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塘县中藏药业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理塘县藏医院编制(初稿)二0一四年五月一、总论(一)项目名称:理塘县中藏药业深加工建设项目(二)项目单位概况:理塘县藏医院现有职工15人,可开设内、儿、外等科室,目前新建藏医院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该项目完成后,可根据理塘县丰富的药材资源开展相应的中藏药业深加工开发项目。(三)项目拟建地点:理塘县高城镇,项目地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居北纬28573043、东经991010056之间。东接雅江县,南邻稻城、乡城县,西靠巴塘县,北连白玉、新龙县,是甘孜州南路交通、经贸重镇。全县幅员面积14182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份之一。理塘县大多
2、数地区分布在海拔3600米4600米之间,平均海拔4133.7米,县城所在地(高城镇)海拔4014.187米。理塘县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垂直特征明显,冷季寒冷干燥风大,暖季温晾多雨,无明显的四季区别,气温低、冬季长、辐射强、风力大、水热同期,无霜期短,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理塘县气温低,日温差较大,县城年平均气温3,年无霜期仅49天,县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2.5毫米。由于理塘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珍稀植物如冬虫夏草、川贝母、雪上一枝蒿、红景天、独一味、雪莲花、黄芪、理塘大黄、手掌参、秦艽、独活、野党参、野当归、升麻、川藏沙参、甘青青兰、甘青乌头等,药
3、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理塘中藏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占地面积15亩。(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藏药加工车间4500平方米、库房1500平方米及加工设备等,主要包括建设2000吨中藏药丸生产线2条,建设年产500吨药素生产线1条,建设年产500吨饮品加工生产线1条,建设年产500吨保健品加工生产线1条,建设年产1000吨成品药加工生产线1条。(五)项目建设年限: 2015年2017年。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根据市场考察分析中藏药材市场前景甚好,主要表现在:一是绿色消费和民众对健康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
4、度及医改中的预防机制成倍增加中藏药用量;三是“食品安全法”对地道药材的浓度和安全指标提出更严格要求;四是“中中藏药注射剂”等安全事故对中中藏药提取的广泛临床应用,对地道中藏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五是中藏药丸、散、胶囊剂药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其中中藏药丸药产值近三年保持50%以上增长速度;六是资源的逐年减少,为提升中中藏药产业带来良好发展契机,理塘地处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垂直特征明显,冷季寒冷干燥风大,暖季温晾多雨,无明显的四季区别,气温低、冬季长、辐射强、风力大、水热同期,无霜期短,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适宜生长的中藏药材多达三百余种,并且以含量高、药效好、原生地道倍受各地药商欢迎。因
5、此,我县发展中藏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 全县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亩, 2011年产量鲜药材达200吨左右,根据理塘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20年,全县中藏药材基地可扩展到4500亩,年产/亩效益达0.5万元以上,产值可达2250万元。3. 根据理塘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村级社会事业、中藏药材产业”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立足点和着眼点,采取政策推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的办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的战略思路,围绕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按照“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增收”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持,以龙
6、头企业为带动,优化中藏药材产业基地布局,提升加工能力,抢占中藏药材产业营销额文化制高点,将理塘县建设成为中藏药材基地加工生产大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1.地形地貌。理塘县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东南边缘,沙鲁里山脉由西向南延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地貌景观呈山原类型,分为高原山原面,高原山原宽谷和高原山原峡谷部份。主要山脉有格聂山峰,海拔6204米;肖扎山海拔5807米;克麦弄山海拔5780米;库尔岗中山,海拔5601米。区域内部地貌日趋复杂化,地形呈现的垂直分带,由低到高依次出现中山、高山、极高山等类型,在山地窄谷、宽谷和高山顶部夷平面又出现台地、多平坝、
7、高山原类型。2.水文条件。全县水能资源相当丰富,水域面积为81639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55%,其中湖泊面积29460亩,占水域面积的3.61%,河流面积786930亩,占水域面积的96.39%。大小河流遍布全县,县境内河流总长达52462公里,年径流量7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6.6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无量河(又名理塘河),热衣河、君坝河、桑多河、呷柯河、日西河、霍曲河、白拖河、那曲河、拉波河,章纳河等11条支流,前8条注入雅砻江,后3条注入金沙江、总长度1534公里,水资源总量约108.5万立方米。3.气候条件。理塘气候属高原气候区,基本特征为:气温低、冬季长、日照多、辐射强、风
