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课程设计目录 摘要-3 1、设计任务-4 2、原始资料-4 3、负荷计算、确定供电系统-7 4、进出线截面的选择-10 5、短路电流计算-11 6、高、低压开关选择及校验-16 7、继电保护的配置-16 8、结束语及参考文献-24 9.关于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的感想-25 摘 要此说明计算书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初步设计。其内容包括设计原始资料,主变的选择,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结构型式,站用电源的选择,防雷保护,接地装置的说明,无功补偿。 在编写过程中,受到校领导及各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谢。由于
2、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有不妥之处,诚恳各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批评指正,以便提高和改进。 关键词:变电站;负荷;主变;主接线、短路电流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一、设计任务(1) 选择变电所主变台数、容量及型式。(2) 设计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选出数个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个最佳方案。(3) 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4) 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5)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接线。二、 原始资料A. 采区供电设计(1) 该矿为低沼气低涌水量矿井,年产量30万吨,煤层南北走向,倾角12度(北高南低),立井开拓,井深120米,煤质中硬,厚度1.8米,顶、低板中等稳定。(2) 采区为
3、中间上山开采,采区分三个区段,区段总长度为345米,工作面长100米,东翼走向长度400米,采用国产80机组采煤,煤巷掘进为放炮落煤、皮带机运输,西翼最大走向长度280米,为炮采工作面。(3) 井下中央变电所配出电压为6KV,配出开关的断流容量为50MVA,其到上山巷道下部的距离为1600米,采区主要用电设备的电压660V,煤电钻和照明的电压为127V。(4) 采煤方法为长臂后退式普通机采和炮采,两班出煤,一班检修,日产量1000吨,采区服务年限为2年。(5) 采区巷道及设备布置见图1。 (6) 采区用电设备负荷统计见表1。表1采区用电设备负荷统计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电 动 机备 注台数容
4、量KW电压V电流A功率因数负荷率K效率起动电流A1采煤机MLQ1-801180660910.830.80.914262机采面运输机SGW44A1222660260.840.60.89181头、尾各一台3下顺槽运输机SGW-404440660450.850.60.913154炮采面运输机SGW-221122660260.840.60.891815顺槽皮带机SPJ-8001130660330.880.60.92156上山皮带机SDJ-1501275660820.870.70.91533电机均在机头7上山绞车JTB-12001155660600.890.50.913888煤电钻MZ21. 21010
5、1212760.830.70.85329掘进巷局扇JBT52-22211660130.890.90.867510调度绞车JD11. 42211.4660140.870.50.868211回柱绞车JH2-174417660210.840.50.8610112掘进皮带机SPJ-8002230660330.880.60.9234注:照明负荷约4KW。表2表3 移动变电站技术数据三、负荷计算、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的确定1 由于是在矿的特殊环境供电,故拟采用矿用隔爆型干式动力变压器KBSG型系列,按要求对该采矿的用电采用用电设备组的计算方法进行负荷计算:由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求取计算负荷、计算变压器的无功和
6、有功功率损耗及的使用公式: (1) (2) (3)2 确定该矿区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根据设备布置及容量确定几个分组方案,分别求出各个方案下的各组的计算容量,再根据它们初选变压器的容量及台数,然后根据不同分组方案进行后续的比较。2.1 容量和台数方案 1)第一方案:一台移动变电站,2台电力变压器。I组(机采面用电):4台下顺槽运输机、2回柱绞车、2台煤电钻、2台机采面运输机、1台采煤机、1台调度绞车+照明负荷。 总负荷:PN =(440+217+212+222+80+11.4+4)kW = 357.4 kW据上表2中的数据得:取Kde = 0.75,coswm=0.7,从而得移动变电站的计算负荷
7、为:,选用KBSGZY-500/6型移动变电站1台。II组(西采面用电):6台煤电钻、2台回柱绞车、1台调度绞车、1台炮采面运输机、1台顺槽皮带机、1台掘进巷局扇、1台掘进皮带机。总负荷:PN =(612+217+11.4+22+30+11+30)kW=210.4kW据上表2中的数据得:分开取两个Kde、coswm得数据分别为:Kde=0.5,coswm=0.65,和Kde=0.5,coswm=0.7。从而得变压器的计算负荷为:,故选用KBSG-200/6型变压器1台。III组(东面机采面下):2台煤电钻、1台上山皮带机、1台掘进皮带机、1台掘进巷局扇。总负荷:PN =(212+75+30+1
8、1)kW = 140 kW据上表2中的数据得:取Kde=0.5,coswm=0.7,则变压器的计算负荷为,故可以选用KBSG-200/6型变压器1台。2) 第二方案:一台移动变电站,1台电力变压器。负荷分组及变压器容量选择:I组:用电设备及选择结果均与第一方案I组相同。II组:用电设备容量为第一方案中的II、III组用电容量之和,即PN =350.4kW,由上表2选取需用系数Kde=0.5,coswm=0.7,则变压器计算负荷为:,据此选KBSG-315/6型变压器1台。2.2 技术比较 按相同部分不参加比较的原则进行。 a. 方案一II组的KBSG-200/6型变压器。从上面的表2中查出:I
9、id,T=2.5,,vs=4,Pid=1000W,PN,T=1400W。上面已经算出,选。带入式(2)、式(3)计算出: 13.626 = 方案一 III组的KBSG-200/6型变压器依据与上相同的方法得:13.25 b.方案二II组的KBSG-315/6型变压器。从上面的表2中查出:Iid,T=2.5,,vs=4,Pid=1400W,PN,T=2200W。上面已经算出,选。带入式(2)、式(3)计算出: 21.106 3 方案分析 上述两方案的共同处是均含有一台KBSG-500/6型移动变电站。下面方案不同部分进行分析。第一方案,采用两台干式变压器固定于采取变电所。功率损耗:第一方案 ;第
