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狂热分子》读书笔记.doc

    • 资源ID:967433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狂热分子》读书笔记.doc

    1、 论文题目:樱花下的中国龙 浅谈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论群众运动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读书笔记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狂热分子一书的归纳总结做评,试图揭示历史上各群 众运动在运动产生发展社会背景,成员心理状况,领袖煽动或组织能力,群众运动特性及社会影响上的共通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对群众运动的理性反思对当今中国的政治改革中如何维持社会稳定及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录:一、引言 二、我对狂热分子的理解 三、群众运动的参与者 1、常态意义下的参与者构成 2、一种新观点:“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四、领导者 1、从哪寻找这些“狂热分子” 2、怎样引起心理共鸣? 3、正确处

    2、理现在,过去和未来 4、“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 5、关于仇恨的运用 五、后记:关于作者引言:人要求伟大,而又看到自己渺小;人要求幸福,而又看到自己可悲;人要求完美,而又看到自己充满缺陷;人要求能成为别人爱慕与尊祟的对象,而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别人的憎恶与鄙视。他发现自己所处的这种尴尬,便产生出一种想象中最不公正和最易作奸犯科的激情,因为他对于那谴责他和让他认识自己缺点的真理,心怀切齿痛恨。 帕斯卡尔思想录一我理解的关于狂热分子 这本书探讨的主要是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不管那是宗教运动、社会运动,还是民族主义运动都属于群众运动的范畴。作者指出,“它们所共有的一些

    3、特征让它们长得像一家人”。因为“所有群众运动都会激发起其追随者赴死的决心和团结行动的意愿;不管它们宣扬的主张或制定的纲领为何,所有群众运动都会助长狂热、激情、热望、仇恨和不宽容;所有群众运动都能够从生活的某些部门释放出强大的动能;它们全都要求信徒盲从和一心一意效忠。不管彼此的主张与目标有多么南辕北辙,所有群众运动都是从同一类人中间吸收最早追随者,而它们能吸引到的,也是同一类型的心灵。” 尽管在狂热的基督徒、狂热的民族主义者、狂热的共产主义者和狂热的纳粹分子之间有显著不同,但鼓动他们的那股狂热,却可以视为同样的东西。驱策他们去扩张和控制世界的那股力量也是相同的。在各种类型的献身、信仰、权力追求、

    4、团结与自我牺牲中,存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不管两件神圣事业的内容和教义有多少歧义,让它们发生效力的因素仍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帕斯卡尔这一类深谙基督宗教教义何以能发挥效力的人,一定也会明白共产主义、纳粹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效力何在。尽管人们会为千差万别的神圣事业赴死,其实他们说不定都是为同一件事情而死。 所以我们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上。长期与下层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使作者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无可救药地失败,渴望逃离自我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给某项神圣伟业让他们感觉不错,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令个人的责任、恐惧、无能得以掩埋。运动的领导者则刻意培养

    5、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自我牺牲以获救赎。下面,将从群众具体的讲起。二 群众运动的参与者1. 常态意义下的参与者构成以本书的观点,参与者大概可分为几类:1)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的失意者。与此相对的成功者认为,世界是一个勉强取得平衡的天平,而只要这种平衡对他有利,他就不会敢去扰乱它。因此,“抗拒变革和热望变革事实上是同源的,前者的激烈程度也可以不亚于后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面临国运选择时,保守派和革命派(改良派)常常为自己的立场而奋斗。 2) 觉得自己拥有无敌力量的人。本书写到“法国大革命的那一代人都深信人类理性的全能和人类智慧的无边,随这种夸张自信而来的是一种改变现状的普遍热望,它会不请自来地在每

    6、一个人的心里冒出来”;同样,布尔什维克坚信马克思主义思想无所不能,纳粹则崇拜领袖和新技术,闪电战。3)心怀不平者:最常见于下列几类人:(一)穷人,(二)畸零人,(三)被遗弃 的人,(四)少数民族,(五)青春期的少年,(六)有野心的人(不管他们面对的是不可跨越的障碍还是无限的机会),(七)被某些恶德或偏执挟制的人,(八)无能者(身或心方面的无能),(九)极度自私的人,(十)对生活厌烦的人,(十一)罪犯。4)新穷人(失业者,工人,剥夺了特权的工商业者和公务员,即被失意感刺痛的人)5) 被自由所困扰的人群:“一个人除非善于用脑子,否则自由就会成为他一种讨厌的负担自我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

