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汽车性能与道路状况适应性问题探讨.doc

    • 资源ID:984312       资源大小:23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汽车性能与道路状况适应性问题探讨.doc

    1、中文摘要 我国汽车性能与道路状况适应性问题探讨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实质是车路矛盾的表现: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而与此同时,我国的道路建设增长速度远远没有跟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我国道路里程的年平均增长率不足5%,而在很多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这种车路矛盾的现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秩序混乱、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污染加剧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交通科技的发展现状,论文集中在传统的交通工程与车辆工程的交叉领域,在

    2、综合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了汽车性能及道路状况对道路交通状况影响的深入研究,得出汽车性能与道路状况之间优化可大大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相应结论,并通过对实际交通状况分析得出驾驶员驾驶模式对道路交通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结论,为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能力开创了新的思路,为解决交通效率低下及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并做出了有益的探讨;同时通过从汽车性能与道路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和道路状况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汽车性能与道路交通安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若汽车的性能良好,那么交通安全状况就会提高;若道路状况良好,交通安全状况也就良好。最后,通过比较得出,汽车的性能特征与道路状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

    3、联系。有怎么样的道路状况,汽车就要有对应的性能配置去与之相适应,以此来提高道路交通状况,也为适合未来交通的车辆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 汽车性能;道路状况;适应性;交通事故英文摘要The Study of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Road Conditions in China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motorization, China is

    4、 fac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traffic problems, the real conflict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rriagewa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our people, car ownership was presented a growth spurt, at the same time, the growth rate of Chinas road construction has not kept up

    5、with the growth rate of car ownership. For a long time, the annual average growth rate of road mileage of China is less than 5%, however, in many big cities with millions of people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growth rate of car ownership is more than 10%. This paradox is bound to bring a series o

    6、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disorder, traffic accidents and increased pollution, etc.This paper studied the situation of traffic technique of inland. It centers o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between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tegrated the rel

    7、ational research and based on this, develop a deep study about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s of road conditions on the traffic capacity. And carried out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road condition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 and

    8、carried out the conclusion that traffic capacity i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driving pattern through analysis of actual traffic capacity. The conclusion blaze a new path to improve traffic capacity and a new ways of solving low efficiency of traffic and traffic jam.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

    9、nship of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road safety as well as traffic safety and road conditions, obtain tha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road safety, that is, if the car or the road is in good condition then it will improve traffic safety. Finally, by comparison, necessary

    10、 link exists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s and road conditions. With the road conditions, vehicles mus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to th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ad traffic conditions, meanwhil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suitable vehicles in f

    11、uture traffic.Key Words:vehicle performance ; road conditions ; adaptability ; traffic accident目录目 录1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问题的提出2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5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31.5.1研究内容31.5.2 研究方法32 道路交通状况与汽车性能的现状综述42.1我国道路交通状况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42.1.1道路交通状况的组成条件42.1.2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状况的特点52.1.3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62.2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的基本概念

    12、和衡量标准72.3汽车的安全性能及安全驾驶需要注意的细节82.3.1汽车的安全性能82.3.2汽车安全驾驶需要注意的细节83 道路交通状况与交通安全之间的相关分析103.1道路抗滑性能与安全状况的相关分析103.1.1与抗滑性有关的路面构造103.1.2轮胎与路面间的湿摩擦模型分析103.1.3路面潮湿程度及路面构造对抗滑力的影响113.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114 汽车性能对节能环保和安全行车的相关分析154.1汽车性能对节能环保的影响154.1.1汽车车速与节能环保154.1.2驾驶策略对节能环保的影响164.2汽车性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165 全文总结195.1主要结论及建议195.