10、二方案 ,由此可见两者相当。第二方案,采用1台隔爆干式变压器向6上山皮带机送上山运输系统及掘进工作面供电,则势必造成互相影响,故可从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不如采用第一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在低瓦斯矿井中,掘进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应分开供电。”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即确定使用一台KBSGZY-500/6型移动变电站和两台KBSG-200/6型隔爆干式动力变压器。四、 进出线截面的选择1)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经济截面的计算公式: (4)由于该煤矿区是两班出煤,即为两班制,则Tmax/h=30004500,取Tmax/h=4000。在选定的方案中,其中I组的 Imax,
11、w :即,II组的 Imax,w :即,III组的 Imax,w :即。在电缆的选择上,选择铜质电缆:取Ied n=2.25()则I组的电缆截面计算为:;II组的电缆截面计算为:;III组的电缆截面计算为:; 从以上的截面计算可得:I组的电缆截面可取Ae=150mm2 ,II组的电缆截面可取Ae=95mm2 ,同理III组的电缆截面可取Ae=70mm2。从三芯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上可查到:I、II、III组上的电缆截面取值都符合各自的Imax,w要求。五、 短路电流计算5.1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所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因此在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择以及系统运行中,
12、都应该着眼于防止短路故障的发生,以及在短路故障发生后腰尽量限制所影响的范围。短路的问题一直是电力技术的基本问题之一,无论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检修等各方面来说,都必须了解短路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掌握分析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短路电流计算具体目的是;(1) 选择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如开关电气、母线、绝缘子、电缆等,必须具有充分的电动力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而电气设备的电动力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效验是以短路电流计算结果为依据的。(2) 继电保护的配置和整定。系统中影配置哪些继电保护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整定,都必须对电力系统各种短路故障进行计算和分析,而且不仅要计算短路点的短路电流,还要计算短路
13、电流在网络各支路中的分布,并要作多种运行方式的短路计算。(3)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接线设计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接线方案由于短路电流太大以致要选用贵重的电气设备,使该方案的投资太高而不合理,但如果适当改变接线或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就可能得到即可靠又经济的方案,因此,在比较和评价方案时,短路电流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4) 通信干扰。在设计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时,要计算短路电流,以确定电力线对临近架设的通信线是否存在危险及干扰影响。(5) 确定分裂导线间隔棒的间距。在500KV配电装置中,普遍采用分裂导线做软导线。当发生短路故障时,分裂导线在
14、巨大的短路电流作用下,同相次导线间的电磁力很大,使导线产生很大的张力和偏移,在严重情况下,该张力值可达故障前初始张力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导线、绝缘子、架构等的受力影响很大。因此,为了合理的限制架构受力,工程上要按最大可能出现的短路电流确定分裂导线间隔的安装距离。短路电流计算还有很多其他目的,如确定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验算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计算软导线的短路摇摆,输电线路分裂导线间隔棒所承受的向心压力等。5.2短路电流实用计算的基本假设考虑到现代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要进行准确的短路计算是相当复杂的,同时对解决大部分实际问题,并不要求十分精确的计算结果。例如,选择效验电气设备时,一般只需近
15、似计算通过该设备的最大可能的三相短路电流值。为简化计算,实用中多采用近似计算方法。这种近似计算法在电力工程中被称为短路电流实用计算。它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的,其计算结果稍偏大。短路电流实用计算的基本假设如下:(1) 短路发生前,电力系统是对称的三相系统。(2) 电力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电势的相角在短路过程中都相同,频率与正常工作时相同。(3)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和电阻、架空线的电阻和相对地电容均略去,都用纯电抗表示。次假设将复数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4) 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磁路不饱和。即各元件的参数不随电流而变化,计算可应用叠加原理。(5) 对负荷只作近似估计,由于负荷电流一般比短路电流小得多
16、,近似计算中,对离短路点较远的负荷忽略不计,只考虑在短路点附近的大容量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6) 短路故障时金属性短路,即短路点的阻抗为零。短路故障称为电力系统的横向故障,由断线造成的故障,称为电力系统的纵向故障。电力系统中仅有一处出现故障称简单故障,若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发生故障,称复杂故障。5.3短路电流计算图2 该采矿区的短路等效表 3 电缆的电导率 电缆名称电导率铜芯软电缆5342.544.3铜芯铠装电缆48.6铝芯铠装电缆3228.8在图2中的数据是以该组电缆的在同向上的最远点的用电设备的距离来计算的,电缆电阻按下公式计算: L:线路长度,m;A:导线的截面,mm2 ;:电导率,
