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宁南绕城高速第十一分经理部工程部现场管理办法工程部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第一章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工程部测量组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埋设控制桩和水准点,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测量成果复核无误后,存档,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施工中部分桩点丢失后,及时进行连网补充,复核无误后,存档,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现场路基水准临时布点宜200300米一处,桥梁100200米一处,测量成果必须两个人以上复核或往返测量闭合后使用。2、深究路基断面布置及构造物、桥梁桩位的定点工作,做好工程量的复测及确定构造
2、物、桥梁桩位、地形对便道、临建选址的影响。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发现问题作出详细记录,交总工并协助做好设计及监理工程师的协商解决。4、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6、研究本项目关于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控制要点要求,区别对待高于施工规范部分,落实到施工控制中。合理划分本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确定施工方案,落实施工工序控制,做好每道工序合理衔接。第二章 施工阶段
3、过程控制一、进度管理进度计划是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施工组织中的月、旬等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一)计划实施及管理1、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要求,合理划分施工阶段,并对各施工阶段进行分解,突出关键线路、突出控制节点。在施工中针对各施工阶段的重点和有关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安排好施工顺序,实现流水作业,作到连续均衡施工。2、根据施工网络计划的要求,按施工总体部署,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地分解成年、月、旬进度计划,在月、旬计划中,根据工序完成时间,将工序完成落实到天、时,使其更为明确,更为具体。下达施工任务
4、时要强调两工种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配合,确定交接日期。3、加强日常施工管理,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搞好施工现场生产调配及协调工作。4、建立“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进度管理制度,及时分析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修改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调整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5、提前做好每月生产调度会,及时通知本月计划或修改计划涉及的需配合相关部门,加强调配资源数量等组织、管理工作。(二)施工人力组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不同阶段对工种人员的不同要求,进行分阶段配置劳动力数量,优化劳动力组合,使其满足施工计
5、划任务要求。(三)施工机械组织根据年、月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必须适时改变、调整机械组合。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2、提前通知配合部门,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状态良好,纳入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四)、进场材料组织年进度计划分解到月,制定大宗材料采购、储备年、月计划(月底前5天)通知到配合部门,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工程进度影响,按计划或提前组织施工材料进场,进行管理。(五)施工过程进度管理控制落实现场施工工序交接通知单制度(如:路基第 层压实完毕请予几点检测
6、及检测后压实度是否合格,是否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现场已准备,请予几点施工放样,放样后顶面高程多少,请予复核;现场钢筋绑扎、模板已完成,准备几点混凝土作业等),确保工序、工种衔接,杜绝拖欠,责任到人,个人经济收入与工作进度联系。二、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及严格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是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及目标实现的保证。(一)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1、建立纵成线、横成网的严密工程质量组织与管理体系。按项目经理部、施工队、工班分工负责,层层落实。2、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专职质检工程师组成质量控制部专职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各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工班设兼职质检员3、坚持
7、“三检制”,班组自检合格、技术员检查、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4、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各级质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1、加强质量教育(1)、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使创建优质工程真正成为每个建设者的自觉行动。(2)、深入开展“一学、五严、一追查”(学法规、严守设计标准、严守操作规程、严用合格产品、严格程序办事、严格履行合同;追查责任者)充分发动职工,履行质量义务,做到依法经营,依法施工。2、积极开展QC(品质
8、控制)小组活动做好质量管理的活动组织、资料管理、成果推广总结工作。结合本标段施工特点,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QC小组,真正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降低物能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质量信息收集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质量信息资料。及时分析、及时应用。质量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1)、进入工地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查验收情况。(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变更、隐蔽工程和有关质量的记录情况。(3)、历次质量检查、各种验收检查的记录情况,质量事故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4)、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情
9、况。(5)、机械设备、计量测试仪器、人员素质等其它影响工程质量的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三)、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工艺控制措施(1)、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2)、在施工过程中,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工序的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交底,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2、施工操作控制措施(1)、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及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2)、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
10、交接检;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3)、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实行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3、推行现场技术人员工序控制要点答复单制度,完善工序施工中质量、安全、资料等是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达到为目的,加强过程控制,杜绝不安全事故及确保资料及时、完整、齐全,责任到人,做到个人经济收入与现场施工管理联系。三、成本控制1、认真学习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返工,不做无谓的重复劳动。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充分发挥施工机械
11、的机械效率。施工部门要提出缩短工期及降低其它直接费用的计划。合理安排工序,组织均衡施工,尽量减少停工、窝工损失。3、组织合理作业,尽量减少材料二次搬运等。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改进施工方法。4、工地要严格验收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构件的数量与质量,做好成品与半成品的保护工作,避免材料亏损和不必要的返工和维修工作。5、强质量管理,减少返工浪费和工程保修费用。6、工程施工材料费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做好材料费的控制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加强材料消耗量控制,主要是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实行收发领退和限额领料制度。推行材料节约奖励办法,做好统一计划分批进场,充分利用高效能材料代用品和废品旧材料,做好木材和钢材的
12、统一配制和加工,提高出材率和利用率。7、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8、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9、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10、工程部设立专项、专题项目奖励(固定100200元),每月指定单项工序负责技术人员,对单项工序施工中的人、机、材统计工作(如挖孔桩:平整场地、施工前准备、开挖人员、钻机选择、作业时长、间歇时间、电耗、不同地质进度时长、成孔时长等),以实际施工和
13、定额预算对比直接费用的比较,做专题报告。施工技术人员传阅,评述优缺、得分、建议等,加强现场技术人员对定额认识和成本控制相互交流。四、施工现场文明管理1、所有工程材料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各种材料按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并设明显标识。2、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严禁随意抛撒。垃圾运出施工现场按照批准线路和时间到指定的场所倾倒,严禁乱倒乱卸。3、袋装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颗散体材料,库内存放。运输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细颗粒粉状材料时,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运时,采取洒水降尘措施。4、施工现场及时清扫洒水,基本上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5、工程交工时,从施工现场清除、运出全部设备、剩余材料、垃圾和各种临时工程设施,保证整个施工现场和工程清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