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969030       资源大小:14.45MB        全文页数:1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

    1、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目录1.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介- 1 -1.2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4 -1.2.1气象、水文- 4 -1.2.2地形地貌- 4 -1.2.3工程地质。- 5 -1.2.4水文地质条件- 6 -1.2.5地震- 6 -1.3拌合场建设:- 6 -1.3.1拌和机的选择- 6 -1.3.2主要材料供应及储备- 6 -1.3.3站内施工用水及用电- 7 -1.3.4拌和机组和料仓的安装施工- 7 -1.3.5场站的标准化建设- 7 -1.4围岩与衬砌分段表- 8 -1.5主要工程量- 9 -2.编制

    2、依据- 10 -3.施工进度计划- 11 -4. 施工工艺- 11 -4.1 总体施工方法- 12 -4.2隧道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4 -4.2.1施工测量- 14 -4.2.2洞口明洞施工- 24 -4.2.3浅埋段辅助工程措施- 31 -4.2.4洞身施工- 38 -4.2.5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施工- 50 -4.2.6塌方地段的施工- 63 -4.2.7 防排水- 69 -4.2.8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 81 -4.2.9衬砌施工- 85 -4.2.10 水沟及电缆槽- 95 -4.2.11 岩溶处理- 95 -4.2.12风水电作业及通风防尘- 95 -4.2.13隧道路面- 98

    3、 -4.2.14隧道内装饰施工- 99 -4.2.15 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 100 -5.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04 -5.1安全保证措施- 104 -5.1.1安全方针及目标- 104 -5.1.2安全组织机构- 104 -5.2安全保证体系(见附图)- 105 -5.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05 -5.4隧道洞口值班制度- 105 -5.5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06 -5.6 逃生管道设置- 107 -5.7开挖、凿孔及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108 -5.8装渣运输- 110 -5.9初期支护施工安全措施- 110 -5.10隧道用电安全措施- 111 -5.11施工通风

    4、与防尘安全措施- 113 -5.12隧道洞内防火与防水安全措施- 113 -5.13炸药库管理规定- 114 -5.14安全检查措施- 115 -5.15现场保卫措施- 115 -5.16现场保卫措施- 115 -5.17文明施工及坏境保护措施- 116 -5.17.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116 -5.17.2文明施工措施- 116 -5.17.3各类标示牌的设置- 116 -5.17.4工地按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并达到下列要求:- 117 -5.17.5环境保护措施- 117 -5.18隧道施工应急预案- 120 -5.18.1对隧道围岩断层破碎带施工的预防

    5、措施与应急预案- 120 -5.18.2突水突泥事件应急预案- 123 -5.18.3瓦斯突出事故的应急处理- 125 -6.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125 -6.1设置质量管理机构- 126 -6.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127 -6.3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27 -6.3.1一般质量措施- 127 -6.3.2专项质量措施- 128 -6.4工程施工检测、试验措施- 131 -6.5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31 -6.6施工重点及难点- 132 -6.6.1施工重点- 132 -6.6.2施工难点- 132 -7.工期保证措施- 132 -7.1进度保证措施- 132 -

    6、7.1.1人员保证- 132 -7.1.2机械设备保证- 133 -7.1.3计划保证- 133 -7.1.4材料供应保证- 134 -7.1.5组织保证- 134 -7.1.6制度保证- 134 -7.1.8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134 -7.1.9正确处理质量、安全与进度的辩证关系- 134 -7.1.10挖掘优势、发扬传统- 135 -7.2冬季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35 -7.2.1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35 -7.2.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35 -7.3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135 -8.人员、设备、材料计划- 136 -8.1主要管理人员- 136 -8.2主要材料控制- 136 -

    7、8.3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 142 -8.4主要试验、测量检测设备- 143 -8.5施工场站驻地- 146 -9.附 图- 146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沙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 永福(广福)至三皇公路起点桩号K0+000位于永福县广福乡广福中学附近,接在建永福(苏桥)至鹿寨二级公路,路线自东向西布设。途经广福乡马芒屯,在玉屏山屯(K3+410)接X128线,K3+410K9+880路段利用旧路进行改扩建6.4km;大石村(K9+880K11+000)采用绕行方案,经大石村后路线沿旧X128线经桂柳高速原五里大桥,路线于(K14+060K14+260)利用桂柳高速原五里大桥

