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oc

    • 资源ID:874460       资源大小:3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oc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一、前言部分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手机支付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支付需求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的产物,它自身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发一条短信就能支付账单;用手机也能像刷银行卡一样在自动售货机购买可乐,在车站、机场购买火车票、飞机票;乘公交地铁用手机公交卡;水电费缴纳直接从手机账户扣除。甚至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畅游游世博:只需掏出手机,轻轻一刷,就可进入世博园区,还能在园区内的合作商户进行各类小额消费。这些都是手机支付带

    2、给我们的全新生活体验。作为移动通信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结合的产物,融合了移动电话和银行卡的功能特点的手机支付近年来正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手机支付实现了用手机终端代替钱包,实现了随时、随地进行支付的愿景,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体验。手机支付的实现,带来了全新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移动支付需求,在冲击我们现有生活的同时也必将引一场新的商业革命。进入2010年,以中国移动收购浦发银行股份,中国银联试点手机支付业务,淘宝注资支付宝着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三大事件为导火索,中国手机支付业务全面进入井喷式增长。手机支付市场的主要竞争者电信运营商、银行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已悉数亮相,手机支

    3、付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数亮相,手机支付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本篇综述写作总体目标是:通过相关文献查阅,总结概括近年来,广大学者对手机支付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对手机支付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二、主题部分(一)手机支付发展概况1、世界各国手机支付发展概况目前手机支付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不同的技术实现方式。如日本采用由本土公司索尼开发的Felica IC技术,韩国主要采用红外技术,非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SMS技术等。各国的移动支付业务采用的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日韩主要是运营商主导模式;在欧洲,第三方联合运营模式发展较好。然而世界各

    4、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亚洲的韩国、日本,由于政府特别重视,手机支付产业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发一条短信就能支付账单;用手机也能像刷银行卡一样在自动售货机购买可乐,在车站、机场购买火车票、飞机票;乘公交地铁用手机公交卡;水电费缴纳直接从手机账户扣除。以上这些情形在日本和韩国随处可见,手机支付已成为当地人们不过缺少的一部分。此外,德国的I-mode和M-PAY模式,芬兰的FINEID 模式也特别成功。奇怪的是强大的美国在移动支付方面则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2、我国手机支付发展概况根据百纳电信咨询,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02年2004年:业务导入期,这个阶段由于技术

    5、上的安全问题尚未解决、产业链不成熟、用户使用习惯欠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比较缓慢;2004年下半年2007年:业务扩展期,这个阶段移动支付领域出现手机缴费冲值、手机购买福利彩票等若干业务,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培养,但市场规模有限,业务种类单一;2007年2009年:规模扩张期,基于较好的用户使用习惯和产业链的逐渐成熟,移动支付的业务种类迅速丰富、消费者使用的比例逐渐升高、进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2010年来,以中国移动收购浦发银行股份,中国银联试点手机支付业务,淘宝注资支付宝着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三大事件为导火索,中国手机支付业务全面进入井喷式增长。有关机构预计这种增长将会持续5-10年。随着移动

    6、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3G时代的来。移动网络所支持的移动数据速率得到快速提升,电信业务正由以语音业务为主导向以数据业务为主导转移,这为移动支付的业务推广奠定了网络基础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手机的普及以及传统语音资费的下降,各大电信运营商也渴望出现“杀手级一移动增值业务来提高ARPU值(用户每月平均消费额)。移动支付这项横跨电信和金融两大产业的业务视为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的增值业务将成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二)手机支付实现原理手机支付基本原理是将用户手机SIM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

    7、完成交易支付请求,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手机支付这项个性化增值服务,可以实现众多支付功能犹如让人们随身携带了一个电子钱包。(三)手机支付分类移动支付存在着多种形式,不同的形式其实现方式也不相同。大体上讲,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1、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分类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手机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帐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的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2、根据支付时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现场分类 根据支付时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现场,可以

