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 总论51.1任务由来5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1.2.1指导思想51.2.2基本原则61.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61.3.1规划编制依据61.3.2引用标准81.4规划范围与基准年81.4.1规划范围81.4.2规划基准年和规划年限81.5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91.5.1规划目标91.5.2技术路线92 虎门镇基本情况112.1地理位置112.2自然环境112.2.1地质地貌112.2.2水文132.2.3气候132.3社会环境133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143.1社会经济现状143.1.1人口概况143.1.2经济建设情况163.1.3农业与土地利用183.1.4虎门镇文化卫生19
2、3.1.5虎门镇市政建设基本情况203.2社会发展预测分析223.2.1经济预测223.2.2人口预测233.3.3交通发展244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26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64.1.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264.1.3 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284.1.4 小结304.2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预测304.2.1 大气污染源现状314.2.2 大气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预测404.3 污染气象条件与环境空气质量预测404.3.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404.3.2 预测模式及有参考数的确定434.3.3 典型日的确定454.3.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64.4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与总量控制规划844.4.1大
3、气环境功能区划分844.4.2 大气环境总量控制规划874.5 大气环境整治工程914.5.1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924.5.2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途径954.5.2.3改变供热方式、发展废热利用994.5.2.6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1034.5.3控制大气污染的政策途径1065 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规划1115.1 水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规划1115.1.1 水系概况1115.1.2 水资源概况1115.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125.1.4 水资源供需预测1145.2 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1165.2.1 污染源调查1165.2.2 污染源预测1225.3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235.
4、3.1 地表水1235.3.2 地下水1325.4 水环境功能区划与容量研究1335.4.1 水环境功能区划1335.4.2 地面水环境质量预测与容量研究1365.5 水污染防治对策1435.5.1水污染防治对策1435.7.2 水环境整治工程1446 生态系统调查与规划1476.1生态用地结构调查1476.1.1土地垂直分布1476.1.2土地水平分布1476.2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1496.2.1调查方法1496.2.2调查结果1496.2.3生态环境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586.2.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606.3生态功能分区规划1636.3.1分区原则1636.3.2 生态功能分区规划16
5、46.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1676.4.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原则1676.4.2森林生态保护建设规划1676.4.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1686.4.4城镇绿化总体规划1717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1777.1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规划基本原则1777.2固体废物管理目标1777.3固体废弃物产生、收运和处理现状1797.3.1工业固体废物1797.3.2生活垃圾1807.3.3医疗废物182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管理规划1837.4.1固体废弃物收运和处理的环境影响分析1837.4.2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1847.4.3固体废物处理策略1887.4.4虎门镇固体废物处置规划1907.4
6、.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978 噪声污染与防治规划2008.1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2008.1.1 噪声现状调查2008.1.2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2018.1.3 声环境现状评价2018.2环境噪声影响预测2038.2.1工业噪声影响预测2048.2.2交通噪声影响预测2058.2.3生活噪声影响预测2068.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及声环境目标确定2068.3.1声环境功能区划分2068.3.2声环境目标确定2078.4声环境综合整治2088.4.1制订噪声管理规定2088.4.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2098.4.3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2098.4.4控制交通噪声2098.4.5对超标声源实行
7、限期治理2098.4.6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2109 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规划2119.1产业结构与布局现状分析2119.2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139.3产业布局规划21410 环境管理现状与规划21710.1环境管理的现状21710.1.1虎门镇环保分局机构组成、人员编制21710.1.2管理范围21710.1.3主要工作任务21710.1.4环境管理现状评价与存在的问题21710.2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21810.2.1目标与建设指标21810.2.2环境管理规划目标实现的措施21911 环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2311.1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组织实施22311.2建立环境保护与建设
