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doc

    • 资源ID:972614       资源大小:85.0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doc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具有高职特色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研究报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1 研究目的和意义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体系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从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本身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知识构建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需要有一本适合高职特点的、对培养实用的应用型人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更需要有一门精品课程。编写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并把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既能解决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无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和无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问题,又能解决教材的适用性问题,而且还能

    2、大大降低学生的教材成本(据粗略统计,目前我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遗传育种课程所用的3本教材的总金额为88.8元,编一本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交到出版社正式出版,价格也只有30元左右,可以为学生减轻近60元的教材费用负担)。而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们能把在多年遗传育种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编写到教材中,对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和提高遗传育种教学的教学效果将起到重要作用;在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中,把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凝聚教师多年心血的教案、习题集、课件等教学成果放在网上,有利于学生课余学习和远程学习。所以,从事高职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的编写和该门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有利于培养具有高职特

    3、色的合格人才,也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 研究过程本课题从2005年3月开始启动,经过课题组成员多次开会研究,形成了课题研究方案,完成了教材编写大纲。2005年5月正式申报该项目,6月开始着手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编写,2005年11月教材脱稿,2005年12月和2006年3月两次对教材进行了审定。2005年12月开始着手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特点,按教案、习题集及答案、学习指南、实验和教学实习指导书、课件、网页制作、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进行了分工,然后按时间、进度由课题负责人进行检查,2006年5月开始录制主讲教师授课录像。2006年6月课

    4、题通过院级评审,并授予遗传与作物育种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院级精品课程”。3 课题研究结果及评价3.1 课题研究结果本课题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6年7月已完成申报书中全部研究任务。3.1.1 教学大纲制订 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高职高专人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我们重新编制了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有这样几个特点:(1)按上下篇安排教学内容,上篇主要介绍“遗传基础”,下篇主要介绍“作物育种的一般规律、原理、方法和主要作物的育种技术,以及作物良种繁育方法”。(2)本着“实用、够用”原则,削减教学时数,由原来150学时左右,降为100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20学时,教

    5、学实习3天。加上暑期专业实践等,理实比1:1左右。(3)重组后的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1.2 教材与实践性教学指导书的编写 课题组6人有5人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在进行教材编写时,严格按教学大纲的宗旨组织教学内容。教材所有内容都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原则。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他们获得作物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掌握遗传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作物育种、良种繁育等基础知识、基本方

    6、法和操作技能。本教材上篇9个章节内容,下篇8个章节内容,预计30万字左右。教材体现出这样些特点:(1)在教材深度上,能体现高职特点,不深、不难,讲求实用,突出新知识、新技术;(2)体现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基本方法;(3)最新的科技知识、科技成果在教材中得到体现。(4)编写了课程实验指导书和教学实习指导书。3.1.3 多媒体课件开发 在广泛学习、研究了丰富多彩的课件资源后,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生源情况,开发制作了各章节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已经通过2个年级5个班的学生使用表明。遗传与作物育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许多学生认为:这种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好,尤其是直观效果好,容易

    7、理解和掌握。3.1.4 学习指南 为了配合学生自学和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我们编写了学习指南。学习指南包括: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简介、师资队伍信息、遗传与作物育种各章节目的要求与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遗传与作物育种习题答案、遗传与作物育种综合试题答案等。3.1.5 学期授课计划 为了体现教学课时的安排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过去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在“具有高职特色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成果中, 我们展示了1个年级的学期授课计划。3.1.6 教案 在“具有高职特色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中所展示的教案,通过集体研究制定,是课题组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教师们

    8、的智慧、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成果。3.1.7 习题与答案 在“具有高职特色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中,教师们所研制的习题、综合试题和参考答案,主要供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参考,以检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3.1.8 授课录像 本课题提供了三位主讲教师各50分钟左右的授课录像,以体现课题组教师的对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以及教学效果等。3.1.9 学习信息资源 在学习信息资源中,我们单独提供了参考文献,另外在每次课的教案中,我们也提供了学习资源(包括学习参考书、学习资料、网络资料)。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教学生如何查阅学习资料,以帮助学生

