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11.1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1.1.1 施工环保目标控制噪声指标为白天小于65分贝,夜间小于55分贝;噪音、粉尘、污水、废气、废弃物达标排放,杜绝被社区或相关部门向政府部门投诉事件发生。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现场。11.1.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工程经理部环境保护负责人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施工单位环境保护负责人也要与外施队签订责任书,使环境保护工作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2、成立由工程经理部环境保护负责人为首,各施工单位环境保护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
2、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组 员:项目部各部门、施工队负责人3、根据现场情况,工程经理部成立58人的场容清洁队,每天负责清扫场外周围20m以内以及场外交通道路向外延伸500m区域内的清洁保洁,并洒水降尘。4、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在开始工作前都要开展学习,学习本工程环保方案及措施,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环保意识,为绿色施工贡献自己的力量。11.1.3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防止水污染措施2、防止扬尘专项措施(1)施工现场:1)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及时分拣、回收、清运垃圾现场。2)打磨、拌和、碾压、切割、打孔、剔凿等工序均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3)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
3、备,并有专人负责。4)施工现场清理采用真空吸尘或其他有效的清理方式。(2)防噪专项措施(3)夜间施工时,除按上述降噪措施实施外,还要遵守下列措施:1)车辆要低速行驶且不能鸣笛,按指挥信号灯行驶。2)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夜间不准鸣笛标志。3)夜间施工车辆离开现场后可以略微提速,但途经居民区时,必须减速慢行。4)夜间施工时,严禁大声喧哗。5)夜间装卸建材时,对建材物资要轻拿轻放,统一码放。6)夜间在材料堆放场清理材料时,应轻拿轻放。11.2 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11.2.1 文明施工目标 11.2.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文明施工目标:规范有序,整洁文明 2、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4、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组 员:项目部各部门、施工队负责人11.2.3 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2、库房管理措施(1)材料库为应具有足够的面积。(2)材料应封闭紧固,门设锁并安排值班人员守库。(3)库房必须设有摆放工具,小件材料的框架,框架用角钢焊接或木头制作,中、小型器具一律按编号,排列上架,小件材料按规格排列上架,并做好清晰的标识。(4)工程材料一律标识,标明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5)材料必须按种类规格存放,不同种类的材料禁止混放。(6)库房内禁止吸烟。(7)库房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8)保持库房内卫生。3、加工区管理措施(1)制作加工台案,所有加
5、工材料上案加工。(2)禁止踩踏,靠坐加工材料。(3)加工区要安全、防止污染,磕碰损伤材料。(4)接用电及使用设备按公司规定执行。(5)加工材料有序,暂存材料按公司材料存放规定执行。(6)边、角余料固定安全地存放,不允许私自盗卖,一经发现公司严肃处理。(7)加工区文明施工,禁止随地乱扔及丢失小件材料。(8)每日下班后打扫加工区卫生,并将垃圾清理干净。4、现场清理生产班组每天完成工作任务后,要求必须将余料清理干净,做到“工完场清”。5、控制施工用水施工期间用水量大,用水部位多,容易造成施工楼层及施工现场污水横流或积水现象,污染建筑产品,影响人员行走,造成不文明的现象。现场四周设置组织排水沟,保持排
6、水顺畅。11.2.4 现场场容管理 1、现场场容管理方面的措施(1)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6)的要求,在现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公示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 2) 安全纪律 3) 防火须知 4) 施工平面图5)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规定 6)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2)场容场貌整齐、有序,材料区域堆放整齐,并有门卫值班。设置醒目安全标志,在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3)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4)施工现场地面全部硬化地面,将道路材料堆放场地用黄色油漆划10cm宽黄线于以分割,在适当位冒设置
7、花草等绿化值物,美化环境;(5)建场内排水管道沉淀池,防止污水外溢;(6)施工现场设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当更换内容,确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的作用。2、施工人员着装形象 (1)全体员工树立遵章守纪思想,采用挂牌上岗制度,安全帽、工作服统一规范。安全值班人员佩戴不同颜色标记,工地负责人戴黄底红字臂章,班组安全员戴红底黄字袖章。(2)安全帽 1)施工管理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佩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以示区别:2)在安全帽前方正中粘贴或喷绘企业标志,标志尺寸按公司规定。(3)服装:所有操作人员统一服装,由公司统一分配。(4)胸卡:统一编号,贴个人一寸彩色照片。3、现场机械管理方面的措施(1)现场使用的机械
8、设备要按地面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等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了,安全装置可靠;(2)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3)需要搭设护棚的机械,搭设护棚要牢固、美观,符合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4)临时各种设施的各种电箱式样标准统一,摆放位置合理便于施工和保持。11.2.5 现场生活卫生管理的措施11.2.6 治安联防 1、组织联防队进行治安管理。2、协调好各队伍之间的关系,有摩擦要通过正当手段解决。3、不出现打架斗殴事件,不出现偷盗事件。11.3 减少扰民措施 1、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以隔音棚或隔音罩封闭、遮挡,实现降噪。2、钢构
9、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构件安装修理晚间禁止使用大锤。3、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4、所有施工设备应符合*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噪音许可证”的要求。11.4 成品保护的实施措施11.4.1 施工前的保护措施1、凡运输到达现场的构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质量保护书,以便保证产品质量。在此应强调,对于运输过程也应采取措施,将构件各支点抄实,以防因震动而使产品变形。2、小型易于保存的产品应及时入库,并应离地搁置存放。同时也应做到各类产品分门别类保存。3、防止变形 构件在运输、堆放过程中应设计专用胎架。转运和吊装
10、时吊点及堆放时搁置点的设定均须通过计算确定。运输、转运、堆放、拼装、吊装过程中应防止碰撞、冲击而产生局部变形。4、禁止随意割焊施工过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任意割焊。凡需对构件进行割焊时,均须提出原因及割焊方案,报监理单位或设计院批准后实施。5、防止油漆破坏 构件在运输、转运、堆放、拼装及安装过程中,均需轻微动作。搁置点、捆绑点均需加软垫。11.4.2 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1、各吊装点使用护角器吊装,严禁使用钢丝绳直接捆扎在构件上。2、各节点在补漆前应去除锈迹后方可进行。3、在焊接过程中应使用托盘,防止火星飞溅损伤拉索。在屋盖未封闭之前,应将拉索使用彩条布包裹,防止雨水锈蚀。11.4.3 施工后的保护措施 1、施工后的产品也应加以严格的保护,这是指在验收之前确保产品不被破坏,因此须密切注视与其它参建单位在施工中的协调并督促相关单位应注意保护。2、验收之前应加强现场巡视,以防止产品损坏。若有发生,应即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 详细资料请见 更多资料请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