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 资源ID:851573       资源大小:389.71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1、目录项目任务说明书 2一、工件的工艺分析 4二 、确定工艺方案 5冲裁方案的选择 7确定毛坯形状尺寸 8口尺寸及公差计算 9排样设计及利用率就算 11工艺卡片 15弯曲模具设计 16V型弯曲模的设计 19U型弯曲模的设计 25心得体会 31参考书 32 项目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工件名称:支架材料:20钢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 设计具有典型结构的级进模具,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模具装配图一张,全套工作零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三.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设计说明书内容:1. 封面、目录2. 任务书及产品图3.制件的公艺性分析4

    2、.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5.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及确定6.排样图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7.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8.工序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确定9.冲压设备的选择及校核10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必要的计算11.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12.设计心得13.附工艺卡片14.附主要参考资料(文献)。四.时间进度安排;顺序阶段日期计 划 完 成 内 容备注12-3分析冲压零件工艺性,确定冲压工艺方案。24-5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36-7确定冲压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48-10进行工艺计算。选择压力机,绘制模具草图611项目报告会712-13编写设计说明书816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

    3、计总结及答辩,编写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条件:1、 年生产量5万件2、 材料Q215钢3、 板料厚度 t=1.5mm二、设计任务: 1、编制冲压工艺规程;模具零件图 2、设计弯曲模装配图2张,凸、凹模零件图; 3、编写设计说明书。三、设计计算与说明编制冲压工艺规程1、 工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1) 材料分析Q215钢是一种碳素结构钢(GB/700-1999),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良好的压力加工性能,但强度低。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主要用于制造厚度在4mm一下的各种冷冲压构件。(2) 结构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分析图得知,该零件以2个f5.9m

    4、m的孔定位,中间的孔用于侧盖的装配,故中间位置的孔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可查得此材料所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而零件弯曲半径均大于0.75mm,故不会弯裂。另外,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区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均小于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该零件端部四角为尖角,若采用落料工艺,则工艺性较差,根据该零件的装配使用情况,为了改善落料的工艺性,故将四角修改为圆角。此外零件的较深,若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则可以得到形状和尺寸比较准确的零件。腰圆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为2

    5、.5mm。大于材料厚度(1.5mm),从而腰圆孔位于变形区之外,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故该孔可在弯曲前冲出。(3)精度分析由标准查得,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4,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2mm。另外,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因此可推测其外观上要求不高,故为IT12。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它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性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确定工艺方案零件形状简单对称,由冲裁和弯曲工序即可成型,现在先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

    6、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中间孔、一次弯曲、二次弯曲和冲孔(f5.9mm)。其中弯曲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 (1) 弯曲变形的方法及比较 该零件弯曲变形的方法可采用如图1-2所示中的任何一种。第一种方法(图1-a)为一次成形,其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形,可以提高生产率,减少所需设备和操作人员。缺点是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且擦伤面积大,零件形状与尺寸都不精确,弯曲处变薄严重,这些缺陷将随零件“腿”长的增加和“腿”长的减小而愈加明显。 第二种方法(图1-b)是先用一副模具弯曲端部两角,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中间两角。这显然比第一种方法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

    7、缓和的多,但回弹现象难以控制,且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第三种方法(图1-c)先在一副模具上弯曲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成形,这样由于能够实现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故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确度高。此外,由于成形过程中材料受凸、凹模圆角的阻力较小,零件的表面质量较好。这种弯曲变形方法对于精度要求高或长“脚”短“脚”弯曲件的成形特别有利。图1 弯曲成形a)一副模具成形 b)、c)两副模具成形(2)工序组合方案及比较 根据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和弯曲成形的不同方法,可以作出下列各种组合方案。方案一:落料与冲中间孔复合、弯曲四角、冲凸包。其优点是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

