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机械CAD/CAM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实训等环节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获得机械CAD/CAM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CAD/CAM系统硬件配置的一般原则;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CAD/CAM系统规划与实施的初步能力。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开放性的设计。首先创建或设计具有曲面的三维零件,然后,利用现代的CAD/CAM技术进行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艺,并用CAD/CAM技术模拟仿真零件的加工过程。最后将加工程序传送到实验室的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实际的加工。同时要用现代的CAD/CAM技术设计所加
2、工零件的二维零件图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以前学过的建模和数控编程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学习前沿的机械CAD/CAM技术,感受现代CAD/CAM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对CAD/CAM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现场动手操作能力,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成实际的质的飞跃.通过本次设计,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CAD/CAM软件对较复杂零件进行编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
3、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CAD/CAM软件对较复杂零件进行编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录 前言1一、设计的目的 3二、设计的要求3三、设计的内容及步骤3四、设计总结22五、参考文献22一、 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CAD/CAM软件对较复杂零件进行编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
4、程意识和动手能力。1、 学习使用先进的CAD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2、 学习使用CAM软件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并进行加工仿真;3、 学习使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按编制的数控程序加工出所设计零件。二、 设计的要求机械CAD/CAM课程设计题目一律定为:X X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与制造。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实际加工的三维零件图 1张 二维零件图 1张 加工程序清单 1张 加工好的零件 1个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三、 设计的内容及步骤(一) 对零件进行分析,用UG软件对零件进行实体造型启动UG5.0选择文件新建进入建模状态进入草图,绘制如下草图完成草图对草图进行回转在
5、漏斗端面建立新草图,绘制漏斗耳草图完成草图,对草图进行拉伸完成零件造型建模为方便加工,对零件进行对半处理,并设置底座,加工零件如下图(二) 零件编程及加工用UG5.0打开漏斗模型,点击开始加工选项,进行初始化设置,进入UG的加工环境,在【CAM设置】列表中选择【mill contour】模板,单击【初始化】按钮,完成加工初始化。创建几何体,在【操作导航器】对话框,双击【WORKPIECE】节点,系统弹出【Mill Geom】对话框,单击【部件几何体】,单击【全选】按钮,单击【确定】在【分析】下拉菜单中,选择【NC助理】命令,系统弹出【NC助理】对话框,如图所示,单击【参考矢量】单击Z轴按钮,单
6、击【确定】按钮选择参考平面,在【NC助理】对话框,单击【参考平面】按钮,弹出【平面】,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点面、线或面上与面相切】如图所示创建工件几何体,在【操作导航器】对话框,双击【WORKPIECE】节点,系统弹出【Mill Geom】对话框,单击【指定部件】,在【部件几何体】对话框中,单击【全选】按钮,单击【确定】 创建毛坯几何体,在【毛坯几何体】对话框中,选择【自动块】,如图所示在【操作导航器】工具条,中选择【几何体视图】,双击MCS MILL,系统弹出【Mill Orient】对话框,单击【确定】选择如图所示 设置安全平面,选择【平面】选项,单击【选择安全平面】,弹出平面构造
