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二章中国的区位与自然资源评价中国的区位与自然资源评价 n n中国的区位评价中国的区位评价n n中国自然资源的整体评价中国自然资源的整体评价n n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n n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的区位评价中国的区位评价一、区位与区位优势一、区位与区位优势1.1.1.1.区位区位区位区位绝对区位:即某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绝对区位:即某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某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某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2.2.2.2.区区区区位位位位优优优优势势势势:即即即即
2、某某某某一一一一地地地地域域域域的的的的区区区区位位位位对对对对区区区区域域域域社社社社会会会会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发发发发展展展展客客客客观观观观存存存存在在在在的的的的有有有有利利利利条条条条件件件件或或或或优优优优越越越越地地地地位位位位。包包包包括括括括自自自自然然然然资资资资源源源源、劳劳劳劳力力力力、市市市市场场场场、交交交交通通通通等等等等方方方方面面面面的的的的有有有有利利利利条条条条件件件件和和和和本本本本地地地地在在在在宏宏宏宏观观观观地地地地域域域域的的的的地地地地位位位位及及及及与与与与他他他他地地地地的的的的联联联联系等方面。系等方面。系等方面。系等方面。区区区区位位位位
3、优优优优势势势势是是是是一一一一种种种种综综综综合合合合优优优优势势势势,也也也也是是是是一一一一个个个个发发发发展展展展的的的的概概概概念念念念,随随随随着着着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生境多样,增加了难利用的土地面积生境多样,增加了难利用的土地面积生境多样,增加了难利用的土地面积生境多样,增加了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具有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水分条件的经向差异明显,具有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水分条件的经向差异明显,具有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水分条件的经向差异明显,具有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水分条件的经向差异明显,生境多样;出现了大面
4、积的季风区与干旱荒漠,既拥有环生境多样;出现了大面积的季风区与干旱荒漠,既拥有环生境多样;出现了大面积的季风区与干旱荒漠,既拥有环生境多样;出现了大面积的季风区与干旱荒漠,既拥有环球沙漠的中的绿洲,也有世界上最广的温带沙漠球沙漠的中的绿洲,也有世界上最广的温带沙漠球沙漠的中的绿洲,也有世界上最广的温带沙漠球沙漠的中的绿洲,也有世界上最广的温带沙漠二、中国的区位评价二、中国的区位评价1 1 1 1、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纬度位置:位处中纬度,位处中纬度,位处中纬度,位处中纬度,98%98%98%98%的疆土位于的疆土位于的疆土位于的疆土位于20-5020-5020-5020-50N
5、 N N N之间。之间。之间。之间。2 2、海海陆陆位位置置:位位位位处处处处世世世世界界界界最最最最大大大大大大大大陆陆陆陆与与与与最最最最大大大大大大大大洋洋洋洋之之之之间间间间,东东东东部部部部及及及及东东东东南部紧邻大洋,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南部紧邻大洋,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南部紧邻大洋,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南部紧邻大洋,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3 3 3 3、海拔高度位置:、海拔高度位置:、海拔高度位置:、海拔高度位置:海拔高差悬殊,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大海拔高差悬殊,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大海拔高差悬殊,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大海拔高差悬殊,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大面积不宜农业利用甚至人类无法居住的
6、区域。面积不宜农业利用甚至人类无法居住的区域。面积不宜农业利用甚至人类无法居住的区域。面积不宜农业利用甚至人类无法居住的区域。除海拔过高地区外,热量条件都比较充足,无过于湿热的除海拔过高地区外,热量条件都比较充足,无过于湿热的除海拔过高地区外,热量条件都比较充足,无过于湿热的除海拔过高地区外,热量条件都比较充足,无过于湿热的地区。地区。地区。地区。4 4 4 4、板块位置:、板块位置:、板块位置:、板块位置:三大板块接触地带三大板块接触地带三大板块接触地带三大板块接触地带 地震灾害比较频繁地震灾害比较频繁地震灾害比较频繁地震灾害比较频繁5 5 5 5、在世界政区、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在世界政区
7、、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在世界政区、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在世界政区、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亚洲的中东部亚洲的中东部亚洲的中东部亚洲的中东部政治位置特点政治位置特点政治位置特点政治位置特点:与俄罗斯等与俄罗斯等与俄罗斯等与俄罗斯等15151515个国家接壤个国家接壤个国家接壤个国家接壤,与与与与日、韩、菲律宾、日、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经济位置特点经济位置特点经济位置特点经济位置特点东北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中西亚伊斯兰经济圈中西亚伊斯兰经济圈印度支那经济圈印度支那经济圈 属环太平洋经济圈的亚太地区,为属环太平洋经济圈的亚太地区,为属
8、环太平洋经济圈的亚太地区,为属环太平洋经济圈的亚太地区,为2020世纪后半叶经济增长最世纪后半叶经济增长最世纪后半叶经济增长最世纪后半叶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快的区域。快的区域。快的区域。连接亚洲的四大经济区连接亚洲的四大经济区连接亚洲的四大经济区连接亚洲的四大经济区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阿拉曼斯坦、阿塞拜疆、阿拉伯各国、中国西北诸省伯各国、中国西北诸省日本、朝鲜、日本、朝鲜、韩国、俄国韩国、俄国远东、中国远东、中国东部长江以东部长江以北、蒙古东北、蒙古东部部中亚中