    9、完成学习任务。3.2 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3.2.1 对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的评价 通过我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03级、2004级、2005级三个年级试用表明:学生普遍反映我们的教材,能体现高职特点,不深、不难,非常实用,有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既体现了遗传与作物育种前沿性知识,又体现了作物育种的新技术,符合作物育种的生产实际。3.2.2对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的评价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04级、2005级的学生认为: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这种方式非常好,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易于理解,课后又有利于我们及时查找相应知识和内容,还提供了如何学习的方法(学习指南),通过习题还能及时检查

    10、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3教学效果评价近年来,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组的老师们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每次课的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考试考核。每一位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处处关心;既教他们知识,又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风,使他们既能成才,又能成人。主讲教师在教学中能按规定完成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大纲上的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师课堂讲授赋有启发性,知识信息量大。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近年所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青睐,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11、。课题负责人徐大胜老师从教20多年,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专业功底深厚,从教严谨,专业研究能力很强,在多种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有多篇论文和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参加两种全国高职高专教材编写,通过主编(杨凌职业学院农学系系主任刘玉凤、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卢良峰)考核,认为该老师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娴熟,受到主编好评。尤其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遗传学,主编对该教师编写的内容非常满意。他除给校内学生上课外,还经常为成都市农业系统培训职工,受到好评(成都市人事培训中心、原成都市农业局、温江区农业局等)。在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校教学督导评价或同行评

    12、价,还是学生评价(评价指标有:衣冠整洁、举止端庄、文明执教;课堂纪律管理;课程讲解熟练程度,有无“照本宣科”现象;是否生动、形象、直观,紧密联系实际;是否注意教学双边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布置、批改、讲评作业(报告);辅导和答疑是否认真、细致、耐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语言是否清晰、简练、流畅而有条理;学生通过学习学到知识情况;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指导实验(实习)、实训能力等)都非常高。课题组的张彭良、魏万蓉、张世鲜、欧阳丽莹老师,积极参与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参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取得了好的成效,他们教学经验也十分丰富,教学效果良好,也普遍到校内外师生和学校教学督导的好评

    13、。在近年的学生评教和学院创“名师”活动中,有1人获得二等奖,有3人次学生测评考核获得第一名,有10人次排在前5名,其它排名均在前100名。4 课题负责人的学术、教学水平与教学风范4. 1 所讲授的课程 (1)遗传育种,农学类专业的专业课,周4/2,2届,248人;(2)作物栽培, 农学类专业的专业课,周4/4,2届,92人;(3)农业气象, 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周2,2届,358人。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把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学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突出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与其它任课教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

    14、式以及实践性教学等进行探讨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方面的交流和沟通,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4.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遗传育种,完成实验60学时,教学实习共12天,指导毕业论文3年102篇,学生总数248人;(2)作物栽培, 完成实验80学时,教学实习共15天,指导毕业论文3年67篇,学生总数92人;(3)农业气象, 完成实验18学时,教学实习共3天,158人。实践教学有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有课程基本技能训练大纲、实验指导书、教学实习大纲、综合实训大纲、毕业实习大纲。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

    15、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主持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课题 (1)农村劳动者科技技能培训,国家级,来源于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主研人员,2004年,起草申报书,组织实施、调研,年度总结等;(2)农业职业教育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子课题),国家级,来源于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化城镇化互动研究总课题组,2004年,主研人员,2005年5月结题。起草申报书,组织实施、调研,结题报告等;(3)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研究(子课题),国家级,来源于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化城镇化互动研究总课题组,2004年,主研人员,2005年5月结题。

    16、起草申报书,组织实施、调研,结题报告等;(4) 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市级,来源于成都市社科院十五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2004年,2005年12月结题, 起草申报书,组织实施、调研,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等。(5)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研究,国家级,来源于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下的子课题,2004年,主研人员,2005年5月结题。起草申报书,组织实施、调研,结题报告等;(6)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省级,来源于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5年,课题主持人,起草申报书,编写教材,研发教案、课件、习题集、调研等。

