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doc

    • 资源ID:873580       资源大小:289.50K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doc

    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1. 时务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又称“新文体”、“报章体”,是一种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显的文体。这种文体特征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其历史渊源:既是汉魏无文风的发扬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它的社会效果:令读者开眼,风靡一时,并为后世政论报纸纷纷效仿。而守旧的老辈则痛恨它。2. 诗界革命(暨南大学05年)即戊戌变法前

    2、后的诗歌改良运动。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3. 小说界革命(安师大03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小说界革命”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人投身于小说创作,直接促使了创作热潮的出现

    3、,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4. 南社(苏州大学06年,中山大学12年,南开大学01年)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该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1923年,南社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南社丛刻是其主办的刊物。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4、5. 鸳鸯蝴蝶派(北大07年,中山大学09年)是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娟、李涵秋、张恨水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等。文学上主张以小说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主要创作小说,种类繁多,有社会、言情、历史、武侠、侦探等,以言情类影响最大。鲁迅等曾给予批评,但是王德威认为其包含“被压抑的现代性”。6. 新青年(华东师大05年,东北师大10年,山东大学08年)是在19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是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

    5、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又成为宣传共产主义的刊物之一,后期成为中共早期的宣传刊物。为借新青年的影响力,中共于1923年6月15日再刊新青年,改为季刊,由瞿秋白主持。中共四大决定改为月刊,由彭述之负责。1925年4月1日,第一期后,彭述之因病住院,复由瞿秋白主持。后因人力物力困难,难以为继,1926年第5号后,终刊。7. 双簧信(吉林大学12年,四川师大04年)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

    6、前期,胡适,陈独秀等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的热烈响应,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思想还是被禁锢的很深,所以文学革命的主张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发难者甚至感到有点寂寞。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的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因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8. 五四文学革命(东南大学12年,吉林大学00年,安大12年)从1917年开始,由胡适、陈独秀倡导,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人响应参加。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

    7、学,提倡白话文。标志中国文学进入现代时期。9. 人的文学(复旦05年,南大13年,吉林大学00年)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10. 文学改良刍议(东北师大09年,四川师

    8、大05年,南师大09年)著名学者胡适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他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翌年,1918年5月,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11. 黑幕小说近代小说流派。大约在1915至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它与鸳鸯蝴蝶派同样反映了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当时各种杂志、小报、大报副刊均刊载此类小说,如时事新报就开辟有“上海

    9、黑幕”专栏。这类作品数量达数十百种,代表作是1918年编辑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其续集。12. 学衡派(华东师大00年、01年,北大10年,山东大学00年、02年,南开大学01年)因1921年创办学衡杂志得名,主要成员为20年代的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啸、吴宓等。学衡同仁多受美国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思想倾向稳健保守,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的激进倡导者的偏颇,反对言文合一。其观点虽有合理之处,但因不合时宜而逐渐边缘化。13. 甲寅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甲寅杂志。代表人物为章士钊。章士钊曾任北京段祺瑞军阀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于1925年复刊甲寅杂志,发表了许多诬蔑爱国运

    10、动的言论。公然支持军阀争渡武装镇压民众,还提出“读书乃真救国”的口号,借以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口号相对抗。章士钊提倡复古,尊孔谈经,攻击新文学运动,激烈反对用白话文取代文言,甚至鼓吹恢复科举制。他利用手中的职权,下令小学以上学校读经,作文言文,极力宣扬封建思想。他的倒行逆施遭到鲁迅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的痛击。14. 创造社(华东师大02年、09年,东南大学06年,南大09年,安大06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主要倾向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成员有郭沫若、成仿吾、

    11、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会刊为: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的要求”。后期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5. 文学研究会(华东师大00年、01年,暨南05年,上海大学02年,四川师大05年)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其