    8、将手机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如通过手机购买铃声就是远程支付,而通过手机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饮料则是现场支付。3、根据实现方式分类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手机支付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短信、WAP等远程控制完成支付。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主要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RFID、NFC、蓝牙、80211等。4、根据产业链营运主导角色分类根据产业链营运主导角色的不同,以将移动支付分为三种:移动运营商独立运营,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运营,金融机构独立运营。不同形式的移动电子支付对安全性、可操作性、实现技术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适用于各类不同的场合和业务。综合广大学者观点,就我国

    9、而言,利用RFIDSIM技术实现近程小额支付是当前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多方利益的驱使下,由谁来主导,完成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则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三)手机支付发展前景作为移动通信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结合的产物,融合了移动电话和银行卡的功能特点的手机支付近年来正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手机支付实现了用手机终端代替钱包,实现了随时、随地进行支付的愿景,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体验。手机支付的实现,带来了全新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移动支付需求,在冲击我们现有生活的同时也必将引一场新的商业革命。手机支付业务作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种业务形式,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还可以给

    10、运营商以及服务提供商带来增值收益。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安全协议的逐步成熟,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其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四)手机支付存在问题手机支付作为一个新的、革命性的事物,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有会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所以目前手机支付还面临诸多问题。1、安全和公平无法保障。我国手机支付概念提出时间比较早,国外也有众多成功经验可循,然而为什么国内手机支付业务多年来始终仅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呢?李晓枫(2010)认为,目前用户对手机支付安全保障的信任度不高。安全问题是影响手机 支付业务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广大用户对于新兴支付方式的信 任度仍然不高,安全性

    11、仍然是大众关 心的首要问题。用户挥之不去的安全疑虑难以消除。不仅仅是密码控制,除了移动通信环节引入的安全问题之外,整个支付流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可靠、安全的技术保障和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由于账户内容和密码信息都是通过无线传输的,人们普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担忧。 2、手机支付需要前期资金投入是制约手机支付发展的一个主要绊脚石陈艳玲(2010)认为:一是换卡成本高。虽然手机支付业务不需要更换用的手机终端,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只要通过移动信运营商或发卡银行,将定制的金融智能卡植入手即可。但是目前这张卡成本在百元以上,不可能全部客户免费,也不可能由任何一方承担。二是配套设备本高。手机支业务需要对各类

    12、消费场所的POS机刷卡工具进行改造,这也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 3、手机支付业务利益分配错综复杂,合作困难,支付标准不统一问题一张手机消费SIM卡或者一个刷卡手机,使用起来固然简单,但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产业链,涉及多个业务相关的合作方。要在业务中协调好这些合作方的利益并不容易,其中利润的分成最为困难。手机支付业务需要通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商户和技术支持方等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在利益分配上也就存在通信运营商、银行机构、银联等三方分配问题,而以前银行卡消费只存在银行机构银联。唐羽(2010)则认为在手机支付这个战场并没有直接面对强大的敌人,除了电信运营商之间,基本上没有其他对手。可

    13、作为主力部队的现场支付(SIMPass或NFC)还在后面晃悠悠地向伟大蓝图所描绘的科幻世界进发,只因为遭受到两股势力的堵截,而迟迟未能将火力展开。这两股势力都是友非敌,现实的诡异就在于此:最大的危险永远来自阵营内部或者亲密盟友。他们分别是金融行业和公共事业支付(尤其是公交和路费的支付)。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参与各方采用的技术标准(包括手机标准、安全载体标准、终端标准、通信标准、安全规范和检测认证标准等)不一致 ,这直接导致了各类产品无法兼容,资源无法共享的局面,不利于节省社会成本。当前,移动支付行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所有厂商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各行其事