    8、跨越洛清江,再下穿桂柳高速新五里大桥(在建)至衡柳高铁施工便道,路线沿河布设,在大石村大邦河屯(K26+620)下穿衡柳高铁榕树坪大桥,在永安乡永安村设928米沙弯隧道,然后经马龙塘、古陌、架枧至永安乡,在永安规划区外(K38+260)接X137线,利用旧路进行改扩建;后在永安乡太和村田村屯与X137线分叉,经太和村上镜屯后至三皇镇,经三皇镇六龙村、大路村至项目终点三皇镇下矮山附近,接鹿寨至清河公路,终点桩号为K58+823.456。路线总长58.776公里。永福(广福)至三皇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面宽度8.5米,双向两车道。1.1 工程简介沙弯隧道为永福(广福)至三皇公路施工总承项目中的

    9、唯一一条隧道,隧址位于桂林市永福县境内,隧道起终点桩号为K29+857K30+785隧道线长928m,进出口明洞分别长8米、10米,级围岩138m,级围岩286米,级围岩504米。隧道进出口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明洞洞身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余洞身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结合防水,美观和行车舒适安全等要求,本隧道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复合式衬砌,二衬衬砌断面全部采用曲边墙式等截面断面。沙弯隧道平面线型呈“S”型,纵断面采用单坡,纵坡为2.25%。隧道左曲线半径为R=600m,右曲线半径为R=600m。隧道设计等级为单洞两车道二级公路;隧道设计时速40Km/h;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P8;洞内路面设计

    10、荷载公路-级;隧道净宽9.0m,净高5.0m。 隧道洞身横断面图(级围岩加强段)隧道洞身横断面图(级围岩深埋段)隧道洞身横断面图(级围岩深埋段)隧道洞身横断面图(级围岩衬砌结构)隧道洞身横断面图(级围岩紧急停车带衬砌结构)1.2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1.2.1气象、水文隧道位于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夏长多雨。大体分为三种区域性气候类型:光温充裕易涝区、温暖易旱区和温凉湿润区。其中苏桥镇、罗锦镇、永福镇大部分属光温充裕易涝区,三皇乡、百寿镇、永安乡大部属温暖易旱区,龙江乡、广福乡、堡里乡大部份属温凉湿润区,最

    11、冷月(1月)平均气温8.2,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27.9,日平均降水量总量最大(6月)352mm,日平均降水量总量最小(12月)49mm。1.2.2地形地貌沙弯隧道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明显,属高山地貌区,路线斜穿一连体山,有沿线地形地势呈锯齿状,整体呈中部高,两侧低。隧址区高程约为292.59-591.68m,相对高差约为299.09m,地形起伏较大。整体地势较陡,沟谷纵横,切割强烈,横坡陡峻,地表植被覆盖率高,以灌木林,桉树为主。进出口端主要为泥盆系莲花组砂岩,粉砂岩出露。隧道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进出口自然斜坡较稳定。沙弯隧道出口端(施工进洞端)原地貌1.2.3工程

    12、地质。沙弯隧道进出口位于山体斜坡上,隧道洞口走向与等高线斜交,未设计偏压段。该段地层主要为全强风化砂岩,粉砂岩,少部分为中风化,风化不均。岩石属软较软岩,岩体极破碎破碎,呈破裂状或土状结构,受地下水严重,围岩无自稳能力,全风化层遇水易软化,液化。风钻可掘进,局部需爆破方可掘进。隧道范围内地层岩性简单,为第四系残坡积(Qel+dl)覆盖层和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砂岩(D1l)。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广范分布于山体表层,主要岩性为砂质粘性土,呈黄褐,灰褐色,土质不均匀,混碎。块石,石质为全强化砂岩,含量约25%35%。粘性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土层较薄约11.0m;山脚土层较厚且覆盖面积较