8、的宏观调控体系22311.3拓展资金渠道,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22311.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22411.5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22511.6树立珍惜资源的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2251总论1.1任务由来虎门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部,雄踞珠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是南中国经济最繁荣的省、港、澳珠三角地带的几何中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虎门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19912000年10年期间,虎门镇GDP平均增长率高达18.3%,是全国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的1.9倍,各项经济总量指标已经接近或超过了我国许多县级市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与此同时,随
9、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越来越多,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对林地、湿地、农田等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极为严重,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虎门镇的环境问题已引起镇人大、镇政府领导和广大居民的重视。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和提升虎门的城市竞争力,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东莞市环境保护局虎门环保分局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虎门镇环境保护规划大纲,作为虎门镇确定环境规划编制的依据。接受委托后,编制单位多次组织人员到当地调查、考察,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东莞市虎门镇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大纲”。本规划报告依据国家关于印
10、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建设部 环发200282号)和工作大纲编制完成。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2.1指导思想 同七圩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1.2.2基本原则 同七圩镇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具体为:(1)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小城镇所处
11、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3)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4)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建制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5) 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古迹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6)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它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
12、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7)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1.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1.3.1规划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
13、8)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9) 关于贯彻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6734号文;(10)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98-2002)纲 要,环发1998289号文印发;(11) 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粤府199412号;(12) 全国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方案,环发1998366号文印发;(13) 关于水源地确定水质类别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1998171号文;(14) 广东省跨市县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试行办法,粤府199390号文印发;(15) 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1991年1月;(16) 广东省碧水
14、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文印发;(17) 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文;(18)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文批复;(19) 东莞市市域规划控制图则(19992020)市域规划说明,2000 年9月;(20) 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000年6月;(21) 虎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说明(送审稿),2003年6月;(22)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20022020),2003年8月;(23)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年8月;(24)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5、20012005),2001年3月;(25) 东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年1月;(26) 东莞市虎门镇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大纲,2003年2月;(27)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28) 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0月。1.3.2引用标准(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3)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5)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6) 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6、GB8978-1996);(8)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1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4)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16) 危险废物填埋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1.4规划
