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7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52.编制原则73.编制范围7第二章 工程概况81.工程规模及工程环境82.设计概况10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184. 主要工程量20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技术难点及对策22第四章总体施工部231.总体目标232.总体施工组织及流程243.总体施工部署254.施工方法26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8第六章 施工降水291某车站292某某区间373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41第七章竖井施工441.竖井施工原则及步骤442.竖井施工方法443. 竖井施工技术措施48第八章车站暗挖施工491.车站总体施工原则及区段划分492
2、.临时施工通道(通风道)施工方案513.车站主体施工方案544.出入口施工方案595.换乘通道施工方案616.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647.暗挖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678.二衬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73第九章区间暗挖隧道施工811.区间暗挖隧道总体施工原则及施工段划分812.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823.竖井转入横通道、横通道转入暗挖正洞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14.迂回风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15.隔断门防护段施工926.施工通道的封堵927.区间暗挖隧道施工运输93第十章出入口明挖段施工951.车站出入口明挖工程总体施工安排952.主要项目施工方案97第十一章防水工程11
3、21.防水工程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1122.车站与区间暗挖隧道防水层施工1153.车站明挖隧道防水层施工1164.结构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处理1175.防水结构施工1196. 明挖与暗挖接口防水处理1207.风井与暗挖隧道交接马头门处防水处理1208.区间暗挖隧道与车站接口处防水处理1219.换乘通道与既有环线站台底板交接处防水处理12110. 穿墙管、穿墙螺栓孔防水处理122第十二章 施工监测和施工测量控制1231.施工监测的目的1232.施工监测设计1233. 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1264.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1285.信息化监测1296.监测质量控制1297.控制地面下沉、防止管线及构筑物下沉开
4、裂措施1298.施工测量130第十三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1331.雨期施工措施1332.冬季施工措施134第十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计划管理1361合同工期与目标工期1362 目标工期保证措施138第十五章工期及质量保证措1411.工期、质量保证组织管理机构及责任1412.工期保证措施1442.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47第十六章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及措施1581.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总目标1582.安全防范重点1643.主要项目安全措施1644.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167第十七章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70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1702.实行封闭、半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703.
5、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1704.加强监控量测,确保环境安全1715.环境保护具体措施1716.地下文物的保护1727.粉尘与有害气体的综合防治172第十八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741.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1742.现场平面布置1753.现场管理措施176第一章 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1 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1.1.1 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初步设计图纸;1.1.2 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配套设计说明文件;1.1.3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补遗书;1.1.4 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1.2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图集1.2.1土建工程1.2.1.1地下铁道设计
6、规范(GB50157-92);1.2.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2.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1.2.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2.1.5混凝土结构筑设计规范(GB50010-2 );1.2.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2.1.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 );1.2.1.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2.1.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1.2.1.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7、);1.2.1.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2.1.1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95);1.2.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 );1.2.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 );1.2.1.