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 工程概况11.1编制依据11.2工程概述21.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31.4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条件62 支护、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72.1基槽支护设计72.2基槽支护方式83施工部署143.1施工指导思想143.2施工组织机构153.3施工总体安排164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204.1钢板桩支护、围檩支撑架设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204.2钢板桩施工常遇问题及处理措施254.3钢板桩质量控制标准264.4基槽支撑体系施工264.5基槽土方开挖295基槽监测方案315.1监测目的315.2监测项目315.3监测方法325.4基槽监测注意事项385.5监测反馈程序39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16.1安全生
2、产保证体系416.2安全技术措施制度426.3各项安全技术措施446.4交通安全措施50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17.1质量方针和目标517.2工程质量组织保证措施517.3技术保证措施52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548.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548.2文明施工管理制度548.3实现目标方法与措施558.4环境保护目标与体系558.5文明施工落实方法与措施579基坑支护施工应急预案609.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609.2应急策划609.3深基槽支护存在的风险源分析及预防、应急措施609.4应急救援组织架构689.5各救缓组职责699.6事故报告719.7应急结束729.8后期处置729.9宣传教育73
3、9.10演练739.11总结732 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基槽开挖支护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 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该专项方案编制主要依据:施工图设计;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依据如下:1)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小牛线(人民路至太太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U37-201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资料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5)建筑基槽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202-2009)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建筑基槽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2工程概述小牛线(人民路至太太路)建设工程起点为人民路(K9+272.437),终点为太太路(K14+687.172),道路全长5.41
5、km,红线宽度66米。小牛线雨水管线分为2段,双线敷设,南侧为干管,北侧为支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南21.5m及道路中心线以北22.5m的位置。Y1段雨水设计起点在小牛线与太太路交叉口西侧,由东向西敷设;Y2段雨水设计起点在人民路东侧规划路与小牛线交叉口西侧,沿小牛线由东向西敷设。污水管线分为1段,双线敷设,南侧为干管,北侧为支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南32m及道路中心线以北31m的位置。污水设计起点在太太路与小牛线交叉口西侧,污水管沿小牛线由东向西敷设。基槽开挖深度2.73m9.15m之间,基槽开挖深度较深,部分基槽深度超过5米,属于深基槽。雨污水管线平面布置及管位布置如图1.2-1、图1.2-2
6、和图1.2-3所示。图1.2-1 雨水排水管、方涵平面布置图图1.2-2 污水排水管平面布置图图1.2-3 管位布置图1.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东起太太路,西至人民路。地貌上看属于平坦的洪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分区属于太原盆地次稳定工程地质亚区。2)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的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砂类土等构成,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顺序描述如下:层,素填土:杂色。以粉土为主,含砖屑、灰渣、大量植物根系、腐殖质等。稍湿,堆积年代短,结构松散。该层层厚介于0.51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0.51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70.85775.84m之间。 层,粉