    7、我们参加群众运动,是为了逃避个人责任或为了得到用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纳粹党员的话说“免于自由的自由”。”6)有创造力的穷人: “随着个人创造力的衰退,人们参与群众运动的倾向显著增加。那些灵感枯竭而过气的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迟早都会堕入狂热爱国分子、种族主义贩子和某种神圣伟业的鼓吹者的阵营。性无能者也易于产生这种冲动”7) 分崩离析的社会或族群8) 少数民族的上层和下层人物2.一种新观点: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究竟什么导致了一场群众运动(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发起呢,常态的观点是上层统治者的极端残酷剥削压制,人民群众苦不堪言,最终揭竿而起,争取权利,在这里,霍弗提出了

    8、个新的观点,即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以法国大革命为例,托克维尔在研究大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状况时,惊讶地发现:“在1789年大革命之后的每一个阶段,法国的繁荣昌盛都没有高于大革命前的那20年。”为此,他不得不作出这个结论:“法国人的处境愈好,愈觉得自己的处境难以忍受。”以史实为证,法、俄两国渴望拥有土地的农民,在大革命爆发时已拥有全部农地的近1/3,而这些土地大多是在他们祖父一代即已取得。所以说,促使他们起来

    9、革命的,不是生活真有多困苦,而是因为尝过土地的甜头,想要得到更多土地。作者由此推知,“在苏联人民没有尝到过一点美好生活的滋味以前,苏联是不太可能爆发民众起义的。对苏联政权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将会是国家经济已有相当改善而极权统治因为某种缘故稍见松动之时。”我认为,作者这一观点是极其具有前瞻性的,苏联90年代解体前夕,正是戈尔巴乔夫的休克疗法,坚持多党,坚持解散苏共成了压倒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这一点,作者写道“人的不满程度,看来是跟他与他热切渴望得到之物的距离成反比。这一点,不管是在我们正趋近一个目标还是离开一个目标的情况下皆适用,不管是应许之地刚刚在望还是我们被剥夺的继承权仍在望的情况下皆适

    10、用,不管是在我们即将得到财富、自由还是快要成为穷人或被奴役的情况下皆适用。” 因此,已经拥有许多而想拥有更多的人,其失意感耍大于一无所有而只想拥有一点点的人。另外,只缺一样东西的人也会比缺很多东西的人更不满。正如我们对待奢侈品和必需品态度一样,我们追求奢侈品的时候会比追求必需品的时候更勇猛。情况往往是,到我们不得不放弃追求奢侈品的时候,我们的必需品也会开始短缺。所以,革命的导火索,往往是让下层民众有着“松动”并可取而代之的希望,本书还有一种观点,即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或造梦,在饥饿边缘挣扎的贫民过的是目标鲜明的生活。他们拼命为填饱肚子而挣扎,完全不会为闲愁所困扰。他们的目

    11、标具体而直接。有饭吃就心满意足;能够饱着肚子上床睡觉是一种成就;“每一笔意外之财都是一个神迹”。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会需要“一个使人生有意义和庄严的超个人目标”呢?群众运动的吸引力对他们是不起作用的。作者认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初期,著名的激进派党人会群集莫斯科,就是知道他们必须想办法把赤贫者争取过来。他引述了一位革命者的说法(巴拉巴诺夫):“我在这里看到那些毕生为理想而活的男男女女。为了实现理想,他们不惜自愿放弃享受、自由、快乐与家庭,来这里全力对付人们饥寒的问题。 作者坚持,凡是从早到晚都要为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或造梦。他认为,中国民众不易造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得花很大

    12、力气才赚得到一点点维生之资。他们为生活而激烈挣扎,而这挣扎所发挥的是“一种静态而非动态的影响力”。这一点我极赞同,追溯到辛亥革命,很难说是因为清末新政等一系列对民众束缚的减弱导致了群众运动的兴起,还是因为清廷长期以来的高压剥削政策导致了运动的兴起,我赞同第一个观点。试想,如果不是25岁摄政王弹压不住,换做老佛爷,至少袁世凯是不敢犯上作乱的,满汉君臣虽仍可能异心,不过,会不会如武昌起义后一夜数十省变天仍不好说。 由此看来,最容易让群众运动滋长的环境,就是一个相当自由却缺乏舒缓失意感机制的社会。18世纪的法国农民之所以会被法国大革命吸引,正因为他们不再是农奴而拥有自己的土地。同样的,俄国农民要不是

