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凉山州自然环境对当地彝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摘要: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在四川省的一个地区凉山州,在这个地区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的立体气候以及江河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彝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地区的彝族相差较多,无论是当地彝族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还是他们的人文风俗都有他们的特殊性。关键词:凉山州 自然环境 彝族 经济 风俗 教育提纲:1. 凉山州区域概况2. 凉山州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1历史原因2.
2、2思想观念落后2.3农业经济基础薄弱2.4生态环境脆弱3.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风俗的影响3.1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3.2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3.3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姻的影响4.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教育的影响4.1直接影响4.1.1入学年龄4.1.2教学质量4.1.3语言与成绩密切相关4.2间接影响5 结论目录1. 凉山州区域概况2. 凉山州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1历史原因2.2思想观念落后2.3农业经济基础薄弱2.4生态环境脆弱3.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风俗的影响3.1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3.2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3.
3、3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姻的影响4.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教育的影响4.1直接影响4.1.1入学年龄4.1.2教学质量4.1.3语言与成绩密切相关4.2间接影响5 结论浅谈凉山州自然环境对当地彝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张菊摘要: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在四川省的一个地区凉山州,在这个地区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的立体气候以及江河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彝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地区的彝族相差较多,无论是当地彝族的经济状
4、况、教育状况,还是他们的人文风俗都有他们的特殊性。关键词:凉山州 自然环境 彝族 经济 风俗 教育1. 凉山州区域概况凉山的区域概况“为西部高原区和东部山地区。西部有大雪山山脉,东部有大凉山山脉。雪山山脉间耸立着太阳牦牛山。太阳山由西北而东南,东至冕宁,南抵米易、盐边,绵延数百里,山脉中部于冕宁境内被雅砻江截断,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太阳山东有锦屏山,向南延伸经西昌,南至安宁河;牦牛山东有安宁河,西有雅砻江,为一狭长山脉,海拔平均在32003000米左右。位于自治州东部的大凉山山脉北起石棉,南及金沙江。由东而西,主要大山有小相邻,是凉山州越西、喜德、冕宁的分界邻,由石棉经越西于泸沽被孙水河切
5、断。地势陡然下降,向南延伸至西昌县境南部拔地而起出现螺髻山,主峰海拔高达4000米,向东南延伸至宁南,会东直抵金沙江北岸为鲁南山,向南延伸至会理县境东部为龙帚山,再是碧鸡山,由甘洛向南延伸经西昌、昭觉、普格、宁南等地,最高峰海拔4500米左右。大凉山主脉黄茅埂,绵亘于自治州东北部雷波、马边、美姑三县境内。最高峰为美姑、马边交界处的大风顶,海拔在4035米。自治州境内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西部木里境内夏俄多季峰海拔高达5959米,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高原次之。丘陵、平坝、盆地仅占5%-6%。山地多为高山和中山,相对高度一般在10002500米。低山仅见于马边南部和会东、会理之
6、间,以及西昌大兴至黄连坡小庙一带。木里县境内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高原和山地被河谷分割为条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纵横流经于山地和高原之中,从而形成了高山耸立,峡谷纵深,山川相间的川西南高山峡谷区。”以上可以将凉山州的区域概况总结为两点,一是凉山州高山峡谷、崇山峻岭,有着比较特殊的立体气候;二是凉山州江河纵横。而就由于这两点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用着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2. 凉山州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生活在河谷平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
7、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2.1历史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2.2思想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很多群众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最典型的就是生活方式还处在原始落后的境地。彝族群众的住房建造普遍都十分简陋、矮小,有的四处透风,难以遮蔽,自然而然地不开窗户。室内黑暗、阴湿,牛羊和人混处一室。同一房屋内一边关牲畜,一边住人,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它物。大多数住房不配院坝
8、、不配厕所和畜圈,门前就满满地堆积着一年来的生产用肥,任其日晒雨淋,卫生条件极差,要进室内必须从粪堆上踏过。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精神长期受到压抑,萎靡不振,加之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制约,人们普遍存在苦熬不苦干的思想。其次,比较典型的就是在彝族地区现阶段“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依旧比较明显。2.3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在彝族地区,很多农民从根本上不具备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能力,既然没有学习的能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文化水平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前提。一是农民缺乏科技意识。即使一些青年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科技知识和农业知识技能缺乏,科技意识不强。他们缺乏发家致富的门