    8、备和人员少,但回弹难以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表面擦伤严重。方案二:落料与冲中间孔复合、弯曲端部两角、弯曲中间两角、冲凸包。其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投产快,但回弹难以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而且工序分散,占用设备和人员多。方案三:落料与冲中间孔复合、弯曲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弯曲中间两角、冲凸包。其优点是工件回弹容易控制,尺寸和形状精确,表面质量好,对于这种长“腿”短“脚”弯曲件的成形特别有利,缺点是工序分散,占用设备和人员多。方案四:冲中间孔、切断及弯曲四角连续冲压、冲凸包。其优点是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备和人员少,但回弹难以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表面擦伤严重。方案五:冲中间孔、切断及

    9、弯曲端部冲中间孔、切断连续冲压、弯曲中间两角、冲凸包。这种方案实质上与方案二差不多,只是采用了结构复杂的连续模,故工件回弹难以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方案六:将方案三全部工序组合,采用带料连续冲压。其优点是工序集中,只用一副模具完成全部工序,其实质是把方案三的各工序分别布置在连续模的各工位上,所以还具有方案三的各项优点,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和维修困难。制造周期长。综合上述,该零件 虽然对表面外观要求不高,但由于“腿”特别长,需要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来控制回弹,其方案三和方案六都能满足这一要求,但考虑到该零件件生产批量不是太大,故选用方案三,其冲压工序如下:落料冲孔、一次弯形(弯曲端

    10、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二次弯形(弯曲中间两角)、冲孔5.9。冲裁方案的选择1采用复合模具:复合模的特点: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所以选用复合模具。2采用刚性推件的倒装复合模,条料不是处于被压紧状态下冲裁,因而制件的平直度不高,适宜材料厚度大于0.3mm的板料。 3、确定毛坯形状、尺寸L3L2L1L4L5(1)弯曲工件两端之间的展开长度为 2 +2 + 2+2+ (70-34-2R4-2t)/2=12.5mm (查表R/t 2

    11、.6时,x 0.4) (54.5-2t-R2-R4) =45.5mmmm (查表R/t 1.3时,x 0.34) 34-2R2 30mm所以,考虑到弯曲时材料略有伸长,可得L=168mm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及公差计算本制件形状简单,可按配作法加工计算刃口尺寸。由于零件是由冲孔、落料采用倒装复合模完成的,所以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尺寸,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尺寸,计算如下:落料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当凹模磨损后变大的尺寸有A1(168),A2(22),查表2.3.2,计算公式为:A类尺寸:磨损后变大的尺寸: 凸模刃口尺寸确定,查表2.2.3,冲裁合理间隙,。故: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相应部位的尺寸

    12、配制,保证双面最小间隙为 。 凸模磨损后变小尺寸 落料以凸模为基准,当凸模磨损后变小的尺寸有B1(12), B2(13), B3(R6.5),查表2.3.2,计算公式为:B类尺寸:磨损后变小的尺寸 4.冲孔冲孔时以凸模为基准,其中 5没有标准公差。按照IT111-13,取x=0.75,查表2.3.1确定公差,用基孔制 6+0.2 计算公式 查表2.2.3, , 根据条件 , 满足条件 工序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确定由于板材属于厚板 且要求精度不高.大批量生产,故选用刚性卸料装置方式。故总的冲压力为:F总F+F卸FF落+F冲 即F总 F落+F冲+F卸式中 F总总冲压力F冲裁力F落落料力F冲冲孔力F卸

    13、卸料力(1)按冲裁力计算公式计算落料时的冲裁力:FKLt 查350MPaF落 F冲1.3(13+24)1.535044(KN)FF落+F冲278+44322(KN)(2)计算卸料力F卸: F卸KF 由于属于厚料, 取k0.02 F卸0.023226.44(KN)(3)计算总冲压力F总: F总F+F卸322+6.44328.44 (KN)(4)选择压力机: P=(1.11.3)F总=(1.11.3)328.44=(361.3427.0KN选取J23-45A型压力机。压力中心的确定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1、对称形状的单个冲裁件,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2、工件形