    13、2研究成果205.3创新点205.4展望20致谢22参考文献23第1章 绪论1 绪论1.1 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表1.1的第二列显示了我国近1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GDP从2000年的99214.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几乎每年都维持10%以上的增长。表1.1 近几年中国GDP与汽车保有量对照表年份GDP/亿元民用汽车保有量/万辆200099214.61608.912001109655.21802.042002120332.72053.172003135822.82382.93200415

    14、9878.32693.712005183084.83159.662006209407.03697.352007257306.04358.352008300670.05099.612009335353.07619.0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而与此同时,我国的道路建设增长速度远远没有跟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我国道路里程的年平均增长率不足5%,而在很多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这就导致单位长度道路的汽车密度迅速增加,2006年,北京地区汽车保有量密度达到407.6辆/km,云南每公里城市道

    15、路保有量396.3辆,甚至西藏每公里城市道路保有量313.7辆,都远远超过每公里机动车密度270辆的国际饱和容量标准,车路矛盾日益突出1。道路的超负荷运转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秩序混乱、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污染加剧等。同时我国也是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我国以占全世界3%的道路和6%的机动车辆,产生了占世界9%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例如,根据2007苏州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07年苏州市区主要道路的平均行程车速为每小时36.2km,比2006年每小时下降了1km;而在北京、- 24 -西京学院学士学位论文上海等大城市,

    16、中心区车道高峰小时饱和度达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持续堵塞可达6.5km以上,车速下降到每小时10km左右2。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碳氢等有害气体,将会对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目前,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已经占了城市大气污染的70%以上,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由于汽车保有量增加和道路建设造成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针对这一系列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 问题的提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很重要一条就是增加道路里程,大力发展道路建设。然而单独的建设道路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

    17、的原因是:在进行交通规划、道路修建、灯控路口的配时等相应的科学活动的前提是车辆按既定的方式和速度行驶,一旦车辆的运动状态背离了原始初衷,一系列的交通混乱将会引发,如:交通延误、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因此在加强道路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最根本最基础的方面,即从道路和车辆性能的相关关系上来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规划道路通行能力以及解决交通安全方面,充分考虑汽车性能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匹配。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国外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在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各方面的标准也基本达到系统化。一些先进的通行能力分析软件如美国HCS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而美国HCM公路通行能力手册或指南也达到

    18、了一定的系统和权威。中国目前的交通状况类似于美国的四五十年代,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公路建设方兴未艾。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系统的方法,缺少适合中国国情的参数、模式和通行能力分析体系,中国通行能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标准的制订基本上沿用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汽车性能及运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研究成果,不能反映中国道路交通的实际运行特性。中国目前的交通组成、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别,国外的研究成果并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一味照搬。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研究汽车、道路交通状况相关关系,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方式方法;结合国内汽车性能特点,深入

    19、分析中国道路交通状况并加以优化;为道路交通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针对道路交通状况,提出优化的汽车驾驶策略,更进一步,由此提出道路交通对未来汽车性能的设计的需求,能够对中国未来汽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搞好这项研究工作对优化道路交通通行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其具有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1.5.1 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汽车性能和道路的发展状况,并且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综述,得出本文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道路交通状况与汽车性能的现状,并提出安全驾驶需要注意的若干细节;第三部分:

    20、探讨了道路交通状况与交通安全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第四部分:从节能环保和安全行车两方面出发,探讨了与道路状况相适应的、可最大发挥汽车实际使用性能的方法;第五部分:主要是本文的结论和分析。1.5.2 研究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使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将汽车性能和道路状况放到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去考虑,力图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第2章 道路交通状况与汽车性能的现状综述 2 道路交通状况与汽车性能的现状综述2.1 我国道路交通状况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1、已越来越严重。我国80年代以前,城市建设发展缓慢,机动车增长也不是很快,城市交通比较通畅。这个时期,国人对发达国家城市交通公害大惑不解,甚至还为自己的城市不曾有此等公害而暗自庆幸。然而,城市交通拥堵就像人体内凶恶的癌细胞悄然滋生与扩散一样,开始“侵害”我们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主要是80年代之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造成严重的供需失调,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交通问题,同时由于机动车开始剧增,交通堵塞严重,特别是90年代以来,机动车增长最快,车流更加集中,走不动、停不下,交通矛盾极其尖锐,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3。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对于交通设施的供给满足不

