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及竣工情况报告.doc

    • 资源ID:1172968       资源大小:120.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及竣工情况报告.doc

    1、咸丰县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项目安全设施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竣工情况报告恩施州咸丰县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23目 录一、矿井概况二、工程建设概况三、各生产系统安全设施竣工及联合试运转情况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五、附表:1、井巷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2、土建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3、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4、安全设施设备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5、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6、其他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咸丰县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项目安全设施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竣工情况报告一、矿井概况(一)煤矿由来、持证情况、安全管理机构与体系运行情况1、

    2、矿井由来咸丰县菱角塘煤矿始建于1992年,原属个体私营煤矿。2002年在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中咸丰县政府对该矿井暂行关闭,2004年12月经省经委批准恢复续建,设计规模为3万吨/年。2008年8月企业根据湖北省煤炭产业政策,申报了6万吨/年技术改造项目, 2008年8月经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840号)文件批准6万吨/年扩能技改项目立项。项目立项后,企业委托重庆华地勘察设计院编制了咸丰县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菱形塘煤矿(改扩)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2009年6月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鄂煤监察200989号)文件下达了关于恩施州咸丰县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

    3、见的批复。同年7月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审200917号)文下达了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改扩建设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批复。2009年7月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963号)文件批准咸丰县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扩能项目开工建设,即从2009年7月8日算起,2011年1月7日到期,建设工期为18个月。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因放假和事故停工等原因,中途经两次延长和补偿建设工期。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施工建设,到2012年7月已基本建成完工,企业申请了联合试运行。经州经信委组织检查,并于2012年7月3以(恩施州经信煤201237号)文下达了世纪通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项目进入联合试运转批复。经过近5个月时间的联合

    4、试运转,各系统运转基本正常,符合设计要求,能满足6万吨/年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要求。2、矿井持证情况咸丰县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200002010121120093254,有效期限为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因企业属于续建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需经安全设施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能发放。企业名称已经恩施州工商行政管理局预先核准(见(恩)登记内名预核字2011第01991号),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并实行了持证上岗(见下表)。煤矿正副矿长持证情况一览表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统计表岗位安全检查员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绞车工电钳工在岗人数33333持证人数

    5、333333、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与体系运行情况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使全矿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了“咸丰县菱角塘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咸丰县菱角塘煤矿安全监察科”,由一把手负总责,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干部,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近几年来的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矿井地表水系不发育,主要由大气降水汇聚而成并最终注入天坑。区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补给方式以注入式为主。在开采过程中必须统一规划矿井生产,保护好隔水层。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

    6、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突发性穿水事故发生。2、矿井涌水量根据恩施州咸丰县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菱角塘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提供的资料,正常涌水量3.4m3/h,最大涌水量为6.7m3/h,矿井原已开采面积达186700m3,矿井建成后开采范围扩大,井下涌水量将增加。据设计院计算,矿井建成投产时775 m预测最大涌水量为20 m3/h,正常涌水量为10 m3/h。3、矿井瓦斯2011年12月,经湖北省瓦斯等级鉴定中心鉴定审核,该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243 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86 m3/t,确认为低瓦斯矿井(见证书编号:HB2011314号)。4、煤尘爆炸性201

    7、2年5月28日,该矿取煤样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此煤样“无煤尘爆炸性”。5、煤自燃倾向性2012年6月4日,该矿取煤样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进行煤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鉴定结果为类,属不易自燃煤层。6、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煤(岩)CO2突出危险性根据老空开采历史,该矿无煤(岩)与瓦斯突出性。7、井田境界及储量井田境界咸丰县菱角塘煤矿井田境界以4个拐点坐标界定,其拐点坐标见下表:咸丰县菱角塘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坐标Y坐标备注13265352.0036586941.0023265360.0036588706.0033263041.0036587283.00432

    8、63041.0036585871.00井田面积3.6724km2,开采深度从+960m+460m。地质资源量根据湖北省咸丰县菱角塘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菱角塘煤矿井田范围内保有地质储量107.8万吨,其中(122b)为37.08万吨,(333)为70.72万吨。可采储量经设计部门计算,该矿可采储量为64.5万吨。主采煤层厚度可采煤层为一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主采煤层厚度为0.75米,煤层倾角为1531。矿井服务年限设计矿井年工作日为330天,每天24h作业,根据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及储量,矿井扩能改造设计生产能力定为6万吨/年。计算得矿井服务年限为7年。(三)采煤方法、通风方式、运输方式1、

