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施工质量创优策划(电气施工工程)1、 工程质量创优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符合GB 50397-2007冶金电气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争取工程达到“国家冶金优质工程标准”;2、 合格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3、 优良率:分部工程优良率90%;分项工程优良率85%以上;一次试车成功。4、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的分解:41前期准备4.1.1成立工程创优三电部领导小组。4.1.2确定创优目标,统一参建人员的思想。4.1.3由三电部按照分区的形式,组织该区全体专业施工管理人员、质量员、安全员对本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质量隐患,从早从快解决问题。4.1.4开展岗前培训,学习先进的
2、管理经验和施工工艺,全面提高员工创优意识和技术素质。4.2过程控制4.2.1施工安全用电: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临时用电部分)、装备部装备电气第6号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办法、建设施工用电安全评价办法(检查表)、硅钢项目经理部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4.2.2施工单位在领到图纸后,在三天内,对图纸进行消化审核,对有变更的部位及时通知电气施工方,对有疑问的部分以图纸自审的记录方式报于项目部三电部,项目部三电部汇总各家施工单位的自审记录,形成图纸会审表,通知赵慧芝联系设计,组织图纸会审,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4.2.3主要设备及
3、材料检验:4.2.3.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业主的需要,确保材料、设备符合规定要求,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必须对材料、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货物,不得进行安装和使用。检验场地应符合供方提供的技术说明书或规范的要求。4.2.3.2工程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好下列检查、验收:4.2.3.2.1开箱清点检查,其规格、型号和数量与装箱单及设计文件一致,且无残损和短缺;4.2.3.2.2产品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书齐全,并登记保管好;4.2.3.2.3按有关要求做好外观检查,并根据技术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严防丢失、损坏和变质。4.2.4变压器安装验收:4.2.4.
4、1变压器中性点、变压器箱体、安装干式变压器的支架或外壳的接地应按设计给定的低压配电系统要求进行;连接正确可靠,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4.2.4.2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必须符合并联条件;4.2.4.3变压器应按冶金电气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要求交接试验合格。4.2.4.4变压器安装应位置准确,附件齐全,油浸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安装附件如气体继电器、温度信号计安装前应进行校验,安装正确牢固、接线正确。4.2.4.5变压器应进行5次电压冲击合闸,应无异动情况,第一次合闸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min。4.2.5电缆的敷设及验收:4.2.5.1电缆保护明配管每两米平直度与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5、管敷设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且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管子的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规定,坐标正确,管口标高一致且油漆防腐完整、光亮。管内穿线在盒、箱内导线有适当余量且不允许在管内接头。导线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紧密且不受外力,连接用紧固件的锁紧装置完整齐全。如果施工不符合要求,由三电部通知电气施工单位整改。4.2.5.2三相或单项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4.2.5.3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4.2.5.3.1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4
6、.2.5.3.2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的上面平行或下面平行敷设。4.2.5.3.3禁止超过电缆允许敷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下表规定,当温度低于下表时,应采取措施:电缆类型电缆结构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充油绝缘电力电缆充油电缆-10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5塑料绝缘电力电缆0控制电缆耐寒护套-20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5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04.2.5.3.4电缆桥架和电缆支架上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见下表:电缆型式多芯单芯控制电缆10D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无铅包、钢铠电缆10D铠装保护20D聚氯乙烯绝缘电
7、力电缆10D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15D20D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2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4.2.5.3.5桥架内、支架上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大于倾斜45敷设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2m;水平敷设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设固定点;垂直敷设于桥架内的电缆固定间距不大于下表规定:电缆种类固定点距离电力电缆全塑型1000除全塑型外中低压电缆1500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2000控制电缆10004.2.5.4电缆敷设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序号质量通病现状防治措施1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设同一电缆槽内。应严格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将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分开敷设,不得混放在一个电缆槽中,或绑在同一