    22、了交通的需求。据资料显示,北京路年递增不足4%,而车年递增超过10%,供需矛盾不断激化,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呢?不少城市采取了多修路的办法,结果却事与愿违,路修越多,可城市的交通却越来越拥挤。这是因为道路的修建导致了新的交通需求,间接刺激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结果车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路的增长速度,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多修路,也在如何合理地组织城市交通,使车流、人流安全、快速地行进,使得“供”满“求”,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咽喉,是交通堵塞和事故的多发地。如日本大城市的机动车在市中心的旅行时间约l/3发生在交叉口,交通事故的

    23、60%以上发在平面交叉口及其周围;美国交通事故约一半以上发生在交叉口。我国交叉口的交通问题更为严重,首先,我国许多城市路网密度较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级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求;其次,许多城市路口由于道路占地有限,面积较小,且存在大量的非机动流和人流,导致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混合交通流,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解决城市交叉口的交通拥堵及安全问题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环节。同样,解决城市交叉口的交通拥堵及安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地进行交通组织。2.1.1 道路交通状况的组成条件道路交通是“人、车、路、交通环境”四个要素组成的

    24、一个统一的有机体。道路作为道路交通的四大要素之一,是道路交通的物质基础,也是交通管理的主要对象。道路条件的好坏,可能直接作用到道路交通的主体人和车,从而直接影响到交通的安全。道路条件包括道路的几何参数,道路的交通特性,工程设施和附属建筑以及为驾驶员、乘客、交通工具以及其他服务的建筑物与设施。所有这西京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些因素都影响道路状态、汽车的行进情况、驾驶员的自我感觉、其最终结果是影响交通状态和交通安全。道路几何参数中的纵坡值、直线长度、平面中的曲线半径和能见度对交通状态、行驶速度和交通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道路交通特性对交通安全也有着重要影响4,其中最主要的是路面平整度和附着系数。这

    25、两个参数主要与路面结构有关,并以路面和路肩状态的影响最大,在自然气候的作用下,路面可以是干燥清洁的、干燥肮脏的、潮湿清洁的、潮湿肮脏的,局部或全部被冰雪、薄冰、水覆盖的。所有这些状态,可用路面平整度和附着系数的指标进行综合的评价。2.1.2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状况的特点道路交通安全受到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这四位一体的因素影响,而中国的交通安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也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5:(1)混合交通状态严重对交通事故产生的交通特点分析可知,混合交通条件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9%,同时还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占67.2%);当混合交通且缺少交通控制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0.8%,死亡人数占

    26、62.4%(1998)。 (2)车辆性能差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车况的好坏、车辆的性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中的车辆总体特征表为:耐用好修,适应炎热、严寒的气候,无装饰,车辆只具备基本性能。目前国内车辆普遍不适应持续高速行驶的工况,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不佳;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均可成为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3)机动车辆组成结构畸形国内机动化水平低但交通事故率高。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还表明,发达国家(这里指OECD成员国)的交通事故和机动化水平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

    27、但交通事故率最高。据公安部网站消息,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76551129辆。其中,汽车69626031辆,摩托车91226621辆,挂车1035036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1767辆,其他机动车21674辆。因此,车辆整体性能较差。而由这些车辆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将对交通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4)非职业驾驶员肇事情况有上升的趋势当前非职业驾驶已成了人们新生活方式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风景,且越来越成了一种潮流,一种时尚,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大量非职业驾驶员的出现,这对我国滞后的交通设施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形势提出了新的挑战,必然导致交通事故量的增加。 (5)道路等级低尤其是在

    28、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公路等级低,技术状况差,导致自我发展能力差,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在我国具体的交通工程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单纯地为提高道路等级,简单地将道路路面硬化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使驾驶员产生错觉,导致交通事故。(6)交通参与者普遍素质较低目前,部分交通参与者交通法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交通违法严重,交通事故突出。参与者的整体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机动车驾驶人员素质不高。二是群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制意识淡薄。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交通参与者没有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不认为交通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随意违法行车、走路,甚至逃避、抗拒执法现象时有发生。(

    29、7)交通管理的水平不高、手段乏力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许多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经验型管理为主的状态,普遍存在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政策法规不配套、交通规划实施不力、管理手段科技化水平不高、交通组织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现有的管理手段也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勤务制度不尽合理,路面执勤警力普遍不足,而且少数交通民警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水平不高,手段乏力,影响了管理效能。2.1.3 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关于交通流 如果不能合理描述和正确预测交通流,那么交通指挥、控制、诱导、管理都丧失了基本前提,各种理论的应用将无处生根。城市车流具有十分复杂的时空分布特性、非平稳性和可