7、器,如图所示,选择如图安全平面,单击【确定 刀具的创建,选刀具、修改刀具名称、确定。粗加工选用直径为10mm平头铣刀,选择如图所示中设置刀具参数精加工选用直径为6mm的球铣刀,选择如图所示中设置刀具参数创建粗加工操作此工步的目的在于以较大的切削余量加工出漏斗的大概形状,所以工艺特点是加工效率高、切削量大,相应的,精度就没那么高,而且也较粗糙。具体步骤如下: 点击创建操作,选择型腔铣在【型腔铣】对话框设置粗加工参数,选T10平铣刀,设置切削层参数如下图所示 设置切削参数如下图设置进刀运动沿形状斜进刀,退刀运动与进刀相同 【型腔铣】点击设置进给率,参数如图生成粗加工刀具轨迹确认导轨,进行动态加工操
8、作仿真。3D动态显示,播放加工效果图如下用同样的方法创建精加工操作,设置加工参数。在【型腔铣】中选用T6刀具,选用【进刀】方式沿形状斜进刀,切削层参数如下图所示【型腔铣】参数如下图所示,生成导轨,确认动态导轨 (三)后处理输出NC程序在这一步,将利用UG系统后处理(UGPOST),输出相关的NC程序代码,以便数控系统识别进行工件的加工代码修改:遵循加工省时省材料原则进行加工代码的修改,把那些不必要的提刀或换刀代码删除,并相应的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操作,以减少加工总时间,提高加工效率。修改后的代码如下:粗加工程序代码:%N0040 G0 G90 G54 X1.9685 Y4.1224 S2000 M
9、03N0050 G43 Z1.2356 H00N0060 G1 Z1.1175 F9.8 M08N0070 Y3.7484N0080 X3.9267N0090 X3.9335 Y3.7489N0100 G2 X3.9458 Y3.7365 I.0009 J-.0114N0110 G1 X3.9452 Y3.7292N0120 Y.011N0130 X3.9458 Y.0036N0140 G2 X3.9335 Y-.0087 I-.0114 J-.0009N0150 G1 X3.9267 Y-.0082N0160 X.0112 . . . N6810 X.2008 Y2.2774 I.6632
10、J.1017N6820 X.2612 Y2.406 I.259 J-.0431N6830 X.3949 Y2.467 I.139 J-.1279N6840 X2.2687 Y2.638 I19.283 J-200.8394N6850 X3.0679 Y3.4634 I26.2021 J-24.5713N6860 X3.2295 Y3.5393 I.161 J-.1328N6870 G1 X3.5421N6880 G2 X3.752 Y3.3277 I-.0009 J-.2107N6890 G1 Y1.8915N6900 G0 X4.3271N6910 Z.1299N6920 Z50N6930
11、M02%精加工程序代码:%N0040 G0 G90 G54 X3.3718 Y1.7015 S2000 M03N0050 G43 Z1.3386 H00N0060 G1 Z1.2205 F9.8 M08N0070 X3.3727 Y1.8432N0080 X3.4545 Y1.8427N0090 G2 X3.457 Y1.8426 I-.0001 J-.0236N0100 G1 X3.4571N0110 G3 X3.5456 Y1.9082 I.0088 J.0806N0120 G1 X3.5457 Y1.9083N0130 G2 X3.5459 Y1.9093 I.0232 J-.0043N
12、0140 G1 Y1.9094N0150 G3 X3.5666 Y2.2977 I-1.093 J.253 . . .N3900 Z1.1811N3910 Y-.2295N3920 Z.0394N3930 G1 Z-.0787N3940 Y-.1114N3950 X.0013N3960 G2 X-.1114 Y.0008 I-.0002 J.1125N3970 G1 Y3.7393N3980 G2 X.0013 Y3.8515 I.1125 J-.0002N3990 G1 X3.9357N4000 G2 X4.0484 Y3.7393 I.0002 J-.1124N4010 G1 Y.0008
13、N4020 G2 X3.9357 Y-.1114 I-.1125 J.0003N4030 G1 X1.9685N4040 G0 Y-.2295N4050 Z.0394N4060 Z50N4070 M02% 四. 设计总结通过两周的机械CAD/CAM课程设计实训,我加深了机械CAD/CAM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了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关于三维线型框架的曲面绘制,参数的设计,刀具路径以及生成G代码等。老师布置任务后,我能够和自己一组的同学共同商讨设计,在此过程中宋老师也给了我们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我也在其他同学的设计任务中,学到了很多我的设计中没有涉及的知识。这两周的实训中让我知道了应该温故知新,知道在以后不断的学习中还要学会认真和坚持!这次课程设计能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我向宋老师以及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指导和帮助!由于时间的仓促,加上自己经验不足和知识有限,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与指正。五参考文献1、胡仁喜 路纯红 刘昌丽 NX 5.0 标准教程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2008年8月2、张秀艳 黄英 肖平阳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4月3、王隆平 朱灯林 宋爱平 机械CAD/CAM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月6月三维零件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