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于PLC的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doc

    • 资源ID:840930       资源大小:478.8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PLC的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doc

    1、目录摘要一 引言.4二 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可逆与制动方案.5三 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8四 调节器参数的设计.11五 串级调速系统的启动方式.12六 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的操作电路.15七 结论语.19八 主要文献.19- 19 -基于PLC的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用电源反相序和动力制动的方法设计了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可逆和制动控制线路。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性能很好,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设计报告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调速方案和主电路的结构型式,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 即转速调节器(ASR)和电

    2、流调节器(ACR), 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接着详细介绍了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设计以及一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使其满足工程设计参数指标。并阐述了串接附加电阻在切换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其电气操作线路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予以实现。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调速系统、程序控制器、异步电动机PLC based on double closed loop cascade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power sequence and dynamic braking method to the design of double clo

    3、sed loop cascade speed control system of reversible and brake control circuit.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with good performance, with wide speed range, high precision,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easy control and other advantages, so in th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been wid

    4、ely used. The design report is first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peed regulation scheme and the main circuit structure, a DC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in the setting of the two regulator, i.e. speed regulator (ASR) and the current regulator (ACR), respectivel

    5、y, by adjusting the speed and current.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regulator and speed regulator design and some of the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arameters.And described the series connec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switching the importa

    6、nce.The electrical operating circuit with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o realize. Key word:Programmable controller、Speed control system、Program controller、Asynchronous motor.一 引言 由于串级调速系统机械特性的静差率较大,所以开环控制系统只能用于对调速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为了提高静态调速精度,并获得较好的动态特性,须采用闭环控制,通常采用具有电流反馈与转速反馈的双闭环控制方式。由于串级调速系统的转子整流器是不可控的,系统本身不能产

    7、生电气制动作用,所谓动态性能的改善只是指起动与加速过程性能的改善,减速过程只能靠负载作用自由降速。二 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可逆和制动方案系统组成方框图如图所示 图1所示为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原理图。图中,转速反馈信号取自异步电动机轴上连接的测速发电机,电流反馈信号取自逆变器交流侧的电流互感器,也可通过霍尔变换器或直流互感器取自转子直流回路。为了防止逆变器逆变颠覆,在电流调节器ACR输出电压为零时,应整定触发脉冲输出相位角为。图1所示的系统与直流不可逆双闭环调速系统一样,具有静态稳速与动态恒流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它的控制作用都是通过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实现的。 本系统采用电源反相序进行可逆控制。

    8、它由接触器KM2、KM3、KM4、KM5组成电气控制线路。图中附加电阻R1,是为了解决在切换过程中及时启动时冲击电流过大的问题。制动控制器采用晶闸管串级调速制动方式进行,它由接触器KM2、KM5、KM6和制动变压器T2,三相整流桥组成。电气操作线路图如图所示。三 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可控整流装置、调节器以及反馈环节的动态结构框图均与直流调速系统中相同。在异步电动机转子直流回路中,不少物理量都与转差率有关,所以要单独处理。(1)转子直流回路的传递函数根据下图2的等效电路图可以列出串级调速系统转子直流回路的动态电压平衡方程式式中 Ud0当s=1时转子整流器输出的空载电压

    9、,;Ui0逆变器直流侧的空载电压,;L转子直流回路总电感,L=2LD+2LT+LLLD折算到转子侧的异步电动机每相漏感,;LT折算到二次侧的逆变变压器每相漏感,;LL平波电抗器电感; R转差率为s时转子直流回路等效电阻,。于是,式(1)可改写成将式(2)两边取拉氏变换,可求得转子直流回路的传递函数式中 TLr转子直流回路的时间常数, ; Ki转子直流回路的放大系数,。转子直流回路的动态结构框图如下图3所示。需要指出,串级调速系统转子直流回路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TLr和放大系数KLr都是转速n的函数,它们是非定常的。(2) 异步电动机的传递函数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

    10、 或写成 式中 IL负载转矩TL所对应的等效直流电流。由此可得异步电动机在串级调速时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为机电时间常数,TM与R、CE、CM都有关系,所以也不是常数,而是 Id 和n的函数。(3) 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把图1 中的异步电动机和转子直流回路都画成传递函数框图,再考虑给定滤波环节和反馈滤波环节就可直接画出双闭环控制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下图4所示。四、 调节器参数的设计 双闭环控制串级调速系统的动态校正一般主要按抗扰性能考虑,即应使系统在负载扰动时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在采用工程设计方法进行动态设计时,可以像直流调速系统那样,电流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转速环按典型型系统设

    11、计。但是串级调速系统中转子直流回路的时间常数TLr及放大系数KLr都是转速的函数,而异步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TM又是转速和电流的函数,这就给调节器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设计时,可以先在确定的转速n 和负载电流Id的前提下,求出各传递函数中的参数。例如,按照要求的最大转差率Smax或平均转差率1/2Smax来确定转速,按额定负载或常用的实际负载来选定电流,然后按定常系统进行设计。如果用模拟控制系统实现,则当实际转速或电流改变时,系统的动态性能就要变坏。如果采用微机数字控制,可以按照不同的转速和电流事先计算好参数的变化,用表格的方式存入微机,实时控制时可根据检测得到的转速和电流查表调用,就可以