    13、多,局部厚达2-2.5m部分岩石出露。厚度分布不均。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砂岩(D1l):局部夹粉紫红色砂岩,分布于隧道全段,底部有砾岩。隧道洞身段围岩以级为主,级围岩主要为中微风化砂岩组成,岩体较破碎完整,稳定性较好,可稳定数月。旱季为点滴状出水,雨季时为淋雨状出水或涌流状出水。级围岩段为强中风化砂岩,粉砂岩组成,岩体较破碎,一般无自稳能力。地质构造:隧址区发育北北东向断裂,西翼受百寿断裂破坏不完整,永安以东为一泥盆系单斜构造,永安以西构成数个复式褶皱,背斜核部为上泥盆统,向斜核部下石炭统,背向斜间受断裂破坏,造成背、向斜不完整。大崇山复背斜,龙山以北寒武系地层组成北西南东向,轴面向南倾斜的倒转

    14、褶皱;江口以南为不对称的拱形褶皱,幅度一般为2000米,倾角45-70次级褶皱发育,背斜核部为震旦系。1.2.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调查,隧道区无地表水体,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径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顺畅。隧道进出口山坡沟底为洛清江,常年有水,水面宽320m,水深0.13.0m,降雨后水面迅速上涨。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岩的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孔隙潜水的渗透补给,向河谷低洼处排泄,水量受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地地貌等控制,属西江水系。1.2.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广西区地震裂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15、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3拌合场建设:1.3.1拌和机的选择沙弯隧道采用单向开挖,自出口端(三皇端)向进口端(永福端)掘进,并且根据混凝土供应数量及施工,我项目拟采用在出口端过去800米处建立一个拌合场来供应混凝土,该站安装有一套HZS150型拌合楼,按混凝土月供应峰值测算,满足混凝土浇筑的拌制需求。早强喷射砼场站设置在隧道施工出口的旁边,以方便隧道的施工。1.3.2主要材料供应及储备碎石供应主要由项目自产,拌合场设有碎石合格区及待检区共6个仓,储备能力达3000 m3以上;河砂从融水等地购进,河砂待检合格区及待检区共4个仓,储备能力达2000 m3以上。高峰期完全能满足

    16、7天用料要求。具体使用材料以施工配合比审批的合格材料为主,不合格材料立即清除厂区。本隧道施工用碎石前期小部分从临桂或鹿寨采购,大部分由项目碎石加工场生产,其他材料如钢材、锚管、速凝剂、锚固剂等由公司统一招标采购,进场后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尽可能避免材料的分散采购,利于控制材料质量稳定性。水泥,选定供应商为南方水泥,完全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拌和场内配备4个水泥罐,每个60t,水泥储存能力240t。1.3.3站内施工用水及用电施工用电: 拌和站场地内用电采用外接10KV高压电线,洞口安装630KVA箱式变压器,钢筋加工场及生活区安装一台180KVA杆式变压器,另外配置1台220KW的发电机组以保证突

    17、发停电及停电时段时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拟在拌合站内建一个容量为100m3的主水池,从河道里不间断抽水至水池内,完全能够满足施工生产用水需求。1.3.4拌和机组和料仓的安装施工(1) 拌合站基础所选择位置为原高铁施工遗留拌合站基础,对其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并适当优化。(2)拌合站设备安装,根据现场遗留基础尺寸情况选用HSZ150 混凝土拌合站 1 套。(3)料仓基础施工,沿用高铁遗留的10个料场,但需要进行检查和相关处理,加盖料仓大棚。1.3.5场站的标准化建设场地建设按照施工单位工地(现场建设)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进行布置和建设。(1)场地总体布置:场地总体布置:场地内设置拌和站、配料机、待检骨料存

    18、放料仓、合格品骨料存放料仓、拌和用水水池、值班房、电子地磅、钢筋加工场,设有工程告示牌、拌和站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五牌一图,具体布置及功能区尺寸见附件拌合站平面布置图。(2)场地的平整及硬化土地交付使用后,施工员立即组织工人对场地进行杂物清理,对遗留设施进行检查做到分门别类记录,并进行分析确定适当修砌方案和选择相应拌合站设备。本场地为高铁遗留搅拌站场地,所以大部分基础和设施都能利用,生产能力完全能满足施工要求,但需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生产成本。场地硬化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在