9、亚中亚五国中亚五国(哈哈萨克斯坦、乌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是古丝绸之路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沿线的重要国家,占据着重家,占据着重要的地缘位置要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能源、和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矿产资源,被称为称为21世纪世纪的战略能源和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资源基地。西(南)亚位置图西(南)亚位置图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岛。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在亚洲的地区、亚美尼格鲁
10、吉亚在亚洲的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在亚洲的地区、土亚、阿塞拜疆在亚洲的地区、土耳其在亚洲的地区、叙利亚、约耳其在亚洲的地区、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埃及在亚洲的地区、旦、以色列、埃及在亚洲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富汗,黎巴嫩,塞浦科威特,阿富汗,黎巴嫩,塞浦路斯。面积约路斯。面积约718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包括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包括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6万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土耳其在欧洲平方公里,不包括土耳其在欧洲的的2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面积的面积的16。中西
11、亚伊斯兰经济圈中西亚伊斯兰经济圈南南亚亚6.6.在世界交通中的位置在世界交通中的位置 :连云港 7.7.在世界人口布局中的位置(在世界人口布局中的位置(19951995)q处于中纬度人口密集带的东部,人口高值中心位置。处于中纬度人口密集带的东部,人口高值中心位置。q土地与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巨大。土地与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巨大。8.8.在在世世界界文文明明带带中中的的位位置置:中中纬纬度度文文明明带带的的东东部部,远远离离其其他古文明中心他古文明中心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我国文化独立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我国文化独立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我国文化独立发展,形成了独
12、具特色的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我国文化独立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并能一脉相承不曾中断过。文化,并能一脉相承不曾中断过。文化,并能一脉相承不曾中断过。文化,并能一脉相承不曾中断过。1 1、数量与质量特征及其对生产的适合程度与保证程度;、数量与质量特征及其对生产的适合程度与保证程度;、数量与质量特征及其对生产的适合程度与保证程度;、数量与质量特征及其对生产的适合程度与保证程度;2 2、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生产布、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生产布、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生产布、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的影响;局的影响;局的影响;
13、局的影响;3 3、合理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与方向及其技术经济前提;、合理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与方向及其技术经济前提;、合理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与方向及其技术经济前提;、合理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与方向及其技术经济前提;4 4、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果,及其可能引起的自然条、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果,及其可能引起的自然条、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果,及其可能引起的自然条、开发利用的预期经济效果,及其可能引起的自然条件的反作用对生产后果的估计。件的反作用对生产后果的估计。件的反作用对生产后果的估计。件的反作用对生产后果的估计。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自然资源的评价中国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经济地理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一、
14、经济地理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2、水资源、水资源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 4、森林资源、森林资源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6、海洋资源、海洋资源二、中国六大自然资源基本情况二、中国六大自然资源基本情况中自中自914章章三、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三、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1 1、资源种类较为齐全;资源种类较为齐全;2 2、绝对量大,相对量少;绝对量大,相对量少;3 3、资源质量参差不一,优质资源占比不大;资源质量参差不一,优质资源占比不大;4 4、资资源源空空间间分分布布极极不不均均衡衡,区区域域组组合合差差异异大大。存在错位的组合现象,加大了资存在错位的
15、组合现象,加大了资源的供需矛盾,增加资源利用成本,源的供需矛盾,增加资源利用成本,制约经济发展。制约经济发展。为产业的多种经为产业的多种经为产业的多种经为产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营提供了条件营提供了条件营提供了条件中中国国土土地地覆覆盖盖图图图4-8 中国土地利用水水田田主主要要分分布布在在秦秦岭岭淮淮河河一一线线以以南南,约约占占全全国国水水田田总总面面积积的的93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秦岭秦岭淮河淮河一线以南的一线以南的水田约占全水田约占全国水田总面国水田总面积的积的93秦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旱耕地约占全地区的旱耕地约占全国总量的国总量的85。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中国