17、范围与基准年1.4.1规划范围本次环境规划范围为整个虎门镇辖区,总面积178.5km2, 包括现辖的28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委员会。1.4.2规划基准年和规划年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规划年限: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1.5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1.5.1规划目标 比七圩镇具体全面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并提高整体环境质量,使水、气、声等环境因子分别达到相应环境标准;在保证实现环境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使总体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把虎门建设成为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城市绿化、空气清新、生态自然环境舒适美好的城
18、镇。近期主要是解决现有的问题,协调各规划间的不一致;远期引导虎门镇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初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5.2技术路线本规划以虎门镇总体发展动态研究和环境质量现状调研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虎门自然、城建、人口、能源及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析虎门镇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以及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实现工业的合理布局,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良性循环。具体技术路线如下:城镇建设总体
19、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分、环境规划目标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要素预测分析拟订规划方案与措施规划方案的优化确定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指标体系研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环境容量分析各专项环境规划方案可达性分析规划文本、报告和图件 图11虎门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2虎门镇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东莞市虎门镇位于东经11348,北纬2249,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隅,雄踞珠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和重要标志。虎门东联长安,北接厚街镇,西部与番禺市隔江相望,南濒南中国海,西北与沙田镇以河为界,东北是大岭山林场的连绵青山。虎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
20、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海上、陆路交通地位突出。水运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水系相通,直达香港、澳门及华南沿海诸港,为省、港、澳在地之经济走廊。水路北距广州74公里,南距香港75公里,西距澳门83公里、蛇口港70公里。广深、广深珠、深珠高速公路以及315省道均汇于虎门镇区。虎门与广州未来的新城南沙一江之隔,虎门大桥飞架东西两岸,把珠江两岸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虎门镇镇域见图2-1。2.2自然环境虎门镇南临海洋,北靠铜鼓岭(海拔91米,102.4米)和坳垅山(海拔178.2米,228.1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是一个丘原交错、水网纵横的地带。全镇东西宽约16.1公里,南北长约14.7公里,总面积约
21、178.5平方公里,现状镇区建成区面积为9平方公里。2.2.1地质地貌虎门地区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城区规划范围内各地段,按工程地质划分可分为三种地带:(1) 丘陵山地地带:一般表土层可作为六层以下建筑物的天然基础。(2) 冲积层地带:建房时必须进行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10米左右。(3) 水网地带:建房时须填高地面并做深桩处理,一般桩长在15米以上。根据广东省地震裂度区划图的规定,虎门镇为地震六度设防区。2.2.2水文虎门镇地处珠江口东岸,南部临海,位于东江南支流的最下游。东江南支流分支东引河、太平河,流经东莞城区、厚街镇从虎门镇西侧进入珠江。东引河在虎门镇太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汇入太平河入海,
22、一部分从太平进入虎门镇形成虎门镇内河。虎门境内河涌纵横,交织成网,现状水塘面积1032.87万平方米,现状水库155.51万平方米,现状河道506.83万平方米。虎门镇河道受潮水影响,潮型属一日两回潮,带有日潮不等的混合潮。历年平均高潮位(按珠江基准面计)0.76米,历年平均低潮位-0.95米;历史最高水位2.74米(1983年9月9日),历史最低水位-1.9米(1979年8月2日)。虎门镇地下水资源十分有限,并且受海水咸潮影响严重。2.2.3气候 虎门镇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有海风调节,气候温和,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1,一月平均气温13.4,七月平均气温28.2。全年无
23、霜期339天。年降雨量为1800mm,雨量多集中于4-9月。除每年台风季节会直接或间接受影响外,其余自然灾害很少发生。2.3社会环境虎门镇下辖2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截至2002年底,虎门镇总人口为60.9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29万人,外来人口49.62万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人为3.9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4.9%。2002年虎门镇的GDP为44.26亿元(当年价),在东莞32个区、镇中位居第一,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9202.8元。2002年虎门的城乡居民储蓄总额为124.97亿元,人均11.07万元。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虎门经济发展迅速。在19912001年期间,
24、虎门镇的GDP年均增长18.3%;产业结构已基本完成了非农化进程,2002年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已提升至93.9%。3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3.1社会经济现状3.1.1人口概况3.1.1.1人口总量虎门镇总面积为178. 5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和3个居民委员会。2002年户籍人口11.29万人,外来人口49.62万人见表3-1(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外来人口统计值相差较大,本报告采用的为东莞统计年鉴2003的统计值)。 表3-1 虎门镇人口变化及基本情况 (单位:人)年份人口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户籍人口96099109700109910110695111626112