8、力大、水热同期、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25.6,最低气温-30.6,年平均地面温度5.9,年降雨量为722.5mm,无霜期仅49d,年平均日照时数2630h,日照多,辐射强,年太阳辐射量为159.8kk/cm2,冬季干冷漫长,暖季温凉短暂。属于山区雨源性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的时间与暴雨相应,由于流域地势高亢,水汽不足,很少出现大暴雨,根据流域内及四周历年降水资料统计,一般暴雨在流域内历时较短,强度不大,暴雨笼罩面积较小,形成的洪水量级都不大,暴雨一般出现在每年的6、7、8、9三个月,由于本流域河道比降较大,洪水过程具有山区性河流陡涨陡落、峰型尖瘦的特点。
9、洪水过程多为单峰,洪水历时一般为3-5天左右。4.地质状况。流域内地质构造分属甘孜阿坝褶皱带、雅砻江褶皱带及康滇褶皱带,出露地层自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并有火成岩零星分布。勘察段岩层主要为花岗岩、砂岩、板岩、大理岩、玄武岩等。地震基本烈度度。5.土壤状况。理塘县土地总面积为14182.27km2,其中:草原面积约8200km2,占总面积为57.82%,林地面积约3900km2,占总面积的27.50%,耕地面积约42.27km2,占总面积的0.3%。其它面积为2040km2,占总面积的14.38%。耕地土壤有10个土类,6个亚类,19个土属,29个土种,其中以高山草甸土、暗棕壤、高山灌丛草甸土
10、为主,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2.16%、13.75%、9.6%,其它土壤占24.49%。土地资源大部分在海拔3600米至4600米之间,呈垂直分布,由低到高依次分布着耕地、林地、草地。(三)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分析由于理塘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珍稀植物年产量如冬虫夏草5吨、川贝母10吨、雪上一枝蒿1吨、红景天12吨、独一味15吨、雪莲花1吨、黄芪120吨、大黄150吨、手掌参6吨、秦艽35吨、独活23吨、野党参2吨、野当归1吨、天麻1吨、川藏沙参3吨、甘青青兰3吨、甘青乌头5吨等近400吨,同时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促进理塘
11、中藏药材产量高而且质量地道,品质上乘。目前,市场前景看好,通过调查分析我县药材产量能够为开发企业提供大量的中藏药材加工。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能力达到500吨的生产规模。(二)产品方案项目分类:投资项目类型:药业类合作方式:合资或独资项目建设类:新建设藏药加工车间1200平方米、库房700平方米及加工设备等投资预算:6012万元拟引进资金:6012万元建设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优惠政策:享受理塘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市场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将我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市场前景广阔联系人:地伯地址:理塘县藏医院联系电话:0836532
12、2321传真:0836-5322321项目单位概括:理塘县藏医院现有职工15人,可开设内、儿、外等科室。藏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已主体竣工,项目完成过后,根据理塘县丰富的药材资源可开展相应的中藏药产业。项目拟建地点:理塘县车站下方牧民新村对面,占地面积15亩。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通过引导和扶持现有中藏药材加工企业,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引资建设中藏药材深加工企业,形成一个产业加工体系,具体规划内容如下:理塘县中藏药材加工业规划建设内容序号项目或企业名称业主或法人代表建设内容建设性质1理塘县藏药生产厂县藏医院建设2000吨中藏药丸药生产线两条扩建2药材成份提取项目招商引资建设年产500吨
13、药素生产线新建3药材饮品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建设年产500吨饮品加工生产线新建4药材保健品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建设年产500吨保健品加工生产线新建5药材制剂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建设年产1000吨成品药加工生产线新建建设成理塘中藏药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使全县中藏药材生产结构布局合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加工及深加工全面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经济的到较快发展。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规划表(2015-2024)(亩) 面积项目现有面积2023年规划面积总种植面积1004400建设内容及种植基地布局1、建设内容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合理进行区域化布局,建立中藏药材生产基地,具有区
14、域特色的中藏药材产业带和产业区。2、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布局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作用,在退耕还林区建立高标准的中藏药材生产基地。中藏药材生产基地的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中藏药材生产基地乡镇规划布局(2011-2023)(亩)区域 面积乡镇现有面积2023年规划面积示范区雄坝乡1002500重点区藏坝乡02000合计1004500规划全县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将采用“示范带动、板块推进、全面发展”的模式,建立1个标准化示范区,建设1个重点区域。五、项目建设年限: 本规划年限为10年,即2014年2024年。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一)根据市场考察分析中藏药材市场前景甚好,主要表现在:一是绿色消费和民众对