    14、状相同且分布位置对称时,冲模的压力中心与零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3、工件、多孔冲模、级进模的压力中心可以用解析计算法求出冲模压力中心。 该工件件形状对称,参照原则压力中心选择冲裁件的几何中心。4、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1)排样方式选择:该零件采用落料与冲孔复合冲压,毛坯形状为矩形,四角为圆弧,有搭边,长度方向尺寸较大,为便于送料,采用单排方案计算条料宽度B: 查表3-10 :沿边搭边值 a=2,=0.5 工件间搭边 a1=1.8进料步距:A= D + a = 22 + 1.8 = 23.8 mm 条料宽度: (2)确定板料规格和裁料方式。根据零件结构分析,因采用四角同时弯曲,且弯曲半径较小,

    15、为防止弯裂,剪裁条时应采用横裁法,横裁时,材料利用率高折弯线与材料纤维垂直,折弯线与材料纤维垂直,采用横材下料该零件宽度用料为172mm,以选择1.5mm710mm1420mm的板料规格为宜。每板条料数:每条制件数:得到材料利用率:83.86%6、工艺计算(弯曲)(2) 第二道工序一次弯形(见图12-7) 该工序的冲压力包括预弯中部两角和弯曲、校正端部两角及压料力等,这些力并不是同时发生或达到最大值的,最初只有压弯力和预弯力,滑块下降到一定位置时开始压弯端部两角,最后进行校正弯曲,故最大冲压力只考虑校正弯曲力和压料力。校正弯曲力 式中 : 校正部分的投影面积单位面积校正(MPa),由表3.3.

    16、2查取,=100Mpa。结合零件图图示尺寸计算式如下校正弯曲力 压料力为自由弯曲力。自由弯曲力(表3.3.2p122) 式中查表得系数K=1.3 , 取为400 MPa弯曲件宽度 b=22mm;料厚t=1.5mm;支点间距2L近似取10mm。将上述数据代入表达式,得:3276 (N)取N,得取压料力=1200(N)则第二道工序总冲压力 (3)第三道工序二次弯曲 该工序仍需要压料,故冲压力包括自由弯曲力和压料力。自由弯曲力 压料力取为4000N则第三道工序总冲压力 6、初选冲压设备根据总冲压力和有关设备资料,选择压力机。首次弯曲工序: P1=256(kN),根据第二道工序所需要的冲压力,选用公称

    17、压力为400kN的压力机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选J21-40型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第二次弯曲工序:P2=9(kN) 此工序所需的冲压力很小,若单从这一角度考虑,所选的压力机太小,滑块行程不能满足该工序的加工需要。故该工序宜选用滑块行程较大的400kN的压力机,选J21-40型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J21-40型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参数标称压力/kN400滑块行程/ mm80行程次数/次/min80最大装模高度/ mm330连杆调节长度/ mm70电动机功率/ kW5.5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mmmm)460700模柄孔尺寸 直径深度/(mmmm):50708、填写工艺卡片:冲压工艺卡片湖南大学冲压工

    18、艺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1产品名称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名称材料板料规格毛坯尺寸毛坯可制件数材料技术要求辅助材料共1页Q2151.5710142029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简图工艺装备设备工时0下料1落料与冲孔冲孔落料复合模J21-402首次弯曲弯曲模J21-403二次弯曲弯曲模J21-404冲孔冲孔模J21-40四、弯曲模具设计1、设计要求:(1)对模具:a)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b)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折弯床上方便、可靠c)生产批量为中小批量生产。d)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e)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f)保证模具强度前提

    19、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2)弯曲工艺分析1)对弯曲制件由零件图可见,该弯曲件外形简单,精度要求一般,工件厚度0.5可先在一副模具上弯曲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成形,这样由于能够实现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故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确度高。此外,由于成形过程中材料受凸、凹模圆角的阻力较小,零件的表面质量较好。2)对制件材料 Q215的用途极为广泛,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良好的压力加工性能,但强度低。 用于制造地脚螺栓、犁铧、烟筒、屋面板、铆钉、低碳钢丝、薄板、焊管、拉杆、吊钩、支架、焊接结构等。3) 模具的工艺分析:在折弯机凹模一次行程弯曲制成工件。