25、927增长率(%)14.20.20.70.81.2农业人口596505960871614719317244873493非农业人口364495009238296387643917839434外来人口117658173791187424386619530000496225虎门镇目前的人口构成具有明显特色。由于资金的大量涌入,镇内的开发规模持续膨胀,加上投资方对于效率的追求,使本地区劳动力的自然增殖过程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致使外省市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本镇,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缺。所以虎门镇目前的人口结构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较大。2002年虎门镇总人口609152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112927人,
26、占人口总量的18.5%;外来人口496225人,占总人口的81.5%。3.1.1.2人口分布根据虎门镇2002年各村人口情况统计表,可以发现虎门镇目前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外来人口,各村人口总数见表3-2。表3-2 2002年虎门镇各村人口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村名人口数(人)村名人口数(人)虎门寨居委会13743博涌村委会60166则徐居委会27528新联村委会16693东方居委会17306白沙村委会30449渔港村委会9110武山沙村委会12530三东村委会4567金洲村委会38243新兴村委会6504小捷窖村委会10146树田村委会6347南栅村委会54238怀德村委会23185东风村委会9
27、834居岐村委会13920宴岗村委会6235村头村委会7539路东村委会16891陈村村委会2557沙角村委会28867黄村村委会2757镇口村委会12796大宁村委会37351九门寨村委会7973北栅村委会31616南面村委会4864龙眼村委会37256北面村委会8797赤岗村委会119383.1.1.3人口密度虎门镇2002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12人,近年来人口密度见表3-3。 表3-3 虎门镇人口密度 (单位:人/平方公里)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人口密度1221162016992786359434123.1.1.4就业结构 从户籍人口的就业结构来看,
28、从事第三产业的最多,2002年占44.4%,其次是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为36.0%,从事第一产业的最少,仅为19.6%(见表3-4)。表3-4 虎门镇户籍人口三大产业从业人数 (单位:人)年份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第二产业比例所占第三产业所占比例19981084734.8%938630.1%1095535.1%19991450027.6%2157241.1%1640631.3%20001416028.9%1633833.4%1844337.7%20011339225.0%1802433.6%2220841.4%20021210719.6%2220636.0%2737344.4%3.1.2经济建设情况据
29、资料统计,虎门目前已引进外商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包括台商投资金额2.5亿美元。目前虎门镇已拥有14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当中不乏有著名的国际和港台的上市公司. 虎门目前引进外商投资的行业包括:服装、电子、五金、塑料、玩具、皮革、建材、家具、彩色印刷、电线电缆等十大主要产业,其中服装、电子两大行业尤为突出,成为全国四大时装市场之一和全国电子信息产品中心、中国南部最大的电子信息基地。虎门经济发达,日新月异,积20多年改革开放之丰富经验,“软”、“硬”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在东莞市32个镇区当中经济发展跃居前列,各项经济指标金额几乎占全市比例的十分之一,近350家虎门台商也占全市台商将近十分之一
30、。虎门经济正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已成为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工商产品贸易集散之地。虎门镇连续五年财税收入名列全国乡镇之首,被国家财政部授予“中国财政之星”,2001年7月再次荣获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颁授“全国创汇十强镇”称号。3.1.2.1经济总量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4.26亿元,比2001年增长10.2%;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当年价)92.22亿元,比2001年增长9.1%;2002年工业总产值(不变价)91.06亿元,比2001年增长12.5%;农业总产值(不变价)2.75亿元,比2001年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85亿元,比2001年的42.59亿元增长了10.0%;金
31、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8.77亿元,比2001年增长25.3%;总用电量194064万千瓦时,比2001年增长23.7%;居民收入有所提高,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8221元,比2001年增长8.0%;全镇共有程控电话103906部,比2001年增长24.5%。近几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见表3-5。表3-5 虎门镇19972002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单位:万元) 年份项目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196892271081315746352650401494442600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316785347225609987048028090659105
32、85农业总产值(不变价)2118022450269282859329038297493.1.2.2经济结构虎门镇近几年来注重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目前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正朝良性方向发展。第二产业的龙头地位已经确定,农业在三种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小,近几年来经济结构见表3-6。表3-6 虎门经济结构 单位:万元 年份项目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19689227108131574635265040149444260017.6%第一产业2579829535310133047930469268380.8%第二产业960601311