9、路,满足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小富即安。这种观念阻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4生态环境脆弱 彝族地区的人民环境意识淡薄。对于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农民很少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往往只重眼前利益,对农业资源的开采过度,森林破坏严重,致使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许多沟渠逐渐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危及当代,祸及子孙。3.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风俗的影响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从而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人们不仅从自然界获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而且和自然界发生精神上的联系。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10、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居住地域、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谋地区人们所遵循的民俗也不同。3.1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食物的形成,是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方式有关。或者说受到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制约,而经济和生产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因此,饮食结构往往带有地区和民族特色。高寒山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只能种植荞、麦及洋芋。所以,“荞巴”、“洋芋”便成了生活在高寒山区彝民的主食,另外辅之以燕麦面、小麦面等。二半山则适应于种植玉米、豆类、洋芋、荞麦等。因而,生活在这里的彝族食物结构较之高寒山区复杂。玉米饭是主食,还辅之以洋芋、荞巴
11、、豆类等。 菜肴,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指饮食结构中的素菜和荤菜。彝区素菜高寒地带大多为园根制品。如酸菜、园根头、园根丝菜等;春夏之际还辅之以野菜。高寒地带气候寒冷甘燥,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而园根是含维生素最为丰富的蔬菜之一。这是与彝区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二半山地带因其自然地理环境优于高寒山区,所以素菜较之高寒区丰富的多,青菜、白菜、瓜类、豆类等应有尽有。 荤菜,高寒山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法最为盛行的是“坨坨肉”、“全羊汤”。这种食用方法,恰好与气候寒冷干燥和生态相适应。因抵御寒风袭击,人体热能消耗大。而牛羊肉本身属热性食物。加上“坨坨肉”的特点是鲜嫩而不腥、肥而不腻,故能多食。此食法可
12、向人体输送大量热量。因此,一个地方的饮食结构是与这个地方的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不能人为的破坏食物结构。3.2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服饰的产生、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凉山彝民,因大多居住于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其生产方式是半耕半牧,畜牧业在彝区生产活动中占相当的比重。所以在服饰上也体现出畜牧业的特点,比如“擦尔瓦”、“披毡”等,其制作原料皆为羊毛。彝族大凡人死,尸体必覆一件“双披毡”。双披毡如同汉区棺材一般重要。大多在生前邀请赶毡能手制作好,并加以珍藏以备临时急用。为避寒冷,女子所着裙子,采用层迭以增保暖。脖颈佩围牌,以防寒气袭入。彝区山川阻碍,形成居住
13、分散,并因彝族支系复杂,政治经济发展不一,于是形成凉山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状况。彝族的服饰,一方面有通常着装,节日盛装之分;婚服、丧服、祭服、战服之别外,还体现出性别、年龄、生育等标志。从而折射出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创造和形成各自不同的服饰。义诺地区盛行大裤脚,圣乍地区则流行中裤脚,所地地区又着小裤脚。女子着装更是异彩纷呈难以描述。总而言之,随着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彝族服饰也因地制宜,体现出自然的功利性。3.3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姻的影响这里先值得提起的是,通常人们在议论彝族婚姻时,往往提出彝族婚姻实行买卖和包办婚姻。其实,彝族婚姻只存在包办婚姻,不存在买卖婚姻。其
14、原因是彝族婚姻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违背了这三条原则,解放前要受到彝族习惯法的惩治。买卖婚姻的不正确提法在于间接否定了彝族婚姻的这三大原则。比如说两家想结成因缘,首先应是不同家支同等级、同族,而后才谈得上“五惹者”(聘金)。聘金的多少,一般是视女方的社会地位和才貌而定。如果是同家支,不同等级,不同民族要提出缔结婚姻,纵使你用重金娶之也是徒劳的。而买卖婚姻的提法,容易使人误解为只要出得起钱,便可随便娶人为妻。这与彝族婚姻习惯法是相悖的。包办婚姻则在凉山彝区是客观存在的。存在的原因是有自然地理环境作背景。要讲清楚包办婚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仿先从“婚姻自由”所具备的条件谈起
15、。现代社会的婚姻形态是“婚姻自由”。其婚姻实现轨迹是:男女双方由相识而后谈恋爱。在谈恋爱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志趣相投,从而建立感情促成婚姻的实现。反之,男女双方便无法结合。也就是说婚姻是否能实现,完全取决于男女双方自己。这种婚姻,如果我们加以认真分析,便不难发现,其婚姻基础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之上的。若无时间和空间的保证,男女双方便无相互接触的机会。无相互接触的机会,恋爱便无从谈起。因此,也就谈不上相互理解和建立感情。自然男女双方婚姻便无法实现。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对凉山彝族的包办婚姻便有了客观的认识。凉山彝族居住人口的特点是同宗聚居。而彝族的婚姻习惯是同宗不婚。这样,客观上造成了女性只能远嫁他乡
16、。可是他乡与故乡为高山大川所阻碍。交通困难,信息闭塞,解放前的彝族妇女足不出户,整日在家劳作。故有“妇女行走不离屋檐前后,头发长,见识短”之谚语。不同宗族的青年男女根本无接触的机会。要想自己寻得意中人谈何容易!由此,婚姻的实现,只有寄托于那些外出的彝族男子身上。靠他们在走亲串寨时发现某家女子尚未出嫁。估量自家寨子某户未婚小伙子与之匹配后,便商议着两家可否成为姻亲。媒人由此而产生。彝族称为“虎呷”。此时,主人家便要了解对方是否为同家支、同等级等。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可以便答应下来。媒人回本寨。将次信息传递于男方父母。男方父母根据媒人提供的情况,并凭自己的阅历作出决断。如认为可以,便派可靠之人随媒人