    20、该模具属于单工序弯曲,操作安全、不易于自动化,包括自动送料、自动出件、自动叠片,工件和废料均往下漏,因而不易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冲压精度高,生产效率一般。2、模具设计计算 (1)凸模与凹模的尺寸计算1).最小弯曲半径/t的经验选用防止外层纤维拉列的极限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以rmin/t(p119)来表示。根据板材塑性指标求最小弯曲半径时,即,其中的为板料单向拉伸试验得出,而实际弯曲的许用比单向试验的大得多,故按塑性指标求得的/t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差距,/t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不实用。所以在生产中主要参考经验数据来确定/t值。由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3.1可查得:0.3 rmin/t3

    21、 根据原始数据可得 工件厚度t =1.5mm据上述条件取rmin/1 =3则rmin=11.5=1.5mm取=1.5mmp(137)2)凹模圆角半径凹模的圆角半径rd 不能过小,以免增加弯曲力,擦伤工件表面。对称压弯时两边凹模圆角半径rd应一致,否则毛坯会产生偏移 rd值通常按材料厚度t来选取 t = 1.5 mm 2 mm 时=(3-6)t取 = 5 mm3) 凹模深度凹模的工件深度将决定板料的进模深度,弯曲件,对于常见的弯曲时不需全部直边进入凹模内。只有当直边长度较小且尺寸精度要求高时,才使直边全部进入凹模内,凹模深度过大,不仅增加模具的消耗,而且将增加压力机的工作进程,使最大弯曲力提前出

    22、现。中小型弯曲件通常都使用模具在机械压力机上进行加工,最大弯曲力提前出现,对压力机是很不利的。凹模深度过小,可能造成弯曲件直边不平直,降低其精度。因此,凹模深度要适当。由冷冲模设计表3-6可得H=54.5 L0=25(2)凸、凹模工作尺寸弯曲凸、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与工件尺寸的标注形成有关。一般原则是:当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应以凹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凸模上,当工件标注内行尺寸时,应以凸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凹模上,并来用配作法制模。本设计主要工件标注内部尺寸,因此、以凸模为基准。弯曲件是用内形尺寸标注的弯曲件,凸模宽度尺寸为对于U型弯曲模式中A34mm +0.45 凸按4级选取为0.05mm凸凹模

    23、单边间隙按公式 计算,查表c=0.1所以Z = 1.5 0.1 X 1.5 1.65mm凹模尺寸按凸模实际尺寸配制,并保证2 Z 间隙mm(p1393.4.5)对于V型弯曲模mm mm3、模具零件设计及标准件选用 对于V型弯曲模(1)凸模结构设计用整体镶拼式凸模,用螺钉固定凸模内腔装垫块,定位销定位。凸模长度宽度高度LBH=20010090mm。(2)凹模设计 1)刃口形式:倒装式(图示)。 为增加刃口强度,取刃口高h=36mm。 凹模长度宽度高度LBH=18010060mm 2)凹模固定方法:采用圆柱销定位、螺钉紧固。(3)垫板、固定板、螺钉等零件选择 查表或根据凹模轮廓尺寸与所定模具型式,

    24、得到有关零件规格如下:垫板 100808 卸料螺钉该模具选用标准的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GB2867。6-81)材料为45钢热处理HRC3540。卸料螺钉的设置形式如下图所示,卸料螺钉长度按(2-52)计算:L固定板厚度垫板厚度预压后弹性元件的高度L1 42mm L2 38mm(4)模架的选择为保证冲出零件的精度和高稳定的质量,采用模架导向的导向方式。模架导向不仅能保证上、下模的导向精度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刚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是冲裁见的质量稳定可靠, 使模具的安装比较容易。模架的类型选用中间导柱模架。 除简单冲模外,一般冲模多采用带模架的结构。模架的种类很多,要根据模具的精度要求、模具的类别

    25、、模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模架。查实用模具技术手册选用的模架型号为:GB/T2851.1-1990其主要参数为:L:200mm B:100mm H:最大225mm、最小190mm(5)模柄 模柄有多种型式,要根据模具的结点选用模柄的形式。模柄的直径根据所选用压力机的模柄孔径确定。本模选用直通式模柄。根据压力机滑块孔径50、深70,查表, 选A型模柄,d=50、D=105如图: (6)连接螺钉连接螺钉选用内六角螺钉用45钢制造并淬火硬度HRC3540,定位销钉采用普通圆柱销。4、模具制造装配要点凹模板、导尺均是需要淬硬的零件。凹模加工后,在线切割和淬硬以前在模架的上模板上进行装配。在凹模上画出各个形