33、1215185417979319895421933018.0%第三产业7503411043413287915228817207119643220.0%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4.26亿元,比2001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为2.68亿元,比上年减少了11.9%;第二产业21.93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10.2%;第三产业为19.64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14.2%。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比为6:50:44,第一产业比重比2001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与2001年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发展加快,2002年第三产业比重为44.4%,比2001年上升1.5个百分
34、点。2002年虎门镇产业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2002年虎门镇产业结构图 3.1.3农业与土地利用3.1.3.1农业概况虎门镇丘原交错、水网纵横,属河海三角洲平原地区。农业种植以水稻、蔬菜、水果为主,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逐年减少,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2002年虎门镇内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见表3-7,近几年来农业指标见表3-8。表3-7 200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种 类种植面积或者饲养量产 量水 稻2422亩968吨水 果7272亩3255吨蔬 菜8450亩17474吨水 产11315亩生 猪59836头禽 鸟56万只表3-8 虎门1997年2002年
35、年农业产值表 单位:万元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农业总产值(不变价)297492903828593269282245021180农业总产值(当年价)386084383043450442124263841218种植业113521582311612767881747805林业18965152442520牧业117501324514055551152385218渔业15316146961544913695791770413.1.3.2土地利用现状2002年,虎门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78.5Km2(267750.4亩),是东莞市土地面积最大的镇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3-
36、9。表3-9 虎门镇土地利用现状用地类别面 积(亩)构 成(%)一、农用地1.耕地13217.14.942.园地28584.310.683.林地48440.718.094.牧草地12.10.005.其它农用地32620.312.18二、建设用地1.建制镇用地11921.04.412.农村居民点20558.57.683.独立工矿用地50251.318.774.特殊用地3066.41.155.交通运输用地9275.33.466.水利设施用地5210.11.95三、未利用地44693.316.69总面积(合计)267750.4100.003.1.4虎门镇文化卫生虎门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目前拥
37、有1所职业中学,5所普通中学,44所小学。2002年,全镇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6.40%。1997年2002年全镇在校生人数见表3-10。 表3-10 虎门镇1997年2002年在校学生数 (单位:人)年份项目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小 学157501694119358214412293533526普通中学7902823987609392997110543职业中学163718572187201718301795虎门镇卫生事业改革继续深化,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镇共有卫生医疗机构65个,病床数691张,医生518人,见表3-11。表3-11 虎门镇卫生事业情况年份卫生机
38、构数病床床位数(张)卫生技术人员数医生数2002656911005518200160739140353120005049713797383.1.5虎门镇市政建设基本情况3.1.5.1交通运输虎门是东莞市的一个重镇,它位于珠三角洲的中心及广深交通走廊上,是广深、广深珠等多条高速公路的交汇地,有着特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1)高速公路虎门镇域内现共有2条高速公路,分别为广深高速公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在虎门形成“T” 字交叉,道路断面均为双向6车道。镇域内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3处,其中收费口2处,一处位于大立交、另一处位于威远岛上。出口1处,位于小捷窖。目前,与高速公路的联系主要通过环岛立交
39、进行,其余2处为辅助出入口。(2)一般公路虎门镇域内现有2条公路,分别是省道315线和省道358线(番太公路),其中省道315线是旧107国道。目前新107国道走莞长线,从大岭山方向至深圳。107国道的改线为虎门的发展放宽了限制条件。目前,省道315线的交通量较大,省道358线由于道路条件限制交通量不大。根据2002年10月底的实测流量数据显示,省道315线高峰小时标准车流量为5880辆,客、货车比例基本相同;省道358线高峰小时标准车流量为1490辆,客、货车比例为1:3。(3)场站虎门镇内现有公路场站6个,分别是长途客运总站、太平客运总站、太平长途客运站、永安客运站、黄河客运站和北栅车站。
40、现有场站主要以客运为主,兼顾货物运输。(4)港口虎门港由麻涌港、沙田港、沙角港和长安港4个港区组成,沙角港区隶属虎门镇。目前,沙角港区、沙田港区承担虎门港主要任务,沙角港区以集装箱为主,沙田港区以散货为主。沙角港区有4个码头,分别为太平水运码头、港澳码头、宏业货柜码头、沙角电厂专用码头。3.1.5.2邮电虎门镇邮电业有较大发展,全镇共有程控电话64944部,比2001年增长24.5%(见表3-12)。表3-12 虎门镇邮电通信主要统计指标(19972002年)指标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程控电话用户数(户)39410485315587367376834611
41、03906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门)3955250000600006000085000110000邮政汇款汇出总额(万元)993531008041128941185051159931160933.1.5.3供电、供水目前,全镇拥有变电站5座,2002年用电量达194064万千瓦,19972002年期间,用电情况见表3-13。 表3-13 虎门镇用电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千瓦)年份项目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总供电量90375101265114434144138184161199594总用电量8571996161109070135905156866194064工业用电62
42、6856802175840101314127294147004生活用电15524189162503924741目前,虎门镇共有水厂6座,自来水厂生产能力为10000万吨/年,2002年全镇总供水量为8309万吨,全镇饮用自来水覆盖率达99%以上,见表3-14。表3-14虎门镇供水现状统计表指标计量单位20012002增长率(%)总供水量万吨772483097.57%总用水量万吨695276119.48%工业用水万吨11811057-10.5%居民生活用水万吨1043119114.19%自来水普及率(按户籍人口计算)99.9%99.9%3.1.5.4环保设施虎门镇环卫所主要是负责现状镇区的环境卫生工作,现状有环卫工人230人,环卫车辆23辆,镇区建设有垃圾中转站28个,其它各个管理区也都有专门的环卫工人负责环境卫生工作。全镇垃圾处理共分两部份,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