15、健康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医改中的预防机制成倍增加中藏药用量;三是“食品安全法”对地道药材的浓度和安全指标提出更严格要求;四是“中中藏药注射剂”等安全事故对中中藏药提取的广泛临床应用,对地道中藏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五是中藏药丸、散、胶囊剂药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其中中藏药丸药产值近三年保持50%以上增长速度;六是资源的逐年减少,为提升中中藏药产业带来良好发展契机,理塘地处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垂直特征明显,冷季寒冷干燥风大,暖季温晾多雨,无明显的四季区别,气温低、冬季长、辐射强、风力大、水热同期,无霜期短,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适宜生长的中藏药材多达三百余种,并且以含量
16、高、药效好、原生地道倍受各地药商欢迎。因此,我县发展中藏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中藏药材形成产业化后,带动效应十分明显,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主要是包括开发中藏药材丸、散、胶囊剂药、中藏药材成份提取、中藏成药成品加工等。目前,市场前景看好,通过企业链条带动能够批量消耗大量的中藏药材。(二)项目你建设的条间分析:1、理塘县自然资源条件理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耕地土壤主要以高山草甸土、暗棕壤、高山灌丛草甸土为主。耕地零星分散,主要分布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河谷阶地、肩坡和冲积扇形地带。2009年全县耕地(旱地)面积64309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0000亩左右
17、。我县耕地土壤划分为10个土类,6个亚类,19个土属,29个土种。河流潮土亚类:该类土壤面积9000亩,占耕地面积的14.5%,主要分布于无量河、拉波河和呷柯河沿岸。根据土壤的成土类型划分为灰褐潮土、棕潮土、暗潮土、亚高山草旬潮土四个土属。碳酸盐褐土亚类:全县共有该类土壤410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6%,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北部山原峡谷地带。是在海拔3000米以下半干旱暖温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成土母质为砂岩、板岩、片岩和千枚岩风化的坡积、洪积和老冲积物。根据母质类型的不同分为残坡积,洪积和老冲积三个土属。灰褐土亚类:全县共有该类土壤1400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6%,主要分布在海拔3
18、0003600米的半湿润寒温带,成土母岩有砂岩、板岩、片岩和千枚岩等,根据固质类型的不同划分为残坡积、洪积和老冲积灰褐土三个土属。棕壤亚类:全县共有该类土壤11000亩,占耕地面积的17.7%,分布于上木拉、中木拉、下木拉、德巫、拉波、麦洼、喇嘛垭、章纳河谷地带。海拔31003600米半湿润寒温带,主要母岩有砂岩、泥岩、砂板岩、页岩、紫红色砂岩。蛇纹岩等。根据母质类型不同划分为残坡积、洪积和老冲积灰褐土三个土属。暗棕土壤:全县共有该类土壤12000亩,占耕地面积的19.4%,分布于海拔36004000米的上木拉、中木拉、下木拉、德巫、拉波、麦洼、喇嘛垭、亚火、章纳等乡。为湿润亚寒带气候条件下经
19、人们开垦形成耕作土壤。成土母质有砂岩、片岩、千枚岩等。根据母质类型的不同划分为残坡积、洪积和老冲积灰褐土三个土属。亚高山草旬土亚类:全县共有该类土壤11900亩,占耕地面积的19.2%,分布于海拔36004000米的呷洼、雄坝、藏坝等乡。为亚寒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经人们开垦熟化。成土母岩有泥岩和砂岩。根据母质类型的不同划分为残坡积、洪积和老冲积灰褐土三个土属。理塘县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洋芋、碗豆、胡豆、玉米及少量的荞子为主,经济作物以中藏药材、蔬菜、油菜等栽培为主。由于受气候和生物条件的影响农业种植为一年一熟。2、社会经济状况2010年全县辖5个片区工委、24个乡(镇)、214个村委会,1个居
20、委会、286个村民小组,从事种植业乡(镇)18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5%。全县总人口6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乡村户数11800余户,农业劳动力资源3.3万多人。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200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700亩,粮食产量达9568吨,单产163公斤。其中:青稞播种面积37539亩,单产164公斤,总产6143吨;小麦播种面积12186亩,单产136公斤,总产1653吨;洋芋播种面积5695亩,单产254公斤,总产1450吨;豌豆播种面积2442亩,单产91公斤,总产222吨;胡豆播种面积258亩,单产93公斤,总产24吨;玉米播种面积500亩,单产140公斤,总产
21、70吨;荞子播种面积80亩,单产75公斤,总产6吨。蔬菜种植407亩,单产956公斤,总产389吨;示范种植油菜1800亩,单产133公斤,总产240吨;野生中藏药材示范种植100亩,产量100吨左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52582 万元,农业产值2344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91元。3、水资源概况理塘县总集雨面积123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4.8亿平方米,河流总长度52462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河流3.4公里。经有关部门对水质测定结果,均系极软水或软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良好水源。还有冰川、雪山天然固体水库。大小河溪,纵横交错,遍布全境,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均具有
