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质量体系认证要求和现状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要求,在中国境内对建设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应依据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认证审核。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是ISO9000标准的本土化和行业化,基本涵盖了ISO9001:2008标准的所有要求,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GB/T 504302007规范以现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为原则,针对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特点,提出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促进施
2、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有13章,包括:总则,术语,质量管理基本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机具管理,投标及合同管理,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分包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A: 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质量体系认证要求一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形成的管理制度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支持性文件
3、、质量管理的各项记录”。质量管理制度的定义是“按照某些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要求。质量管理制度应规定质量管理活动的步骤、方法、职责。质量管理制度一般应形成文件。需要时,质量管理制度可由更加详细的文件要求加以支持” 。规范中要求形成管理制度的有16个,如表1 :表1 规范中要求形成管理制度序号条款号管理制度名称13.2.4质量目标管理制度23.5.1文件管理制度33.5.3记录管理制度45.1.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5.2.3员工绩效考核制度66.1.1施工机具管理制度77.1.1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88.1.1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99.1.1分包
4、管理制度1010.1.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111.1.1施工质量检查制度1211.3.1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311.4.1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411.4.4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512.1.1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613.1.2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改进制度二、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多处明确提出了要形成文件,具体如表2所示:表2 规范中要求形成文件序号条款号要求内容13.1.1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23.3.3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34.1.1施工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
5、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44.3.2施工企业应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54.3.3施工企业应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64.3.4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75.2.1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包括:专业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能力;工作经历810.2.4施工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910.2.5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要求对工程项目
6、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1010.3.2施工企业应确定施工设计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明确其程序和要求。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设计的依据,并对其内容进行评审。设计结果应形成必要的文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1111.2.1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质量检查进行策划,包括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人员、时机、方法和记录。策划结果应按规定经批准后实施1211.3.3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资料的管理进行策划,并按规定加以实施。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归档的工程资料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三、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多处明确提出了要形成记录
7、,具体如表3所示:表3 规范中要求形成记录序号条款号要求内容15.3.3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26.2.2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36.2.4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安装后的施工机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7.2.2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57.3.1施工企业应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
8、关记录67.3.2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应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对合同变更信息的接收、确认和处理的职责、流程、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与合同变更有关的文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实施77.3.3施工企业应及时对合同履行情况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88.2.4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应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98.3.1施工企业应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108.3.2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
9、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118.4.4施工企业应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建立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128.5.2施工企业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按照规定处理139.2.1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49.3.3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1510.3.3施工企业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
10、批准方式和要求,规定变更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程序;对变更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进行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1610.4.3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1710.5.5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1811.2.2施工企业对质量检查记录的管理应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1911.4.4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验收记录,建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2011.5.1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1、3.按照规定的周期校准检测设备,标识其校准状态并保持清晰,确保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方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测,校准记录应予以保存;2112.2.5施工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监督检查和审核的记录,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结果作为质量管理改进的重要信息2213.3.3施工企业应按规定保存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的记录四、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技术交底的要素,具体如表4所示表4 规范中要求进行的交底序号条款号规范中要求进行的交底内容19.3.1施工企业应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审核批准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或服务方案,并据此对分包方的施工或服务条件进行确认和验证,21
12、0.2.2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310.4.3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五、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对形成计划要求的要素具体如表5所示:表5 规范中要求形成计划序号条款号要求内容15.3.1施工企业应识别培训需求,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26.2.1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应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36.2.4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
13、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安装后的施工机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8.2.1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采购计划中应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511.2.1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质量检查进行策划,包括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人员、时机、方法和记录。策划结果应按规定经批准后实施六、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明确需评价的过程或活动有多处,具体如表6所示:表6 规范中要求进行的评价序号条款号要求内容15.3.3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4、,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26.2.2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38.2.2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48.2.3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59.2.1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69.3.3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711.5
15、.1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需要采购或租赁检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供应方进行评价;七: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对施工活动中相应的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资格要求,如表7所示:表7 规范中对人员资格要求序号条款号要求内容15.2.25.2.2施工企业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211.1.1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施工质量检查制度。施工企业应规定各管理层次对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检查和验收活动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做好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检
16、查和验收工作311.5.1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5 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完好状态。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412.2.3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八、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有三处对合同的订立进行了明确阐述,如表8所示:表8 规范中要求订立合同序号条款号要求内容16.2.3施工企业应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明确对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28.2.5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阅采购合同39.2.2施工
17、企业应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 B: 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质量体系认证现状截止2009年,我国国内各类建筑施工企业共计68283家,这其中具有特级资质的265家,一级资质的7110家,特级和一级企业占建筑施工企业10.8%,其余为二、三级资质企业.200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75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7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数46.2万个,比上年增长28.5%。截止2010年10月底,共有36557家建筑企业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占全部建筑企业的53.54%。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建筑施工领域质
18、量管理和质量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国家重点工程及大型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技术水平提高显著,一大批“高、深、大、难”的工程在质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青藏铁路、三峡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库、西气东输工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奥运主场馆“鸟巢”、世界最长公路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工程高质量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建筑施工质量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和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
19、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 国家认监委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在已发生的建筑施工质量事故中,所有的施工、监理企业都获得了ISO9001认证,但是企业自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作用和质量管理能力还存在巨大差距。国家认监委在2010年组织的对建筑施工领域获证企业认证有效性的专项检查中发现体系有效运行的合格率不高,在抽查的10省市的45家建筑施工企业中,体系完全符合条件并且有效运行的只占6.7%,其余企业的体系运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包括如下方面:一是行业自身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建设速度,对质量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建筑市场
20、存在过度竞争、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挂靠严重等现象和问题。二是建筑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质量意识存在问题,有的企业为投标而取得认证,有的甚至花钱买证,这样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根本落实不到位;总承包企业对于相关分包企业和人员缺乏质量管理,企业的生产管理现场混乱、缺乏安全意识。三是涉及标准问题,ISO9001标准原则性强、适用性广,而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建筑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大量使用农民工,人员素质不高,加上标准文本不通俗、难理解,如果ISO9001的标准要素不能与建筑施工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建筑企业实际应用标准的有效性就会打折扣。针对上述建筑施工领域认证有效性和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国家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满足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的需求,经国家认监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商议,决定于2010年8月1日起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除满足ISO9001标准要求外,还要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既国家标准GB/T504302007,两个政府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