    19、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3)骨料仓隔墙与顶棚施工骨料配料仓隔墙基础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宽70cm,高40cm(如果基地为中风化岩石,则根据实际减少浇筑),墙身采用浆砌片石墙,宽50cm,高250cm,采用混凝土护端。墙身砌筑时,应根据骨料仓顶棚的设计要求预留骨料顶棚基础,基础深入混凝土内40cm。顶棚高度9m,施工由专业厂家现场制作安装。(4)水、电布置按标准化建设要求,电力线路布线将另报专项方案,报批后实施。(5)文明施工标牌制作拌和机统一喷涂黄色底漆,水泥罐统一喷涂黄色底漆,同时喷上醒目的红色“广西路建”字体,场地内的标志标牌按照业主及公司

    20、标志化管理要求规定尺寸统一制作安装。1.4围岩与衬砌分段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级别备注沙弯 隧道 工程总体总体明洞永福端明洞K29+857- K29+865,三皇端K30+775- K30+785,浇筑、明洞防水层、明洞回填洞口工程永福端洞口开挖、边仰坡防护、洞门、截水沟三皇端洞口开挖、边仰坡防护、洞门、截水沟洞身开挖K29+865-K29+905K30+690-K30+775S5-AK29+905-K29+920S5-BK29+920-K30+030K30+180-K30+230K30+434-K30+500K30+590-K30+690S4-BK30+030-K30+180K30+23

    21、0-K30+245K30+295-K30+375K30+425-K30+434K30+500-K30+590S3K30+245-K30+295K30+375-K30+425JS3洞身衬砌(包括初衬、二衬)K29+865-K29+905K30+690-K30+775S5-AK29+905-K29+920S5-BK29+920-K30+030K30+180-K30+230K30+434-K30+500K30+590-K30+690S4-BK30+030-K30+180K30+230-K30+245K30+295-K30+375K30+425-K30+434K30+500-K30+590S3K30+

    22、245-K30+295K30+375-K30+425JS3防排水防水层、止水带、盲管辅助施工措施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大管棚隧道路面调平层、面层1.5主要工程量沙弯隧道主要工程量包括:隧道正洞开挖、支护、衬砌、路面、洞内装饰、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临时工程等。各工程项目工程数量见下表。工程项目及数量表序号工 程 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隧道全长m/座928/12洞口、明洞及洞身开挖(土石方)m380499.13C25喷射混凝土m34305.54工字钢kg195127522药卷锚杆kg122876625中空注浆锚杆m14638.47钢管 (108mm)m1088钢管 (89mm)m11349

    23、小导管+无缝钢管(424mm)m11115.710钢筋网8Kg7307111二衬钢筋、支护、防护钢筋Kg34133711自粘胶膜防水卷材m222561.312无纺布m225544.413素混凝土调平层(厚200mm)m2772414水泥混凝土面层m2772415隧道瓷砖m24658.616喷涂防火涂料(防火涂料耐火极限1.5小时)m213029.12.编制依据 1、永福(广福)至三皇公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 F72-2011)5、公路

    24、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D71-2004;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 F90-2015;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11、永福(广福)至三皇公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14、本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和科技成果及本企业劳动定额等。3.施工进度计划本隧道工程洞长928m。施工顺序:1.隧道洞口

    25、开挖;2.洞口防护;3.隧道洞身开挖及初衬;4.隧道二次衬砌;5.洞内路面;6.附属工程。计划平均月进尺90m 左右,前一个月进行施工准备,铺设供水管路,建高位水池、拌合站、空压机房等临时设施,高压水池设于溪流处。平整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和人员进场,开挖洞外路基土石方,暴露洞口达到正式进洞条件。本隧道投入开挖台车1台,二衬台车1套、挂防水板台车1台,投入设备侧铲1台,凿岩机15台,挖掘机1台,空压机3台,喷射混凝土搅拌机1台,喷浆机2台,运输车4台,鼓风机1套,工人110左右人。进场建设期为30天,计划在2017年8月份完成,2017年8月15日具备施工生产的条件。计划在2017年8月20日开始