    13、已获得一代或以上的自由并尝过私有土地的滋味,大概就不会加人布尔什维克革命。三 领导者 1.从哪寻找狂热分子? 除了上文提到的8种途径,领导者还必须认识一点,敌对运动的成员仍可以视为其潜在信徒。 若是人们接受群众运动的时机已经成熟,那他们参加何种群众运动都有可能,不见得会独钟某种主义或纲领。在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一个不满现状的青年会加入共产党还是纳粹党,机会是对半的。在沙皇俄国末期,怨气沸腾的犹太人会投身革命党还是犹太复国运动,机会也是各半。有时,同一个犹太家庭会有人选择参加革命,有人选择参加犹太复国运动。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 Chaim Weizmann)的妈妈当时就说过:“不管时局怎样变化

    14、,我都会是受惠者。要是撒姆耳(家中参加共产党的儿子)选对边,我们一家人就会快快乐乐住在俄国;要是哈伊姆(家中参加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儿子,即魏茨曼)选对边,我就会搬到巴勒斯坦去。”我认为,这一点很好的解释了在国共内战之时,很多家庭的孩子的各择一方,除了心怀不同的理想,家庭的投机也会占其中一个方面。这一点我们不应该太过忌讳。 即使一个“忠实信徒”已热烈皈依于一个特定的运动,他仍然有可能改投另一个群众运动的怀抱。在有多个群众运动激烈竞争的地方,这种事情并非不常见即使最热忱的分子也是如此。例如,希特勒就把德国的共产党员看成潜在的纳粹党员:“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民主党员和工会领袖绝不会成为纳粹党员,但共产党

    15、员却常常会。”纳粹党青年部主任勒姆曾自夸能够在4星期内把一个极左的共产党员转变为狂热的纳粹分子。相似的,共产主义宣传家拉狄克(Karl Radek)也把纳粹的褐杉队员视为共产党生力军的人才库。 因为所有群众运动都是从同一类人中间吸收信徒,且吸引到的都是同一类型的心灵,所以:(一)所有群众运动是相互竞争的,一个群众运动增加多少追随者,就会让其他群众运动减少多少追随者;(二)所有群众运动都具有相互取代性。一个宗教运动有可能会发展为一场社会革命或民族主义革命;一场社会革命有可能会演变为军国主义或宗教运动;一个种族主义运动也有可能蜕变为一场社会革命或宗教运动。这就是所谓的“铁锤、镰刀和万字,其性质与十

    16、字架相当” 2.通过游行,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群众运动可以引起 每一个心灵的共鸣,赴死和杀人的艰巨事业不能缺少戏剧元素,在军队方面尤其明显。制服、旗帜、军徽、阅兵、军乐以及繁缛的仪式礼节,目的都是为了让士兵忘了他的血肉之躯,以及把生死问题的绝大真实性掩盖起来。战场常被称为战争舞台,战况常被称为战争场景,其理在此。哪怕最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看到壮观的群众场面而动容。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会感到溢于言表的欢欣雀跃。失意者大概要比自足者更易于受群众力量与光辉的感染。这是因为,逃离自我的渴望会让失意者极愿意在壮观的群众场面中隐没自己。 3.“一个群众运动初起时,似乎都会歌颂现在,攻击过去。”不管是法国革

    17、命还是俄国革命还是中共的革命,群众运动的组织者坚持把现存制度和特权一律看成是老迈、恶毒的“过去”对于纯洁的“现在”的侵蚀。但是,想要撼动“过去”这座堡垒,需要最大的团结和无限量的自我牺牲。换言之,那些被号召去攻击过去以解放现在的人,必须自愿放弃任何享受或继承“现在”的机会。作者认为,这种要求显然是荒谬的。因此,他写到,“一个群众运动一旦开始加速,必然会改变强调的重点。“现在”也就是原来的目标会被推到幕后,后代子孙”一也就是“未来” 会取而代之。尤有甚者,“现在”会被视为不洁之物,与可憎的“过去”受到同等对待。至此,“过去”和“现在”被当成一伙,战线另一边的是“未来”。比隐约贬抑“现在”更为有力