7、土: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局部混有大量砂质成分或夹粉细砂薄层。湿,中密密实。该层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3%。该层层厚介于14.7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1.85.6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64.83769.5m之间。-1层,粉质粘土:红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可塑。该层层厚介于0.86.2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1.36.7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64.94770.35m之间。层,粉土: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混有砂粒等,局部渐变为粉质粘土或夹粉质粘土薄层。湿,中密。该层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4.8%。该层在钻孔K1K18中揭露,该层层厚介于5.87.5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11.412
8、.8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57.43759.7m之间。-1层,粉细砂:浅褐色,饱和,稍密,含石英、长石、云母等。含有粉土。该层在钻孔K19K38中揭露,揭露层厚介于4.38.9m之间,层底埋深介于9.813.8m之间,层底标高介于758.84763m之间。-1层,粉细砂:浅褐色,饱和,稍密,含石英、长石、云母等。含有粉土。该层在钻孔K19K23、K25、K27、K31K35、K37中揭露,揭露厚度介于0.43m之间。 层,粉土:黄褐色。含云母、煤屑、氧化铁铝。混有砂粒等。湿,密实。该层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3.4%。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静止水地下水位埋深介于0.62.7m之间,地下水类型为孔
9、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附近现状沟渠中水的侧向补给。根据山西省太原市地下水动态观测报告,汾河冲洪积平原区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为枯水期,79月为丰水期,其余时间属平水期。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幅为1.00m。勘察期间为平水期,枯水期可按降低0.50m考虑,丰水期可按提高0.50m考虑。但由于拟建场地受到周边在建建筑基槽施工降水的影响,水位在一定期间内会有所下降,故施工时应以实测为准。4) 各岩土层基槽工程设计参数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并结合该场区的工程勘察经验,对2倍基础埋深以上岩土层的抗剪强度参数、渗透系数进行综合确定,确定结果详见表05“各岩土层基槽工程设计参数表”。表1.3 各岩土层基槽
10、工程设计参数表层号岩土名称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j()渗透系数K(m/d)土石分级粉土15.817.70.20-1粉质粘土16.915.40.05粉土13.119.50.20-1粉细砂322粉细砂524-1粉土16.420.11.4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拟建道路沿线未发现有地裂缝等新构造运动活动迹象,未发现影响该工程稳定与安全的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工程开工前需制定征拆、迁改和地下管道保护方案,并报相关单位审批同意后,在基槽开挖前根据保护方案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综合管线进行保护或迁改后方可进行施工。 74 小牛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部2 支护、支撑系统
11、的结构设计2.1基槽支护设计本工程受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限制,从安全、成本和工期三方面考虑,基槽开挖分为放坡开挖和基槽支护分段分层开挖方式,基槽支护采用钢板桩配合内支撑体系支护型式。本工程拟采用拉森钢板桩IVa型和36c工字钢支护及工字钢围檩和钢管横撑,依据所属地质情况的不同划分为K9+200至K11+800和K11+800至K14+687两个区段分别对钢板桩支护进行设计计算,内支撑结构设计、材料规格见表2.1.1-1、表2.1.1-2。支护体系结构稳定性计算和验算详见附件一:基槽开挖支护系统结构计算书。施工现场根据实际降水情况,可实时调整基槽支护及开挖方式。表2.1.1-1 内支撑结构设计
12、序号区段里程断面编号断面对应沟槽深度(m)横向支撑设计1K9+200至K11+7501-15内支撑一道,一道距离地面1m,水平间距4m22-28内支撑二道,距地面1m、4m,水平间距4m33-310内支撑二道,距地面1.5m、5.5m,水平间距4m4K11+750至K14+6874-47内支撑二道,距地面1m、4m,水平间距4m55-54内支撑一道,一道距离地面1m,水平间距4m66-68.5内支撑二道,距地面1.5m、4m,水平间距4m表2.1.1-2 钢板桩支护围檩和横撑规格、数量表序号钢板桩规格钢支撑规格围檩、牛腿规格围檩和牛腿数量(t)横撑数量(t)1IVa拉森桩/36C工字钢609钢