    17、4.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和学术论文(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成效.新机遇、新挑战,科技创新与WTO(论文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市级,2002年8月;(2) 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中国农业教育. 部省级,2006年1期;(3)高职学院实践教学途径的探索与实践.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部省级,2004年12月;(4)参编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遗传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1月;(5)参编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作物栽培(担任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6)发挥专业优势,促进产

    18、业教学的协调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国家级,2003年8月;(7)为“三农”服务,是农业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国家级,2003年8月;(8)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教育二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国家级,2004年12月。4.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获成都市高职中专教育学会“一等奖”,颁奖单位:成都市高职中专教育学会,2002年12月;(2) 发挥专业优势,促进产业教学的协调发展,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等“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评比大奖赛,获“一等奖”, 颁奖单位:中国教

    19、育报社培训中心、人民日报出版社、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评委会、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编委会,2003年8月;(3) 为“三农”服务,是农业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等“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评比大奖赛,获“二等奖”, 颁奖单位:中国教育报社培训中心、人民日报出版社、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评委会、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编委会,2003年8月。5 教师队伍情况与教学情况5.1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课程主讲教师5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任课教师平均年龄38岁。副教授1人,占20%,讲师4人,占80%;硕士学位1人,占20%,双硕士1人,占20%;本科学历3人,占60%。年龄50

    20、岁1人,4045岁3人,3035岁2人,30岁以下1人,完全呈梯度结构。在教师队伍中,有4人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有1人毕业于原西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方向(硕士),有1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在整个师资队伍中,主讲教师全部为“双师”素质教师。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学校配备有实验教师一人;实验辅导教师2人。5.2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近五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校为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本课程已引进青年教师6人,在这六人中,硕士生4人,博士生1 人,本科生1人,学校师资队伍稳定。为了提升新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首先,学校对新教师在第一年安排到学校实训中心或专

    21、业实训基地锻炼一年后,通过考核专业技能合格,才承担教学任务;第二,安排部分教师到高校进行专题进修,提升其专业水平;第三,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以增长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第四,采取以老带新,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或讲师作新教师的指导教师,老教师有指导新教师计划,新教师有提高进修计划,一年后,由学校教学委员会组织对新教师考核,合格后才能走上讲台上课。通过这些措施,起到了好的成效,有两位新教师考核成绩优良,一名合格,均走上了讲台。同时,大大提升了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5.3课题负责人和其它主讲教师上课情况 课题负责人和其它主讲教师均上过3门以上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受到师生好评

    22、。其中有1人参加学院创“名师”活动,获得二等奖,在近3年,有3人次学生测评考核获得第一名,有10人次排在前5名,其它排名均在前100名。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各种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5.4教研活动情况 学院每周进行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我们以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为小组开展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各任课教师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心,任劳任怨,分工协作,积极探索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改革,为教学内容、课程整合等改革做出了贡献。教学研究活动内容: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如何根据生源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如何把遗传与作物育种前沿性知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

    23、探讨如何提高实验开出率和如何改革学生的成绩考核办法等。5.5知识更新与课外实践教学 在“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将国内网上有关遗传和作物育种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还经常深入到成都第二农科所、四川省农科院实验基地、四川农大水稻所了解作物育种新进展,收集新的育种信息用于教学中,使其教学更贴进生产实际。5.6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 在“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我们组织任课教师在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方式上作了些探索,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做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在作

    24、物育种的关键季节,我们组织学生到育种单位参观实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技能培养,我们让学生多参加涉及育种方面的专业劳动,有时还带学生到育种单位进行播种等专业性很强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应技能,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5.7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我们尽可能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电视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图,挂图、照片、标本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能快速理解、掌握。任课教师制作了很多遗传与育种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像细胞结构、染色体等,我们就利用电视显微镜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在每一章的教学

    25、课件中,我们都融入了大量生产上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生产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增强他们毕业后适应生产的能力。5.8教学内容与重点 首先强调了课程的科学性,其内容能满足育种、良种繁育、种子管理的需要;第二,强调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第三,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遍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上课,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第四,及时将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融入到教学时,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第五,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配套,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教学实习大纲、毕业论文写作指南等。上篇重点