    14、,会错失在初期制定行业标准的机会,致使以后更难统一。 4、 政策监管问题 蔡东(2010)目前近场支付业务尚未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对近场支付的市场准入、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均缺少相应的管理规定,需要监管部门对近场支付业务准人作规定,对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进行监管,以保障近场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应对措施针对手机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为促进手机支付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1、要充分考虑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用户对安全性的担忧一直是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的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处理好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手机支付标准制定时应特别注意以下环节的安全性建设。2、通过产业联

    15、盟达成行业标准 李青(2010)应加快组建产业联盟,联合产业链各方制定统一的手机支付业务技术标准。只有统一手机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才能规范相关行业市场运行,避免不同机构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重复性投资,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尽快明确技术和业务标准、加强地区、部门、行业机构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和规模交易效应,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支付服务。 3、利益分配试点再调整 在利益分配上可以参考原来银行卡消费利益分配原则,先进行试点,再进行调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经验进行确定。4、政府应尽快制订监管规则及支付技术标准蔡东(2010)

    16、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监管规定,对市场准入、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等做了明确规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监管,确保移动支付业务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手机支付标准不一且相互不能够兼容,这既增加了开发、推广的难度,又不利于广大消费者的选择和使用,亟需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统一技术标准,避免重复研发、重复建设,降低社会成本。 三、总结部分通过相关文献查阅,笔者认为利用RFIDSIM技术实现近程小额支付是当前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手机支付存在诸多问题,但广大学者提出的应对策略更多。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大家对手机支付这一概念满怀期待,充满信心,手机支付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大有可为。此外有学者还对移动

    17、3G技术与物联网对手机支付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虽然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手机支付是一座大金矿,但就具体如何去开采,学者们对此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手机支付将开创怎样一种商业模式,或者说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与手机支付相匹配,这是接下来学者们要着重探讨的方向。此外,手机支付具体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也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不足,因此,通过分析手及支付发展的现状,找出手机支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应对策略以促进手机支付快速发展,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四、参考文献1 丁蕾 移动支付在我国的发展 E-BUSINESS,200

    18、9(07)2 李琴、肖云.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手机支付迎来新机遇.世界电信2010(04)3 吴永毅.手机支付新蓝海.新财经,2009(05)4 陈艳玲.手机支付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华南金融电脑,2010(05)5 李清 手机支付在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电脑与电信.2010.(05)6 蔡东.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思考 金融电子化,2010(05)7 何培源. 移动支付产业在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前景. E-BUSINESS,2008(10)8 翟冀. 基于银行视角的移动支付发展探讨.金融电子化,2010(05)9 秦维维.从手机支付到物联网: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西部论丛,2010(08)1

    19、0 吴毅勇.手机支付融合物联网.经济导刊,2010.(04)11 刘楠.从中国移动联手浦发银行看手机支付市场.互联网天地.2010(3)12 许翠萍.手机支付或将迎来转折.通训世界.2008(02)13 李维娜.中国移动落子“手机支付宝” 财经2010(06) 14 潘辛平.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生力军.中国金融电脑,2010(05)15 王嘉琦.珠三角地区推广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SWOT分析.2010(05)16 康迪.支付宝50亿磨刀.成功营销;2010(05)17 何京玉.李明富.移动支付谁主沉浮.金融电子化;2010(05)18 王浩明.移动支付缘何“不温不火”?.中国新通信,2009(1

    20、6)19 高从.移动运营商将成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机制的设计者.中国商情:通信市场,2009(6)20 马志.关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技术.互联网周刊,2008(24)21 杨旭.从非接触式支付到移动支付.中国信用卡,2009(22)22 秦茜.中国银联大规模试点移动支付行业领导权初露峥嵘.IT时代周刊2010(5)23 雷赫.激辩移动支付.中国经济与信息化.2010(04)24Tomi Dahlberg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7 (2008) 16518125Shahriyar Mohammadi. A study of major Mobile payment systems functionality In Europe .Proceedings of l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2008)25-27 December, 2008, Khulna, Banglad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