13、管,壁厚16mm 45a 1470312623注:表中材料,其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2.2基槽支护方式根据开挖深度和管线结构型式及施工方式,划分为7个施工段落。排水管道型式、开挖深度、施工方式等如表2.2-1所示。表2.2-1 基槽开挖深度统计表类型井编号桩号管道型式(mm)基槽开挖深度(m)基槽宽度(m)备注左幅雨水Y2z1-15Y2z1-10;Y1z9-8Y1z9-12K9+304.82- K9+517.54;K9+517.54-K10+384.45d10003.52-5.562.5Y1z8-9Y1z7-8;Y1z6-7Y1z6-1K10+783.36-K11+1
14、24.94;K11+412.35-K11+648.7d10003.38-5.182.5Y1z4-14Y1z4-9;Y1z3-18Y1z3-5;Y1z2-14Y1z2-4;Y1z1-14Y1z1-7K12+082.38-K12+291.4;K12+653.08-K13+174.5;K13+482.74-K13+892.3;K14+112.27-K14+375.23d10002.2-4.022.5Y2z1-10-Y1z9-8Y1z8-1-Y1z8-9;Y1z7-7-Y1z7-1;Y1z5-7-Y1z5-6;Y1z5-6-Y1z4-1;Y1z3-5-Y1z3-1;Y1z2-4-Y1z2-1;Y1z1
15、-7-Y1z1-1K9+517.54-K10+220.58;K10+423.49-K10+738.36K11+124.94-K11+364.94K11+710.3-K11+756.33;K11+756.33-K12+617.08;K13+174.52-K13+354.94;K13+892.33-K14+002.35;K14+375.23-K14+623.73d8002.73-4.512.5右幅雨水Y2-16-Y2-8K9+285.82-K9+610d15004-4.114.25Y1-125Y1-118K9+907.10-K10+150方涵4*4.2*2m8.04-9.022.4Y1-118-Y
16、1-77K10+150-K11+750方涵4*4.2*2m/4*4*2m7.04-7.9720.7-22.4Y1-77Y1-67Y1-37-Y1-33K11+750-K12+164;K13+261.66-K13+442方涵4*4*2m/3*3.2*2m6.05-6.2322.4-13.9Y1-67-Y1-37K12+164-K13+261.663*3.2*2m5.59-5.9513.9Y1-33Y1-1K13+442-K14+658.59方涵2*3*2m/2*2.8*2m4.43-4.979.9-9.5左幅污水PZ10-14PZ9-9K9+318.29-K10+329.09d5003.4-4.
17、622.5PZ9-9PZ9-10K10+329.09-K10+386.87d5006.43-6.582.5PZ9-10PZ7-1K10+454.71-K11+316.99d5003.06-4.222.5PZ6-6PZ6-6K11+415-K11+461d5008.02.5PZ6-5PZ6-1K11+461-K11+615d5004.04-4.112.5PZ5-5PZ5-1K11+742-K11+907.46d5008.02.5PZ4-13PZ4-1K12+107.2-K12+567.37d5003.11-3.872.5PZ3-17PZ3-16K12+655.27-K12+700.41d5006
18、.32-6.852.5PZ3-16PZ1-1K12+700.41-K14+581.65d5003.02-4.922.5右幅污水P-29P-1K13+220.02-K14+658.59d1000-d8005.03-7.942.5P-100P-20K9+292.29- K13+220.02d1200-d1000/顶管2.2.1支护方式全线路内基槽采用拉森钢板桩和工字钢支护,开挖深度详见表2.2-1,内支撑设计如下:1基槽深度h:4mh5m内支撑设置一道,支撑距离地面为1米,围檩采用45a工字钢,支撑采用609,t=16mm钢管,水平间距4m;钢板桩及内支撑体系如图2.2.1-1所示。图2.2.1-
19、1h:4mh5m内支撑设置一道,支护设计图2 基槽深度h:5mh8m时,内支撑设置二道,距地面1m、4m,水平间距4m,围檩采用45a工字钢,支撑采用609,t=16mm钢管;钢板桩及内支撑体系如图2.2.1-2所示。图2.2.1-2基槽深度h:5mh8m时,内支撑设置二道,距地面1m、4m,水平间距4m,支护设计图3 断面基槽深度h:8mh10m时,内支撑设置二道,距地面1.5m、4m(5.5米),水平间距4m,围檩采用45a工字钢,支撑采用609,t=16mm钢管;钢板桩及内支撑体系如图2.2.1-3所示。图2.2.1-3断面基槽深度h:8mh10m,桩支护设计图2.2.2 牛腿、横向支撑
20、连接结构设计1 牛腿设计钢围檩支撑牛腿为45a工字钢切割而成,牛腿与钢板桩采用焊接,沿基槽纵向每隔2m设置一对(两侧)。牛腿结构型式如图2.2.3-1所示。牛腿平面图图2.2.2-1 牛腿结构图2 609钢管与围檩连接端设计(1) 活络端设计如图2.2.2-2所示。图2.2.2-2 活络端剖面设计图(2) 固定端设计如图2.2.2-3所示。图2.2.2-2 固定端剖面设计图(3) 活络端和固定端加筋板设计及单个连接端材料数量图2.2.2-3 加筋板设计大样图表2.2.2-1活络端、固定端材料数量表(4) 钢支撑与围檩连接钢支撑与围檩连接采用便捷式挂板连接,挂板构造及与围檩、支撑连接详见图2.2