16、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用的现状 1 1、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开发利用历史悠久;2 2、各各各各项项项项资资资资源源源源的的的的开开开开发发发发强强强强度度度度大大大大,存存存存在在在在着着着着资资资资源源源源消消消消耗耗耗耗过过过过大大大大、浪费惊人及破坏严重的问题;浪费惊人及破坏严重的问题;浪费惊人及破坏严重的问题;浪费惊人及破坏严重的问题;3 3、资资资资源源源源开开开开发发发发利利利利用用用用与与与与管管管管理理理理的的的的水水水水平平平平较较较较低低低低,资资资资源源源源有有有有效效效效利利利利用率低;用率低;用率低;用率低;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
17、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一、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特征结论:中国既是资源总量的大国,又是人均资源小结论:中国既是资源总量的大国,又是人均资源小国和综合利用弱国国和综合利用弱国。二主要资源问题二主要资源问题、基本国情是资源相对量小,优质资源占比不大;、基本国情是资源相对量小,优质资源占比不大;、基本国情是资源相对量小,优质资源占比不大;、基本国情是资源相对量小,优质资源占比不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资源人为浪费、破坏严重;、资源人为浪费、破坏严重;、
18、资源人为浪费、破坏严重;、资源人为浪费、破坏严重;5 5、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其中以土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其中以土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其中以土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其中以土地、矿产资源最为明显。最为明显。最为明显。最为明显。包括资源客观存在的和资包括资源客观存在的和资包括资源客观存在的和资包括资源客观存在的和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耕地污染退化严重,至耕地污染退化严重,至2005年,全国有年,全国有9000万亩万亩耕地受工业耕地受工业“三废三废”污染,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和沙化损
19、失的耕地仍在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不盐碱化和沙化损失的耕地仍在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足。近年来,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灾近年来,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灾害损毁等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其中,建设占用导致耕地害损毁等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其中,建设占用导致耕地的永久损失。的永久损失。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全国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情况全国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情况全国生态退耕情况全国生态退耕情况全国灾毁耕地情况全国灾毁耕地情况 全国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全国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 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情况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情况 我国矿产资源总
20、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但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量少,资源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禀赋”较差,利用难度大;较差,利用难度大;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大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供需矛盾不断扩大。,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石油生产与消费状况石油生产与消费状况 矿产品进出口总额矿产品进出口总额 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量及进口来源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量及进口来源矿产品矿产品进口量(万吨)进口量(万吨)进口来源及比例进口来源及比例原原 油油12682126823939个国家(地区),其中沙特个国家(地区),其中沙特17.5%17.5%、安哥拉、安哥拉13.8
21、%13.8%、伊朗、伊朗11.3%11.3%、俄罗斯、俄罗斯10.1%10.1%、阿曼、阿曼8.5%8.5%铁矿石铁矿石27523275234040个国家(地区),其中澳大利亚个国家(地区),其中澳大利亚40.8%40.8%、印度、印度24.9%24.9%、巴西、巴西19.9%19.9%、南非、南非3.8%3.8%、俄罗斯、俄罗斯1.6%1.6%锰矿石锰矿石4584582323个国家(地区),其中澳大利亚个国家(地区),其中澳大利亚34.3%34.3%、加蓬、加蓬13.4%13.4%、加纳、加纳12.1%12.1%、巴西、巴西12.1%12.1%、南非、南非7.8%7.8%铬铁矿铬铁矿3023
22、022020多个国家,其中印度多个国家,其中印度32.2%32.2%、土耳其、土耳其20.5%20.5%、南、南非非10.9%10.9%、伊朗、伊朗7.4%7.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6.7%6.7%铜矿石铜矿石4064063434个国家(地区),其中智利个国家(地区),其中智利40.2%40.2%、秘鲁、秘鲁15.9%15.9%、蒙古、蒙古12.6%12.6%、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1.2%11.2%、加拿大、加拿大3.7%3.7%钾钾 肥肥9179172626个国家(地区),其中俄罗斯个国家(地区),其中俄罗斯46.6%46.6%、加拿大、加拿大24.7%24.7%、白俄罗斯、白俄罗斯18.