    9、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划分为3个采区。首采工作面为采区795 m810 m水平之间,采煤工艺为爆破落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陷落法。2、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新鲜风流经地面井口主斜井井底车场775运输大巷采区运输石门采煤工作面;乏风经区段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风井排出。3、矿井提升方式:主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绞车型号为JTK1.61.2型,配用电动机功率90KW。轨道上山提升绞车型号JTKB1.00.8型,电动机功率45KW。(四)矿井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致灾因素,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矿井主要危

    10、险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瓦斯瓦斯灾害是煤矿井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大灾害因素,如果预防和处理不当,管理措施不到位,检测设施设备没有装配齐全或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将会造成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瓦斯危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主要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废弃巷道及其它通风不良的地方易导致瓦斯积聚。根据煤炭行业部门历年组织的瓦斯等级鉴定,本矿虽属低瓦斯矿井,但由于随着井田的延伸,如通风不良仍容易引起瓦斯事故,一旦发生瓦斯事故将会产生严重后果。2、冒顶、片帮事故冒顶和片帮灾害是矿山企业常见的灾害之一,往往是由于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支护结构不合理及背板质量不高而导致

    11、的。如果预防不当,操作不当,将会造成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顶板事故容易发生的场所通常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维修工作面及其它支护不到位、失修巷道中。3、粉尘粉尘根据其成分不同可以造成2种危险与有害因素:职业病及煤尘爆炸。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煤尘爆炸的特殊性,如果没有煤尘云(空气中煤尘的浓度未超过40g/m3),往往不会发生爆炸。一般是瓦斯爆炸后,产生煤尘云而引起煤尘爆炸。2007年4月煤矿采样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送检的煤样无爆炸危险性,但为了安全起见,也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煤层爆炸事故发生。4、矿井水灾据设计资料载明,菱角塘煤矿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

    12、/h,最大涌水量为26m3/h。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岩溶积水、地表水、大气降水,老窑积水(老采空区),均易引起水灾事故。矿井水灾发生的场所主要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因排水故障导致整过下山采区和其它受水威胁的场所。5、矿井火灾2012年6月,矿井将所开采的煤层取样送到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进行了煤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鉴定结果为:煤自然倾向性等级类、属不易自燃煤层,因此,矿井火灾类型主要为外因火灾(如机械摩擦火源、撞击火花、明火、电气火源、爆破引起火源等)。发生火灾的主要场所有:采煤工作面、机电硐室、木支护巷道和其它有可燃物的场所。6、井下爆破爆破作业是煤矿掘进、采煤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爆破需要

    13、使用大量的炸药,从地面炸药库向井下运输的途中,在装药和爆破的过程中,以及未爆炸完全的炸药装卸、运输矸石的过程中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其产生的震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人员、设备设施、构筑物均有较大的损害,易发生爆破事故的场所主要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其它需要爆破的地方。7、矿井中毒窒息在矿井下,由于爆破后产生的炮烟,火灾产生的毒气、毒烟(CO),采空区和废巷道及盲巷的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都会使遇害人身体组织缺氧,导致休克死亡。中毒窒息的场所主要在爆破作业面;炮烟流经的巷道;炮烟积聚的采空区、硐室及通风不良的巷道。8、矿井电气事故在井下变电所和其它有电气设备的场所,铺设电缆的

    14、巷道由于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电气设施内外部绝缘损坏、保护监测装置失效都会造成火灾、爆炸,同时存在直接接触电击导致身体麻木、死亡。9、矿井运输事故井下运输主要包括斜井提升运输、机车运输、人力推车等运输形式。由于井下巷道断面狭窄,又常受矿压作用而变形,巷道迂回曲折、分支多。明视距离受到限制,各种物料运输繁重,车流运输密度大,运输和提升防跑车装置不齐全,链环、插销失去安全可可靠性,钢丝绳锈蚀、断丝,空班漏检等都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跑车致人受伤、死亡。二、工程建设概况(一)建设基础核准、安全设施设计、初步设计编制及审批情况2008年8月企业根据湖北省煤炭产业政策,申报了6万吨/年技术改