    12、主张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其会刊是小说月报。但在一定程度上,文学研究会忽略了文学的娱乐作用。16. 语丝社(南大12年,东南大学07年,安大0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社团。1924年11月成立,从1924年底自1930年初,历时约五年多时间,以语丝周刊为依托,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创办有语丝周刊。17. 语丝体(武大05年,苏州大学01年,东南大学00年)1924年11月创办的语丝周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13、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文笔幽默、泼辣。在现代散文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18. 未名社(东南大学11年,安大11年)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团体。1925年由鲁迅发起成立,出版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等。以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未名社翻译了大量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著作,为现代文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翻译推动白话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载体迅速走向成熟。同时,儿童文学的传入,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19. 莽原社于1925年4月24日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黄鹏基、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因

    14、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莽原周刊开始由鲁迅主编,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后因内部发生矛盾,遂陷分裂。1926年以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莽原社也即停止活动。20. 南国社(山东大学11年)全称“南国电影剧社”,民国时期影剧演出团体。它是由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1926年创办于上海,1924年出南国半月刊。1930年因演出舞台剧卡门被当局查封。主要致力于现代话剧运动,多上演由田汉编写的剧本苏州夜话、名优之死、卡门等,以浪漫和感伤风格为主。

    15、南国社的戏剧运动为当时衰落的新剧注入了生命活力,成就影响了现代话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21. 太阳社(南开09年)太阳社现代文学团体。1927年秋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等;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顾仲起、殷夫、冯宪章、任钧等。在文学主张与创作上: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先后编辑与出版有太阳社月刊 时代文艺 新流月报 拓荒者 海风周报等刊物,以及“太阳小丛书”(“太阳社丛书”)等,以太阳月刊(1928年1月创刊,同年7月停刊,共出版7期)影响最大,与创造社的文化批判一起,成为提倡革命文学的主要刊物。 太阳社于1929年底自动宣告解散

    16、,1930年春全部成员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30年代的左翼文坛上,太阳社是一个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文学社团。 22. 湖畔诗社(东北师大06年)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23. 新月社(首师大10年)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

    17、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24. 浅草社(武大0

    18、4年,中山大学08年,北师大01年、06年)1922年春在上海成立,1925年浅草停刊后,浅草社同仁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其社发表的多为揭露黑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1925年初,发起人林如稷出国,该社活动便随之停止。浅草社的创作以“自叙传”式的抒情小说为主,受到了创造社尤其是郁达夫的很大影响,其主要作者林如稷、陈鹤翔、陈炜漠等的一些作品,在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上都带着模仿郁达夫早期作品的痕迹,但是也有独创性,他们更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复杂纷繁的

    19、心理世界,如写人物意识与潜意识的交织,写人物跳跃的、刹那间的感觉感受并以此组织安排情节等,从而开拓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丰富了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段和方法。25. 沉钟社(中山大学08年,北师大01年)中国现代文学团体,是在“浅草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25年秋成立于北京。因创办沉钟周刊得名。主要成员有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沉钟周刊1925年10月10日创刊,至第10期停刊。1926年 8月 10日,改为沉钟半月刊,出版第1期,至第12期又停刊。1933年10月15日复刊,为第13期。1934年 2月28日出至第34期停刊。沉钟社又曾出版沉钟丛书 7种,包括冯至诗集昨日之歌、陈

    20、翔鹤小说集不安定的灵魂、陈炜谟小说集炉边、杨晦译法国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冯至诗集北游及其他、杨晦戏剧集除夕及其他、郝荫潭长篇小说逸路。1924年,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人先在上海组成浅草社,出版过浅草季刊。一般都认为浅草社是沉钟社的前身。两个团体的旨趣和追求,也是一致的。26. 问题小说(华东师大01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

    21、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27. 冰心冰心(1900-1999)是五四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在诗歌、散文、小说三个创作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创作了大量的“问题小说”,如提出家庭改革问题的两个家庭、揭示封建家长与爱国青年之间的父子冲突的斯独人憔悴、控诉童养媳制度的残酷性的最后的安息等。超人是冰心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爱心复归的故事,宣扬了一种“

    22、爱的哲学”思想。这种由母爱、童心、自然美组成的“爱的哲学”在冰心诗歌和散文中传达得更为充分。冰心最著名的诗歌繁星和春水,其中多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诗。诗人用隽永的三言五语表现心中刹那间的思想火花,大大提高新诗的哲理性和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力。在冰心的带动下,小诗之风广为流行。冰心散文的名作有寄小读者、往事等。文中“满蕴者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28. 乡土小说、乡土文学(南师大99年,安师大07年,苏州大学03年)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