    18、的,是把一个光荣“未来”的图像给鲜明地描绘出来这是提升信徒胆量和促进自我遗忘最有力的推手。”一个群众运动,哪怕它并未从事对既有制度与特权的生死斗争,还是必须让它的信徒把心思完全集中于“未来”,所以,希望一丧失,人群就会分裂。 4.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渴望而非拥有,才是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动力 考察促进自我牺牲精神的各种因素时,我们得到的其中一条法则是:我们会愿意为想得到的东西而死,多于愿意为已拥有的东西而死。过着充实美好生活的人一般都不会愿意为自己的利益或国家或一种神圣理想而死。当人们业已获得值得他为之奋战的东西后,就不太会愿意为之奋战了。渴望而非拥有,才是人

    19、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动力。煽动激情可以有效推翻一个人与其自我间的平衡。 5.狂热者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 6.在所有团结的催化剂中,最容易运用和理解的一项,就是仇恨。仇恨可以把人从他的自我快速卷走,使他忘记自己的幸福和前途,不去妒忌他人也不会只顾自己。他会变成一颗匿名的粒子,渴望跟同类汇聚融合,形成一个发光发热的集体。海涅说过,基督宗教的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共同的仇恨可以凝聚最异质的成分:如果大家有一个共同仇恨的对象,哪怕是敌人之间,也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因而减弱抵抗的决心。以纳粹为例。希特勒煽动反犹太主义,不只是为了团结德国人,也是为了销蚀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

    20、(最后甚至包括法国人)对抗他的决心,因为这些国家的人也是恨犹太人的。希特勒对反共主义也作了类似的利用。 7.强烈的罪疚感 任何崇高的宗教必然会让信徒产生强烈的罪疚感。这是因为高不可攀的理想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落差。由此看来,一种宗教愈崇高,它孕育出的恨意就愈凶猛。 8、要树立群体的优越感同时将排斥自我贯彻于成员内心。三、关于群众运动的发展共通规律不管是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中共革命,都有一个共同性,即刚开始群众运动是由“忠实信徒”所控制,而所谓的“忠实信徒”,是指具有狂热信仰、准备好随时为一件神圣伟业牺牲的人。在一个群众运动的初期追随者中,总会有一些是冒险家,他们希望把握机会,赢得名和权。另一方

    21、面,那些参与实务组织的人,有时也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无私奉献。尽管如此,我人文,实务组织除非能满足其成员的个人利益,否则将无法久长;反之,群众运动的活力与成长,则有赖它能否满足成员自我否定的激情。当一个群众运动开始吸引有事业野心的人加入,就是该运动已过了全盛时期的征兆;它不再以创造新世界为务,而只求掌握和保有现在。因此,它不再是个运动而是一项事业。希特勒就指出过,“一个运动提供的岗位和职位愈多,它吸引到的劣质人才就愈多,到头来,这些政治攀缘者会充塞于一个成功的党,致使其昔日的忠诚战士再也无法认出它的本来面目。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一个运动的使命就寿终正寝了。而一个群众运动的活跃阶段结束,就会变成成功

    22、者的权力工具和失意者的鸦片.,也成为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的舞台。群众运动到了行动人手中之后,就不再是逃避个人生存苦恼和负担的人的避难所,而是一变而为野心家自我实现的工具。到了这个阶段,它会对那些有事业野心的人发挥强大吸引力,而有事业野心的人纷纷投效,也会激烈改变这个群众运动的性格,带来它与“现在”的和解,即妥协。早在纳粹党还嗷嗷待哺时,希特勒已经洞悉群众运动的特质,并提出警告说,一个群众运动想要始终保持活力,就绝不能提供任何“现在”的好处,而只能鼓励追随者向往“后代子孙眼中的光荣和声望 ”。希特勒指出,一旦群众运动被一些喜好功名利禄者入侵,它的“使命就寿终正寝了”。 到了这个阶段,群众运动仍然会

    23、对失意者下工夫,但不是去煽动他们的不满,使之继续与“现在”作殊死斗争,而是千方百计使他们与“现在”和解,变得忍耐而柔顺。这时候,群众运动会提供失意者遥远的希望、梦想与愿景。这也就解释了在第二国际时期,共产主义分为三派的原因。而这,也代表着群众运动的消亡。四、 后记:关于作者作者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1902- 1983) 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 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牲等,曾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7


    注意事项

    本文(《狂热分子》读书笔记.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