    15、造项目, 2008年8月经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840号)文件批准6万吨/年扩能技改项目立项。项目立项后,企业委托重庆华地勘察设计院编制了咸丰县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菱形塘煤矿(改扩)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2009年6月湖北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鄂煤监察200989号)文件下达了关于恩施州咸丰县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的批复。同年7月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审200917号)文下达了世纪通菱角塘煤矿改扩建设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批复。2009年7月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963号)文件批准咸丰县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扩能项目开工建设。(二)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组织

    16、情况2009年7月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963号)文件批准咸丰县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扩能项目开工建设。为了使技改项目顺利实施,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咸丰县菱角塘煤矿6万吨/年技改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安全领导小组、基本建设小组、财务核算小组、安全验收小组,具体负责6万吨/年技改项目建设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评审通过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组织施工,坚持按照“三同时”的原则,以确保工程质量。加大技改投入,落实项目专项资金,保证技改工程顺利实施。加强现场管理,聘请有专业技术的施工队伍参加工程建设,加快井巷工程和地面工业广场建设进度,使本公司6万吨/年技改项目顺利完

    17、工。(三)主要工程建设情况我公司6万吨/年技改工程在建设期间严格按照安全专篇的安全设施设计和“三同时”的原则组织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加大技改安全设施投入,到目前为止,完成各类掘进巷道3740米,土建工程5793,安装机电设备120台套。共完成技改投资1382.25万元,其中矿建工程545.90万元,土建工程239.58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370.98万元,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126.89,其它投资98.90万元。技改总投资1382.25万元中安全设施和“六大系统”投入为250.84万元。1、矿井开拓与采掘系统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全长560m,坡度为25,主斜井井口坐标:X3265

    18、006,Y36587977,z+980m。砌碹支护,净断面5.0m2。 回风斜井布置在矿区中部的偏洞槽,井口坐标:X3264356,Y36586878,z+1030m。回风斜井以锚喷支护为主,破碎地段采用砼砌碹支护。投产时各井筒、主要巷道和采区巷道已全部建成。根据矿井煤层赋存状况对原初步设计内容进行了修改,采区为首采区,首采工作面位置为采区+795+810水平之间。回采工作面生产工艺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放炮落煤,金属液压支柱支护。工作面运输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矿井开拓煤量17.6万吨,准备煤量8.82万吨,回采煤量2.94万吨。2、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

    19、央分列式,风井抽风机房已安装FBCDZ11-222kW型矿用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风量为12.525.8 m3/s,风压7201960Pa。新鲜风流从地面主斜井井底车场+770m主要运输大巷采区轨道上山+795m区段运输平巷首采工作面+810m区段回风平巷总回风斜井主要通风机排出地面。掘进工作面为压入式通风,使用YBT5.5局部通风机,配备400cm阻燃风筒向掘进工作面供风。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绞车房均为独立通风,在主进风井、回风井分别建立了2个测风站,以便观测风量运行情况。3、排水系统按照设计在+770水平井底车场附近设置了主、副水仓,容积为 350 m3,水泵房

    20、安装了3台DF43309型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为检修),电动机功率为55KW,水泵扬程 270m,流量 43m3/h,从中央泵房安装了两趟804的排水管,将矿井水抽排至地面。4、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提升运输系统按设计要求配备了JTP1.61.2型绞车,配用电动机功率90KW,提升斜长为560米,选用67FC天然纤维芯钢丝绳。上部车场设置了阻车器,变坡点下方和井底车场上方均设置了挡车装置。 采区轨道上山提升绞车型号为JTKB1.00.8型,电动机功率45KW。区段运输平巷采用MY0.75型矿车,人力推车。回采工作采用17型刮板运输机运输。运输大巷采用5T电瓶车牵引运输。5、供电系统矿井供

    21、电电源为双电源,一趟来自甲马池镇杨洞供电所10kv电源,作为矿井的主电源。另一回为本矿安装的TZH250型发电机组,容量为250KW,作为矿井的备用电源。矿井设计为低压(380V)下井,安装了两趟U370115铜芯橡套电缆至井底车场变电峒室,实行双回路供电。配备了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井下电气安装了漏电、接地、过流等保护装置。6、防尘、防灭火系统在地面主井附近建设有高位水池,容量为300 m3 采用75mm无缝钢管沿主斜井送入井底车场,再分别采用50mm和40mm输水管网送至各用水地点,用于井下消防和防尘用水。在采煤工作面下放煤口,运输大巷按规定安装了喷雾洒水装置各机电峒室配备了灭火器、灭火沙箱