    26、进行洞口的开挖及支护,于9月05日开始开挖暗洞,暗洞计划平均每个循环进尺13米,具体进尺由围岩等级而定,至2018年7月份完成隧道的贯通。2018年8月完成二衬混凝土施工,及其它附属工程紧跟进行,具体按实际开工令开始计算以此类推。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4. 施工工艺 总体施工工序图开工前施工准备洞身开挖及排水仰拱和铺底洞身防排水设施洞内路面及附属工程模筑二次衬砌洞门及其附属工程施工浅埋段及洞口明洞模筑衬砌施工洞顶截水沟开挖、砌筑及洞口排水施工地表注浆、套拱、超前管棚等进洞辅助措施施工初期支护及仰拱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及临时防护浅埋段开挖不超过35m必须进行浅埋段二衬及明洞模筑衬砌施工根据围岩条件和

    27、测量情况合理选择支护参数洞口及洞内软岩段二次衬砌尽早施工,其他段落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工,二衬距离掌子面由围岩等级而定。洞身初期支护初支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并及时进行复喷,硬岩地段复喷作业距掌子面不得超过规定距离。仰拱和铺底超前二衬距离三倍台车长度4.1 总体施工方法本隧道为中隧道,项目拟采用隧道出口端单向掘进的施工方法,按设计要求采用21米89x8mm超前大管棚进洞,在隧道进口距出口洞口60m前,将隧道出口的边仰坡及截水天沟施作完成、超前大管棚施作完后,开挖暗洞35m。选择围岩较好处进行隧道的贯通。隧道由一个专业化施工队伍进洞施工,施工用水用电就近接入。隧道

    28、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在级围岩需爆破时,采用微震动爆破技术,尽可能减少超挖及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及破坏,、级围岩的土质围岩采用人工开挖或挖掘机开挖。级围岩采用台阶分部开挖法施工;级围岩浅埋段项目部拟用拱部环形留核心土开挖台阶法分步台阶进行开挖,掘进至深埋段;开挖立架立两环拱架为一循环进尺,初期支护边开挖边支护,二衬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综合分析,适时施作。开挖步骤:(1)上台阶弧形导洞超前支护、开挖支护;(2)下台阶两侧交错开挖支护;(3)核心土开挖;(4)浇筑仰拱;(5)模筑二衬。在地质及水文地质较好的情况下的级围岩可采用其它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IV围岩段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进行开挖支护,上下台阶开挖面

    29、控制在35m之内。隧道结构按新奥法进行设计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喷混凝土(钢筋挂网)、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长管棚超前支护、超前注浆小导管等为施工辅助措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各围岩段复合支护的参数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围岩级别、结构跨度、受力条件、施工因素等,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各类型复合支护的参数见下表。 4.2隧道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2.1施工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项目在进场和交接桩以后,组织测量技术力量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洞口导线点(每个洞口不少于3个)和高控制点(每个洞口不少于2个)必须保证施工

    30、期间稳固耐用,并注意对控制点进行保护,使其不发生参数变动。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定期复测,确保符合精度要求。外业工作完成以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按要求进行平差计算和进洞关系计算,然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以确保隧道的施工精度。根据规范要求平面控制测量适用长度及设计要素测量部位测量方法测量等级适用长度洞口联系边方位精度(秒)测角精度(秒)边长相对中误差洞外GPS测量一3035km1.0二2030km1.3三20km1.7导线测量一20350.71/200000二8201.01/200000681/100000三461.81/80000四242.51/50000五24

    31、.01/20000三角测量一20350.71/300000二8201.01/200000681/150000三461.81/100000四242.51/50000高程控制测量适用的水准路线长度及设计要素测量部位测量等级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km)每千米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水准仪等级全站仪等级水准标尺类型洞外二361.0DS0.5、DS1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三13363.0DS1/I线条式因瓦水准尺DS3/I区格式水准尺四5135.0DS3/I区格式水准尺五57.5DS3/I、II区格式水准尺洞内二321.0DS1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三11323.0DS3/I区格式水准尺四5115.0DS3/I区格式

    32、水准尺五57.5DS3/I、II区格式水准尺2)、洞内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测量。直线段间隔不小于200m布置一导线点,曲线段不小于70m布置导线点。根据规范要求平面控制测量适用长度及设计要素洞内导线测量二6351.01/100000三461.81/50000四242.51/50000五24.01/20000高程控制测量适用的水准路线长度及设计要素测量部位测量等级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km)每千米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水准仪等级全站仪等级水准标尺类型洞内二321.0DS1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三11323.0DS3/I区格式水准尺四5115.0DS3/I区格式水准尺五57.5DS3/I

