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笔记.doc

    • 资源ID:987957       资源大小:8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建筑史笔记.doc

    1、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 穿斗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间距较密,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特点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大的构架(整体性强,柱密,开间小)。流传到现在,为中国南方诸省建筑所普遍采用。 抬梁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短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连接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檩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2,斗栱的作用:在柱子上,用以承托梁头、枋头,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重量的构件。唐宋:

    2、结构作用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从密,用料变小,但结构作用仍在。斗栱在宋称为“铺作”,清称为“斗栱”或“斗科”。(江南称“牌枓 ”)柱头上的斗栱柱头科(宋:柱头铺作),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两柱之间置于枋子上的斗栱平身科(宋:补间铺作),起辅助支撑作用。角柱上的斗栱角科(宋:转角铺作),其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室内斗栱通常只支撑天花板重量,作为梁头节点的联系构件。斗栱:斗-栱与昂的支座垫块;栱-短悬臂梁;昂-斗的悬臂梁,与栱的作用相同;当建筑物非常之大而屋檐出挑相应加大时,斗栱挑出距离也增加。 方法是:栱与昂的叠加层数(即出跳数),每增加一层栱/昂,斗栱多出一跳,最多可

    3、加至出5跳。 重檐建筑:一般上檐斗栱比下檐斗栱多一跳,以增加出檐深度。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撑,用于固定支撑脊桁,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多见于唐宋元明建筑上。3,台基作用:防水,防潮,保持室内干燥洁净。(一般3到5个踏步) 柱础: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蚀而致腐烂的构件,多为石制。 收分:柱身由下向上逐渐收小;梭柱:上下两端均有收分的柱子形式,体如梭形;卷杀:将某些构件末端切削使之具柔美而有弹性的外形的一种做法,其轮廓线由折线或曲线组成;4,庭院围合方式:1)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2)廊院: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3)三合院:住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之前再建院墙与院门; 四合院:将

    4、三合院的院墙改为房屋,即主房东西两侧,相对之处均为房屋所围合;5,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官是城市建设、建筑营造 工官的职务:主持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估计工料及组织施工 隋宇文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大兴城规划;1:100的比例制作“明堂”图像及木模型 宋李诫:营造法式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1)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2)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1原始社会建筑(6、7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干阑式由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巢居发展而来。木骨泥墙由产生于黄河流域的穴居发展而来)1,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

    5、上游渭水地带,母系,以农业为主,穴居,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的生活情况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半穴居,木骨泥墙;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室内地面和墙上采用白灰抹面。白灰面出现在仰韶中期,在龙山时期普遍采用。2,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父系氏族社会(此时已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建筑,比如一夫一妻制的小面积房屋,室内也有分工) 1)吕字形平面;2)面积缩小;3)土坯砖出现;4)石灰面广泛使用。3,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

    6、000年-公元前3300年,浙江余姚): 最典型的干阑式建筑,最早出现的榫卯技术。4,细石器文化: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建筑类型:有住宅、祭祀建筑、神庙2,建筑结构: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由天然洞穴人工穴居半穴居发展而来):墙体多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屋顶往往也是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3,建筑材料:木,泥 泥土经火烧陶化以防潮; 仰韶中期出现白灰面,仰韶晚期已有使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白灰面抹面(室内墙壁和地面),龙山时期普遍使用;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土坯砖。4,建筑

    7、实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六七千年前)干阑式建筑,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仰韶时期)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子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仰韶时期)分为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场 郑州大和村遗址 (仰韶时期)地面建筑,并分隔成几个房间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仰韶晚期)白灰抹面,大空间、大跨度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吕”字形平面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出现建筑群的概念)沿轴展开多重空间组合,室内墙面用彩画和线脚装饰)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原始社会祭坛遗址

    8、莎木佳祭坛阿善祭坛 河南安阳后岗龙山文化遗址均为地面建筑,夯土作房基,土坯和木骨泥墙作墙体,白灰抹面,柱子下垫石础 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出现白灰墙面刻画图案,我国已知最古早的居室装饰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1-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制国家诞生于公元前21世纪,即始于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一,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1)封闭廊院式;2)面阔8间;3)建在夯土台上(80cm);4)永定柱造(遗迹)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构夯土台建筑和庭院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已经开始形成二,

