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概况(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北半球20-27,无霜期140-180天的温暖地区。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玉米四大区域为:美国中北部玉米带;中国东北和华北平原 欧洲的多瑙河流域 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区。(二)基本特性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P
2、H6.57.0最适(三)需要元素 肥料营养是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之一,对品质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肥料元素占玉米干重的5%左右。大量元素中,除了氮、磷、钾外,硫可能成为第4种主要元素。据实验分析表明,玉米每生产100kg的籽实,需要吸收N 2.12.8kg,P2O5 0.71.7kg,K2O 1.53.0kg 微量元素中,对锌反应敏感。磷能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的运输和转化,苗期玉米对缺磷反应敏感,尤其在5叶期以前。(四)按生育期分类:1.早熟种:生育期春播85-100天,夏播70-85天,积温2000-2200,植株较矮,叶数较少,一般14-18叶,籽粒较小,千粒重约150-250克,如烟单15
3、号等;2.中熟种:生育期春播100-120天,夏播85-95天,积温2300-2500,植株高度一般处于早熟种和晚熟种之间,一般16-20叶,果穗大小中等,产量较高,千粒重约250-300克,适应地区较广,如豫玉1、2号等;3.晚熟种:生育期春播120-150天,夏播96天以上,积温大于2500,植株高大,叶数较多,一般21-25叶,籽粒大,千粒重约300克,如掖单13号等。(五)按植株形态分类:1.紧凑型:株形紧凑,叶片上举,穗位上茎叶夹角小于15,受光姿势好,适应密植,如郑单958等;2.平展型:株形松散,穗位上茎叶夹角大于30,不耐密植,如沈单7号等;3.半紧凑型:处于上面二者之间,如农
4、大108等。(六)按籽粒结构及形态分类:1.硬粒型 2.马齿型 3.半马齿型 4.甜质型 5.糯质型 6.爆裂型 7.蜡质型 8.有稃种 9.粉质型不同籽粒类型玉米果穗形态比较不同籽粒类型玉米果穗形态比较 玉米栽培和管理技术一、玉米良种选择二、播种三、玉米苗期管理四、玉米穗期管理五、玉米花粒期管理六、适期收获玉米的生育时期 玉米的生育时期是指某种新器官出现,使植株形态发生特征性变化的日期。玉米的生育时期有: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出苗期:苗高2-3厘米,第一片真叶展开的时期 拔节期: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的日期 抽雄期:雄穗主轴从顶叶露出3-5厘米的日期 开花期:雄穗主轴小穗开始开花的日期 吐丝期:雌
5、穗花丝从苞叶伸出2-3厘米的日期 成熟期:果穗中下部籽粒乳线消失,胚位下方尖冠处出现黑色层的日期一、玉米良种选择1、种子准备(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家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2、种子处理在玉米播种前可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加种子的生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苗早和苗齐、苗壮的目的。(1)晒种
6、播前选择晴天,连续暴晒2-3天,并使种子晒匀,可提高出苗率。(2)药剂拌种 用硫酸铜等拌种能减轻玉米黑粉病等的发生,用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地下害虫。(3)种子包衣 包衣能防病治虫和促进生长发育。二、播 种(一)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的主要因素1.种子的生活力和成熟度 只有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才能发芽。随着种子成熟度的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都较高。2.温度 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一般为6-10,最适温度是25-35,最高温度是40-45。3.水分 水分是玉米发芽的首要条件,玉米种子吸水达到风干重的35%-37%时就能正常发芽,通常田间持水量为60%以上时,才能满足玉米发芽的需要。4.氧气 一般情况下土壤
7、空气含氧量完全可以满足发芽的需要,但若遇播种过深、土壤水分过多、播后土壤板结等因素,则影响发芽。(二)土壤 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要求不很严格,沙壤土、壤土、粘重土壤均能生长。但玉米对土壤空气状况非常敏感,要求土壤空气容量大,通气性好,含氧比例高,透水保水性好。高产玉米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通气、透水保水性好、供肥能力好。(三)确定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春玉米播种应选择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夏玉米尽量早播。晚播会造成严重减产。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4000-4500株,平展型3000-3500株。玉米的合理密植玉米的合理密植玉米的生育阶段 玉米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在全生育过程中表现
8、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按其形态特征和生长性质,可将其生育期划分为不同的生育阶段:1.苗期 从播种期至拔节期,包括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等过程,此期玉米主要进行根茎叶的分化和生长,是营养生长阶段;2.穗期 从拔节期至雄穗开花期,此期是玉米营养器官生长与生殖器官发育并进的阶段,玉米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并基本建成并完成雄穗和雌穗的分化发育;3.花粒期 从雄穗开花期到籽粒成熟期,此期是玉米的生殖生长阶段,玉米完成开花、吐丝、受精、结实的过程直至成熟。玉米的生育阶段三、玉米苗期管理苗期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段,是决定叶片和茎节数目的时期;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时期,根系活力为全生育期的最高时期,拔节期