21、.2-4。图2.2.2-4 挂板构造及与围檩、支撑连接图3施工部署3.1施工指导思想为“安全、优质、按期、有序”地完成本项目工程,确保兑现承包合同,以精品工程回报业主,制定施工指导思想为: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严控质量、兑现工期、注重环保、安全文明。1)精心组织:成立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公司上下协调一致,确保合同的兑现。2)强化管理:以“保工期、保安全、创优质”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精心组织,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各生产要素的潜力,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3)技术先行:学习新规则、新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试验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确保新
22、技术的实施。4)严控质量:借鉴我公司类似工程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把ISO9001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模式贯穿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配备足够的专职质检人员,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质量监控,多出精品。5)降低成本:合理地组织流水作业和资源的调配,进行项目成本分析,降低成本。6)注重环保: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树立全员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等,自觉保护市政设施。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现场的良好环境7)安全文明:搞好工地安全建设,配足安全检查人员,加强现场检查力度,确保施工和人身安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保护好施工人员的健康;做到驻地
23、建设和施工场地景观化,施工操作规范化。3.2施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如图3.2。图3.2 项目组织框图3.3施工总体安排3.3.1施工部署指导思想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整体控制,分区段施工”:跟据本工程施工内容特点,将本工程排水管基槽开挖支护划分为两段进行整体控制。3.3.2施工准备阶段1)工地驻地建设:根据现场实地踏勘,项目部、生活区及施工临时设施采取租赁和搭设相结合的方法。项目部、临时工棚及设备、材料和构件的堆放场地采用轻质活动板房建设,民工住宿租用本工程道路附近民房。2)工地水、电接入:工地水、电接入点由项目部进行协调解决,水、电接入点利用太原
24、市北格镇附近电源及水源。3)现场交接桩,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组织测量放样;并将测量成果上报监理、业主,请监理复核确认。4)加强技术交底,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开挖纵横探沟的方式探明施工范围内的综合管线分布情况,并制订相应技术措施保护或迁改。5)施工平面布置:土方开挖采取随挖随运,土方运出场外,施工围档内设临时道路,汽车运输便道设置在线路右侧。双车道路基宽6.5m ,路面宽6m。3.3.3施工段落划分施工按照支护型式及基槽开挖宽度进行分段,具体分段如下表3.3.3-1所示。表3.3.3-1 施工段落划分类型桩号管道形式(mm)基槽开挖深度(m)基槽开挖宽度(m)左幅雨水K9+517.54-K10+2
25、20.58d8003.25-4.513.2K10+423.49-K10+738.36d8002.73-3.83.2K11+124.94-K11+364.94d8003.57-4.323.2K11+710.3-K11+756.33d8003.64-3.693.2右幅雨水K9+285.82-K9+610d15004.00-4.114.25K9+610-K9+880d8003.15-3.523.2K9+907.10-K10+1504*4200*20008.04-9.1521.7K10+150-K10+838.294*4200*20007.35-7.9721.7K10+838.29-K11+7504*
26、4000*20007.04-7.4220.7左幅污水K9+318.29-K10+329.09d5003.4-4.312.83K10+329.09-K10+386.87d5006.43-6.582.83K10+454.71-K11+316.99d5003.06-4.222.83K11+415-K11+461d5008.07-8.132.83K11+461-K11+615d5004.04-4.112.83左幅雨水K11+756.33-K12+617.08d8003.32-3.683.2K13+174.52-K13+354.94d8003.16-3.993.2K13+892.33-K14+002.3
27、5d8003.10-3.203.2K14+375.23-K14+623.73d8002.87-3.163.2右幅雨水K11+750-K12+0424*4000*20006.31-6.9320.7K12+042-K12+1643*3200*20006.07-6.2313.9K12+164-K13+261.663*3200*20005.59-5.9513.9K12+261.66-K13+4423*3200*20006.05-6.1913.9K13+442-K13+984.212*3000*20004.43-4.979.9K13+984.21-K14+658.592*2800*20004.63-4.