    30、变性,在同样的时间不同地点,以及同样地点不同时间车流都会有很大变化:一天中有上下班的高峰,在高峰时段的需求是非高峰时段的好几倍,因此城市交通问题必须考虑不同车流情况下的指挥控制问题。车辆是由人来驾驶的,人的心理和习惯都会影响车流和交通,同时也就产生了许多难以用物理学理论来解释的现象6。二、关于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由纵横交错的道路组成,相交的道路有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交叉点对交通影响极大,据统计城市车辆三分之二以上的延误都发生在交叉口,交通的指挥、控制、诱导、管理主要是在这些节点处进行。道路交通网的复杂在于它不是各路段、各交叉口的简单汇集,而是有非常强的相互作用:一个路口四个方向来的车流(考虑到直

    31、行和左、右转有12种可能)源于相邻的路口,而车流通过该路口后产生经信号灯调制过的车流又成为相邻路口的输入;城市道路网不仅具有拓扑结构,而且还有距离结构:从一个路口到达下一个路口的时间由连接的路段长度及车速决定,一个路段上停下等待绿灯放行的车辆总数也受路段长度限制,在城市中心区域交叉密集处尤为明显。因此城市道路网与电网,通讯网络等有许多本质不同。这两方面困难的克服,都需要有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核心是供需矛盾。供应主要由道路交通设施决定,需求则与城市功能布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需要指出的是汽车保有量并不是影响需求的决定因素:例如东京机动车日均行驶里程在50km左右,而上海则在

    32、60km以上,同样数量的机动车会产生相当不同的交通需求。在供需给定之后,交通管理就成为提高效率、减轻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对城市功能布局已有不少专门的研究,对经济发展引起的交通需求的预测估计也有研究,对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减少私家车使用也有许多政策研究。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改变城市功能的布局相当困难,增加交通设施建设也受到资金、土地的制约,两者的周期都很长且不同城市间研究的前提差异很大。相比之下,交通管理则更有现实针对性和普适性。2.2 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的基本概念和衡量标准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度来表示,是汽车使用性能中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性能。在我国,这些指

    33、标是汽车制造厂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通过样车测试得出来的7。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有:(1)最高车速:指在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行驶速度。按我国的规定,以1.6公里长的试验路段的最后500米作为最高车速的测试区,共往返四次,取平均值。(2)加速能力(加速时间):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来表示。加速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原地起步加速性和超车加速性。现多介绍原地起步加速性的参数。因为起步加速性与超车加速性的性能是同步的,起步加速性性能良好的汽车,超车加速性也一样良好。1)原地起步加速性:是指汽车由静止状态起步后,以最

    34、大加速强度连续换档至最高档,加速到一定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它是真实反映汽车动力性能最重要的参数。有两种表示方式:车速0加速到1000米(或400米,或1/4英里)需要的秒数;车速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8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所需要的秒数,时间越短越好。2)超车加速性:是指汽车以最高档或次高档由该档最低稳定车速或预定车速全力加速到一定高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加速性能的测试与驾驶员的驾车换档技术及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驾驶员技术水平的不同,行驶路面的不同,甚至气候条件的不同,所反映出来的加速时间也会不同。车厂给出的参数往往是样车所能达到的最佳值,因此作为用户来说,这

    35、个参数仅能作为参考。(3)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1档行驶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对越野汽车来说,爬坡能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一般要求能够爬不小于60%或30%的坡路;对载货汽车要求有30%左右的爬坡能力;轿车的车速较高,且经常在状况较好的道路上行驶,所以不强调轿车的爬坡能力,一般爬坡能力在20%左右。燃油经济性:是表示汽车在一定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一定行驶里程数的能力。简单的说,在完成一定行驶里程数时,消耗燃油越少的汽车其燃油经济性越高。通常,我们在谈及燃油经济性时是以百公里油耗来衡量这个抽象概念。各个厂家在推出每款车型时需要给出车型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行驶100公里消耗的