    9、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阶级产生,青铜工艺相当纯熟。开始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庭院式建筑,有宫城(位于南北轴线上),内城,外城;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副阶周匝”;河南殷墟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村) 器物:云纹、兽纹,甲骨文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城市、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80厘米的夯土台;永定柱造的遗址;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廊院)的实例;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走向定型; 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遗址(出现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 郑州商城: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

    10、址(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者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城内有宫殿和宗庙,城外有作坊和住宅); 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 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商代后期最重要的遗址);2,特点:夯土高台,廊院建筑群3,建筑技术上:a 瓦的发明与应用,解决了屋顶的防水问题b 陶水管的使用,解决地面排水的问题c 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d 斗拱的概念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周武王建立了礼制、分封土地,分封贵族,统一管理;建筑上,建立了完成的礼制宗(宗族)法(法制)秩序出现;等级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1)城市:规模按照等级来造;镐(音号)京(京,意为“大”)2)住宅: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

    11、址(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 1.合院形式,二进院落;2.家族居住;3.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4.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5.门、堂、室、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6.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7.出现瓦的采用8.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9.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湖北蕲春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反映了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3)建筑技术:瓦的发明和应用(西周);(春秋年间普遍使用)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斗栱的概念出现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城市 只有天子与诸侯才可造城,规模按照等级来定;诸侯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三

    12、分之一,中等的五分之一,小的九分之一;城墙高度与道路宽度也按照等级来建造。2,建筑 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特点见上)湖北蕲春西周干阑式木构架建筑遗址(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3,建筑材料 瓦的发明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令 ”上有柱斗坐斗的形象四,春秋-东周的前半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1)瓦普遍使用;2)高台建筑(台榭建筑)出现;3)砖的出现;4)彩画的出现;5)鲁班注:春秋时代已经在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上施彩画,而且在建筑色彩方面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了。山节藻棁(音li去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春秋毂(音gu,上声)梁傅注疏:礼楹,

    13、天子丹,诸侯黝(黑色)垩(白色),大夫苍(青色),士黈(黄色,音tou,上声)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特点:瓦的普遍使用,开始了用砖的历史;铁器和耕牛的使用 高台宫室(台榭)的出现;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作防卫(城嵌有水称为池,无水称为隍)2,建筑实例 春秋时期秦国都城雍城遗址(陕西凤翔马家庄) 由门、堂和东西厢组成的四合院; 夯土墙、夯土台基、散水 陕西凤翔春秋时期秦国陵园区 隍壕作防卫1-3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年-589年,战国至南北朝)一,战国-东周的后半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 赵邯郸 楚鄢郢 魏大梁2)高台建筑;在有小室围合夯土的高台上建造

    14、建筑3)宗庙;围合在墙中,有前堂后室,中庭(牺牲坑)4)水利工程;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秦郑开渠三百里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春秋) 修筑长城;5)技术层面;砖出现(主要用于地下) 筒瓦、板瓦广泛使用 榫卯技术更好,木构件技术更高6)理论;考工记,齐国官书,记载西周之事,我国现知最早述及建筑的专门文献。 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設色之工、刮摩之工、摶(音团)埴(音直)之工7)人物;8)意识形态; 商周:学在官府学在四夷 孔子:将人还给了社会 老子:将人还给了自然 建立了中国人文主义基础。人的地位上升,神的地位基本为零。 “天人合一”:孔子,或者说孔子与老子之意的结合。天,是自然的天、文化、神、天

    15、子的意义的混合体。 历史意识(人)过早发达,抹灭了宗教文化艺术的成就就,带来历史文化,人的文化,摆脱了宗教的神超脱 于人的意识形态。 通过器来表现道,通过建筑来表现意识。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城市 城市布局一般有两种形式 1)宫城在大城之外侧: 齐临淄大城西南角有小城,夯土台高达14米 燕大都东西两城,东部为宫城 赵邯郸宫城在大城西南角 2)宫城在大城之内 阖闾大城 鲁国曲阜2,建筑实例 1)齐临淄遗址 2)秦咸阳1号宫殿遗址: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环包以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3,建筑材料: 1)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并有在瓦上涂