    33、、II区格式水准尺(1)、洞内平面控制点的选点、埋石洞内导线布置成多边形导线点,控制点选在通视良好,顶板或底板岩石坚固的地方,以使工作安全和控制点便于保存。洞内导线点兼作水准点使用,埋石方法、要求与洞外导线点相同。由于洞内施工和运输特别繁忙,光线较差,露出地面的标志易被破坏,导线点选择在中线的一侧,标石顶面应埋入地下1020cm处,以坚固稳定、便于利用为原则,上面盖上铁板或厚木板,并注意不要压在金属标志上。埋石后,在边墙上以红油漆作为标志,标明点号、里程等,并以箭头指明埋点位置。(2)、洞内导线测量用于向洞内传算方向的洞外联系边长度:由于沙弯隧道为中隧道,不宜小于200m,相邻边长比应小于1:

    34、3。洞内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洞外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建立洞内平面控制系统。根据洞内导线的坐标,测设隧道中线、放样隧道衬砌位置及其他附属设施定出隧道开挖的方向,保证隧道开挖的精度在范围内。 由于本隧道属于中隧道,所以我们洞内采用单导线,如图所示,A点为洞外平面控制点,1、2、3、4为洞内导线点。单导线的角度可以采用左、右角观测法,即在一个导线点上,用半数测回观测左角(图中的),半数测回观测右角(图中角)。计算时再将所测角度统一归算为左角或右角,然后取平均值。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配置度盘位置。在左角和右角分别取平均值后,应计算该点的圆周角闭合差。(3)、洞内高程控制测量=i平

    35、i平360试中:i平导线点i左角观测的平均值;i平导线点i右角观测平均值。应部大于规定限差。测站圆周角闭合差的限差()导线等级一二三四五限差(秒)1.42.03.65.08.0对于单导线,在设立新点之前,应对前面角度进行检察,如图所示。设立了新点4,在测量3点 角度之前,应先在2点测角,以检差1、2、3.点有无位移。洞内导线点的埋设a、洞内水准测量精度地面与地下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采取等影响分配原则,公路隧道的贯通限差为70mm,其中误差为35mm,则洞内高程贯通中误差为mh=0.7135=24.8mm,由于水准线路小于5Km,水准测量即满足规范精度要求。b、洞内水准测量施测洞内水准测量

    36、利用平面控制点、主要导线点设置为永久水准点,施工导线点设置为临时水准点。洞内水准点在隧道未贯通之前,只能布设支水准线路,为增加检核条件必须进行多次观测和往返观测。随着隧道的掘进和水准点的延长,为满足施工放样和贯通精度的要求,先设置较低精度的水准点在施工导线点上,然后设置精度较高的水准点在主要导线点上。由于洞内通视条件差,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应超过50m。(4)、对洞内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必须要进行经常性的观察和复核,如发生参数变化必须及时恢复正确。(5)、洞内中线测设在隧道开挖初期,以洞口控制点为依据,放样临时隧道中线,指导隧道的开挖方向。当隧道掘进到一定距离,洞内控制点逐步建立以后,再测设

    37、正式中线点指导隧道的衬砌施工。临时中线点每5-10m设一点;正式中线点每50m设一点。中线的测设可用极坐标法进行,为防止错误和提高精度,应以分中法测设中桩桩位。(6)、洞内其它结构物的测设洞内排水沟、电缆沟及其它结构物的测量放样,可根据这些结构物与中线的相对位置和设计高程进行测设。隧道施工放样(1)开挖断面的放样测量开挖断面必须确定断面各部位的高程,通常采用的方法为腰线法。将水准仪置于开挖面附近,后视已知水准点P读数a,即得仪器视高线为:Hi=HPa根据腰线点A、B的设计高程,可分别计算出A、B点与仪器视线间的高差:hA= HAHihB= HBHi先在边墙上用水准仪放出与视线等高的两点A、B,