    36、油量。汽车的油耗直接关系它的使用成本,燃油的经济性也随之成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2.3 汽车的安全性能及安全驾驶需要注意的细节2.3.1 汽车的安全性能近年来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站的建设和技术改造中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已逐步形成高效率、智能化和规范型的检测站。为推动我国汽车安全性能检测工作,我国自1987年首次颁布了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8,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在整车及发动机、转向系、制动系、照明和信号装置等有关运行安全和排气污染及噪声控制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新车注册、在用车年度检验以及事故车检测的技术依据。为规范机动车安全检验工作,2004年国家

    37、公安部制订了GA468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检验的检验方式/工位/项目/常用设备和工具、检验流程、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及审核、合格签章与资料收存要求,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定新车注册登记和在用车定期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依据,标准中制动性能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及审核是强制性标准。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以及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目前我国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主要项目有汽车制动、侧滑、信号装置、前照灯、车速表的测量和转向系、传动系、行驶系及电器线路的检查等。2.3.2 汽车安全驾驶需

    38、要注意的细节现在有车族越来越多,有驾照的人更是多上加多。然而,每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家庭悲剧却屡见不鲜。人们在感叹生命的脆弱时,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细节决定生命9。看似一些不经意的习惯,却为车祸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所以,对于汽车的安全驾驶,可以从以下细节来进行注意:(1)开车最危险的敌人不是技术也不是速度,而是分神。只要精力集中,一般不会出事,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于分神造成的,有的是因为低头找东西、有的是因为打电话、有的是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2)过路口的时候即使是绿灯也一定要减速,至少要松开油门同时仔细观察路况。(3)正常行驶时,发现前车突然制动或并线要千万小心,八成前面有情况,要提前做好准备,千

    39、万别加油门超车,最好马上松油门预备制动,同时迅速观察两侧后视镜,判断出如果要并线往哪边并。(4)在人车混行道,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点,向路的中间靠。(5)下雨后,行驶在不熟悉的路段时,见到积水一定要减速,因为你不知道它有多深,最好是尾随一辆车。(6)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水洼,尽量躲开,如果躲不开,就尽量使两个前轮一起压水,如果一边的轮子压上,会瞬时使左右轮胎抓地力失衡,很危险。(7)有几个不能超车的原则要注意,拐弯的时候不能超,前方有路口的不能超,红灯变绿灯起步时在没有完全通过路口时不能超。(8)遇到公交车靠边进站,一定要小心有人会从公交车的前面跑出来。(9)当你从后视镜里看别的车有点费劲的

    40、时候,也就是你该开灯的时候了,不是为了看清道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你。尤其是白天下雨的时候和车速超过100km/h的时候也应该开灯。(10)当行车过程中碰到有人无端地对你鸣笛、闪烁或指指点点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你的车是不是有异常,在安全的地方停下来检查一下再走为妙。(11)开车时每隔几十秒最好扫视一下三块后视镜,也要尽可能通过前车的玻璃看清车前面的路况,总之,视野越宽越好。(12)开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人和小孩,特别是在城乡结合处,人机混行车道上,很多老人小孩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穿越马路。(13)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不管前后有没有车,都要双手握紧方向盘,尽量不要单手开车,警惕爆胎事故。一旦

    41、发生爆胎,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双手把紧方向盘,保持车辆稳定向前,松油门,等车速降到40km/h左右,轻打方向把车停到紧急停车带上,切忌急刹车,否则会发生翻车事故。(14)每辆车都有盲区,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在并线超车的时候,在并线前切忌记要稍微扭一下头,用眼角余光从侧后窗中观察一下有没有车。(15)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不要从紧急停车带超车,一是违法,二是因为紧急停车带上有很多小螺丝钉等东西,都是车辆修理时留下的,从紧急停车带上超车,车胎被扎的几率要比正常行车道上高出N倍。(16)关爱生命,远离大货车。(17)有两条同向行车道,一条很空,一条道排队。不要自作聪明从空车道上走,那条空出来的车道9