    16、朱色的做法; 2)装修用的砖出现,创造大块空心砖。补充:百家争鸣,儒墨道法,最终融合为汉儒尊卑等级,君权神授,礼仪制度儒:礼乐的象征; 人文主义,个人的人个修养,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孔子-孟子-荀子1. 坚持礼乐的象征意味着对社会的垂戒意义,合理性的自我调节对人类行为的控制能力;2. 重视现实治理中的实用功利;墨:实用色彩强烈,以利益实现为追寻目标道:以精神超越和人生永恒为追寻目标,强调人在自然中的存在老子庄子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倾向,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倾向法:要以带有惩罚和奖励措施的,由权利与威势强制保证的“法”来整理秩序二,秦(BC221年-BC206)1)阿房宫:政治象征。“上

    17、扼天功,下压黎俗”,将“器”作为“道”的体现。2)秦始皇陵:东之兵与俑 a.气势宏大,b.平面伸展的空间意识,C.采用轴线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秦都咸阳 摒弃传统的城郭制度,建造许多离宫别馆;2,秦始皇陵三,汉(BC206-AD220)1)明堂辟雍传播儒家文化的建筑2)技术:两种主要的木构架已形成:抬梁式、穿斗式。斗拱的出现及应用;屋顶已有五种样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歇山。板梁结构(山东沂南石墓)、拱券技术(多用于地下)。石阙(四川雅安高颐阙)阙:宫殿、陵墓、官衙大门等前两侧对称而立的建筑,形如门楼而中缺门扇。3)园林:受神仙术的影响,挖大片水池,建岛蓬莱、方丈、瀛洲。4)印度佛教文

    18、化引入中国:东汉明帝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座佛教建筑。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木架建筑渐趋成熟: A.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B.斗栱已经普遍使用 C.屋顶形式多样(五种:庑殿、悬山、囤顶、攒尖、歇山) D.大空间的建筑技术尚未解决2,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的发展 西汉创造了楔形的有榫砖; 筒拱及穹隆在墓中使用3,石建筑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4,建筑实例 山东沂南汉墓(东汉末年至三国):梁柱结构、石梁板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洛阳白马寺(汉明帝)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斗拱:斗拱出现,是为了支撑屋檐向外出挑,从而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的基础。明器: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19、。又称冥器。一般用陶瓷木石制作,也有金属或纸制的。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四,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1)民族大融合时期2)陵墓相对于前期皇帝之厚葬,改为薄葬(享受现实)3)士大夫阶层有其独特的思想形态,他们是享有特权的任务

    20、,具有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玄学,提倡强调人的自觉和个体本身;4)佛教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开始得到大力提倡,因此引发佛教建筑的盛行。5)主要建筑类型:佛寺、佛塔、石窟;6)自然式山水园林起源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兴盛。7)家具的出现(宋之后才真正开始全面使用):南北朝以前,人们席地而坐;少数面民族入侵,出现垂足而坐。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主要建筑类型:佛寺、佛塔、石窟 1)佛寺:塔为主,置于佛寺中央,佛殿为辅塔院式 北魏佛寺以永宁寺为最大(洛阳) 2)佛塔:有三种类型,密檐塔(如嵩岳寺塔),阁楼式塔(如永宁寺塔)和单层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密檐砖塔) 3)石窟:在山

    21、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型佛寺。 塔院式(支提窟Caitya):以塔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和初期佛寺中以塔为中心是同一概念。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佛殿式: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比较普遍;僧院式(毗诃罗Vihara):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布置方式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例如敦煌285窟。 4)经幢: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幢身立于三层基坛之上,隔以莲华座、天盖等,下层柱身刻经文,上层柱身镌题额或愿文。基坛及天盖

    22、,各有天人、狮子、罗汉等雕刻。2,自然山水风景园林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兴盛;3,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融入;4,石刻方面技术进一步提高;5,建筑实例: 新疆克孜尔石窟最早的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南京栖霞山千佛岩(南朝齐梁时期)洛阳永宁寺(中间置塔,四面有门,塔后为佛殿)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密檐塔)南京梁萧景墓表石刻;(梁)河北定兴北齐石柱石刻;(北齐)佛寺的发展:以塔为中心前殿后堂(舍宅为寺出现,将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1-4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年-1279年,隋至宋朝)一,隋(581-618)1)隋大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