23、6%18.6%、以色列、以色列5.7%5.7%、约旦、约旦2.2%2.2%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持续利用战略 1 1、坚坚坚坚持持持持资资资资源源源源的的的的开开开开发发发发与与与与节节节节约约约约并并并并举举举举,把把把把节节节节约约约约集集集集约约约约放放放放在在在在首首首首位位位位;实行利用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实行利用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实行利用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实行利用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2 2、把把把把建建建建立立立立资资资资源源源源节节节节约约约约型型型型的的的的国国国国民
24、民民民经经经经济济济济体体体体系系系系,作作作作为为为为克克克克服服服服资资资资源源源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一项基本对策;紧缺和环境恶化的一项基本对策;紧缺和环境恶化的一项基本对策;紧缺和环境恶化的一项基本对策;3 3、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4 4、在在在在自自自自然然然然资资资资源源源源管管管管理理理理决决决决策策策策中中中中推推推推行行行行可可可可持持持持续续续续发发发发展展展展影影影影响响响响的的的的评评评评价价价价制度。制度。制度。制度。教育、立法、教育、立法、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一、基本战
25、略思路一、基本战略思路二、解决资源问题的针对性对策:二、解决资源问题的针对性对策:针对针对资源不足资源不足开源:开源:节流节流针对针对利用率低利用率低针对针对管理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a.健全法制,完善制度,把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健全法制,完善制度,把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纳入法制轨道。纳入法制轨道。b.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转变资源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转变资源“取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人均观念,培的观念,树立人均观念,培养节约意识。养节约意识。跨区域调配资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跨区域调配资源(南
26、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输,西电东送)a.加强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运用科学技术加强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运用科学技术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b.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利用科技发现与开发新资源,国内外结合;利用科技发现与开发新资源,国内外结合;针对针对空间分布问题空间分布问题、中国、中国单单位位GDP能耗能耗变变化化2006年年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一季度一季度2009年年上半年上半年-1.79%-4.04%-4.59%-2.8
27、9%-3.35%、主要高耗能、主要高耗能产业单产业单位增加位增加值值能耗能耗变变化化煤炭煤炭钢铁钢铁有色有色金属金属建材建材石油石油石化石化化工化工纺织纺织电电力力-3.83%-8.43%-19.59%-9.03%-8.21%-15.16%-11.45%-9.51%、“十一五十一五”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降幅超过中国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降幅超过20%。三、实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来的成效三、实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来的成效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分析并评价我国区位条件的优劣势。、分析并评价我国区位条件的优劣势。、分析并评价我国区位条件的优劣势。、分析并评价我国区位条件的优劣势。2 2、试述我国自
28、然资源的整体特征,并举例说明之。、试述我国自然资源的整体特征,并举例说明之。、试述我国自然资源的整体特征,并举例说明之。、试述我国自然资源的整体特征,并举例说明之。3 3、你认为在我国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条件下,为、你认为在我国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条件下,为、你认为在我国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条件下,为、你认为在我国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条件下,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哪些重要举措?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哪些重要举措?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哪些重要举措?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哪些重要举措?4 4、谈谈你对、谈谈你对、谈谈你对、谈谈你对“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资源节约
29、型国民经济体系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认识。的认识。的认识。的认识。5 5、查资料,书面回答以下问题:、查资料,书面回答以下问题:、查资料,书面回答以下问题:、查资料,书面回答以下问题:试述试述试述试述“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含义?我国提出建设的含义?我国提出建设的含义?我国提出建设的含义?我国提出建设“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理由何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的理由何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的理由何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的理由何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组成资源节约型的国民
30、经济体系组成:n n以提高单产、节地、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以提高单产、节地、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以提高单产、节地、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以提高单产、节地、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n n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n n以节约动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以节约动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以节约动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以节约动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n n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