    26、为: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连锁遗传规律,数量性状的遗传,杂种优势及利用;难点为连锁遗传规律,数量性状的遗传,细胞质遗传,染色体变异。下篇重点为:育种目标与品种资源,引种,选择与选择育种,作物杂交育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制种,作物良种繁育等。下篇难点为:作物杂交育种和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制种。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讲授、实验、辅导、课堂习题等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对于难点,通过反复讲授,提供参考资料信息,介绍好的学习方法,提供电子课件、到育种单位实习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6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遗传与作物育种是农学学科作物生产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从建立到现在,经过了

    27、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1958年建立中专校时,按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门课程上,当时招收3年制高中生,课程学时150左右;在文革期间,虽然还是上这两部分,但内容上得非常少,一般是上上停停,一直持续到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在这期间,遗传学根据课程内容和产生的年代又分为两部分:即经典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孟德尔的三大定律,基因与染色体,细胞质遗传,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群体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内容上得少时基本上只讲遗传三大定律。育种按总论和各论分别介绍,总论主要讲授品种资源、育种目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从1982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4年制初中毕业生进入中专学习,国家包分配。使用全国

    28、统编教材,学时为220学时。内容有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1989年进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招收不包分配班,学生为初中毕业3年制,学时为150学时左右,内容增加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教材为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的自编教材,一直持续到1998年。1998年2002年期间,各校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由于整体生源较差,该门课程采取了压缩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技能等措施。学时数降低到100学时左右,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占到了40%以上。遗传内容主要讲遗传的细胞基础、三大定律,杂种优势利用,育种部分主要讲授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水稻、玉

    29、米油菜制种等内容。2002年学校建立高职学院,由于全国没有统编教材,我们着手课程内容整合,首先编写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大纲,将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整合为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内容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有了一些经验,2005年开始编写体现高职特色的自编教材遗传与作物育种,把任课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教改成果融入到教材中。目前该教材正待出版。教学内容首先强调了课程的科学性,其内容能满足育种、良种繁育、种子管理的需要;第二,强调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第三,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遍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上

    30、课,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第四,及时将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融入到教学时,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第五,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配套,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教学实习大纲、毕业论文写作指南等。7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7.1教学研讨 多年来,我们一贯坚持教学研讨活动,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如何根据生源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所以从1998年开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重新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而且探讨如何改革学生的成绩考核办法;2002年高职学院建立后,再一次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教学

    31、内容进行统一,备课用的参考书统一,考试统一。对收集到的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大家共享;2004年开始对过去使用的教科书(遗传学、遗传育种总论、遗传育种各论)进行内容整合,2005年上半年着手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整合后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目前该教材待出版。7.2广积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在“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过程中,我们除在Internet国内网上搜集有关遗传和作物育种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外;还经常深入到成都的育种单位、科研院所,如四川省农科院实验基地、四川农大水稻所、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等单位或生产中了解作物育种新进展,收集新的育种信息用于教学中,使其教学更贴进生产实际。7.3教学方式改

    32、革,教学效果明显 遗传与作物育种课题组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探索。目前理论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有时结合教学内容,把理论教学搬到了田间、工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我们在进行作物育种部分内容教学时就放到了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我们还组织任课教师在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方式上作了些探索,在理论教学中,尽可能把课件,实物标本、图片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直观性和理解力。在作物育种的关键季节,把学生带到育种单位实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技能培养,我们让学生多参加涉及育种方面的专业劳动,有时还带学生到育种单位进行播种等专业性很强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

    33、握相应技能,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此外,我们还积极改革对学生成绩考核方法。74课程改革后知识与实验模块及对应学时 理论教学80学时(包括习题课学时),实验20学时,教学实习3天。理论教学与实践学时安排如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遗传基础 40绪论 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5分离规律 4独立分配规律 4连锁遗传规律 4数量性状的遗传 6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4细胞质遗传与植物的雄性不育性 4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 4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与遗传工程简介 3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 40绪论 2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4引种 4选择育种 4作物杂交育种 6常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制种 8作物抗病育种 4作物良种繁育