17、至女方提亲。彝族称“五惹木”。一但“五惹木”之后,标志两家姻亲的建立。双方以此为契机相互往来。增进彼此的了解,进而双方满意便发展为举办婚礼。如双方或某一方认为不妥,也不可解除婚约。因地理环境导致的此种婚姻形式,青年男女间的接触无时间、空间保证,不便相互了解,感情基础也就无法建立。这样青年男女只有听凭媒人之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由此而生。正因为如此,解放前,大多彝族青年女子一俟结婚,便失去欢颜。她们明白,结婚意味着离开亲生父母,离开养育她的故乡,离开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和邻里伙伴;而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陌生的地方,与一个陌生的男人生活。路途漫漫,前途难卜,何时能返故乡?凡此等等,结婚如同生离死别,产生
18、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妈妈的女儿是很自然的了。由此可见,包办婚姻在相当程度上为地理环境使然。4.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教育的影响彝族地区教育是彝族文化的构成要素。而凉山自然地理环境是彝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凉山彝族教育问题便与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具体说来,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教育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4.1直接影响4.1.1入学年龄 如前所述,由于凉山彝族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从他们所居住的地貌特征考察举目头足之外,多是崇山峻岭,密林深箐。交通闭塞,信息沟通困难。“对面喊声听得见,走路要半天”。学生步行上学费时涉险,由此,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但寄宿制学校的家长
19、与学生却因柴米之忧而疲于奔命。学生教育时间得不到保证。一些学生的入学年龄差不多要比应该入学年龄大两岁左右,有的甚至四、五岁。4.1.2教学质量由于山岭众多,而山多半较高,因此是全国统一的课程与当地环境风马牛不相及。其课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学生生活环境的客体概念。靠死记硬背学到的一点概念又与他们所接触的客体不相吻合,不能对号入座。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机械,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凉山地理环境多为高山大川,土地分布因此而不成片,迫使彝民居住分散,故给政府在教育布局上带来很大困难。按办学的客观规律及目前我国的财力,政府不可能在三五家或十来户门口也办
20、上一所正规的学校,但又为防止学生因住地和学校空间过远而辍学的现象,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于是村小星罗棋布于彝区各地。这样,便又拉长了教育战线,造成信息交流上的困难。并使国家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因而无力顾及这些学校的教学设施。由此,进一步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实施。最终体现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凡此种种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波及到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凉山基础教育相当薄弱的状况。4.1.3语言与成绩密切相关 彝族学生的母语是彝语,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首先多数在学校的老师讲的是汉语,学生听不懂,老师讲不了,因此造成大部分彝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他学生差距太明显了。4.2间接影响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
21、彝区教育的间接影响是指凉山自然环境通过影响彝区社会文化,从而影响制约彝区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一方面,由于凉山彝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使凉山彝区农业经济脆弱。我们知道,教育发展与否,决定于经济基础雄厚与否。凉山彝区基础教育的落后与凉山经济基础薄弱是分不开的。政府为发展教育,提倡子女读书,追求儿童入学率。而彝区人民为养家糊口,急功近利,叫其子女在家务农。使得凉山彝区新文盲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经济的落后,导致彝区社会发展缓慢。直到解放前夕,凉山彝区还基本上处于奴隶社会。截止今天,沿海一带已跨入现代化社会行业,但凉山部分彝区还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原始,肩挑手扛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众所周知
22、,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迫切,但凉山彝区居民生活与现代社会恍如隔世。这种状况造成了彝族人民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既然接触不到社会竞争,子女就业方面的压力,既然接触不到现代技术的挑战,当然就认为,子女上不上学是无所谓的事了。而最主要的是彝族人民生活在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区。从而形成半耕半牧文化。牛需有人放,羊需有人牧,马需有人管。如果家中儿女都去上学,这一切都将付之东流。面临的将是无以维持生计。因此产生不愿送子女上学或者辍学的现象。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所养成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与汉族迥然不同。这些特点对彝区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5 结论 宗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彝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状
23、况,一方面必须要使彝区人户的居住要相对集中。因此,在难以生存的高寒山区生活的彝族人民往二半山和平坝地区迁徙集中。另一方面彝族人民希望在彝区实施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尽量地体现本民族的习俗、道德,价值观念乃至宗教信仰。也就是体现彝族文化。而如果教育实施计划要按彝族人民的愿望施行,则要牵涉其他少数民族的教育实施。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这里面有个尽可能体现民族文化也平等的问题。从发展彝区教育的规律来讲,也是应予支持的。参考文献:1. 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山河壮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2. 徐铭;凉山彝族等级观念的考察;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3. 孙若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4. 袁晓文;四川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5.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编译局;妈妈的女儿;重庆出版社;1984年 7月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