4、料;11) 。3.2 国家和当地有关的法律、法规。3.3 公司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3.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若为市政工程则为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3.5 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7)公路工程
5、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1) 。(针对不同行业桥梁(如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市政桥梁或其他行业的桥梁)、不同桥梁型式(如悬索桥、斜拉桥、钢管拱桥等)、不同使用功能(如码头引桥、兼顾渡槽功能、产品输送专用桥等)等,分别列出应遵循的行业规范、标准)四设计原则及要点4.1 设计原则1)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和有利于环保、景观的原则进行设计;2)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规范、标准和地方法规
6、的有关规定;3)符合设计合同、有关会议纪要和各项外协条件精神以及公司有关规定。4)结合地形、地质、河(沟)床特征、路线要求、施工和养护条件,确定桥梁方案;5)本着标准化、装配化的原则,力求桥梁方便施工;6)深入进行桥梁方案比选,常规桥梁进行结构类型比较,特殊桥型进行多方案比选。4.2 设计要点(针对不同桥型结构特点,说明设计要点及须注意事项)五设计范围和内容根据上级批文精神或设计工作大纲的分工,阐明本专业的设计范围和内容以及与其他单位和专业的设计分界点、设计分工等。六设计基础资料6.1 气象资料1)气温2)降水3)风况4)雾况5)气压6)湿度6.2 水文资料6.3 测量资料(说明测量资料的测量
7、单位、测量时间、测量精度等内容)6.4 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2)工程地质(对地层组成及性质进行简要描述) 3)水文地质4)不良地质现象5)地质构造及地震6)岩土工程评价6.5 其他资料(如试验报告、论证报告等,若有则列出,否则删除本条)七设计计算及统一要求7.1 设计计算7.1.1 设计计算必须依据3.4所列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7.1.2 设计计算采用的软件: ;7.1.3 计算内容1)计算内容见附表一“计算内容一览表”。2)上部结构计算包括施工阶段及成桥状态下恒载、活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等荷载作用的计算,按规范JTG D62-2004有关规定对各种荷载进行不
8、同的荷载组合,对结构的持久状况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持久及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及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抗裂和挠度等内容进行计算。3)下部结构计算。7.1.4 主要计算参数(可根据不同桥梁型式特点修改、增减)1)整体升温温差 度,降温温差 度;2)竖向梯度温度T1= 度, T2= 度;3)支座不均匀沉降 cm;4)相对湿度 %;5)锚下控制应力 MPa;6)孔道偏差系数 k= ;7)孔道摩阻系数= ;8)一端锚具回缩=0.006m;9)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强度 ;10)收缩、徐变天数 天;11)基本风速V10= m/s;12)横桥向船舶撞击力 KN,顺桥向船舶撞击力 KN;13) 。7.2 统一要求
9、7.2.1 字体图纸中图面文字均采用fsdb.shx,说明书文字部分采用仿宋体,图框文字以初步设计“工作大纲”中规定的字体为准。7.2.2 字体大小 1)说明书采用小四号字;2)图纸:图面文字中标注文字字高2.5mm,一般汉字字高3.5mm,标题及注明文字5mm,字体的宽高比统一为0.7;3)表格:采用WORD或EXCEL文件,表格名称为三号字,表头及表格中的文字用小四号字,表格外框线为粗实线(1.5磅),表格布满整个A3幅面(横向)。表格示例:XXXXX 表XXXX工程 图号:XXXX 第 页 共 页编制: 复核: 审核:7.2.3 说明书内容组成(为公路桥梁内容,可根据不同桥梁型式特点修改
10、、增减)1)桥涵总体设计原则2)桥涵设计标准的采用情况3)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4)沿线桥梁的抗震设计5)桥涵耐久性设计及措施6)沿线水系及水文概况7)桥涵结构物布置总体思路8)沿线工程地质及筑路材料与桥涵构造物类型选择关系9)特大桥、大中桥设计概况10)小桥、涵洞11)桥涵设计与路基、路面及沿线设施设计的协调配合情况12)下阶段应注意的问题7.2.4 图纸1)所有图纸须符合道路工程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2)图纸尽量采用A3标准图幅,必要时可加长; 3)桥型布置图中路线的起讫地名统一为 、 ;4)图纸编号为: 。7.2.5 桥梁结构混凝土标号项目名称C25C30C40C50备注主梁(空心板、T梁
11、)桥面铺装标号与主梁一致墩帽墩身系梁台帽台身承台桩基7.2.6 桥梁上部结构桥梁上部结构采用 米预应力混凝土 ,先简支后 连续。(根据不同上部结构型式修改、增加)7.2.7 桥梁下部结构桥墩柱高 m采用双柱式桥墩,柱高 m采用薄壁墩。桥台采用 桥台。(根据桥墩高度及下部结构形式修改、增加,如设置变截面双柱墩应明确其分节高度)桥墩立柱直径可选用= m,桩基直径可选用= m,同一座桥梁桩柱类型不应超过 种,且同种桩径的施工任务不宜过少。7.2.8 桥面铺装及防水采用 cm沥青混凝土+ cm现浇混凝土。桥面防水采用混凝土表面双涂DPS。7.2.9 附属构件1)支座 米 梁普通墩采用 橡胶支座,设伸缩
12、缝的墩台采用 橡胶支座。(根据上部结构相应修改、增加)2)伸缩缝桥跨总长或一联长度为20L100m时,采用D60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当桥跨总长或一联长度100m时,采用D120D160型模数式伸缩缝。(根据桥梁长度修改、增减)3)搭板桥头填土高度6m搭板长度8m;桥头填土高度6m搭板长度6m;正交桥梁的搭板采用长方形,斜交桥梁的搭板按平行四边形设计。(根据桥梁情况修改)4)桥面排水桥面设置泄水管,间距按5m设置;跨等级公路桥桥面水均通过各泄水管汇集于与之连接的水平排水管通过落地竖向排水管排到公路或铁路路基两侧边沟。(根据桥梁特点修改)7.2.10 涵洞工程(无涵洞工程则取消该内容)填土高度小
13、于11.5m根据现场情况和汇水面积和用途采用孔径大于等于1m的圆管涵或盖板涵,填土高度大于11.5m的根据地质条件和用途采用拱涵或箱涵。7.3 设计进度计划设计进度计划见附表“专业设计进度计划表(附录B-WI35-2)”。7.4 设计图纸安排设计图纸见附表“设计图纸一览表(附录B-WI35-3)”。八存在问题及对策明确提出设计中需要对外搜集的资料或专题考察(调研)内容,需要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附表一计算内容一览表 序号计 算 内 容计算人复核人审核人备 注附录B-WI35-2专业设计进度计划表 编号:序号项 目 名 称起始日期备 注附录B-WI35-3设计图纸一览表 编号: 序号图号图 名设计人复核人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