    12、得到满意的动态特性。五、 串级调速系统的起动方式 串级调速系统是依靠逆变器提供附加电动势而工作的,为了使系统工作正常,对系统的起动与停车控制必须有合理的措施予以保证。总的原则是在起动时必须使逆变器先于电机接上电网,停车时则比电机后脱离电网,以防止逆变器交流侧断电,而使晶闸管无法关断,造成逆变器的短路事故。 串级调速系统的起动方式通常有间接起动和直接起动两种。(1) 间接起动 大部分采用串级调速的设备是不需要从零速到额定转速作全范围调速的,特别对于风机、泵、压缩机等机械,其调速范围本来就不大,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可以选择比电动机小得多。为了使串级调速装置不受过电压损坏,须采用间接起动方式,即将电动

    13、机转子先接入电阻或频敏变阻器起动,待转速升高到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最低转速时,才把串级调速装置投人运行。由于这类机械不经常起动,所用的起动电阻等都可按短时工作制选用,容量与体积都较小。从串电阻起动换接到串级调速可以利用对电动机转速的检测或利用时间原则自动控制。 图5所示是间接起动控制原理图。起动操作顺序如下:先合上装置电源总开关S,使逆变器在min下等待工作。然后依次接通接触器K1,接人起动电阻R,再接通K0,把电机定子回路与电网接通,电动机便以转子串电阻的方式起动。待起动到所设计的 nmin(smax)时接通K2,使电动机转子接到串级调速装置,同时断开K1,切断起动电阻,此后电动机就可以串级调

    14、速的方式继续加速到所需的转速运行。不允许在未达到设计最低转速以前就把电动机转子回路与串级调速装置联通,否则转子电压会超过整流器件的电压定额而损坏器件,所以转速检测或起动时间计算必须准确。停车时,由于没有制动作用,应先断开K2,使电动机转子回路与串级调速装置脱离,再断开K0,以防止当K0断开时在转子侧感生断闸高电压而损坏整流器与逆变器。 如果生产机械许可,也可以不用检测最低转速自动控制,而让电动机在串电阻方式下起动到最高速,切换到串级调速后,再按工艺要求调节到所需要的转速运行。这种起动方式可以保证整流器与逆变器不致受到超过定额的电压,工作安全。但电动机要先升到最高转速,再通过减速达到工作转速,对

    15、于有些生产机械是不允许的。(2) 直接起动 直接起动又称串级调速方式起动,用于可在全范围调速的串级调速系统。在起动控制时让逆变器先于电动机接通交流电网,然后使电动机的定子与交流电网接通,此时转子呈开路状态,可防止因电动机起动时的合闸过电压通过转子回路损坏整流装置,最后再使转子回路与整流器接通。在图5中,接触器的工作顺序为SK0K2,此时不需要起动电阻。当转子回路接通时,由于转子整流电压小于逆变电压,直流回路无电流,电动机尚不能起动。待发出给定信号后,随着夕的增大,逆变电压降低?产生直流电流,电动机才逐渐加速,直至达到给定转速。六、 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的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操作控制电路。1、

    16、可编程序控制器的I/O接口 由控制电路可知,需要7个PC输入接口,6个输出接口。故选择具有24个输入接口,16个输出接口的F-40MR可编程序控制器,I/O接口图如下图所示。2、 梯形图操作线路图的梯形图如下图所示。(1) PC机执行程序是从头到尾扫描的,速度很快。而继电器、接触器动作从吸合到释放有一段延时,否则会引起主电路短路,编程时考虑到这一点。2C、FC之间的切换时增加了由T450,T451构成的延时1S的延时保护。(2) 控制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都用PC软件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代替3、 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清单。根据梯形图编写程序清单如下:0 LDI X40020 LD

    17、 M10140 OUT Y4331 OR Y43221 OUT T45041 LD M1022 OR Y43322 K 142 OUT T4533 LD X40123 LDI X40243 K 14 OR Y43024 AND T45044 LD T4525 ANB25 OUT Y43245 OR Y4536 ANI X40226 LD M10146 OR Y4347 OUT Y43027 OUT T45247 OUT Y4348 LD Y43028 K 148 MCR M1009 ANI Y43429 LD X40649 LD Y43510 OUT Y43130 OR M10250 ANI

    18、T45411 LDI X40331 ANI X40551 OR X40512 OUT M10032 ANI X40452 OUT Y43513 MC M10033 ANI M10153 OUT T45414 LD X40434 OUT M10254 K 215 OR M10135 LD M10255 END16 ANI X40536 OUT T45117 ANI X40637 K 118 ANI M10238 LDI X40219 OUT M10139 AND T451七、 结束语 本次设计因为没有实验器材作为支撑,没有得到具体的实验结果,但也不仅弥补了我之前所学的电力拖动有关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的知识的不足,也学习了自动控制原理相关知识,并且强化了对PLC电路图设计,梯形图绘画,程序的编写的理解。也对我以后从事控制类工作受益匪浅八、 主要参考文献1 王兆安,黄俊. 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陈坚. 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贺益康,潘再平. 电力电子技术,科学出版社,20044 徐德鸿,马皓,等. 电力电子技术,科学出版社,20065 陈伯时.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PLC的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