    23、的都城,设计者为宇文恺。2)河北赵县安济桥,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设计者为李春。利用敞肩券减少自重及减轻洪水流量的压力。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拱桥的弧度为60度弧拱,比圆拱更为稳定。3)建筑设计上采用平面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宇文恺用1:100的比例尺制“明堂图”。二,唐(618-907)1)唐代建筑特征: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长安城规划为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唐长安城的规划影响了渤海东京城,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市) 2.建筑群体处理日趋成熟大明宫的布局和唐乾陵的布局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唐已有了用材制度(斗拱、构件形式及

    24、用料标准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出现“都料”,这一名称一致延续到元朝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的发展佛塔采用砖石结构砖石塔有:楼阁式(西安大雁塔)、密檐式(叠涩法)、单层塔(多为僧人墓塔)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统一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一建筑技术方面1木构建筑基本定型a. 以宫殿为代表的主流建筑完成从土木混合结构到全木结构的转变;唐大明宫含元殿(AD662)唐大明宫麟德殿(AD663):木构

    25、架解决大体量大面积建筑的结构问题。山西五台南禅寺正殿(AD782)厅堂式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AD857)殿堂式b. 殿堂厅堂两种不同木构架已经形成;殿堂式:结构上有三个水平层(屋架层、铺作层、内外柱同高的闭合矩形柱网)厅堂式:内外柱不等高,c. 斗拱成熟,成为构架的组成部分;d. 以材份为模数的木构架设计方法基本定型。2. 砖石建筑的发展a. 石桥,赵州桥,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设计,第一座敞肩券大拱桥;b. 佛塔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正方形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八角形 陕西西安小雁塔(唐)二城市建设方面1隋大兴城2唐长安城3布局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封闭的里坊制三建筑群处理趋

    26、于成熟1.宫殿,唐长安大明宫 丹凤门龙尾道含元殿宣政殿太液池 “倚栏下看,前山如在指掌藩夷酋长仰观玉座,若在霄汉”2.陵墓,唐乾陵 利用地形,在纵轴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来陪衬主体四对外交流:建筑的对外影响对外影响的主要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对外影响的主要方面:城市、宫殿、佛教建筑等韩国:庆州佛国寺(新罗时期)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五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都料匠专门掌握用绳墨绘制图样,并在现场指挥施工的人。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三,五代(907-960)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砖木建筑结构上有所发展砖木混合结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椒塔砖 石 塔: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

    27、州闸口白塔、杭州灵隐寺塔铁 塔:广州光孝寺塔,东西铁塔四,宋(960-1279)1)木构建筑上的重大发展,木架建筑定型化李诫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建立了古代模数设计的方法(AD1103)性质:政府法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施工方便,便于管理内容:总结过去经验,确立模数化得设计制度;共三十四卷,壕寨和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制度、功限、料理优点:定型化、总结、发展缺点:限制了木构建筑的探索,形成等级上的限制,形式结构在等级上区分开来影响:使中国建筑走向装饰化等级化,限制了以后的发展在木构架定型化的前提下,屋顶形式转向多变。整体

    28、风格转向内向与精致化。唐代已有模数化趋向,但未能理性化。北宋初木经喻浩2)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废除里坊制,形成街巷制3)建筑群体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注重轴线,加深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出主建筑,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大大丰富了; 河北正定兴隆寺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装修由豪迈至婉约。12唐:1.多采用板门与直棂窗;2.唐代以前建筑色彩以朱白色为主(明快端庄)3.平闇为主宋:1.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阑槛钩窗2.“五彩遍装”、清绿两色为主的“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丹粉刷饰(华丽)3.天花以平綦藻井为主宋普遍采

    29、用垂足而坐的高桌椅,室内空间相应提高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砖石佛塔为主,其次是桥梁 河北正定开元寺料敌塔 84米 福建泉州仁寿塔(石构,40米) 福建泉州万安桥(石构,549米)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河北赵县经幢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6)宋代石塔特点:1.发展八角形平面(少数用方形、六角形),可供登临远眺的楼阁式塔;2.塔身多做筒体结构3.墙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五,辽、金辽:仿唐 空间分布关系 体量1)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现存的唯一木塔,世界上最早的木塔;2)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3)北京天宁寺塔4)山西灵邱县觉山寺塔金:辽宋结合的特点,雕