    34、4作物育种新方法概述 4实验实习实验一 分离现象的观察和分离规律验证 2学时实验二 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2学时实验三 广义遗传力的估算4学时实验四 杂种优势的观察测定4学时实验五 当地主要作物优良品种的识别4学时实验六 油菜有性杂交技术 2学时实验七 小麦良种“提纯复壮” 2学时实验八 单株选择法 2学时实验九 小麦有性杂交技术 2学时实验十 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 2学时教学实习教学实习一 遗传率估算中试验材料的获取与计算 一天教学实习二 作物杂交育种程序参观实习 一天教学实习三 小麦亲本及杂种世代的种植实践 一天80学时实验选20学时,教学实习3天8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

    35、技能8.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遗传与作物育种实践教学部分由实验、教学实习和部分毕业实习内容组成。实验和和教学实习指导由主讲教师编写。根据学校条件,我们尽可能想办法来提高实验开出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来完成。在产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过程中,提高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专业综合人才。实践教学时间所占比重均在40%左右。在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实习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技能。有时我们还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科研院所的试验基地让

    36、学生感受作物育种的科研氛围。采取这些措施,使用学生在课程技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8.2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遗传和作物育种是一门抽象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遗传基础是很抽象的,而育种又是实践性相对较强的。教学中把实践性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行课,单独安排和考核。所上实验和进行的教学实习做到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完以后,分析实验(实习)结果,写出实验(实习)报告。通过实验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相应的技能。8.3实践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8.3.1实践课程组织形式、指导方法 实

    37、践课程的组织由任课教师组织在实验室、实训场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讲教师在实训前对实训的内容、步骤方法、要求进行讲授,由任课教师、实验教师或实训教师一起进行示范、辅导、指导,由任课教师进行考勤、批阅实训报告和进行成绩考核。学生在实训时,主要根据实际操作表现,实训报告质量,实习态度,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8.3.2实践课程创新与特点 (1)实验实训放到实验室和实训中心进行,教师言之有物,讲解直观生动,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记得扎实,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感观性,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不仅要进课堂,还要到田间或实训场,有时还要带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2)

    38、能把主讲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9 教学条件9.1教材使用与建设 2002年以前,学校主要选用卢良峰主编的遗传学,张天真主编作物育种学总论和盖钧镒主编作物育种学各论。在教学中发现,这三本教材除遗传学是高职院校教材外,育种教材的总论和各论均为本科院校教材,对学生适应性较差。因此,从2003级开始,并着手进行遗传与作物育种进行教学内容整合,这种整合效果非常明显。2005年上半年根据整合情况,决定编写适合农业高职高专,体现农业高职特色的自编教材遗传与作物育种,徐大胜担任主编,张彭良担任副主编,现教材即将交付印刷。9.2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信息,扩大学生学习范围 针对学校图书馆、和网络教学资源情况,

    39、任课教师为学生开出了“学习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必须阅读“学习参考书目”上的图书。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可查阅相关信息的网址,以扩充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9.3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以前该六课程没有实验实习指导书,所做实验要么用中专时期的实验指导书,要么参考大学本科院校的,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为此,我们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组织主讲教师撰写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指导书。通过使用表明,这两种实验实习指导书完全适合高职学生的需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效果良好。9.4实践性教学环境 学校有老实验楼两幢,2006年又新建8000多M2的农牧实验楼一幢,有涉农实验室10多个;

    40、此外,2006年已在学校科技园区建成现代设备齐全的实训中心,有温室大棚6个,有农业高新技术实训场3个,实验田10多亩,还有一大批先进的实训设备;此外,涉农类专业还建有1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条件,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9.5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有30M带宽,主干为1000兆的商务光纤直接接入,上网速度快。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内计算机互连、计算机局域网互连,并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完全能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需要。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院网络进行检查,综合评估为“优秀”。目前,在校园网上为学生提供网上学