    26、孔和圆孔的线,并根据计算数据划出压力中心线,使压力中心与下模座的中心线对正。钻、攻螺孔,将下模座、凹模板、导尺进行装配,校正导尺间隙后,钻铰销钉孔,将上述三板固定。钻孔并安装、挡料销,安装乘料板,然后将下模全部拆开,将凹模板和导尺热处理淬硬凹、模钻穿丝孔后进行线切割加工用平面磨床磨平后重新装配。固定在上模板的上模部分,各凹模和凸模、垫片都应淬硬。装配前将凸模淬硬并完成全部加工。垫片在装配前不淬火。装配时将凸模压入凸模固定板,在垫片上钻孔,将外形凸模固定在垫片上,在与卸料板穿在一起。凸、凹模间隙为1.04,在凹模型孔中垫0.1的硬纸片,以确定间隙。将已组装为一体的凸模固定板、凸模、卸料板、垫片一

    27、同,并使凸模插入凸模孔上,将上模板同过导柱、导套与下模板装在一起。透过上模板钻、攻螺孔,打入销钉,在钻、攻螺孔,使上模板、垫片、凸模固定板固定。检查无误后,钻、铰销钉孔,打入销钉,再钻、攻螺孔,安装卸料螺钉,上模全部拆开,将垫片淬硬磨平,安装橡胶板,在次装配,完成模具装配。该模具其他个部分零件参数如下:上模座 HT200 厚 40 mm弹压卸料板 45号钢 厚 18 长200 宽 60下模座 HT200 厚50 长200 宽100 热处理HRC6064凸模 Cr12 HRC6064 ,凸模修磨量为5,模具闭合高度:H模183.5mm导柱 A25h6180 A25h6180 导套 A25H633

    28、85 A25H633823、计算模具闭合高度 H=(上模座厚+垫板厚+凹模长)-1+(凸模高+下模座厚) =40+8+30-1+90+50=210(mm)5mm满足闭合高度Hmax=330Hmin-H1+10H Hmin=220垫板厚H1=80 H=210mmHmax-H1-5满足条件工作台尺寸460700下模座轮廓尺寸为345233满足安装孔滑块孔径50,深70 模柄外径50,高65 满足安装对于U型弯曲模(1)凸模结构设计采用阶梯式凸模,用螺钉固定凸模内腔装垫块,定位销定位。凸模长度宽度高度LBH=20010070mm。(2)凹模设计1)刃口形式:如图。 为增加刃口强度,取刃口高h=62m

    29、m。 凹模长度宽度高度LBH=1009087mm2)凹模固定方法:采用圆柱销定位、螺钉紧固。(3)垫板、固定板、螺钉等零件选择查表或根据凹模轮廓尺寸与所定模具型式,得到有关零件垫板规格: 1601008 卸料螺钉该模具选用标准的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GB2867。6-81)材料为45钢热处理HRC3540。卸料螺钉的设置形式如下图所示,卸料螺钉长度按(2-52)计算:L固定板厚度垫板厚度预压后弹性元件的高度=43mm(4)模架的选择为保证冲出零件的精度和高稳定的质量,采用模架导向的导向方式。模架导向不仅能保证上、下模的导向精度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刚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是冲裁见的质量稳定可靠,

    30、使模具的安装比较容易。模架的类型选用中间导柱模架。 除简单冲模外,一般冲模多采用带模架的结构。模架的种类很多,要根据模具的精度要求、模具的类别、模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模架。查实用模具技术手册选用的模架型号为:中间导柱模架其主要参数为:L:200mm B:100mm H:最大225mm、最小190mm(5)模柄模柄有多种型式,要根据模具的结点选用模柄的形式。模柄的直径根据所选用压力机的模柄孔径确定。本模选用直通式模柄。根据压力机滑块孔径50、深70,查表, 选A型模柄,d=50、D=105如图: (6)连接螺钉连接螺钉选用内六角螺钉用45钢制造并淬火硬度HRC3540,定位销钉采用普通圆柱销。4、