    22、、井底车场附近设有消防材料库。7、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矿井安装了KJ325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一套,安设有低浓度瓦斯传感器9台,风速传感器2台,负压传感器2台,风门开停传感器3台,设备开停传感器5台,馈电状态传感器4台。安装了KJ231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一套,配置KJ231D读卡分站18个,配备了KJ231K人员信息识别卡150张。8、矿井防突系统本矿井经多年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实测,瓦斯浓度为0.020.03左右,2011年本矿经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43 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86 m3/t,确认为低瓦斯矿井。但随着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

    23、越来越重要,矿井要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制定和完善煤矿防突措施。9、矿井通讯系统矿井调度监控中心安装了SW2000D数字程控调度主机一套作为通讯平台,通讯平台外线为8门,内线为64门,现已安装KTH101安全型自动电话台,用于矿井内部井上下调度联系。10、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湖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办法,我公司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列为技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今年10月委托湖北盛源矿山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设计。并通过了湖北

    24、煤监局的设计审查,对照专项设计在矿井安装了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和紧急避险系统等技术装备。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投资126万元,现将“六大系统”简要概述如下:、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根据设计矿井选用了一套KJ324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设备安标证号为MFC080006。将实现对矿井的甲烷、风速等环境参数和采掘工作面各生产环节,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风门开闭情况的监测,能完全满足全矿范围内生产及安全监测监控的需要。矿井同时安装了一套KBA10型工业监视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直接对井下重点部位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视和记录地面、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

    25、隐患、防患于未然,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根据设计矿井安装了KJ231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一套,该系统由KJ231K1标识卡、KJ231F传输分站、KJ231D读卡器、KJ231J型传输接口、KJ325F监控分站、地面监控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组成。该系统具备了查询一个或多个人员在井下的实际位置,记录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离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等一系列信息。、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在井下+770m水平建设有m2的紧急避险峒室,室内安装了2yj(a)型压风自救装置6套,该装置具有稳定调节压力、手动流量调节,三级消音过滤、排水、防尘等六种功能,还能在弹

    26、簧管范围内自由活动。压风设备与管路采用地面VF7/7空压机和下井供风管道相连接,该系统能在紧急状态下为遇险人员提供足够的氧气。、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在主井附近+990m水平建设有高位水池,水池容量为300m3,作井下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共用。风井附近+1040m水平建有一高位水池,容量为200m3。作为回风斜井下面消防和防尘用水。井下供水施救用水均取自于山泉水,符合直接饮用要求。供水主管道选用403mm钢管输送到各用水地点。避难所水管从运输大巷接入,设置6个三通闸阀供供水施救装置使用。、矿井通风联络系统矿井通讯联络系统采用有线调度通讯系统,分别从主井、风井布线,实现了全矿井通讯联系。在井口监控中

    27、心安装有SW2000D调度主机一套作为通讯平台,调度主机外线8门,内线64门,该系统具备单键呼叫、监听、会议、录音、强插、强拆、组呼、群呼、调度等功能。井下主要场所安装有KTH116本质安全型自动电话机10台,地面主要场所装配有电话机11台,使矿内外、井上下通讯联络畅通。、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根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设计,在+77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建设有井下临时避难所,峒室长16m,宽3.2m,峒室净面积为51.2m2。额定人数为30人,设有座椅30个。该系统已与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了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三、各生产系统安全设施竣工及联合试运

    28、转情况(一)矿井采掘系统运行情况矿井采掘比为1:2,即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年工作日为330天,三采一准,循环进度3.0m,日循环个数1个,日进度3.0m,年推进度为3303.00.85841.5 m。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为1841.5700.751.40.9760(kt/a),掘进工程煤量为3.5( kt/a)。合计矿井生产能力为63.5 kt/a。通过试运行,采掘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三量布局合理,符合设计要求,能满足6万吨/年生产规模需要。(二)矿井通风系统运行情况试运行期间经测试:矿井总风量 980m3/S,矿井总回风量 1010m3/S。掘进工作面风量为1.67m3/S。矿井总进

    29、风量、总回风量和采掘工作面风量均能满足生产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三)矿井排水系统运行情况试运行期间经测试:+770水泵房水泵实际杨程为 270米,水泵流量 43m3/h。且水泵运转正常,根据当前矿井涌水量,一台水泵可在 1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实际运行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完全能完全满足设计的排水能力。(四)提升、运输系统运行情况主提升绞车型号:JTP1.61.2型,电动机功率90KW。钢丝绳绳径为d20mm,破断拉力为195KN。绞车容绳量690米,斜井提升距离560米,一次提升煤车为3辆;矿渣车为2辆。提升最大速度1.84m/S,提升能力可满足60 KT/a要求。井下运输大巷使用