17、在井下的电缆平均电抗取 ;S1,S2,S3,S4均采用铜芯铠装电缆,并以在温度为650C时的电导率,则各路的电缆电阻为:S1: ;S2: ;S3: ;S4: 。各路电缆的电抗为: S1: ; S2: ; S3: ; S4: 。由以上数据可求S端的三相短路电流:进线端的数据: 电力系统的电抗: ; 进线电缆的电抗: ; 电力变压器的电抗:由表2查得,因此: ; 移动变电站的电抗:由表3查的,因此: 。 进线端总的电抗:。S端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S1端: 1)电力系统的电抗: ; 2)电缆线路的电抗: 3)S端的计算总电抗: S1端: ; S2端: ; S3端: ; S4端: 。 4)
18、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4.1)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S1: ; S2: ; S3: ; S4: 。4.2)三相短路次暂态电流和稳态电流有效值: S1: ;S2: ;S3: ;S4: 。4.3)三相短路冲击电流及其有效值:S1: ; ;S2: ; ;S3: ; ;S4: ; 。4.4)三相短路容量:S1: ;S2: ;S3: ;S4: 。六、 高、低压开关选择及校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地选择设备是使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进行设备选择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新技术,并注意节约投资,选
19、择合适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要可靠地工作必须按正常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校验其热稳定和动稳定。电器选择的一般要求:1)满足正常情况下短路、过电压、检修。2)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3)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4)与整个工程建设标准协调一至。5)同类设备尽量减少品种。6)选用新产品应具有可靠试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七、 继电保护的配置7.1继电保护的选择及整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在变电所的设计和运行中,应当考虑到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如设备的相间短路、对地短路及过负荷等故障。为了保证对用户的可靠供电,防止电气设备的损坏及事故扩大,应尽快地将故障切除。这个任务靠运行人员进行手动操作控
20、制是无法实现的,必须由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将故障设备切除,而当不正常运行情况时,要自动地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这就是继电保护的任务。 继电保护设计的方法 设计继电保护前首先会想到,应该采用哪些保护装置,各种保护之间如何进行配合,这些问题处理是否合理,不仅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还关系到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 合理选择继电保护方式、正确进行正定计算和拟定接线图是非常重要的。继电保护内容设计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根据电力网的结构,为保护系统安全运行和生产单位用电可靠,从保护装置的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出发,选定保护方式,确定
21、整定值。因此,初步设计是确定继电保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阶段。技术设计在核准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设计,主要任务是拟定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原理接线图,选定所用继电器和辅助装置的型号,并提出设备订货清单。两个设计阶段结合根据工程需要,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把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设计阶段结合起来进行。继电保护设计应力求简单在设计继电保护时应力求简单,采用简单的保护装置来达到系统所提出要求。只有当简单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考虑采用复杂的保护。运行经验证明:保护装置越简单,调整试验也越简单,而工作可靠性越高。7.2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1035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输电线路的相间短路保护必须动作于断路
22、器跳闸。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点的接地电流很小(因而该电网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对负荷供电没有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允许再继续运行12h,而不必立即跳闸,这也是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的主要优点。但是在单相接地以后,其他两相对地电压要升高倍。为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成两点接地或相间短路,应及时发出信号,以便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因此,在单相接地时,一般只要求继电保护能有选择性地发出信号,而不必跳闸。但当单相接地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时,则应动作于跳闸。1035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其输电线路应针对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配置相应的保护装置。7.2.1相