28、899.5左幅污水K11+742-K11+907.46d5008.02-8.292.83K12+107.2-K12+567.37d5003.11-3.872.83K12+655.27-K12+739.5d5004.42-6.852.83K12+739.5-K14+581.65d5003.02-3.992.83右幅污水K13+380-K14+660.6d8005.91-6.783.23.3.4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3.3.4-1 施工机械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年份额定功率/工效备注1挖掘机CAT32010台20131.2m32自卸汽车10台20163新型渣土车10台20164交流电焊
29、机BX3-50020台20155打夯机5套20156打桩机16台20167洒水车6000L2台20158柴油发电机组4套2016120KW9吊车8台201510污水泵10台201611潜水泵120台201612清水泵0.75KW800台3.3.5劳动力安排表3.3.5-1 劳动力安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机操工202电工83普工504测量工85机修工86电焊工83.3.6工程材料配置表3.3.6 施工主要材料表主材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2m拉森钢板桩IVa根3500012m工字钢36c根15000工字钢(围檩)245a米4000横向支撑60916mm根1003.3.7 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详见表
30、3.3.7。表3.3.7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序号项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1太太路大运路2017-5-102018-6-62大运路真武路2017-5-182018-6-133真武路既有小牛线2017-6-52018-8-254既有小牛线三贤2017-6-152018-8-254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4.1钢板桩支护、围檩支撑架设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4.1.1钢板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基槽开挖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本标段钢板桩型号为SP-a,根据基槽深度选用合适的钢板桩,工字钢型号为36c。具体取值参照本方案第二章。1钢板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
31、施工。(2)基槽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钢板桩模数。(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2)钢板桩检验对拉森钢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对用于基槽临时支护结构的钢板桩,主要进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符合形状要求的钢板桩进行娇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1)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
32、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2)材质检验对钢板桩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构件的拉伸、弯曲试验,锁口强度试验和延伸率试验等项内容。每一种规格的钢板桩至少进行一个拉伸、弯曲试验。每2550t重的钢板桩应进行两个试件试验。3)钢板桩吊运及堆放(1)钢板桩吊运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2)钢板桩堆放: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
33、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A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B钢板桩要整齐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C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 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 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 米。4)测量放样根据施工图纸和控制桩准确放出钢板桩中心线,经自检复核和监理检查复核合格后,方可施工。5)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钢板桩进场、校正、检验机械进场基坑卸荷插打钢板桩(钢板桩定位)基槽开挖内支撑焊接管沟施工拔出钢板桩4.1.3钢板桩的打设1基槽开挖基槽先开挖深度约1米,以便安放导向
34、架,基槽开挖时同步进行地基表层的探测,若发现地下障碍物,及时清除,清除空洞采用粘土回填,分层压实后再行后序工序施工。基槽开挖完成后,在基槽底部2侧开挖0.3m*0.3m的汇水沟,每隔50米设置1个集水坑,以防下雨时,基槽被水淹没。2导架的安装在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亦称“施工围檩”。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米,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安装导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控制和
35、调整导梁的位置。2)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3)导梁不能随着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4)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板桩碰撞。3钢板桩施打1)钢板桩用吊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2)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普通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3)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5)钢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