8、捆中。2垂直敷设电缆时不绑扎,使上平面自垂直侧的转角处受力,导致转角部位受伤,不能使用。垂直敷设电缆时应敷设一根绑扎一更,(可用临时帮扎带);电缆全部敷设完后要每隔2米绑一道。用尼龙绑带或阻燃尼龙绳绑扎。3电缆槽内电缆敷设的敷设的太多,占槽率超过75%。电缆敷设前首先熟悉图纸要求的走向、层数、等级,电缆敷设占槽率为: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占槽率不得大于75%。4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没有按规定固定。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5电缆跳槽时不固定,成束电缆整理不到位。电缆跳槽是应在转角前固定;成束的电缆应顺直,不交叉。捆绑间距一致。6控制电缆出现中间接头。做好电缆放线计划,先长后短
9、。4.2.6电缆桥架安装验收:4.2.6.1金属电缆桥架及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4.2.6.1.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场不应小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4.2.6.1.2非镀锌金属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4.2.6.1.3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放松螺帽或放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4.2.6.2电缆桥架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序号质量通病现状防治措施1梯型、槽型自行加工的电缆桥架标准弯弧度不光滑,上平面角缺口没补。自
10、行加工的桥架在转角焊接处要进行打磨,上平面缺口要进行补角后打磨光滑。2多层桥架托臂不平直。多层桥架托臂要横平竖直,并与立柱垂直。两者不得左右倾斜或上翘下塌,偏差不得大于2mm3沉降缝处桥架断缝间隙留的不均匀,不垂直。在建筑物沉降缝处、建筑物两沉降缝之间超过50m时及户外架每隔30m处,均应断开桥架。两断缝间隙应在1520mm之间,应垂直一条直线上。4桥架层间接地没设在明显处,不便于检查,有串联现象。层间接地要设在人员便于行走的通道侧,利于检查;接地线不得有断开现象;每隔3050m处作一次电气连接。5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成型不好,焊缝不去除药皮,不及时防腐。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
11、满,不平滑处应打磨;及时去药皮、防腐。6桥架用联结螺栓短,应露出螺帽23扣。选料应正确。7采用吊架式的电缆桥架,吊杆焊接不牢焊缝不饱满、不规范,发现后及时更换处理,外观成型质量差,要按照焊接规程及设计要求操作,确保焊缝强度。4.2.7电机安装验收:4.2.7.1电机的安装应做到基础板、垫板、锚板等紧固牢靠,布置工整符合规范要求,螺栓紧固力矩正确;变压器及电抗器等大型设备的安装应位置正确,固定牢靠;油浸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其引出线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的锁紧装置齐全,套管不受外力等。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4.2.7.2电机安装要求:项目要求标准基础板纵横中心
12、线偏差小于1mm基础板标高误差小于1mm基础螺栓基础板的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0.15mm螺栓露出尺寸25螺距垫铁在地脚螺栓两侧距离250mm处其余部位距离400700mm与设备接触面不得小于垫铁面积的70%每组垫铁的总数不超过五块总厚度70100mm应放置平稳、紧压接触良好,点焊为一体基础螺栓与锚板互相垂直锚板与基础面接触紧密轴承座座位位置正确,与基础板结合紧密绝缘轴承座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M4.2.7.3电刷的检查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项目要求允许误差各极下电刷换向器周围分部均匀合理极距允许偏差1.0mm刷盒至换向器表面距离2.5mm0.5mm电刷与刷盒间隙0.10.2mm电刷接触面与换向器或滑环
13、的弧度相吻合面积大于70%电刷弹簧最低压力以电刷不冒火为宜保持在0.0150.025MPa电刷在换向器表面工作,升高片与刷盒距离小型电机517mm大电机35mm4.2.8盘柜安装标准:4.2.8.1盘、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盘柜的接地线应采用10mm2及以上铜导线与接地干线相连。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可靠地连接。4.2.8.2需要绝缘安装的盘、柜与基础型钢、地脚螺栓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基础型钢和地脚螺栓等预埋件严禁与混凝土中的钢筋连接,应用绝缘导线与专用接地线连接;4.2.8.3盘、柜的调整试验应按有关规定执行,试验结果符
14、合相关规定,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符合设计要求,调试记录完整准确。4.2.8.4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m)(mm/全长)顶面平直度15侧面平直度15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54.2.8.5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垂直度(每米)1.5盘间接缝2盘面偏差相邻两盘1成列盘面54.2.9起重机安装验收:4.2.9.1起重机配电屏、柜必须接地、接零可靠;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带有标识的多股铜芯软导线连接。4.2.9.2起重机的每条轨道,应设2点接地。在轨道端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跨接;接地电阻小
15、于4。4.2.9.3起重机静负荷试运行,当吊起1.25倍的额定负荷距地面高度为100200mm处,悬空时间不得小于10min,电气装置应无异常情况.4.2.10滑触线安装验收:4.2.10.1滑触线和移动式软电缆的相间和各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10.2滑触线轨面安装要求:项目要求标准滑触线轨面垂直高度直流1500V5700mm100mm最大驰度的最低点不得低于5100mm滑触线改变方向时改线与原方向水平夹角不宜超过15滑触线接头在每一档距内不应多于1个正交档距内无接头线夹接头的接触电阻与等长滑触线电阻之比不大于1接触良好并应涂电力复合脂持续通过额定电流时不产生过热现象4
16、.2.10.3安全滑触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项目要求标准安全滑触线连接平直牢固支架夹安装牢固各支架间距小于3mm绝缘护套完好,不应有裂纹及破损滑接器拉簧完好灵活耐磨石墨片与滑触线可靠接触,滑动时不应跳弧连接软电缆符合载流量要求4.2.11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避雷器组合单元应经试验合格,避雷器底座应接地。其干线、支线的截面大小选择正确,布置合理,固定牢靠,油漆防腐完整无遗漏。接地阻值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网进行电气完整性测试。接地装置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4.2.12各种检验的仪器、专用工具等应符合检验精度深度的需要,并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且必须经周期检定合格后
17、,方可使用。现场不具备检验条件和相适用的检验手段时,规定的检验项目应委托具备资格的专门部门进行。进行检验需具备以下资料:合同及附件;合同规定采用的标准、规范;最终设计文件、图纸;厂商提供的图纸、说明书;厂商提供的试验结果记录、试车记录、材质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装箱单以及其他技术资料。4.2.13电气元器件的检验和验收(按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2.14施工过程中,主要电气设备的安装、试验、调整记录。其中大型电机的安装及试验记录、变压器的抽蕊检查记录、试验调整记录、及电气各系统的调整记录必须完整齐全。 太钢硅钢冷连轧项目部三电部 二一三年一月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