22、落差大,水流急,冬季结冰,初春融冰的特点。雅砻江主要支流有7条,集雨面积9008平方公里;金沙江主要支流有5条,集雨面积2340平方公里。与雅砻江、金沙江及其支流交汇的,还有许多属季节性流水的小溪沟。县农耕地大部分分布于山麓、洪积扇和阶地上,有利于修建引水渠道。据2010年统计,全县有小型农田灌溉渠道13条,有效灌溉面积26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4%,保证灌溉面积18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该规划实施后,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到2020年年产量达4500吨左右,种植收入450万元,人均中藏药材收入3378元,带动农村劳动力250
23、0人以上。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一)技术方案:根据现有的条件,在我们自身努力的基础上,通过相关部门关系支持下,力争在医疗技术方面上一台阶。(二)主要设备方案: 1、固体制剂车间药机补充设备和前处理车间、炮制车间、提取车间设备共需130万元(根据制剂标准车间需配备的相应设备的市价为准)。2、化验设备70万元。共需200万元设备添置经费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该规划总投资4万元,期中:种植基地投入2万元(4500亩每亩投入1250元);中藏药材加工投入2500万元;2、中藏药材研发中心总投资:1600万元,包括4个研究室每个200万元,质检体系建设500万元,其他30
24、0万元;3、中藏药材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包括技术服务体系及人员培训500万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300万元,中藏药材协会建设200万元。4、前处理车间的土建为砖混结构:(1)前处理车间面积为500平方米2500元125万元;(2)提取车间面积为200平方米2500元50万元;(3)炮制车间面积为200平方米2500元50万元;4、仓库300平方米2500元=75万元。围墙400米,概算100万元,制剂室净化工程168万元。建筑规模1200平米,共需568万元。. 5、其它经费预算咨询包括申报资料、品种报批及软件系统开发等费用共140万元。以上预算总资金为908万元 。(二)资金筹措
25、:招商引资六、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该规划实施后,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到2020年年产量达4500吨左右,种植收入450万元,人均中藏药材收入3378元,带动农村劳动力2500人以上。(二)社会效益:1、通过项目的实施,利用10年的时间,建成标准化中藏药材4500亩,产量不低于每亩1吨,基地建设可实现产值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8元,是理塘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又一亮点。2、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促进理塘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建立产品深加工和基地科技示范,能有效提高当地农业、运输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转化剩余劳动力,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带动
26、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七、实施措施:中藏药材产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目标和规划的要求,采取省、市、县、乡(镇)共建的方式,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服务于培训等在内的保障体系。(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环境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涉及众多环节,必须建立可靠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成立理塘县中藏药材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兼任,计划、林业、农业、经贸、科技、乡企、国土、交通、文卫、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调度安排、过程管理、效绩考核等,下设办公室,地点设藏医院,由主管县长任办公室主
27、任,藏医院院长局长任副主任,负责中藏药材产业规划、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和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的日常事务,其他部门各负其责,即:计划局负责项目申报,林业局负责基地建设,科技局负责承担产业发展科研工作,经贸局和乡企局负责产品加工,国土局负责土地整理工作,交通局负责基础建设工作,文广局负责舆论宣传工作。二是成立理塘县中藏药材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包括育种、加工、种植、销售、土壤、植保等各方面领域的专家,主要职责是为县政府发展中藏药材制定规划、上项目,提供依据,了解国内外有关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最新信息和动态。三是木拉片区成立领导小组,组织落实重点产业项目,负责任务分解、配套资金
28、落实和检查促进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中藏药材发展的良好氛围。(二)制定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理塘县中藏药材要实现由产业大县向中藏药材产业强县的转变,必须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对中藏药材产业支持保护的制度化发展。一是积极向省市和国家争取各种政策性补助;二是要制定中藏药材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完善的中藏药材产业信息系统和统计制度;三是对中藏药材加工企业给予政策上支持;四是对县内的企业和服务机构,在税费方面给予减免的政策优惠;五是加大县内财政金融政策和科技的财政投入,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企业等投资中藏药材产业开发,政府以土地、贴息等政策引导银行优先给予贷款支持。(三)多种渠道筹集