31、活服务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n n分配公平合理、注重社会效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分配公平合理、注重社会效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分配公平合理、注重社会效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分配公平合理、注重社会效益的社会保障体系。n n由片面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社由片面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社由片面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社由片面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增强综合国力;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增强综合国力;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增强综合国力;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增强
32、综合国力;n n由追求高速型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型发由追求高速型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型发由追求高速型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型发由追求高速型发展,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型发展转变;展转变;展转变;展转变;n n由倾斜式发展工业,向高度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向持续由倾斜式发展工业,向高度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向持续由倾斜式发展工业,向高度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向持续由倾斜式发展工业,向高度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向持续性发展转变;性发展转变;性发展转变;性发展转变;n n由国家直接控制和广泛管理环境和资源的模式,向国家由国家直接控制和广泛管理环境和资源的模式,向国家由国家直接控
33、制和广泛管理环境和资源的模式,向国家由国家直接控制和广泛管理环境和资源的模式,向国家控制与众多主体分解界定保护责任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控制与众多主体分解界定保护责任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控制与众多主体分解界定保护责任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控制与众多主体分解界定保护责任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最主要的是要改变高消耗、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最主要的是要改变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发展战略:重污染的传统发展战略:1 1、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2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3 3、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森林资源 4 4、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海洋资源 5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34、6 6、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气候资源 五、主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五、主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P333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利用率,开展开发与节约并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利用率,开展资源的再生利用,降低消耗;资源的再生利用,降低消耗;增加对地质矿产勘探工作的投增加对地质矿产勘探工作的投入,扩展储量,提高资源的保证程度;入,扩展储量,提高资源的保证程度;实施矿产资源的有效实施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具体落实开发与管理,具体落实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严禁滥采乱挖,严禁滥采乱挖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健全海洋法制,完善管理体制;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
35、健全海洋法制,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资源调查,制定开发规划;加强资源调查,制定开发规划;在积极开发资源的同时,在积极开发资源的同时,要加强保护海洋生态;要加强保护海洋生态;加强海洋科研,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科研,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监测、监视,健全海洋防灾系统。加强海洋监测、监视,健全海洋防灾系统。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建立完善的生物物种调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建立完善的生物物种调查监测体系;查监测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健健全生物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严禁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全生物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严禁乱捕滥猎,乱
36、采滥挖;注意注意引种和栽培植物,人工驯化动物,并逐步实现利用基因工程以引种和栽培植物,人工驯化动物,并逐步实现利用基因工程以生产所需要的生物资源。生产所需要的生物资源。n n山区自然环境复杂,自然资源多样,为发展多种山区自然环境复杂,自然资源多样,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经营提供了条件,为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发为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展立体农业提供了条件和依据。n n中国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历史悠久,是最早种茶和中国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历史悠久,是最早种茶和利用蚕桑的国家。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大利用蚕桑的国家。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大豆、水稻、大麦、粟、荞麦、桑
37、、甘蔗等。中国豆、水稻、大麦、粟、荞麦、桑、甘蔗等。中国是野生和栽培果树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也是最早是野生和栽培果树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也是最早使用畜力的国家。但迄今利用生物资源的总体水使用畜力的国家。但迄今利用生物资源的总体水平较低,效率不高。平较低,效率不高。指评价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不包括过境水量。水资源总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河川径流量R,即地表水资源量;第二部分为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Pr而未通过河川基流排泄的水量Rg,即地下水资源量中与地表水资源量计算之间的不重复量。水资源总量19972005年水资源总量全国南方四区北方六区1997199720052005年全国用水量年全国用水量变变化化趋势趋势 1997199720052005年全国主要用水指标变化年全国主要用水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