23、间短路保护的配置相间短路保护一般均采用两相式电流保护。对单侧电源线路,一般装设两段式电流保护。第段为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第段为待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对于35KV的线路,必要时也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即在上述两段式保护的基础上,再增设一段带时限的电流速段保护。无论两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均可称作为阶段式电流保护。也可根据需要对35KV线路采用阶段式的电流、电压保护。对双侧电源线路,一般装设带或不带方向元件的阶段式电流电压保护。当电流电压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可采用简化的距离保护对短线路(4km),当采用电压电流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时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以带方向或
24、不带方向的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对平行线路,可装设横联方向差动保护或电流平衡保护作为主保护,以接于两回线路电流之和的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7.2.2过负荷保护的配置对可能时常出现过负荷的电缆线路,或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宜带时限动作与信号,必要时可动作于跳闸。7.2.3单相接地保护由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气量的特殊性,对单相接地故障可采用无选择性的绝缘检视信号装置或有选择性的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对于出线较少的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可采用无选择性的绝缘监视信号装置。该装置动作后,靠人工选线找出故障线路。有条件的应装设具有选择性、动作于信号的单相接地保护。对于出现
25、较多的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可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及零序功率方向保护等有选择性的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目前,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广泛采用微机选线装置,其原理是利用基波零序电流的数值大小和方向做自动接地选线的依据。另外,根据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要求,必要时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单线接地保护。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方向完全相同,而数值大小也无明显差异。所以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就不能利用基波零序电流的数值大小和方向来构成接地保护的依据,也不能利用基波零序电流的数值大小和方向做自动接地选线的依据。故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可采用无选择性的绝缘监视信号装置,
26、但不可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及零序功率方向保护等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比较有效的判别接地的方案是5次谐波判别法和有功分量判别法。故一般采用5次谐波判别法与基波零序电流判别法构成的接地选线装置。为了提高接地判别的准确率,当消弧线圈采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并经阻尼电阻接地时,系统单相接地选线可采用基波有功分量判别法原理构成的接地选线装置7.2.4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结果待设计变电站35KV和10KV侧的线路相间短路保护应配置三段式电流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应配置绝缘监视信号装置。输电线路保护配置结果表:35KV进线10KV出线相间短路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单相接地保
27、护绝缘监视信号装置绝缘监视信号装置7.3变压器的保护 变压器的保护分为电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反应变压器故障的保护动作于跳闸,反应变压器不正常工作状态的保护动作于发信号。 对于上述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变压器应装设如下保护:(1) 气体保护。反应油箱故障和油面降低。(2) 纵差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反应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绕组和引出线的接地短路。电流速断保护适用于以下场合:对容量为6.3MVA以下厂用工作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10MVA以下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当后备保护时间大于0.5s时,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纵差保护适用于以下场合:1)容量为6.3M
28、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和容量为6.3MVA及以上的发电厂厂用变压器及工业企业中的重要变压器。2)容量为10MVA及以上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3)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采用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纵差保护。(3)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反应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作为气体保护、纵差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例如:过电流保护、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过电流保护等。(4)零序保护。用于反应变压器高压侧(或中压侧),以及外部元件的接地短路。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变压器中性点可能接地或不接地运行时,应装设零序过