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 );1.2.1.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 );1.2.1.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 );1.2.1.1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8、-2 );1.2.1.20工程测量规范(GB5 6-93);1.2.1.21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 (京建科1999230号);1.2.1.2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2.1.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2.1.2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2.1.2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1.2.1.2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1.2.1.27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2 );1.2.1.2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DBJ01-61
9、-2 )。1.2.2暖通空调工程1.2.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2.2.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2.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2.2.4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 );1.2.2.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 )。1.2.3电气工程1.2.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2.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3.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2.3.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
10、7-94);1.2.3.5地下铁道照明标准(GB/T16275-1996);1.2.3.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2.3.7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1.2.3.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1.2.3.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2.3.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 )。1.2.4给排水工程1.2.4.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3-87);1.2.4.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2.4.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2.4.4室
11、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3-87);1.2.4.5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 ).1.2.5 其他相关现行国家及北京市规范、规程、标准及参考图集。1.3 施工管理文件1.3.1 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3.2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1.3.3 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3.4 公司ISO14001环保体系文件。2.编制原则2.1 确保实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2.2 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施工难点。2.3 充分发挥公司技术实力、施工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项目管理优势。2.4以总体施
12、工部署、进度计划安排、主要施工项目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保证措施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3.编制范围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次招标范围为某车站、某区间土建工程及施工降水工程,不包括建筑装修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1.工程规模及工程环境1.1工程规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正是为有效解决这一突出矛盾而兴建的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地铁五号线工程南起丰台区宋家庄站,北至昌平区太平庄北站,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线;本工程为地铁五号线某车站及某区间段工程。某站位于某内外大街、某东西大街和某西街五条道
13、路交汇路口地下,呈南北走向,车站起点里程为K6+840.900,终点里程为K7+043.800,总长度为202.9 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6+960。本车站形式为端进式,两端两层、中间局部单层,总面积14932 m2,站台型式为双层双柱暗挖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120 m,宽14.0 m。本车站主要由站厅层、站台层及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风道、风亭等附属建、构筑物等构成。某区间为地铁五号线工程5标段区间,该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沿某外大街下布设,起点里程为K6+159.19,终点里程为K6+840.90,区间总长681.71 m,区间隧道采用双洞单线马蹄型断面形式。本区间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车站端
14、头迂回风道2处、联络通道1条、施工竖井1座及其横通道1条。本工程某车站、某区间段具体平面布置形式详见附图。1.2工程环境1.2.1地理位置概述本工程地处某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拟建的某站横贯某东西大街,周围有某饭店、北京新世界中心、哈德门饭店、同仁医院、某菜市场等重要建筑物,在交叉路口的东北、东南两块区域为待改造的旧城区,车站南侧某区间南起某站北端,北至某站南端;该地区商贸发达,人流、车流集中,交通繁忙,环境制约因素多。1.2.2地下管线及障碍物1.2.2.1地下管线状况(1)某内外大街与某东西大街交叉口处路段地下管线密集交错,主要有热力沟、上水、DN1800雨水、污水、电力沟、煤气、