    23、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29. “自叙传”小说(中山大学05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

    24、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30. 郁达夫郁达夫(1896.12.07-1945.09.17)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忏悔精神,呈现出与他人的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的内容。他在自我封闭的小天地里培育了高度发达的个人化认知经验,培育了他高于常人的

    25、抒情能力。他的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因其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的独特而风靡一时。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南迁、迟桂华、她是一个弱女子、采石矶等。他的沉沦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短篇小说集。以沉沦为代表的郁达夫早期小说,笔下人物都有几分心理上的病态:对他人的过分敌视、对隐私的过分袒露。对爱和性的变态要求等。郁达夫回国之后,小说创作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者关注的重心从“性苦闷”移向“生的苦闷”。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春风沉醉的晚上。以1927年发表的过去为标示,郁达夫的小说内容和风格再次发生变化。虽然还是面对“灵与肉”的冲突题材,但作者的理性抑制了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欲。此时郁

    26、达夫充满了人到中年的感怀,他的青春型小说便成为“过去”,但是他自叙传的创作追求仍没有改变。31. 沉沦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也是留学日本时期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故事被作者做了心境化的处理。作品具有故事性的是三个场面:自渎、窥浴、狎妓。这三个场面本可以用写实手法描绘的曲折诱人,但作者真正关注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的心境。“自渎”一场,主要是写自渎后的恐惧;“窥浴”一场,主要是些窥浴后的羞愧;“狎妓”一场,主要是写狎妓后的绝望。对主人公性苦闷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孤独、痛悔的情绪。小说的叙事线索不是故事,而是自审、自怜、自卑、自恼、自叹、自戕的心理情绪流变。32. 零余者(南师

    27、大02年)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33.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

    28、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34. 野草(南大08年,苏州大学01年、03年)是鲁迅唯一一部短篇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所写的散文诗二十三篇,包括秋夜、复仇、希望、雪、死火、过客、立论、一觉、风筝等。野草于1927年由北新书局初版,后收入鲁迅全集。

    29、35. 故事新编(山东大学07年,首师大11年)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故事的内容虽来源于历史,但只是用了一点因由,经作者随意点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副绝妙奇趣的画卷。36. 彷徨(南大10年)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

    30、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十五版次。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37. 呐喊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26年起改由北京书局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呐喊中,鲁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映。

    31、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不仅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也代表了新文学发展的方向。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38. 狂人日记(山东大学11年)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

    32、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记。39. 胡适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

    33、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40. 尝试集胡适诗集,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篇以白话写成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诗集,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1920年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了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41. 小诗派、小诗运动(南师大98年、

    34、05年)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以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与兴趣。形成了以冰心、宗白华为主要代表的小诗派。19211925年之间五四运动后小诗曾盛行一时。小诗成为“风靡一时的诗歌体裁”、“新诗坛上的宠儿”。当时被称作“小诗流行的时代”。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力。也体现了新诗开始向更广

    35、阔的艺术天地为自己寻找和创造新的发展机制,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开始由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主体精神的表现,具有过渡性的意义。42. 湖畔诗人、湖畔派(暨南大学08年,南大05年、08年,)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43. 新月派(南大07年,华东师大02年、08年、11年,东北师大12年,暨南大学06年、07年,上海大学06年)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

    36、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

    37、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44. 新格律诗(华东师大01年)诗体的一种。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所谓新格律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

    38、乐部性质的团体,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6年,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系统地表述建立新格律诗的具体主张,经过这样的倡导,格律诗成为新诗中的一种体裁。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45. 徐志摩徐志摩(189711519311119) 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后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云中鹤等。早年赴英国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创办新月杂志。文学研究会成员,曾提倡倡用小说改良社会。作品有志摩的诗 猛虎集 等。作为新月派的主要诗人, 他的诗歌,字