29、电流、电压保护。(5)过负荷保护。反应变压器过负荷。(6)过励磁保护。反应500kV及以上变压器过励磁。待设计变电站主变压器的保护配置如下:主保护:瓦斯保护和纵联差动保护相间后备保护:过电流保护和复合电压启动的过流保护接地短路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其他保护:过负荷保护所用变的保护配置与主变压器基本相同。由于所用变的容量较小,其住保护为瓦斯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变压器的保护配置结果表:主变所用变主保护瓦斯、纵联差动瓦斯、电流速断保护相间后备保护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复合电压过电流接地后备保护零序过电流、电压零序过电流、电压其他保护过负荷、过励磁保护过负荷保护7.4母线保护母线保护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利
30、用供电元件的保护兼作母线故障的保护;二是采用专用的母线保护。1、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兼作母线故障的保护在不太重要的较低电压的厂、站中可以利用供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保护的第段及第段来反映并切除母线故障。在DL40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非专门的母线保护的装置原则规定:对于发电厂和主要变电所的310KV分段母线及并列运行的双母线,一般可由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实现对母线的保护。2、采用专用的母线保护利用供电元件保护来切除故障母线,不需另外装保护,简单、经济,但切除故障的时间长,并且双母线同时运行或母线为分段单母线时,上述保护不能保证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使事故扩大,因此,在
31、DL40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设专用的母线保护。对220-500KV母线,应装设能快速有选择得切除故障的母线保护。对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每组母线宜装设两套母线保护。110KV双母线、110KV单母线、重要发电厂或110KV以上重要的变压所的3566KV母线,需要尽快切除母线上的故障的情况。3566KV电网中,主要变电所的3566KV双母线分段三母线需快速而有选择地切除一段或一组母线上的故障,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情况对于白单纯和变电所的3-10KV分段母线及并列运行的双母线,需快速而有选择地切除一段或一组母线上的故障,以保证可靠供电的情况。线路断路
32、器不允许切除线路电抗器前的短路时,需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切除线路电抗器前的短路故障。装设母线保护应特别强调其可靠性,并尽量简化其结构。为了实现保护的快速性和选择性,专用的母线保护多采用差动原理构成。在电力系统中的单母线和双母线上,采用才动保护一般可以满足要求。因此差动保护在母线保护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7.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7.5.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含义和作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是指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以后,能迅速自动地将备用电源投入或将用电设备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使用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简称备自投。一般在下列情况装设:(1) 发电厂的厂用电和变电所的所用电。(
33、2) 有双电源供电的变电所和配电所,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3) 降压变电所内装有备用变压器或互为备用的母线段。(4) 生产过程中某些重要的备用机组。该变电所的10KV母线为单母分段接线形式,变电所内有两台主变压器,正常运行时为两台变压器分裂运行,其备用方式为互为备用的“暗备用”,因此考虑在母联断路器上装设有备自投装置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7.5.2 自动重合闸装置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故障大多是瞬时故障。在线路上发生瞬时故障时,线路被保护断开后,由自动重合闸装置再进行一次合闸,恢复供电,从而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1) 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
34、少停电次数,特别时对单侧电源的单回线路尤为显著。(2) 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3) 弥补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将定的影响。在电力系统中,10KV线路一般不装设避雷线,35KV线路一般只在进线端1-2km范围内装设避雷线,线路耐雷水平较低,装自动重合闸后,可提高供电可靠性。(4) 对断路器本身由于机构不良或继电保护误动作而引起的误跳闸,能其纠正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这次供配电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的课程设计工作,使我收获很多。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
35、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我认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同学,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课程设计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参考文献【1】工厂供电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7月(2009年7月重
36、印)刘介才编著【2】电力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2008年12重印)曾方编著 郭再泉主审【3】电气工程电气设计200例 中国电力出版社 卓乐友编著【4】矿井采煤区电缆线路的计算 书籍作者:(苏联)尤.阿.米哈耶夫等关于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的感想 班别:电气11-4 姓名:叶嘉俊 对于这个课程设计,我懂得的不是很多,在认真阅读了该设计的内容之后,我发现在该设计里面最繁杂的还是负荷的计算、进出线截面的计算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这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的内容都很考人的细心与耐心。在这个设计中,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基本都是与自己所学知识相关的,但是还必须要查找相关的课外知