    41、习资源。如精品课程已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学习指南、习题、参考文献等信息。9.6课堂教学录像要点 (1)徐大胜:“数量性状遗传”主要讲授内容要点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表现的连续性,数量性状遗传具有的重要特征,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数量性状遗传多基因假说的实验等;(2)张彭良:“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主要讲授内容要点为:基因定位的概念,连锁遗传图,基因定位有三个层次,两点测验,三点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次序,确定3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3)魏万蓉:“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主要讲授内容要点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多对基

    42、因的分离和组合,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分析等。10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和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10.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多年来,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效显著。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能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和结合专业特点,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能根据生源特点,结合四川实际,组织教材内容和解决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问题,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学习保证。精品课程改变了多年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立体化的精品课程,有利于学生异地远程学习和业余学习。10.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

    43、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高职学院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诞生的新生事物,历史不长,我校作为四川唯一一所涉农高职院校,理应为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作些贡献。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信息表明:目前全国还没有“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尽管本科高校有遗传学和农作物育种学精品课程,但对高职院校也不一定适用。部分高职院校有“遗传学”精品课程,但不全面。2005年10月以前,连相应的教材都没有;2005年10月以后,高等教育出版社才出了一本作物遗传育种教材,更谈不上精品课程了。所以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建设,在省内、甚至国内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由于我校学生就业率高(2005年就业率为99.6%,名列省内同类高职院

    44、校前茅),生源充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03年报到160多人,2004年报到200多人,2005年报到200多人),学习遗传与作物育种的学生较多,“遗传与作物育种” 精品课程建设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受益。11 课程建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本课程的建设目标为:结合遗传与作物育种的发展动态和新的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引入反映学科前沿的成果,继续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地探索适合高职特点,又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办法,采用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此,将进行以下工作:(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老教师的传、帮、

    45、带,尽快把年轻教师培养成为教学上的业务骨干。(2)发挥“遗传与作物育种”任课教师集体智慧,继续探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3)对本课程涉及的遗传、育种的实验材料要加大收集和种植力度,力争最大限度满足本课程实验实训开出需要。(4)增加一些经费投入,适度购置一些图文并茂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方面的电子读物,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5)继续完善“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相应内容。12 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1)高职学院由于没有从事专门的育种工作,所以遗传和育种资源相对欠缺。(2)遗传与育种方面的图文并茂的电子读物较少,还有待从事遗传与作物育种的教

    46、师多研究、多开发,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3)年轻教师还需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13 精品课程建设成果(1)遗传与作物育种教学大纲(2)遗传与作物育种多媒体课件(3)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案(4)遗传与作物育种习题集(5)遗传与作物育种学习指南(6)遗传与作物育种学期授课计划(7)遗传与作物育种实验实训指导书(8)遗传与作物育种主讲教师讲课录像(9)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目录(10)主讲教师成果展示14 成效分析建设精品课程就是为了向课程要质量,向名师要质量。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就是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问题。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建成后,首先在作

    47、物生产专业2003级使用,在这三个班的作物遗传育种教学中,任课教师使用了课题组编写的教材、研发的教案、实验实训指导、多媒体课件、习题集及答案等。学生反映精品课程让他们感受到了现代化化教学手段给他们学习带来的好处和乐趣。一是生动、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记忆;二是教师提供的学习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自学,对不清楚的可以反复查阅,学习轻松自如;三是有学习指南,学生事前就知道所学课程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这样在他们学习时,会更加努力,认真听讲。四是教师在上课时感觉比传统教学方法轻松,看到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时,有一种成就感。通过分析认为:这三个班级的“遗传育种”的平均成绩两学期均比

    48、以前高了6个百分点。从2005年开始已经在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04级2006级使用,效果都非常好。由此说明:精品课程在教学中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15 问题思考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精品课建设的思想保证。每一讲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有人认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地从“一支粉笔打天下”转变为“一支鼠标打天下”,这种比喻虽然不一定恰当,但也不只是简单地形象比喻,而确实蕴涵着深刻地教学改革思想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反映了信息化时代、知识大爆炸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教学


    注意事项

    本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