15、电信等管线,埋深较深,在车站范围内最深的管线达7.3 m,改移困难,对于横穿车站及临近管线需预先埋设注浆管,在监控量测的指导下采用分层注浆法加固地基,确保现况管线安全和控制地面沉降。根据车站初步设计有关内容,需改移或废弃的管线如下表所示。位置废弃管线新做管线管内底埋深单位数量(废/新)处理方法东南出入口DN500雨水管4.8mm24废弃东北出入口700400热力管700400热力管1.5mm16/26永久改移西南出入口2.22 m电力管2.22 m电力管4.8mm79/79永久改移DN900下水管DN900下水管4.8mm110/100永久改移西北出入口下水管4.1mm26废弃DN400、 D
16、N800煤气管DN400、 DN800煤气管约4.1mm30/35永久改移施工竖井DN400、 DN800煤气管DN400、 DN800煤气管约1.9mm15/31临改/恢复(2)某区间部分根据本工程区间设计说明书显示,由于该区间隧道埋深大,故区间范围内地下管线对隧道施工基本没有影响。1.2.2.2地下构筑物(1)在某站车站设计范围内路面下存在盖板河及既有的环线区间,且在盖板河和既有的环线区间之间有规划的一条从某至某站的铁路直径线,埋深为10.8m。其中,盖板河位于拟建车站结构南半部,截面尺寸为95005200 m,板底结构标高为34.60 m,结构外皮埋置深度约8.50 m;暗挖车站双层断面
17、与其正交穿过,净距不足1 m,施工时拟采用大管棚处理;如探明盖板河内有流水时,则采用隧道两侧围挡处理。既有的环线结构底面与车站暗挖单层断面距离为2.858 m;施工时首先在车站隧道开挖接近既有区间时由洞内向前上方注浆加固,使之形成一个2m左右的竖向加固体,并利用车站双层断面于既有隧道底部夯进600空心钢管法进行处理,以托起既有区间,限制其竖向位移。(2)某区间隧道经过地段有3座地下通道及泵站,根据本工程区间设计说明书显示,地下通道泵站的平面位置与隧道平面位置不冲突。1.2.2.3地面交通现况某车站所在路口有某内外大街、某东西大街及某西街五条城市交通干道在此交汇,同时,有30多条公共汽车的车站设
18、在这里,公交车与地铁换乘客流大,故该地段车流量大,交通繁忙。该地区规划大的框架比较成型,重要建筑物较多;某车站西邻某饭店和某菜市场,东侧为哈德门饭店、北面与同仁医院相望;某区间地处某区招商引资重点地段,在建和筹建项目多,紧邻北京新世界中心和哈德门饭店;因此,该地段商贸发达,人流量非常集中。1.2.3综上所述,本工程具有规模大,制约因素多,政治影响大的特点,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因此,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工程质量作为控制重点,优选施工方案,科学部署施工,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和安全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成为本次施工组织的重点。2.设计概况2.1某站2.1.1建
19、筑设计概况2.1.1.1某车站形式为端进式,两端双层,中间局部单层,与既有环线车站采用“L”型循环换乘,既有环线车站在上,五号线某车站在下,采用暗挖法施工。该车站总面积14932 m2,外包尺寸为202.9 m24.2 m,车站南端双层结构长度84.9m,北端双层结构长度55.7 m,中间单层结构长度62.3 m;车站顶板覆土厚度:双层为88.65 m,单层为12.01 m;站台型式为双层双柱暗挖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120 m,宽14 m。2.1.1.2本车站设计建筑等级一级,有效站台中心(K6+960)处轨面绝对标高为21.805m,站台中心里程(K6+960)处的站台装修面相对标高为0.
20、00,本车站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77m。2.1.1.3车站主体主要由站台、设备机房、控制室、配电室、站厅、管理用房、泵房等组成,南、北两端一层层高4.85 m,二层层高7.574 m,中间站台结构总高度为11.067m。2.1.1.4站厅层被规划的铁路直径线、环线区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南端站区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非付费区设置一部楼梯和两部自动扶梯,以满足正常客流和紧急疏散需要。2.1.1.5站台层设有两组楼扶梯、一部直升电梯。其中,南、北站区各有楼梯一座,自动扶梯两座;直升电梯位于北站区内,供残疾人使用。2.1.1.6附属结构主要包括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风道、风亭等构筑物。(1)
21、本车站共计四个出入口,其中,东南角出入口设置在哈德门饭店前,与既有过街人行道相连;东北角出入口设置在东城区黄城根小学门前;西北角出入口设置在新桥饭店前;西南角出入口设置在某饭店前;车站四个出入口均匀布设在交叉路口四个象限,能够分散、便捷地吸纳各方位的客流。(2)车站进、排风道均按五级人防设防,东南、东北风道水平段内设防护密闭门各一道。(3)本车站设置风亭两组,南端风亭位于哈德门饭店绿地内,北端风亭位于新桥饭店绿地内,风亭口距建筑物直线距离均大于10 m,可满足防火要求;同时,在南端风亭顶部设有冷却塔。2.1.1.7人防及防火防烟设计(1)根据设计要求,本站台工程火灾危险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
22、级,按五级人防分段隔绝式防护要求设防。(2)人防工程设计地下车站在通向地面的各口部,均设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各一道,车站靠近综合控制室位置设有人防集中信号室一间。(3)防火防烟设计本站台共分三个防火区:北站厅、南站厅、中间公共区及站台层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各为一防火分区(6646 m2),南站厅设备区(910 m2),北站厅设备区(430 m2);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和设施。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4h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控制室、机房、变电所等受气体灭火保护的重要设备房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分隔,隔墙上均采用甲级
23、防火门。车站公共区防烟分区之间与楼扶梯口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通道口采用结构梁实现挡烟功能。2.1.1.8防水工程设计地下车站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1)车站、出入口通道防水等级一级,内衬表面不得有渍;风道及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在侵蚀性介质中的混凝土耐蚀系数不应小于0.8。(2)暗挖结构防水设计防水夹层采用400g/m2无纺布+1.5mm厚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工艺,结构拱、墙、底全包。二次衬砌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0。全包防水板与初支之间纵向设两条100软管,纵向每间隔10m左右设50横向泄水管引排入隧道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地铁 号线某站 某区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