29、中藏药材建设资金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种筹集资金渠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的稳定的经济政策体系,吸引和鼓励投资主体积极参与中藏药材产业建设。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效推动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步伐。 (四)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 相关部门应采取多手段为企业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广泛宣传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的前景。通过优化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多渠道吸纳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中藏药材产品开发,延伸中藏药材产业加工链条,实现精深加工。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居北纬28573043、东经99101
30、0056之间。东接雅江县,南邻稻城、乡城县,西靠巴塘县,北连白玉、新龙县,是甘孜州南路交通、经贸重镇。全县幅员面积14182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份之一。理塘县大多数地区分布在海拔3600米4600米之间,平均海拔4133.7米,县城所在地(高城镇)海拔4014.187米。理塘县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垂直特征明显,冷季寒冷干燥风大,暖季温晾多雨,无明显的四季区别,气温低、冬季长、辐射强、风力大、水热同期,无霜期短,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理塘县气温低,日温差较大,县城年平均气温3,年无霜期仅49天,县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2.5毫米。据县气象资料表明,全县年平均日照252
31、2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6小时天数243天。由于理塘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珍稀植物就有360多种,如冬虫夏草、川贝母、雪上一枝蒿、红景天、独一味、雪莲花、黄芪、理塘大黄、手掌参、秦艽、独活、野党参、野当归、升麻、川藏沙参、甘青青兰、甘青乌头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理塘中藏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我县中藏药材已逐渐成为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理塘藏药: 手 掌 参 冬虫夏草 理塘黄芪 秦 艽理塘县藏药饮片、保健食品加工厂(理塘县藏医院中藏药加工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加工企业的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基
32、地的储藏保鲜能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以精深加工和推广优质品种为突破口,发展壮大加工企业,带动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形成加工、销售集群产业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善的产业链条,提升中藏药材产业层次和水平,做大做强中藏药材产业,将理塘县建设成全国知名的中藏药材加工基地。新建中的理塘县藏药饮片、保健食品加工厂新建设藏药加工厂位于理塘县牧民新村斜对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库房700平方米及加工设备等该项目共计投资5000万元,主要以生产中藏药材丸药、散剂、胶囊剂、饮片和保健类药品并收购粗加工生产等。1、中藏药饮片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有良好的行业成长性。 2、中藏药材就地采收,处于鲜药材状态,加工出来的
33、中藏药饮片商品档次高,易加工,操作性强,色泽好,卖相佳,光泽美观,能获得很高的销售价格和经济收益。 3、鲜药材直接加工成中藏药饮片,省工省时,可省去非产地对药材的复加工或前期加工挑选的生产过程,节约加工能耗和生产费用,获取更高利润。 4、中藏药材产地就地加工中藏药饮片,能节约产地对中药材的粗加工及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中藏药饮片的就地加工,减少二次加工浸泡、烘坑环节,从源头控制中藏药饮片质量,保证了中藏药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均一性,提高疗效和用药安全,有效提高产品市场声誉及占有率。6、中藏药饮片加工项目属农产品加工,符合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保护生
34、态环境”的发展方针的要求;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相关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 中藏药加工厂建成后,中藏药材种植面积需求达到4500亩,预计到2020年年需求量将达4500吨左右,可增加农牧民人均中藏药材收入3378元,带动农村劳动力2500人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利用10年的时间,建成标准化中藏药材4500亩,产量不低于每亩1吨,基地建设可实现产值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8元,是理塘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又一亮点。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促进理塘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建立产品深加工和基地科技示范,能有效提高当地农业、运输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转化剩余劳动力,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