9、达最高峰;是玉米耐旱性最强时期;是提高玉米整齐度的关键时期。玉米苗期虽然生长发育缓慢,但处于旺盛生长的前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不仅决定了营养器官的数量,而且对后期的生长及产量都有直接影响。(一)玉米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温度是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水分:玉米苗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土壤相对含水量60%比较适宜生长。养分:3叶前的养分主要由种子供给,4叶开始从土壤吸收养分,苗期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6-8%,磷占5-10%,钾占8-10%。(二)玉米苗期管理措施1、及时间苗、定苗、补苗及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
10、理密度的重要环节。玉米3叶以前,壮、弱、病、残苗不易准确区分,5片叶可见时,幼苗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为定苗适期。间苗、定苗时间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确定,夏播玉米生长快,易保苗,可适期早进行,宜3叶间苗,5叶定苗;套种玉米保全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略晚定苗;干旱条件下应适当早间苗、定苗;病虫害严重时应适当推迟间、定苗。定苗时应做到去弱苗,留壮苗;去过大苗和弱小苗,留大小一致的苗;去病残苗,留健苗;去杂苗,留纯苗;缺株时适当保留双株,缺株过多时要补苗。为确保收获密度和提高群体整齐度及补充田间伤苗,定苗时要多留计划密度的5%左右,其后在田间管理中拔除病弱株。2、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
11、项重要工作,其作用在于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散湿,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以及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根系生长,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两三次,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3、蹲苗促壮玉米苗期根系生长较快,为了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形成强大的根系,为玉米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苗期可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进行蹲苗。(三)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发生较普遍,对玉米的全苗、壮苗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黏虫、蚜虫、棉铃虫、蓟马、麦杆蝇等。小地老虎蓟马大地老虎蝼蛄化学防治1、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在靠近地表处咬断玉
12、米幼苗,或在土壤表面开掘隧道,咬断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防治方法:千虫克1500倍、抖克2000倍或敌百虫800倍灌根。2、粘虫幼虫食叶,大发生可将作物叶片食光,幼虫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成虫有迁飞性、。华南地区年6-8代终年繁殖,成虫潜伏在草丛和田间,夜里活动产独生子卵,孵化后幼虫多聚集在玉米心叶、叶背等,幼虫受惊即吐丝下垂或卷缩落地假死。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可用糖、醋、酒+敌百虫盆诱杀成虫,或草把引诱成虫来产卵,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化学防治:莫比朗2000倍、千虫克1000-1500倍。四、玉米穗期管理(一)玉米穗期生育特点玉米穗期一般指从玉米拔节到抽雄的一段时期,历时30天
13、左右,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育阶段。在营养生长方面,此期根茎叶增长量最大,75%以上的根系和85%左右的叶面积均在此期形成;在生殖生长方面,是决定雌穗花数的重要时期。此期玉米营养生长迅速,生殖器官强烈分化,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量也较大,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玉米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当日照、养分、水分适宜时,日平均温度在22-24之间,既有利于植株生长,又有利于幼穗分化。15-27范围内,温度越高拔节速度越快,拔节到抽雄持续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相应缩短,雄穗和雌穗
14、分化速度加快。日照:穗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体内碳氮代谢的平衡协调。水分: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穗期对水分的需求十分迫切,此期需水量占玉米一生需水量的23-32%,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养分:从拔节开始,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此期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60-65%,磷占55-65%,钾占85%左右,所以重施穗肥是实现高产必不可少的关键措施之一。(三)玉米穗期管理措施1、及时中耕培土,拔除病弱株穗期中耕可疏松土壤,消除杂草,有利于蓄水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拔节前后结合追肥可进行中耕,深度以5-7厘米为宜。中耕时一般行间深一些
15、,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培土可以增厚玉米的根部土层,有利于气生根的发生和伸展,也便于灌溉和排水,同时还能够减轻后期玉米的倒伏。培土宜在拔节后进行,将行间的土培到玉米的根部,高度10厘米左右。病弱小株既占据一定的空间,消耗肥水,影响通风透光,又容易染病,不能够形成相应的产量,应及早拔除,以提高群体质量。2、重施穗肥穗期是玉米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快、最多的时期,也是玉米追肥的最重要时期。穗期追肥以氮肥为主,且多选用尿素,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进行。因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差,需要促进幼苗的生长,及早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分两次追肥时宜前重后轻施肥法,拔节期氮肥70%左右,大喇叭口期30%左右;高产田土壤肥