    30、刻非常细致,色彩非常华丽1)山西朔县 崇福寺(门窗精巧)2)文殊殿 (佛光寺)3)大同善化寺4)山西应县净土寺 空中楼阁西夏六,南宋1)园林:与环境分不开,创造了和环境结合的因地制宜的造园手法,集中在苏杭。2)平江图,平江(南宋苏州) 军事上具有重要性,水上交通发达唐宋建筑比较唐:1,建筑组群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单体定型化,大体量(佛光寺大殿);4,砖石技术发展,塔;5,工艺与艺术成熟;6,施工水平较高(出现分工) 长安城、洛阳城、大明宫 佛光寺大殿,大小雁塔7,彩画多为暖调,以红、白色为主宋:1,里坊制度瓦解,街巷自由布局; 2,群体丰富变化 3,单体模数化,规范

    31、化 4,砖石技术进一步发展,石灰使用增多; 5,工艺与艺术拓展; 6,园林艺术发展;(花石纲,十船为一纲) 汴梁、平江图、清明上河图 祐国寺塔、开元寺塔 7,宋彩画出现青、绿调子,青绿叠晕棱间装;1-5封建社会晚期(公元1279年-1911年,元至清末)社会背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流时期,宗教政策宽容,南北差异扩大一,元1, 大木技术的改变1. 殿阁式结构衰落VS厅堂式结构扩展2. 梁柱联系增强,斗拱结构作用减弱,装饰作用增强3. 柱网与梁架自由化处理:减柱法(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正殿),使用天然弯曲木材斜向搭接 2,元大都的创新 在城市中人工建设水面,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景观要求,

    32、也是为了牧马) 京杭大运河3,对宗教宽容 寺庙、塔、石窟等发展,并引进喇嘛塔(藏传佛教) 佛教建筑:北京妙应寺白塔(AD1271-1278) 镇江云台山过街塔 道教建筑:山西芮城永乐宫(AD1247-1358)(元代壁画的典型) 伊斯兰教:泉州清净寺(AD1310) 杭州凤凰寺(AD1314-1320)二,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政治主张“消除异族文化之影响,恢复唐宋之文化”文化上渐趋保守强化中央集权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苏州丝织业中心 松江棉织业中心 景德镇瓷器制造中心 芜湖染业中心 遵化冶铁中心1,木结构再度秩序化:木构建造规整,平面上继承唐宋,构造上,受元影响,规整的基础上形成构架的整体化。

    33、柱梁体系的简化与改进 斗栱作用减少,梁柱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 柱头科布其结构作用,昂为纯装饰构件 柱网规则严谨,柱子不再采用“生起”做法,取消侧脚 鲁班营造正式木工行业书2,形象(是结构的外在表现)严整、平直3,民间建筑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 鲁班营造正式明中叶 南方明代建筑作法仍有宋风,保留了很多法式作法4,建筑群布置更为成熟:北京天坛、故宫、明十三陵明孝陵特有的帝陵神道布置方式5,砖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砖普遍用于民间建筑(地面上)硬山(以山墙承重)顶的兴起与推广无梁殿拱券技术在地面建筑的应用(苏州开元寺无梁殿) 琉璃普及 砖:明长城(砖包砌城墙)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洪武) 北京故宫皇史宬

    34、(档案馆) 硬山崛起 琉璃:南京报恩寺塔(80米) 大同九龙壁(王府住宅前之照壁)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6,私家园林 明,计成园治7,宫式建筑装饰、彩画、装修日趋定型化8,明中叶之后的资本主义萌芽 人对崇高审美的降低,追求世俗文化 装饰雕刻的世俗化 苏式彩画三,清 (第二次 异族统治中国) 大体因袭明代传统1, 对喇嘛教宽容 西藏:布达拉宫内地:三大藏传佛教寺院中心北京,承德,五台山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2,对蒙古人:联姻3,对汉人:将儒之礼教提到很高的高度4,版图大:住宅建筑丰富,百花齐放5,控制规格、等级 出现一个专门的阶层:设计、施工、预算(算房或样房)第一人为“雷发达”,其后人家族称之为“样式雷”6,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7,园林达到极盛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园林兴盛 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 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私家园林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内地三大藏传佛教寺院中心:北京、承德和五台山西藏:布达拉宫内地:承德外八庙3.制度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算房”和“样房” 算手:负责工程财务事务,并与样子匠一起编写说明建筑规则尺寸与做法的“工程做法” 样子匠:负责规划设计,制作画样、烫样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建筑史笔记.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