    31、模具制造装配要点凹模板、导尺均是需要淬硬的零件。凹模加工后,在线切割和淬硬以前在模架的上模板上进行装配。在凹模上画出各个形孔和圆孔的线,并根据计算数据划出压力中心线,使压力中心与下模座的中心线对正。钻、攻螺孔,将下模座、凹模板、导尺进行装配,校正导尺间隙后,钻铰销钉孔,将上述三板固定。钻孔并安装、挡料销,安装乘料板,然后将下模全部拆开,将凹模板和导尺热处理淬硬凹、模钻穿丝孔后进行线切割加工用平面磨床磨平后重新装配。固定在上模板的上模部分,各凹模和凸模、垫片都应淬硬。装配前将凸模淬硬并完成全部加工。垫片在装配前不淬火。装配时将凸模压入凸模固定板,在垫片上钻孔,将外形凸模固定在垫片上,在与卸料板穿

    32、在一起。凸、凹模间隙为1.04,在凹模型孔中垫0.1的硬纸片,以确定间隙。将已组装为一体的凸模固定板、凸模、卸料板、垫片一同,并使凸模插入凸模孔上,将上模板同过导柱、导套与下模板装在一起。透过上模板钻、攻螺孔,打入销钉,在钻、攻螺孔,使上模板、垫片、凸模固定板固定。检查无误后,钻、铰销钉孔,打入销钉,再钻、攻螺孔,安装卸料螺钉,上模全部拆开,将垫片淬硬磨平,安装橡胶板,在次装配,完成模具装配。该模具其他个部分零件参数如下:上模座 HT200 厚 40 mm弹压卸料板 45号钢 厚 16 长180 宽60下模座 HT200 厚50 长200 宽100 热处理HRC6064凸模 Cr12 HRC6

    33、064 ,凸模修磨量为5,导柱 A25h6180 A25h6180 导套 A25H63385 A25H633823、计算模具闭合高度H=(上模座厚+垫板厚+凹模长)-1+(凸模高+下模座厚) =195(mm)5mm满足闭合高度Hmax=330Hmin-H1+10H Hmin=220垫板厚H1=80 H=210mmHmax-H1-5满足条件工作台尺寸460700下模座轮廓尺寸为345233满足安装孔滑块孔径50,深70 模柄外径50,高65 满足安装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是冲压工艺课程设计,我的任务就是设计弯曲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刃口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绘制模具整

    34、装配图和模具重要零件(凸、凹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等。在拿到设计题目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无从下手,学过冲压模工艺与设计的课是在上学期,在此涉及这方面的知识时感觉非常的生疏。因此,我首先系统地复习了一下课本中关于冲裁模部分的知识,在网络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设计说明书,这才对于此次设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我去图书馆借了数本与设计相关的丛书,我坚信只要我能真正静下心来,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出的地完成此次设计任务。尽管做了一定的准备,但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模具设计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实践所得的数据来确定、并适当的做出选择,也就是实践的设计经验比较重要,不能够单纯的

    35、依赖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设计,要考虑到加工制造,考虑到实际生产。另外,由于学习该门课程是在上一学期,很多相关知识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建议以后可以将此门课程设计与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本次设计使用的绘图软件是AUTO CAD,由于不常练习,并且没有实际应用其来画装配图,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不是很熟练和灵活。通过本次的设计任务,完成了冲压模的装配图以及凸、凹模的零件图绘制,对CAD软件的基本功能更加熟练,也学习到了一些小的绘图技巧。此次设计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较为大型的设计任务,从中我也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并不是很牢固,这很好地提醒了自己应该在剩下来的不多的大学时光里,重新回顾一下大学四年所学课程,尤其是那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实际应用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七、参考书及资料目录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世昌 李旦 高航 主编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虹 主编3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39


    注意事项

    本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