37、识来补充,这需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这也让我明白了采矿井下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安全对国民生产的重要性,所以这一定要注重系统的安全保护,同时也让我明白其中变压器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是我对一个电气一次系统有了一个基本框架的认识。班别:电气11-4 姓名: 梁学储 阅读完这篇论文,让我更清晰的明白的什么是工厂供配电,以及工厂提出的设计任务。让我更加熟悉了怎样计算负荷,怎么样确定供电系统,选择多大的进出线截面积,怎么样计算短路电流和高、低压开关选择及校验继电保护的选择及整定。这些虽然都是我们电气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可是我们只限于学习课本上的理论对具体的实践还是很缺乏的,这篇论文也许能在实践方面对我们有一定好
38、处吧!班别:电气11-4 姓名:池炜可 我认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同学,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课程设计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班别:电气11-4 姓名:王伟华 通过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的课程设计,使我获得了不少的收获。通过该设计,以便系统地复习、巩固了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设计计算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
39、结合的重要性。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的知识必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通过实践来运用理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滤中,不断的收获知识,还能收获了阅历,并且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在收获知识和提高各个方面能力的同时,让我意识到目前自己知识的浅薄,我们必须继续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班别:电气11-4 姓名:王志勇 通过这次供配电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的课程设计工作,使我收获很多。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
40、立思考的能力。供配电课程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好好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才能令自己适应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让自己不断的提高。班别:电气11-4 姓名: 张伟新 通过完成此次课程设计我感到自己受益良多,同时也为自己所学知识的匮乏而深感歉疚。此次供配电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的课程设计让我了解到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没有与实际结合的理论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理论得出结果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才是正确的准确的结果。期间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能通过学习来弥补和改正!在此次的课程设计中,我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与理解资料
41、,并请教同学。坚持不懈的修正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不足,提高实验结果的正确度!更重要的是使我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所学习到的各种能力都能运用到以后的实验与生活中去。本次课程设计真的受益匪浅,以后面对社会我也能将今日之所学所感加以运用。并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自己成为社会的强者。班别: 电气11-4 姓名:庄惠阳 在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中变电所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没有了变电所那么这个系统可以说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一个系统。变电所(substation)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变电所由主接线,
42、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 。其中 ,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等属于一次系统;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等属二次系统。主接线是变电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变电所的功能、建设投资、运行质量、维护条件和供电可靠性。一般分为单母线、双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和环形接线等几种基本形式。采矿井下车间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中变电所的负荷,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也是十分的重要,要想把这个系统完全的完成出来就应该把这些重要的参数搞清楚,计算出来。我们所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我们还缺少着把理论应用在实践的经验,中间我们碰到了很多问题,我们也一次次的把问题解决,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我们也充分的了解熟识了供电系统的实质。将来我们会有更多的困难等着我们,但是我相信我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