    39、句清新,韵律谐和,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较大成就。46. 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字三友,生于湖北黄冈浠水。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亲密的朋友,爱国民主战士。作品集闻一多全集等。1912年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40、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被特务无情杀害。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著名的“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对现代诗歌创造影响深远。闻一多被当时人歌颂被后世人怀念。47. 诗歌三美(南开01年)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

    41、“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48. 纯粹诗歌、初期象征派(南开06年)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诗怪”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冯乃超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被称为“轻纱诗人”。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谭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

    42、见解。初期象征派几乎与新月派同时出现,他们并没有结成一个团体,也没有专门的刊物,只因都师法于法国象征诗派,才形成有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流派。49. 文明戏1907年起,春柳社开始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他们创造的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戏剧的,适应于现代文明的需要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的新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新戏”。主要的代表作在1902年2月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将翻译小说改编成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并去的演出成功。他们演出的这种“新剧”传到国内又被称为“文明新戏”,是中国话剧的初始形态。50. 爱美剧(华东师大02年,南师大00年,北大06年,首师大

    43、09年,中山大学12年,南开04、06、08年,北师大05年)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演剧。“爱美的”系英语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1921年,汪优游、陈大悲等人针对文明戏商业化弊病,提倡非营业性演剧,主张严格遵守剧本和排演制度,使用立体布景等。爱美的戏剧运动首先在北京、上海高等学校兴起,引起社会热烈反响。爱美剧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后因其业余性影响艺术质量的提高而衰落51. 春柳社(北师大98年)中国文艺研究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旨在“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以研究各

    44、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创始人李叔同、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黄喃喃、李涛痕、马绛士、谢抗白、庄云石、陆镜若等人。52. 春阳社中国境内第一个新剧(话剧)团体,1907年10月由王钟声创办于上海,主要成员:徐半梅、萧天呆、陈镜花等。演出了黑奴吁天录、秋瑾、徐锡麟等剧。1911年王钟声在天津被杀,该社解体。53. 民众戏剧社中国学术研究团体。1921年春成立于上海。发起者是汪优游,主要成员有沈雁冰、欧阳予倩、郑振铎、陈大悲、徐半梅、熊佛西、张聿光、沈冰血等13人。剧社“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于同年5月创办了中国较早的戏剧刊物戏剧,共出6期,集中阐述了该社

    45、的戏剧主张。主要贡献有:一、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诞生的民众戏剧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学的革命精神,在戏剧领域内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建设。二、提出“民众戏剧”的口号,倡导建立“民众戏剧院”。 三、以鲜明的立场,批判旧剧和文明戏的弊端。四、他们提倡组织“爱美的”剧团,认为这是创造戏剧的“光明运动”,是改变文明戏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提高戏剧的艺术质量和教育作用的关键。民众戏剧社的这些主张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对当时出现的话剧团体,如戏剧协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兴起制造了舆论。54. 小剧场运动(南开00年,东北师大10年)起源于19世纪末的

    46、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小剧场运动剧本创作的重视,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着名的剧作家。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的终身大事是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以诗人写剧而着称的剧作家。与当时现代话剧多以悲剧和多幕剧为主的情况不同,丁西林则创作出了在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形式进行过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个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

    47、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55. 丁西林(首师大11年,南开02年)中国话剧史上喜剧文学的奠基人,应推丁西林。一只马蜂是其处女作。丁西林的独幕喜剧比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作品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庄于谐。丁西林早期的独幕剧是一种幽默喜剧,“二元三人”模式、“软冲突”、“欺骗”手段,“双赢”结局是其显着特点,丁西林追求的是“中和”之美。 独幕剧是集中描写突变的戏剧艺术。丁西林独幕剧创作通过起势蓄变、顺势巧变、聚势突变、化势再变的“突变”机制建立了独特的戏剧流体的运行轨迹,营造出一种流转盘旋的诗韵节奏,形成了独幕剧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 丁西林先生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不仅以诙谐幽默的戏剧语言获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更以其揭露社会的深刻,成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讽刺力作。 56. 剧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1930年成立于上海。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除在上海设立总盟外,先后在北平、汉口等地设立了分盟和小组,使左翼戏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汇编(最新版).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