16、力较高,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可采取前轻后重施肥法,拔节期施尿素30%左右,大喇叭口期70%左右。3、及时浇水和排灌穗期玉米生长旺盛,加上气温较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量较多,降水不足的地区,应该及时灌水,保证玉米对水分的要求。尤其是在大喇叭口期,玉米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缺水会引起“卡脖旱”,雌穗小花数量减少,造成雌雄不协调,影响正常授粉,导致秃顶,穗粒数减少。灌水一般结合追肥进行,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降水过多时应该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防止玉米受涝害。4、防治病虫害 玉米穗期生长快,叶片幼嫩,小气候适宜,是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蚜虫和棉铃虫,
17、其中尤以玉米螟危害最为严重。穗期害虫防治一般在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进行,以前多通过将呋喃丹颗粒剂撒入心叶进行防治,现在可采用将2.5%的辛硫磷拌成毒土后撒入心叶进行防治,实验还证明使用新型的无公害的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也很好且农药残留量低。由于穗期玉米生长旺盛,通风透光能力较差,各种病害也容易发生,主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矮缩病、瘤黑粉等,发病后应及时摘除染病叶片或拔除染病植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500倍液,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穗期田间管理五、玉米花粒期管理(一)玉米花粒期生育特点抽雄到成熟为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过50-60天。此期玉米
18、营养器官已经建成,叶片、根系也逐渐衰老死亡,生长中心转向籽粒。抽雄散粉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如遇高温干旱,会抑制花丝生长,散粉时间缩短,降低结实率;籽粒形成阶段是决定穗粒数的重要时期,如果水肥供应不足,会使败育籽粒增加;籽粒灌浆是籽粒增重的关键时期,此期绿叶面积的多少,根系活力的强弱,土壤供水、供肥能力的高低,光温是否适宜等因素对粒重增加的影响都非常大。此期管理重点是养根护叶、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二)玉米花粒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玉米在抽穗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8;粒期要求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
19、20-24,如果温度低于16或高于25,养分的运输和积累就不能正常进行。水分:开花期玉米对水分反应敏感,对水分要求达到了最高峰,水分影响玉米穗粒数和粒重的重要因素,籽粒形成期间土壤含水量80%,乳熟期间保持土壤含水量70-80%,玉米才能正常灌浆,开花期及乳熟期缺水,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败育粒增多;乳熟期和腊熟期缺水,粒重降低。养分:抽雄开花期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也达到了盛期,此期占全生育期氮、磷吸收量的20%,钾占28%左右;籽粒灌浆期同样需要吸收较多的养分,此期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5%左右。(三)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1、补施粒肥玉米后期绿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
20、高产的根本保证,补施粒肥是防止后期玉米叶片早衰的重要措施。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0-20%,并注意肥水结合。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以采用叶面施肥的办法快速补给。2、及时浇水和排涝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花粒期水分管理是保根、保叶、促粒重的主要措施。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一是开花至籽粒形成期促粒数的关键水,二是乳熟期增加粒重的关键水。如果此期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3、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人工去雄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可节省植株养分,增加粒重,减少遮光,改善群体光照条件,减少叶片表
21、面的花粉堆积,提高光合速率,还可以减轻玉米螟的危害,一般可增产4.1-14.8%。去雄应该在雄穗刚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一般采取隔行去雄,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总株数的一半。待授粉结束后再去掉所有的雄穗。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尖、缺粒,增加穗粒数,人工授粉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的9到11点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4、防治虫害此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黏虫等,为害玉米茎秆和雌穗,造成缺株、茎折和秃尖,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发生较多的地区应注意防治。六、适时收获收获时期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也影响籽粒的品质。粒用玉米一般在完熟中期收获产量最高,一般用乳线消失作为籽粒成熟的标志,此期收获一般增产10%左右。玉米收获后必须过筛除去杂质再入库贮藏。玉米收获后应充分暴晒或烘干处理,使其达到安全水分标准。一般籽粒水分要低于16才可安全贮藏。贮藏库房应干燥通风,并经常检查,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箭头示玉米乳线箭头示玉米乳线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