    30、5T电瓶车牵引运输,能满足生产能力需要。提升设备“一坡三挡”、声光信号等保护装置齐全、可靠,电机车牵引运输运行稳定。(五)矿井供电系统运行情况试运行期间经测试:供电电压稳定,电器设备起动正常,自备电源可靠。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齐全。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开关等全部使用新型煤安标志产品,供电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六)防尘、防灭火系统运行情况经测试井上下防尘、防灭火系统供水正常,管接无漏水,主供水管道给水压力为(6mmH2O),给水量充足,可满足矿井防尘、防灭火需要。(七)矿井瓦斯监控系统试运行期间,监测监控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运行基本正常,主机、分站、传感器数据显示同步、准确,

    31、报警系统、断电系统灵敏可靠。打印机打印清晰。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跟踪管理正常。(八)矿井通信系统运行情况试运行期间经测试:矿内、外,井上、下调度通讯畅通,运行可靠。符合设计要求。(九)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湖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办法,我公司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列为技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今年10月委托湖北盛源矿山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设计。并通过了湖北煤监局的设计审查,对照专项设计在矿井安装了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

    32、、供水施救、通讯联络和紧急避险系统等技术装备。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投资126.89万元,现将“六大系统”简要概述如下:1、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根据设计矿井选用了一套KJ324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设备安标证号为MFC080006。将实现对矿井的甲烷、风速等环境参数和采掘工作面各生产环节,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风门开闭情况的监测,能完全满足全矿范围内生产及安全监测监控的需要。矿井同时安装了一套KBA10型工业监视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直接对井下重点部位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视和记录地面、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安全生产提供可

    33、靠保证。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根据设计矿井安装了KJ231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一套,该系统由KJ231K1标识卡、KJ231F传输分站、KJ231D读卡器、KJ231J型传输接口、KJ325F监控分站、地面监控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组成。该系统具备了查询一个或多个人员在井下的实际位置,记录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离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等一系列信息。3、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在井下+770m水平建设有m2的紧急避险峒室,室内安装了2yj(a)型压风自救装置6套,该装置具有稳定调节压力、手动流量调节,三级消音过滤、排水、防尘等六种功能,还能在弹簧管范围内自由活动。压风设备与管路采用地面VF7/7空压机和下

    34、井供风管道相连接,该系统能在紧急状态下为遇险人员提供足够的氧气。4、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在主井附近+990m水平建设有高位水池,水池容量为300m3,作井下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共用。风井附近+1040m水平建有一高位水池,容量为200m3。作为回风斜井下面消防和防尘用水。井下供水施救用水均取自于山泉水,符合直接饮用要求。供水主管道选用403mm钢管输送到各用水地点。避难所水管从运输大巷接入,设置6个三通闸阀供供水施救装置使用。5、矿井通风联络系统矿井通讯联络系统采用有线调度通讯系统,分别从主井、风井布线,实现了全矿井通讯联系。在井口监控中心安装有SW2000D调度主机一套作为通讯平台,调度主机外

    35、线8门,内线64门,该系统具备单键呼叫、监听、会议、录音、强插、强拆、组呼、群呼、调度等功能。井下主要场所安装有KTH116本质安全型自动电话机10台,地面主要场所装配有电话机11台,使矿内外、井上下通讯联络畅通。6、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根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设计,在+77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建设有井下临时避难所,峒室长16m,宽3.2m,峒室净面积为51.2m2。额定人数为30人,设有座椅30个。该系统已与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了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试运行期间经测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基本正常,部分指标尚在调试和完善之中。四、存在的主

    36、要问题及下步打算(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际对井下揭露和几个月时间的联合试运行,发现我矿煤层赋存较浅,地下开采对地表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煤层也不稳定,难以达产。(二)下步打算1、在生产过程中要随时对开采区的地表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2、按照设计正规开采,杜绝乱挖滥采,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3、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安全隐患不排除不生产,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不生产的原则。4、加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5、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做到安全生产装备、管理、培训三管齐下,促进矿井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五、附表1、井巷工程及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2、土建工程及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3、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4、安全设施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5、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6、其他项目及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及竣工情况报告.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