    38、然后分别量测hA、hB ,即可定出点A、B。A、B两点间的连线即是腰线。根据腰线就可以定出断面各部位的高程及隧道的坡度。在隧道的直线地段,开挖断面的轮廓左、右支距(指与断面中线的垂直距离)亦相等。在曲线地段,隧道中线由路线中线向圆心方向内移一d值,如图4.1.6-2所示。由于标定在开挖面上的中线是依路线中线标定的,因此,在标绘轮廓线时,内侧支距应比外侧支距大2d。拱部断面的轮廓线一般用五寸台法测出。如下图所示,自拱顶外线高程起,沿路线中线向下每隔0.5m向左、右两侧量其设计支距,然后将各支距断电连接起来,即为拱部断面的轮廓线。墙部的放样采用支距法,如下图所示,曲墙地段自起拱线高程起,沿路线中线

    39、向下每隔0.5m向左、右两侧按设计尺寸量支距。直墙地段间隔可大一些,可每隔1m量支距定点。如隧道底部设有仰拱时,可由路线中线起,向左、右每隔0.5m由路基高程向下量出设计的开挖深度。(2)供衬砌施工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全站仪测定。(3) 衬砌立模前必须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3)、贯通测量(1)平面贯通测量,用隧道掘进口洞内的导线点放样出隧道中线桩,再使用隧道设计进口端洞外的导线点,对该中线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差值即为横

    40、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差值即为纵向贯通误差。 高程贯通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洞内联测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得到高程不符值即为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隧道贯通极限误差的规定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m)6000横向贯通限差(mm)150200高程贯通限差(mm)70(2)隧道贯通后,实际贯通误差应分别按下述方法测定1)采用中线法测量的隧道,应从两相向开挖方向向贯通面引伸中线并定出各自的贯通点,两实际贯通点间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即为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2)采用导线测量的隧道,应在贯通面中线附近钉一临时点,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其坐标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相垂直的方向上,即为横

    41、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同时测量该点的水平角,以此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3)由两端的高程点分别测量出贯通面处临时点的高程,其高程差即为高程贯通误差。(3)隧道贯通以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线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4)隧道贯通误差的的调整直线隧道的贯通误差宜采用折线法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因调整而产生的转折角小于5时,可视为直线线路。2)转折角在525时,应按顶点内移量确定线路及相应衬砌位置。顶点内移量应符合表5.9.3的规定。顶点内移量转折角( )内移量(mm)511041510201725263)转折角大于25时,一般铁路应加设半

    42、径不小于4000m的圆曲线。高速铁路应加设半径不小于8000m的圆曲线(5)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限差以内时,贯通误差调整应符合 下列要求1)贯通点坐标闭合差应在调线地段的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也可按坐标平差处理。2)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中线法贯通的隧道,当调线地段全部位于圆曲线时,贯通误差可由两端曲线向贯通面按长度比例调整中线。(6)中线法贯通的隧道,当贯通面在曲线的始点或终点附近时,从曲线端延伸的直线与直线既不平行又不重合时,中线应按下列要求分两步调整1)根据不平行切线的夹角计算相应的圆曲线调整长度,如图5.9.6-1。通过增减圆曲线长

    43、,使不平行的切线平行;圆曲线增长或缩短的调整量近似值按下式计算:圆曲线中心角的调整值:式中DD曲线始(终)点处的横向差(mm);EE延伸直线端点的横向差(mm);DE延伸长度,可采用80100m;R设计曲线半径。2)调整曲线始点或终点A的位置,使切线重合。曲线始点或终点的移动距离:式中S调整平行后的间距,量至毫米;曲线总转角(含调整量)。(7)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限差之内时,应按下列方法调整1)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应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2)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按线路长度比例调整。3)未衬砌地段,应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放样依据。(8)注意事项: .为保证隧道正确贯通,根据测量规则制定允许误差标准:横向允许误差100mm,高程允许误差50mm。 .隧道施工测量除在测量设计中对贯通误差限差进行设计外,还应在施工测量中认真仔细,加强复核,进口与出口经常进行联测,确保隧道施工的贯通精度。 当贯通误差较小时,可按原设计资料进行衬砌,并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调整,消除贯通误差的影响,保证衬砌断面圆顺过渡。4)、有关注意事项(1)测量工作是工程实施最基础性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始终是创优良工程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其成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对本项目的测量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由技术部门在控制测量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洞内控制


    注意事项

    本文(xx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