36、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实现封闭合拢。施工时,将1020 根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通常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 或1/2板桩高度打入。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线方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及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其选择原则是:当屏风墙两端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当板桩墙长度很
37、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总之,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施工顺序,采用一种或多种施工顺序,逐步将钢板桩打至设计标高,一次打入的深度一般为0.53.0m。6)钢板桩密扣且保证开挖后入土不小于2 米,保证板桩顺利合拢;特别是工作井的四个角要使用转角板桩,若没有此类板桩,则用旧轮胎或烂布塞缝等辅助措施密封。7)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4钢板桩的拔除基槽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否则,由于钢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
38、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1)拔桩方法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体,破坏其与板桩间的摩阻力和吸附力并施加吊升力将桩拔出。2)拔桩时应注意事项(1)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 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2)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钢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3)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4)供振动锤使用
39、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 倍。(5)对引拔阻力较大的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5钢板桩土孔处理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灌水泥浆处理。4.2钢板桩施工常遇问题及处理措施钢板桩打设中常见质量问题有板桩倾斜、扭转、共连等,其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倾斜(板桩头部向桩行进方向倾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被打桩与邻桩锁口间阻力较大,而打桩行进方向的惯入阻力小。施工过程中要用仪器随时检查、控制和纠正;发生倾斜时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纠正;对先打的桩桩适度预留偏差(反向倾斜)。2)扭转,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钢板桩之间的连接采用的
40、是铰接锁口,防止这种现象的方法是在打桩行进方向用卡板锁住板桩的前锁口;在钢板桩与围檀之间的两边空隙内,设滑轮支架,制止板桩下沉中的转动;在两块板桩锁口扣搭处的两边,用垫铁和木榫填实。3)共连(打板桩时和已打入的邻桩一起下沉),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钢板桩倾斜弯曲,使槽口阻力增加,处理措施是发生板桩倾斜及时纠正,把相邻已打好的桩一块或数块用角铁电焊临时固定。质量保证措施(1)打桩前对地质情况作详细分析,确定钢板桩可能贯入的深度。(2)钢板桩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对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及材料严禁进场施工及使用。(3)由专职测量人员负责测量放线及桩位的定位。(4)桩机必须端正、稳固、水平,用线
41、锤保持其垂直度。4.3钢板桩质量控制标准表4.3-1 钢板桩打设控制标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轴线偏差10cm用全站仪测量2桩顶标高10cm用水准仪测量3垂直度1/100垂球和卷尺检查4.4基槽支撑体系施工4.4.1内支撑体系加工制作1内支撑体系加工围檩采用45a工字钢,围檩位于钢牛腿支座上,钢牛腿支座与拉森钢板桩及围檩与内支撑采用焊接联接,焊角高8mm。内支撑采用609,壁厚16的钢管支撑,内支撑每隔4m布置一根。每节标准长度按基槽尺寸定制,并准备好不同尺寸的钢锲块,确保钢支撑能做出细微调节。2钢支撑加工质量标准钢支撑的构件制作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钢结构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
42、安装焊缝的焊接应选择合理的工艺,避免出现过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钢支撑系统的允许误差见下表:表4.4.1-1 钢支撑系统制作允许偏差表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备 注1构件 制作截面尺寸5mm2截面扭曲8mm3轴线弯曲失高fL/1000且12mmL:构件长4.4.2内支撑体系的安装1围檩型钢安装基槽开挖至支撑设计中线以下50cm的标高位置后,根据整个结构控制轴线和水准点,准确确定围檩的轴线和标高位置。围檩采用吊车吊装,安装完毕后,丈量支撑两端的实际净距离。钢支撑架设吊车现场吊装,一般采用两点吊装,钢支撑吊接就位后,进行焊接联接。2钢支撑安装检查合格的支撑用吊车吊装到位,支撑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在吊装过程
43、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钢筋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用人工辅助将支撑调整到设计位置后再将支撑临时固定。对因钢板桩施工误差造成支撑的端头不能与钢围檩面紧密接触处,必须在围檩面与支撑端头之间加设钢板垫块,以确保支撑轴向受力。若需预加压力,则施加预加压力时就注意保持两个千斤顶对称同步进行,预加压力应分级匀速施加,重复进行,每级施工压力与设计院沟通后确定,施加预应力值应为设计预加压力值加上10%的预应力损失值,且活络头锲入钢锲的空隙不得超过70mm。每级压力施加完毕,在活络头中锲紧钢垫板,并焊接牢固。3支撑施工技术要点1)采用内支撑的基槽必须按“由上而下,随挖随撑”的原则施工,尽可能对称开挖,严禁超挖。应保持开挖状况与设计计算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