    42、9%有事不能通过。(18)停车的时候,尽量将车头朝外。一是走的时候方便,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防盗。第3章 道路交通状况与交通安全之间的相关分析 3 道路交通状况与交通安全之间的相关分析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首份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统计,进入20世纪以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2000多万人,已经远远超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总人数,交通事故每年要多走127万人的生命,使1000多万人不同程度地受伤致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完成“五纵七横”的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初步形成规模效益。但随之出现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们在享受现代交通便

    43、捷的同时也常有着“车祸猛于虎”的感叹。3.1道路抗滑性能与交通安全状况的相关分析虽然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由人、车、路、环境、管理组成,但与路面的抗滑性能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英、美、日等国的交通调查,雨天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20%左右。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这些事故的发生是直接由于路滑所导致的。现通过对高等级路面抗滑机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路面抗滑性能与交通安全状况的关联性,为以后路面的抗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10。3.1.1与抗滑性能有关的路面构造1.微观构造 此特性指水平方向尺寸在0.005 mm0.5 mm,垂直尺寸在0 mm0.2 mm之间的构造,它主要表征集料颗粒本身的表面凸凹特性。

    44、对于沥青路面,石料颗粒的抗磨光性能(用石料的磨光值PSV表征)、沥青的特性和胶浆的构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正常情况下粗集料裸露出面板的比例不超过12%,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微观构造主要取决于表层水泥砂浆的特性。路表面的微观特性可以直接通过显微照相技术测量获得在我国现行的规程中用摆式仪法测定的摆值和横向力系数SFC值来表征其微观特性。2宏观构造 此特性指水平尺寸在0.5 mm50 mm,垂直尺寸在0.2 mm10 mm之间的构造,它主要由粗集料的分布、棱角性、间距、排列决定。不规范的修筑和铺装过程会对宏观特性产生负面影响,使抗滑性能降低。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来说其宏观

    45、构造由拉毛、刻槽等表面装饰工艺形成。根据规范,在评价当前路面抗滑性能的方法中,手工及电动铺砂法11 、激光构造深度仪法测定的是路面的宏观构造。3.1.2轮胎与路面间的湿摩擦模型分析由于充气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并不单纯地属于固体力学中的两刚体间的滑动摩擦状态,而在接触过程中伴随着轮胎的较大变形,所以这个接触问题较为复杂。根据摩擦学机理,Tabor理论认为路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西京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别为:附着分量Fa,即橡胶与路面各个粗糙凸起之间抗减阻力分量之和,也有人认为附着力起源于路面的粗糙凸起对轮胎形成局部高压所形成的分子间的范德华连接力;滞阻分量Fb,即轮胎橡胶滑过路面时弹塑

    46、性变形迟滞后能量损耗所引起的摩擦力;凝聚分量Fc,即破坏橡胶的凝聚力而产生的摩擦力。据研究,在这3个分量中,附着分量Fa所占比例在90%以上,滞阻分量Fb略小于10%,而凝聚分量Fc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3.1.3路面潮湿程度及路面构造对抗滑力的影响1.路面的潮湿程度 雨天水分在路表面积聚,形成水膜,使路面的抗滑性能大幅度下降,事故率上升。车轮在有水膜的路面上行驶时,车速越高,路面越光,如果路面排水条件差,轮胎与水膜接触区的动水压力的润滑作用增强,导致摩擦系数降低,安全性下降。2.路面构造对抗滑力的影响 在低等级公路或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等车辆行驶速度较低的路段,路表的微观构造对抗

    47、滑力的影响较大,好的微观构造是减少这些路段雨天交通事故的关键;而对于高等级公路,路表的宏观构造是提高路面抗滑力,减少雨天交通事故的决定因素。3.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一、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接受信息,产生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然后经过大脑一系列综合反映产生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驾驶员就是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等)。可见,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反应特性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大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道路运输,并严禁酒后驾车12。行人的遵章意识、交通行为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明显影响。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加强行人的法律法规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将会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产生重要作用。二、设备因素 道路交通中的设备因素包括道路、车辆和安全设施等。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安全性,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车辆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结构尺寸、视野和灯光等因素有关。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后,车辆本身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汽车性能与道路状况适应性问题探讨.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